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以越南《歷傳祖圖》的成書與流傳爲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52270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4.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以越南《歷傳祖圖》的成書與流傳爲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以越南《歷傳祖圖》的成書與流傳爲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以越南《歷傳祖圖》的成書與流傳爲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 以越南 歷傳祖圖 的成書與流傳爲例黄 嶺一一 緒緒言言我們今天所説的“東亞漢文化圈”或者“東亞世界”,主要包括中國和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越南、日本、朝鮮半島、琉球等中國周邊國家或地區,而漢字、儒學、律令和中國化的佛教四項要素則爲該文化圈的表徵。其中,漢字是該文化圈内各國家、地區之間交流的媒介,也是其他各文化要素的載體和工具。東亞漢文化圈内以漢字爲基礎,積累了大量承載儒學、律令、漢化佛教等知識和文化的漢籍文獻。這些漢籍文獻,也隨著東亞漢文化圈内人員和物品的頻繁往來而流動,形成“書籍之路”。在流動過程中,漢籍不斷被增添、减損,甚至重編,其文本承載的觀念和文化,也在不停地流

2、轉,甚至變異,由此呈現出“受容”或“變容”的多元面相,形成“書籍環流”現象。透過東亞漢文化圈内部人員對相關漢籍文獻直接或間接地閲讀甚陳尚勝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第1卷,世界知識出版社,2 0 0 2年,頁1 8 9。參見王勇等 中日“書籍之路”研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 0 0 3年;王勇主編 書籍之路與文化交流,上海辭書出版社,2 0 0 9年;王勇主編 東亞坐標中的書籍之路研究,中國書籍出版社,2 0 1 3年。參考張伯偉 新材料新問題新方法 域外漢籍研究三階段,見 東亞漢文學研究的方法與實踐,中華書局,2 0 1 7年,頁9、1 6、1 7。至誤讀諸環節,考察漢籍和以漢籍爲載體的觀念、

3、文化接受與變異的具體情形,可以揭示漢籍在東亞漢文化圈内的流轉與再生。作爲東亞漢文化圈構成要素的漢化佛教,其流播主要依靠佛教僧徒和漢文佛教典籍,佛教僧徒的觀念和知識也主要以漢文佛典爲載體進行流傳。這些漢文佛籍在東亞漢文化圈的流傳過程中,不斷被閲讀、接受、改造,由此形成了“佛典環流”。越南現今流行的佛教史籍 歷傳祖圖 一書,在東亞漢文化圈内經過多次流轉、增删,纔呈現出今天的面相。越南佛教史上存在過多種版本 歷傳祖圖,其祖本爲曠圓康熙三十年(1 6 9 1)的重編之本。曠圓編撰此書,與明末以來禪宗傳法著作興起以及明清之際嶺南、閩南禪師海外弘法的風氣相承。其成書則與木陳道忞 歷傳祖圖贊、隱元隆琦 佛祖

4、圖贊、即非如一 佛祖正印源流圖像贊 等流傳東亞的禪宗圖贊文獻有直接或間接關係。因此,對 歷傳祖圖 成書及流傳進行考察,有助於瞭解東亞漢文化圈内佛典環流的多元面相和明清之際閩南、嶺南禪師海外拓殖的歷史,以及中、日、越之間佛教互動的片羽吉光。二二 歷歷傳傳祖祖圖圖 的的編編者者 歷傳祖圖,又題 歷傳祖圖贊。署“敕封弘覺禪師住明州天童山弘法禪寺嗣祖沙門道忞撰”,但今天越南流傳的 歷傳祖圖,經過了道忞門人、廣東報資寺曠圓本果重編。關於曠圓事迹,五燈全書 四庫總目提要 湖北文徵 中皆有登録,但都較簡略,潘耒 報資禪院記、成鷲 挽碩堂老人十章歷序平生相遇之緣 等文獻則提供了更多綫索,李福標 靈山曠園果禪師

5、行實考略對此有所考證,以下結合中越相關資料,略依曠圓行年考述如下:釋本果,字曠圓,號碩堂、蕉庵、羅浮樵叟、鶴澤漁翁。據潘耒 報資禪院記:“十年前遊粤東,與師僅一再見而别。今兹復來,師年且七旬矣,骨堅神王如故。”考潘耒 遂初堂詩集 卷七 江嶺遊草,起康熙丁卯(1 6 8 7)27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李福標 靈山曠園果禪師行實考略,載 廣東佛教2 0 1 8年第6期,頁8 28 9。潘耒 報資禪院記,見 清代詩文集彙編1 7 0册 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0年,頁5 8 7。夏,盡戊辰(1 6 8 8)夏。其入粤之年在康熙戊辰年(1 6 8 8),集中

