1、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7 篇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篇 1 2019 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沙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得到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中央主要媒体多次报道和推介长沙“三农”工作经验。一、主要举措(一)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作为全市主题教育核心学习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切实将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担当,严格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湖南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对打好“三大战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控非洲猪瘟等总书记关心关注的工作,结合长沙实际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意见或方案,全力推动*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转化为长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二)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3、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办公会议对重点工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协调,10 月 26 日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观摩推进会,切实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领导。各市直部门明确“一把手”负责,县、乡两级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工作领导机构,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严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坚定不移落实“四个优先”原则,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择优调任市直农口部门负责人到区县(市)党政班子,将 17 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破格提拔为乡镇班子成员。在要素配备上优先满足,对引进的农林
4、领域高精尖领军人才给予 100 万资金奖励,安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的 15%保障农业用地需求。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2019 年市级安排财政资金 21.88 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同比增长23.8%;启动全省首支市场化运作的农业投资基金,落实股权投资 1 亿元;联合蚂蚁金服实施农村惠金融项目,累计发放贷款约15 亿元。(四)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规划引领作用。出台长沙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加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突出抓好村庄规划修编提质,制定长沙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启动镇村国土空间规划全覆盖两年行动计划,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在 3 个乡镇、61 个村开展乡镇国土
5、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试点,预计到 2020 年底可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五)全面建立实施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机制。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要求,出台长沙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建立对各区县(市)党委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体系。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接到各级绩效考核,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清单,组建 11 个专项推进组开展常态化督导,采取评优、奖补、通报、约谈、问责等多种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二、工作成效(一)脱贫攻坚全面推进。统筹推进本市脱贫和对口帮扶“两个战场”脱贫攻坚战,预计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6、 6764 人,帮扶的 8 个贫困县 2019 年有望脱贫摘帽。精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深入整改中央巡视和督查考核发现问题,落实贫困学生资助 2067.3 万元,累计救助大病患者 4.4 万人次,落实1578 户存量危房改造,每月发放 29825 名兜底保障对象补助资金 897 万元。大力推进“两业”扶贫。铺排产业扶贫项目 553个,认定就业扶贫车间 95 家,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1360人。切实担当省会扶贫责任。落实对口帮扶龙山县项目 302 个,到位帮扶资金 1.6 亿元;组织 7 个区县(市)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帮扶项目 77 个。(二)现代都市农业全面发展。以“一县一特”产业为
7、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六大强农行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长沙绿茶、宁乡花猪、浏阳油茶、望城蔬菜、小龙虾和花卉苗木六大“一县一特”产业链,新改建万头宁乡花猪养殖场 7家、标准化长沙绿茶优质茶园 2 万亩、望城蔬菜基地 2 万亩和小龙虾养殖基地 6.8 万亩。稳定发展基础产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20.7 万亩,全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超过 250 万亩;落实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规范禁养区划定,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恢复生猪产能。加快发展融合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总收入预计超过 2500 亿元;累计创建星级农庄 187 家,长沙县浔龙河村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