6、 大庾嶺 南雄 韶州至清遠道中雜詩 禮南華六祖真身 諸詩皆作於廣東,遊羅浮山記 亦此年之作,其間潘耒與鄭際泰、屈大均、陳恭尹、周道等交遊唱和,亦與本果相識。康熙己卯年(1 6 9 9),潘耒再作楚粤之遊,集中卷十三爲 楚粤遊草下,起己卯(1 6 9 9)夏,盡庚辰(1 7 0 0)夏,遊歷之所多在粤東。此年潘耒於報資寺又晤曠圓,并撰 報資禪院記,其時本果“年且七旬矣”。由此推知,曠圓生年約在1 6 3 0年。曠圓是湖北江陵人,爲“儒家子,早歲出家,遍參名宿,得法於弘覺國師”。康熙四年(1 6 6 5),木陳道忞隱棲於會稽化鹿山之陽明洞天,立塔於黄龍山,開立平陽堂。曠圓與傳聚隨侍左右,期間,曠圓

7、對禪宗宗派史籍産生興趣,“評騭五家宗派,歷若指掌”。本果初名行果,“行”字乃從臨濟下二十二世(天台下十五世)閩中雪峰祖定禪師演派“祖道戒定宗,方廣正圓通。行超明實際,了達悟真空”二十字,龍池幻有正傳下密雲圓悟、天隱圓修皆用此字派。幻有正傳傳密雲圓悟,密雲圓悟傳木陳道忞,木陳道忞因從剃度本師智明開山廬山時所用“開先法偈”,其弟子曠圓則依龍池幻有所傳演派,故名行果。木陳晚年退隱會稽時,又派出平陽法派偈,另演“道本元成佛祖先,明如杲日麗中天。靈源廣潤慈風溥,照世真燈萬古懸”二十八字,曠圓於平陽隨侍道忞,依平陽法偈,其“行果”又稱“本果”。康熙五年(1 6 6 6)左右,曠圓南遊至廣東,“禮塔曹溪,薄

8、遊廣城”。後371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潘耒 報資禪院記,見 清代詩文集彙編1 7 0册 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0年,頁5 8 7。釋成鷲 鼎湖山志,見 嶺南古寺志叢刊,廣東教育出版社,2 0 1 5年,頁1 1 3。此書卷六“禪餘詩”有 禮雲頂先老和尚塔 一首,題雲窩傳聚所撰。下有小傳云:“傳聚字中介,廣東海豐人,木陳道忞嗣子。”釋傳聚 宗派記跋,見本果編 宗派記,河内社會科學綜合圖書館藏HN.3 8 8號,頁9。釋守一 宗教律諸家演派,見 卍新續藏 第8 8册,N o.1 6 6 7宗教律諸家演派,C B E-T A 2 0 2 1.Q 2,X 8

9、 8,n o.1 6 6 7,p.5 5 9 b 2 3c 5。釋守一 宗教律諸家演派,見 卍新續藏 第8 8册,N o.1 6 6 7宗教律諸家演派,C B E-T A 2 0 2 1.Q 2,X 8 8,n o.1 6 6 7,p.5 6 0 c 2 02 4。潘耒 報資禪院記,見 清代詩文集彙編1 7 0册 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頁5 8 7。至佛山,住鐵門簾某寺。敕賜河中寺焕碧禪師塔記銘 記載:“(元韶)禪師原籍廣東潮洲府程鄉縣,謝氏子,生於戊子年(1 6 4 8)五月十八日戌牌。十九辭親出家,投入於報資寺曠圓和尚,法名元韶,字焕碧。”則此年原籍廣東潮州程鄉的元韶焕碧(1 6

10、 4 81 7 2 8)依本果出家,時年十九。此處所言元韶“投入於報資寺曠圓和尚”,系追述前事,説元韶之師爲報資寺曠圓,而不是説曠圓此時住潮州報資寺。康熙六年(1 6 6 7)前後,曠圓與坐館佛山的成鷲過從甚密。這點可從成鷲 挽碩堂老人十章歷序平生相遇之緣(以下簡稱“挽曠圓詩”)其一中見出,其詩言:“四十年前早識翁,鐵門簾下挹清風。章縫把結投衙去,昨日高談是夢中。”詩下自注曰:“最初見翁於佛山之鐵門簾,日夕論辯,時余猶經生。”按成鷲作此組詩之年,依 挽曠圓詩 其二“三十年來覲本師,見翁方恨識翁遲。雜華林下曾相許,負荷深懸石洞兒”之自注“予年四十一,禮石洞本師出家,謬辱許可”,可知成鷲作此挽詩時