8、市乡村旅游年接待旅客量预计超过 3000 万人次。(三)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以“五治”为切入点,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力量“治厕”。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 22 万户,改厕数量全省第一。宁乡市改厕五统一、四不准、三必改、两底线、一原则的“54321”工作标准在全省推介。分类减量“治垃圾”。行政村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到 92.8%。长沙县获评 2018 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在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疏堵结合“治房”。大力推进“一户多宅”“空心房”清理拆除,2018 年来累计拆除 27263 户,拆除复垦面积 5766.89 亩。综合施策“治水”。大力实施生活
9、污水、小微水体、江河流域“三水同治”,全面推广三格化粪池+堆沤池+隔油池+人工湿地的“三池一地”治理模式。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 14 家中央网络媒体对长沙“治水”工作成效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全民参与“治风”。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过程,浏阳市书香村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望城区静慎村“九贤治村”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四)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壮大。铺排土地合作型、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乡村服务型“四型”项目 352 个,消除“薄弱村”291 个。夯实发展新基础。全面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清理核实集体资产 276.85 亿元,清查经营性资产 81.69亿元、建设用地
10、162.28 万亩;基本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完善发展新组织。有序开展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开展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专项培训,“带头人”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探索发展新路径。长沙县探索形成物业经营型的“抱团”等六种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浏阳市沙市镇东门村以村级经营性资产入股企业发展体育运动休闲农庄,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 180 万元;宁乡市大成桥镇鹊山村发展土地合作型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 100 万元;望城区乔口镇盘龙岭村采取“龙头企业+土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荷花虾”养殖,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40 万元,带动 83
11、 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五)乡村治理全面加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宁乡市大成桥镇、望城区茶亭镇静慎村、浏阳市沿溪镇沙龙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党小组“活力指数”星级管理,推行农村党员“先锋指数”星级管理,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9 个,创建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中心 2 个、所112 个,建设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 100 个,持续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镇(乡)”等创建活动,打造形成浏阳市“幸福屋场”、长沙县“乐和乡村”、望城区“时代乡贤”和“十美”乡村、宁乡县“
12、善行楚沩幸福宁乡”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配备专职驻村辅警 888 人,实现“一村一辅警”全覆盖,有效巩固农村地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六)城乡融合全面深化。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初步打通,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全面推广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土地合作经营模式,建立村级土地合作社 463 家。稳慎开展农村宅基地自愿退出、有偿使用、跨村跨镇流转。探索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浏阳市累计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169 宗、2610 亩,成交总价款 3.82 亿元,农村集体和农民获得收益 11260 万元。农村基础设
13、施建设加快提质。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 11.91 万人,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 936 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 1500 公里,实现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 100%、光纤宽带通达率 100%。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176 所,新(改)建乡镇卫生院 16 家、村卫生室 83 家,建设 60 个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 702 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当前,长沙市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乡村规划整体水平不高。有的规划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公共事业等与实际脱节;有的规划和执行“两张皮”,没有发挥引导约束作用。二是农业产业有待提质增效。上市