11、年七十一。成鷲生於崇禎十年(1 6 3 7),按其 紀夢編年 自記年歲,七十一歲之年當在康熙四十六年(1 7 0 7),故四十年前佛山鐵門簾初識曠圓之年當在康熙六年(1 6 6 7)前後。康熙八年(1 6 6 9)以後,曠圓經廣州遊羅浮山,在廣州與同門傳聚相遇。傳聚籍屬廣東海豐,曾與曠圓在平陽同侍道忞,後歸廣東;又經四載,曠圓作羅浮之遊,與傳聚遇於五羊。傳聚校訂刊行曠圓所編 宗派記,此書後被曠圓門人元韶帶往越南,并在越南平定十塔彌陀寺重刊,流傳至今。按傳聚歸廣東時,曠圓尚在平陽隨侍道忞。其後不久,曠圓亦南遊粤東,停47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越南順化富春山國恩寺保泰十年(1 7 2 9)

12、所立的 敕賜河中寺焕碧禪師塔記銘。徐文明 廣東佛教與海上絲綢之路,羊城晚報出版社,2 0 1 5年,頁2 3 5。成鷲 紀夢編年 記:“歲在丙午,碧江梁氏復延居師席復館二年。”參見釋成鷲 紀夢編年,見 廣州大典 第4輯 嶺南遺書 第6册,廣州出版社,2 0 0 8年,頁4 9 0。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北京出版社,2 0 0 0年,頁4 5 7。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北京出版社,2 0 0 0年,頁4 5 7。釋傳聚 宗派記跋,見 宗派記,頁9。駐佛山,其年約在康熙五年(1 6 6 6)。考道忞康熙四年(1 6 6 5

13、)方退居平陽,傳聚在平陽侍奉道忞一段時間後,在康熙四、五年之際即歸廣東。據此,傳聚、曠圓二人廣州相遇之年至早也在康熙八年(1 6 6 9)以後。曠圓遊羅浮後,曾於羅浮某寺住持。清初黄鶴仙 寄懷曠圓禪師 詩云:“炎蒸方逐客,選勝寄行蹤。好景應題遍,名峰住幾重。雲深徒憶雁,地迥恍聞鐘。深怪羅浮蝶,終宵與夢逢。”從“名峰住幾重”“地迥恍聞鐘”等句眼可知,黄鶴仙曾在羅浮山某寺與曠圓相識,當時曠圓應在羅浮山某寺住持。從曠圓“羅浮樵叟”之號,亦可知其於羅浮山停駐有年。曠圓從羅浮山歸來後,被新州龍山國恩寺四衆延請爲住持,其時至少在康熙十六年(1 6 7 7)以前。曠圓至廣東後,“禮塔曹溪,薄遊廣城”,又在佛

14、山、羅浮山等地弘法數年,由此“道望翕然”,名聲漸起。六祖故居新州龍山國恩寺四衆,遂延曠圓住持該寺。至於其住持國恩寺之年,可引曠圓門人元韶航海南渡至越南中部傳法的康熙十六年(1 6 7 7)爲參照。元韶在越南中部割據政權阮主治下的歸仁府開十塔彌陀寺,1 6 8 21 6 8 4左右,又在順化富春山開創國恩寺,該寺名國恩寺即呼應新州龍山國恩寺。由此推知,元韶南下之前便在國恩寺隨侍曠圓。一如隱元隆琦開化日本,在日本所立寺名即與在福建長住的“黄檗寺”同。康熙十七年(1 6 7 8)後,時任廣東提學陳肇昌應曠圓父友胡在恪之托,爲曠圓護法。曠圓“有父友胡念蒿,致書粤東學使陳省齋,囑爲之護法,省齋亦自重師”

15、,胡念蒿即胡在恪,與曠圓同爲湖北江陵人,爲曠圓父友。陳省齋即陳肇昌,字扶升,湖北江夏人,順治戊戊年(1 6 5 8)進士,康熙十七年(1 6 7 8)三月,以户部郎中爲廣東按察使司僉事,提調學政。陳肇昌督學廣東期間,對振起廣東學風、士風用力頗多,也支持佛教事業。不僅護持曠圓,對木陳系的離幻元覺也頗支持,元覺所撰 華林寺開山碑記 即由陳肇昌書丹。康熙二十年(1 6 8 1)五月,曠圓仍住持新州龍山國恩寺,是月有詩賀鼎湖山慶雲寺弘贊七十大壽,見釋開潙等輯 鼎湖山慶雲寺外集。據 報571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温汝能輯,吕永光等整理 粤東詩海,中山大學出版社,1 9 9 9年,頁9 2 4。阮元(