14、农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企业数量不多,经营主体支撑带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优化作用还不强。三是乡村基层治理基础仍然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部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群众主动自觉参与村组自治的积极性不高。三、下步工作 2020 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长沙市将以*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坚决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加快推进长沙农业农村现代化。(一)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进一步强化政策精准落实,确保所有贫困人口
15、全部脱贫退出。着力健全长效扶贫机制,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易地搬迁后扶工作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开启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二)聚焦补齐农村短板。全面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超过 90%,行政村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到100%,推广普及“三池一地”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一户多宅”“空心房”全面整治到位,乡风家风民风持续改善。着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加强乡村通信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补齐农村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短板
16、,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聚焦发展富民产业。建设和提升长沙绿茶、宁乡花猪、浏阳油茶、望城蔬菜、荷花虾和花卉苗木六大现代农业产业链,聚力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规模养殖场,建成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一批支撑“一县一特”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上市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完善企业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聚焦夯实基层基础。巩固和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施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
17、,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基层组织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能力。深化农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提升村规民约积极作用。(五)聚焦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实施乡村人才引进培育行动,支持农民创新创业,鼓励各类专业人才进入农业农村领域,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推广土地合作经营,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健全农业农村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整合涉农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篇 2 一、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先后召开 3 次县委常委会议、
18、3 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召开 2 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发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一)产业振兴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 100 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4.57 万亩;新增设施农业 440 亩;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小区 48 个;新建标准化示范果园 15 个。二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移。巩固和完善 1 个农产品加工园区、4 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 个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果。目前园区内标房建设总面积达到10 万平方米,新增投资额达 3.63
19、亿元。三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组建注册并正常运营土地股份合作社 248 个,成员总数达 11900 户,入股土地 18 万亩。新建农业综合服务超市 3 家。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乡村振兴。已争取项目资金 2.6 亿元。包括耕地轮作、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等十几个项目。(二)人才振兴方面 一是把“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紧紧抓在手上,突出抓好 34 个校企、院企项目对接与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8 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 1950 万元;引进高科技项目 4 项,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 5 家,双创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业 4家,大学与企业新增签约项目 3 个;正在开展老企业转
20、型升级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 7 个,已完成投资 1.06 亿元。二是紧盯已经开展合作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高校与园区、企业实现深度融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的“秸秆炭化与炭基肥生产”技术,已完成与*x 兴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实质性对接。省农科院 8 名博士正在进行土壤改良、玉米种耐旱机理研究、作物超高产群体创建等实验。三是加强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按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三)文化振兴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领,丰富百姓生活。在全县 260 个行政村建设“大喇叭”工程,实现县域全覆盖。建设和完善文化广场280 个、文化墙 6 万延长米
21、、农家书屋 245 个、文化活动室 289个。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风。开设农村道德讲堂,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学雷锋先进个人、*x 好人等一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 70 人,有 1 万余户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四)生态振兴方面 围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镇村组街(巷)户”同步推进,新硬化村屯路面 1200 多公里,安装路灯 6200 多盏,栽植树木 500 万株,栽植花草 60 万平方米,建农村饮水工程1227 处,建成特色示范村 35 个、推进村 150 个。(五)组织振兴方面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通过清理退出一批、调整退出一批、选拔
22、进入一批,将 8 名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对 32 名年龄在 60 周岁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调整 21 人;选拔 26 名选派干部、致富能手担任村书记职务。二是发展党组织引领乡村产业。新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经济实体 26 个,党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 5 个。三是发挥选派干部在乡村一线作用。在向上争取扶持、招商引资、发展“飞地经济”、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乡镇财政增收、抓班子带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县选派干部共帮助派驻乡村协调项目 294个,协调资金 1.73 亿元。二、存在问题“一村一品”产业没有亮点,产业附加值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指合作社)运行
23、不规范;农村人居环境较差;乡村人才资源匮乏。三、下一步工作安排(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亮点。依托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订单农业,发展商贸物流、杂粮种植加工、蔬菜种植销售、生猪和肉驴养殖加工、生态观光旅游等产业。(二)稳步构建农业共营制体系,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倾斜,力争到 2019 年底实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盖,规范达标土地股份合作社 150 个。(三)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
24、经济”。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四)加大科技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持续提升农民农技水平。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到 2019 年底完成职业经理人 90 名、新型职业农民 450 名培训培养任务。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篇 3 鲁桥镇乡村振兴服务队按照市、县委组织部、下派办的部署要求,围绕职责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积极担当作为,在镇党委、村“两委”支持下,服务队帮扶工作有序开展,有效推动乡村发展振兴。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多举措强队伍“打铁还需自身硬”
25、,鲁桥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始终坚持练好内功,持续强化帮扶队伍建设。根据实情况制定了服务队六项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严落实。定期开展工作例会、学习交流会,项目推进会等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措施,总结前期工作,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安排下步工作打算。在驻村帮扶“回头看”活动中,全体队员对一年来的工作认真总结、查找不足,制定下一步工作措施,通过自我加压,内生动力,促进驻村帮扶工作上台阶。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强力提高乡村振兴的本领。积极参与技能业务培训、人才招商会等活动,拓展工作思路。通过外出考察开阔眼界,寻求乡村振兴良方新策。服务队先后赴微山县欢城镇二龙岗村参观学习产业发展经验
26、,到济宁高新区接庄镇垞河村考察中草药种植做法,去鱼台县王鲁镇、泗水县泗张镇、泉林镇学习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经验。(二)党建引领为民解忧 坚持党建引领是开展一切工作的致胜法宝。服务队在包保村相继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和集中学习,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工作重点,解决群众急需急盼,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服务队协助包保村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排查,紧紧围绕脱贫质量、扶贫政策精准到位情况、建档立卡数据质量和贫因户家庭档案资料规范情况等进行全面排查,共收集各类问题 200 余条,归纳整理三大类 140 条问题清单。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整改落实台账,督促镇、村采
27、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逐项逐条整改提升,确保不留死角。(三)项目带动群众欢迎。乡村振兴靠实干。服务队国绕基建做文章,充分利用上级资金,在鲁桥三村、麦仁店村新安装路灯 114 盏,大大改善村民夜间出行条件;在泗河崖村打灌机井 20 眼,覆盖耕地 1000 余亩,为农民群众增收粮食 20 余万斤;在鲁桥一村绿化街道 2800平方米,栽植红叶楠、瓜子红杨、月季花等 15300 余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刘桥村、南王中村实施中心路工程,在仲浅村、圈里村、泗河崖村进行“四好公路”项目建设,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下步还将启动王埝村下水道项目,解决镇村积水问题。围绕产业促振兴,服务队努力打造鲁桥镇仲浅多村振兴
28、滨河示范点现代衣业产业园项目,整合 8 个村乡村振兴服务队资金和扶贫资金,流转南王中村土地 60 余亩,建设高标准连动温室大棚加旅游采摘观光大棚,种植高效农业经济作物,各村按照资金投入比例受益分红,实现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转移周边村劳动力就业的双重目标,真正让农业就地增值,农民就近增收,带动了旅游观光、餐饮、渔业等其他行业发展。同时,服务队还为乡村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融入乡村、深耕沃士,件件实事受到群众一致称赞。鲁桥镇乡村振兴服务队负责同志说:当前仍有许多事需要做,有许多问题需要攻克,我们将更好地发挥“服务助推器”作用,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小日子”红起来、“大环境”美起来。(四)民意“
29、5”来听行动深入民心 自民意“5”来听行动开展以来,服务队按照上级要求将下派工作、民意“5”来听行动与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创新工作模式“民意“5”来听+扶贫攻坚”入户调查,从立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高度,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尽心尽力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全体队员按时在“民意 5 来听”微信服务平台上按规定签到签退,并及时上报工作动态和办件提交。截止目前共走访群众 85 户,接待群众 108 人,收集民意诉求 54 条,并全部予以解答。另一方面,服务队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调度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困难问题。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如何通过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上面还没有找到很好的项目。二是工作的开展
30、不均衡,竣工项目没验收,准备申请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慢。在文化振兴、人才振兴方面用力不够,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入点。三、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2020 年将认真贯彻落实2020 年全市下派干部重点任务清单、2020 年全市下派干部工作推进线和济宁市下派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0 年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坚持以党建引领,项目带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一是配合镇党委做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推进行政村建制优化,协助乡镇党委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摸排,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发展党员、注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二是推动脱贫攻坚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三是突出抓好帮扶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产业项目。四是抓好队伍建设,落实好工作
31、纪律等制度规定。五是加强镇村两级沟通协调,做好帮扶工作与鲁桥镇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的深度融合,形成工作合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篇 4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镇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立足镇情,精准发力,力打造全省在乡村振兴示范高地。一是以“特色小镇”为产业支撑 紧抓*薰衣草特色小镇列入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和省级服务业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历史机遇,立足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引领,全力打造全国、全省一流特色小镇和全国重要薰衣草原材料供应地。一、高点规划。特色小镇规划占地面积 8.5 平方公里,包括白沙、土崮堆等 12 个建制村、9500 口人,计划总投资 12.65亿元,2
32、020 年 12 月完成建设。目前已聘请清华同衡设计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等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和专项策划,统筹区域发展,科学划分功能区,打造集观光旅游和特色种植为一体的农旅结合产业高地。目前,*镇已经同中国保利资本、东盛集团等实力企业财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了中青旅等知名团队对全镇“五彩”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运营,开展周末游*常态化活动,实现乡村旅游实体化运营管理,努力把乡村旅游培育成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二、精准发力。项目指挥部全部驻地办公,整合行政片、国土、财政、经管等部门,去年集中利用 1 个月时间,完成了项目区 3000 多亩土地的流转和地面附属物清理,今年 4 月份
33、,又完成了 2800 土地流转,没有发生一起信访案件,创造的“*速度”被选为全县作风建设年先进典型。整合政策、资金、项目集中向特色小镇建设倾斜,完成薰衣草育苗 1000 万株、新栽植 2000 亩,种植品种是利用法国和台湾先进技术研究培育、适合*气候土壤条件的新品种中国蓝,该品种精油含量高、花期长、易栽植。(同时,新修景区框架道路 7.2 公里、木栈道铺设 1300 平方米、自行车护栏 900 米,打造步云台木栈道景观,完成南大门综合服务区 130 亩土地平整,实现发展空间、区位交通、种植面积三大突破。土崮堆村借力特色小镇建设,成立土地流转、劳务输出两个合作社,全村流转土地 3000 亩,组织
34、输出劳务近 4 万人次,2017 年土崮堆村村民获得附属物清理补偿 400 多万元、土地流转费用 160 多万元,项目建设务工收入近 300 万元,村集体增收 30 万元,一跃成为小有名气的富裕村、明星村。三、前景广阔。下一步,*镇将坚持一产先导、二产支撑、三产联动的发展理念,整合资源项目集中向特色小镇倾斜,一村一品、一景一魂,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特色小镇。*年计划投资 5 亿元,流转土地 3000 亩,新发展薰衣草种植 2000 亩,建设透明加工观光区、温泉度假酒店、宋寨传奇及齐长城恢复工程,打造景观水系和芳香植物园等景点,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完成特色小镇综合服务区建设,新增餐饮、零售、住宿
35、等服务业岗位 300 个;充分结合岱崮地貌峰顶平坦如原、峰巅峭壁如削的景观特色,建设悬崖观光电梯、垂直攀岩等项目,打造“一山一道一幅画,一步一景一重天”的精品旅游胜地。与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深度合作,加快薰衣草品种培育和系列产品研发,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周边村民自发种植薰衣草,年内发动群众自发种植 3000 亩以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致力打造媲美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富良野的世界知名薰衣草小镇,不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领航乡村振兴。二是以“有机果品”为致富之路 立足林果产业优势,不断提升林果产业发展水平,拉伸产业链条,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一、培强壮大优势产业。依托*一
36、方净土的生态优势和林果产业优势,继续扩大果品种植规模,发展连片连线现代农业基地,打造林果产业优势的制高点,示范推动高效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全镇果品种植面积已发展到 10 万亩,其中板栗 5 万亩、苹果 3 万亩、葡萄 1 万亩、桃 1 万亩,是江北最大的干鲜果生产基地和果品集散地之一,总面积 3 万亩的青杨峪板栗基地2017 年被评为国家有机农业(板栗)示范基地。二、实施品牌农业创建。村村发展有机果品示范园,通过品种改良、过程管控、生产条件配套等措施,严格按照有机农产品标准推广种植,打造精品有机果品示范园 5 个以上,叫响*板栗、苹果、桃、葡萄等有机名优果品品牌。目前,“*苹果”和“*板栗”已经
37、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和*有机食品认证,去年青杨峪板栗还被评为齐鲁十大放心果品,自主培育的*1 号、*2 号被*省林业厅会评为林木良种。三、拉伸林果产业链条。继续扩引苹果、板栗优势果品深加工项目,年内新增加工生产线 2 条,新增就业岗位 100 个。目前围绕板栗产业,点抓好青杨峪板栗合作社和沂农现代农业公司建设,发展了蜜汁板栗加工生产线 2 条,板栗仁深加工生产线 1 条,年可深加工板栗 10 万斤以上。深加工后的板栗价格由每斤 6 元提高到每斤 60 元,让农产品在家门口便可实现加工增值,做活“小板栗、大产业”文章。四、培育地域电商品牌。依托*电商创业园孵化园,我们积极对接了潍坊新型农
38、民创业团队,积极推动总投资 1000 万元的纯净蔬菜种植和黑山羊中央餐厅、小萌驴养殖等 7 个电商创业合作项目,成立电商创业园和电商服务公司,启动*电商ceo 培养计划,年内培养 10 名左右本地农村电商人才,不断丰富有机果品、薰衣草特色产品、黑小米、蜜汁板栗等电商产品,提高网上销量,打造农村电商特色镇。目前,马头店子村与舜耕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的贝贝小南瓜种植回收项目进展顺利,3月中旬前完成 200 亩种植基地和 60 亩种植大棚建设,3 月底前完成幼苗移栽,亩产量 3000 斤以上,预计每亩纯收入达 5 万元以上。三是以“美丽乡村”为颜值担当 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
39、,不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抓点连线向全域覆盖的纵深发展,高标准打造出牛寨、青杨峪、大花龙潭等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 1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 2 个,参与建设村庄比例达到 86%,实现了鲁中山乡的美丽“蝶变”。一是延伸内涵美。扎实开展环卫一体化、美丽庭院创评、农村旱厕改造和污水一体化处理项目,村村开展最美庭院评比,牛寨村高标准实施厕所及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项目,成为潍坊市首个实现污水一体化处理的山区村庄。今年聘请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对花龙潭、土崮堆等白沙河沿线各村水系治理进行整体规划,实施生态厕所、污水一体化处理、节水灌溉等生态工程,着力解决农业农村重点水系治理问题,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全省农村水系
40、治理新样板。二是悦享生态美。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养殖污染整治行动、散乱污治理行动、啄木鸟行动、矿产资源整治行动五大环保行动,巩固环境治理成效,坚决保护好青山绿水。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绿满齐鲁”号召,深入开展生态绿化工程,对镇内交通干道和重要节点进行绿化提升,新增绿地 20 万平方米,新绿化荒山 5000 亩。三是巩固长效美。建立长效机制,强化镇村治理,加强日常管护;成立督查组,定期对已建成的美丽乡村日常环卫、设施维护情况检查评比;制定村民“门前三包”制度,构筑镇、村、户三级管理体系;用环境的大改变倒逼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思想观念的大提升,巩固建设成果。四是以“文明新风”为乡风内涵 深挖*历史文化资
41、源,将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融入乡村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面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一、挖掘*红色文化。深入提炼响水崖县政府旧址革命内涵,不断拓展淌水崖水库党性教育基地红色外延,6 月底前完成县政府旧址陈列布展和节点打造,年底前完成淌水崖水库纪念馆新馆建设,发挥党性教育基地阵地作用,提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境界。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提出以奖代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工作思路,组建淌水崖水库建设兵艺术团到各村巡演,丰富群文化生活,传播正能量。继续开展孝老爱亲典型、*好人典型评选,用身边榜样凝聚向善力量,传递文明新风。三、
42、挖掘选树身边典型。采取民主推选,自下而上、层层推选的方式,公开评选出孝老爱亲十大典型人物,汇聚起向善向美的强大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风气。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将在电视、报纸、微信集中报道,倡树起“学模范、比孝行、扬孝道、促孝德”的良好风气,在社会上营造崇尚孝道、敬老爱亲的浓厚氛围,为*镇乡风文明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五、以“基层党建”为组织保障。以推动组织振兴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基层活力。一是加强党员管理。进一步完善党员积分制、党员联户和民主评议制度,规范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日、阳光议事日等党员活动,深入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和灯塔在线学习,实现党员全
43、覆盖。精心策划组织党员政治生日、优秀共产党员表彰等“七个一”庆七一活动,在全镇范围内进一步营造党员进位争先的浓厚氛围。二是提升村级工作规范化水平。持续抓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三务”公开等村级制度落实,进一步理顺村级运行管理机制。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在花龙潭、土崮堆、申家庄率先成立乡贤参事会,导在外乡贤为家乡招项目、引产业。积极试点孝德治村,开展弟子规亲子课堂,布置亲子作业,推动乡风文明。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探索推行“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发展模式,实行村干部带头投资,村集体资产入股,合作社经营发展路子,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壮大村集体经济,年内确
44、保消灭村集体经济不足 3 万元村。马头店子村发展贝贝小南瓜、黑小米等特色产业,流转土地 2250亩,合作社对外销产品每斤提取管理费 0.3,可增加集体收入10 多万元。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汇报今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市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认真谋划,统筹部署,快速启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对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高度重视,在春节后,建华书记、伯怡市长等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就乡村振兴多次深入乡镇基地调研,研究部署农业产业发展暨乡村振兴工作,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一是实施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通过引进
45、 4 条全自动菌棒生产线,在全市推广种植食用菌 250 万棒,利用食用菌生产投资小、见效快、周期短的特点,将此打造成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型特色扶贫产业,目前,该项目全自动生产线已投入生产,菌棒生产及菌种接种正在进行,预计本月底 250 万棒菌棒可正式投入大田生产;二是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省级示范镇项目建设,以渣渡镇现有杨梅产业为中心,通过发展优质杨梅生产基地,带动发展加工业和旅游观光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杨梅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后续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三是实施省级特色水果种植示范园项目,项目以鑫瀚农业红柚基地为核心,通过带动周边居民发展柚子产业,形成优质农产品规
46、模化发展,今年上半年,鑫瀚农业公司已免费向周边农户提供优质柚子苗 10000 多株,目前幼苗长势良好。此外,通过政策引导、送技术服务上门等措施,我市今年新发展猕猴桃、红桃等特色水产种植基地 5000 余亩,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整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四是聘请省农科院区划研究所编制*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历时 9 个月,在经过多轮充分调研和对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劣势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区两带四镇十园多基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区域格局。8 月 24 日,该规划通过了由省农业委、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娄底市农业委及我市相关部门的专家的评审,下一步我市将按程序予以发布。五是实施现代农业十
47、大领军人物评选活动。通过表彰和宣传近年来在我市经济转型跨越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辛勤耕耘的农业生产人物,树立当代*农业人的典范,并以此为榜样引导和激励全社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全市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该活动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二)生态宜居亮点较多。一是全市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今年,我市把全市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 20 件具体措施之一,把 13 个村作为我市*年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确定 4 个村居为我市*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创建村。同时,我市积极推进锡矿山地区风貌改造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房屋风貌改造共计 192 栋。二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分类。
48、按照每 500 人配备 1 名保洁员的标准,全市共选聘农村保洁员 760 名;全市共配发分类垃圾桶 9.56 万只,配置入户垃圾拖运车 310 辆,建成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 37 座,配置封闭式垃圾清运车 21 辆;同时,积极推动城市污水管网向周边乡镇延伸覆盖,近郊乡镇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三是大力实施荒山造林。我市把植树造林作为生态宜居的重要工作内容,今年以来已开展大型义务植树活动 2 次,共植树 92.3 万株,实现荒山造林 1 万余亩。(三)乡风文明效果明显。一是发挥广播电视、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等阵地作用,面向基层开展理论宣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二是广泛开展文明新风
49、宣传,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坚决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三是逐步制订、完善村规民约,及村(居)民文明行为准则,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活动。逐步成立、规范村(居)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赌会、红白理事会。逐步纠正铺张浪费、封建迷信、薄养厚葬、赌博成风、参与地下宗教等不良陋习;四是扎实开展禁燃禁炮工作,对全市城市规划区域 53 个村居范围内实施全面禁燃,除禁燃区外的文物保护单位、人口密集学校、医院、风景名胜、车站等场所及需要安全防护的相关场所被列为禁燃点,禁燃区、禁燃点内任何时段、任何地段、任何情况都不得燃放烟花爆竹,贯彻环保理念,倡导文明新风,缓解大气污染压力。(四)治理有效举
50、措得力。一是坚持将派出第一书记到村工作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及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共派出工作队 112 支,覆盖所有贫困村及行政村;二是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建立“群众工作站+网格化”的做法,推行干部联点驻村,把市直单位精准扶贫、市级领导联系乡镇(街道)、乡镇干部驻村(社区)、村干部包片(村民小组)等工作责任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覆盖的群众工作网络,积极进行无上访乡镇和无上访村创建、信访法治化改革工作创建工作;三是扎实推进“一村一治安大队”建设,全市已建成 24 个治安队并实体运行,还有 68 个治安队正在建设当中;四是开展网上投诉受理工作,引导群众通过电子邮件、民情热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