16、道光)廣東通志 卷二百五十六,清道光二年刻本。釋開潙 鼎湖山慶雲寺外集 卷二,上海圖書館藏清刻本,編號:線普長3 9 1 3 7 9。資禪院記,曠圓在新州龍山國恩寺“有不適意”,便辭去住持之職。得此消息,即將任滿的陳肇昌爲留曠圓於廣州,“見西郊外有廢藩支子海州之墅園,池竹最爲清幽,捐俸倡募,以官價得之,改爲招提,請師開法其中,此壬戌春事也”。潘耒記爲“壬戌”(康熙二十一年,1 6 8 2),實則前一年陳肇昌將離廣東之際,此事已措置妥當。成鷲 挽曠圓詩 其五云:“手辟名園作報資,法堂明月接清池。一回相見一回老,入室升堂知是誰。”自注曰:“翁開創報資寺,予常晋謁,恨未久侍。”據此,報資新寺爲曠圓在

17、陳肇昌支持下開創。康熙二十年(1 6 8 1)十月,華林寺住持離幻元覺圓寂,其弟子成鷲從羅浮山趕回華林寺奔喪,寺衆擬推成鷲接任住持,但成鷲遵元覺生前“只可住山,不可爲人速還羅浮,勿返願也”之囑,堅辭住持之職。華林寺衆遂請時在廣州的木陳系前輩曠圓會同東莞東湖庵契公、佛山仁壽寺純覺等,處置華林繼任住持事,議定依兄終弟及之例,先請元覺師弟鐵航任華林住持,其後識此元印、天藏元旻依次接任,三年一輪换。成鷲 挽曠圓詩 其三亦記此事,詩云:“羅浮歸來執心喪,提奬全辜老法王。落節删枝成敗種,不承當也却承當。”自注:“先師示寂,予執喪華林,承提奬出世,愧碌碌至今。”康熙二十三年(1 6 8 4),曠圓回新興龍山

18、國恩寺住持。此年成鷲遊海南歸來,往國恩寺謁曠圓。成鷲 挽曠圓詩 其四曰:“海内歸來禮國恩,祖庭收拾領兒孫。龍山山色今猶昨,祗樹秋高不忍諭。”自注:“予歸自珠崖,謁翁於國恩寺之丈室。”據越南僧人阮净行所編 釋窗祖印集,第三十二世曠圓本果、第三十三世元韶超白,記元韶“時有三弟子,一曰明鋐子融,二曰明海法寶,三曰諱明白一知,同住廣東省報資、國恩二寺。(元韶)祖師與三67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潘耒 報資禪院記,見 清代詩文集彙編1 7 0册 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頁5 8 7。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頁4 5 7。釋成鷲 紀夢編年,見 廣州大典 第

19、4輯 嶺南遺書 第6册,頁4 9 1。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頁4 5 7。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頁4 5 7。公弟子同心化道,不嘆死生,借船來於南,即越南順化京城境界”。可見國恩、報資二寺與曠圓淵源深厚,皆有本果門人。如前所述,元韶在越南順化開國恩寺,明鋐子融住持過的慈曇寺(即印宗寺)又名“慈曇龍山寺”,與國恩寺的别名龍山寺相應。曠圓離開國恩寺後,在廣州開創報資新寺,三年後又回國恩寺住持。國恩寺爲南華寺下院,而清初南華寺住持,多出密雲圓悟門下,這當是曠圓能擔任國恩寺住持的主要原因之一。或可引南華寺住持三年一任之例,來解

20、釋本果康熙二十年(1 6 8 1)之離開國恩寺,三年之後又回國恩寺住持。故此,成鷲雲遊海南之前見本果於廣州報資寺,雲遊歸來後則謁本果於國恩寺方丈。康熙二十四年(1 6 8 5)仲冬,曠圓又回廣州報資寺住持,此年參加法性寺雅集。法性禪院倡和詩 有曠圓詩作 乙丑仲冬同藻庵、師杲二法侄赴遠公佳名,小偈奉謝 戊辰中秋後四日答心公 庚午孟夏賦謝遠公 奉宋遠公駐是 岸 精 舍,前 三 首 分 别 作 於 康 熙 二 十 四 年(1 6 8 5)、二 十 七 年(1 6 8 8)、二十九年(1 6 9 0),最末一首作年不詳。康熙二十七年(1 6 8 8),潘耒初遊廣東,與報資寺住持曠圓相識。據潘耒 報資禪

21、院記:“十年前遊粤東,與師僅一再見而别。今兹復來,師年且七旬矣,骨堅神王如故。”康熙二十八年(1 6 8 9)左右,曠圓門人元韶受廣南阮主阮福溱(1 6 8 71 6 9 1在任)之命,返粤延請僧人、經書、佛像往越南。元韶在招募僧人方面,曠圓在報資和國恩二寺弟子成了優先考慮的對象,明鋐子融、明海法寶、明白一知等皆隨元韶航海而南。771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阮净行 釋窗祖印集,潘切德勝禪林寺啓定八年(1 9 2 3)刊本,頁4 b,越南胡志明市社會科學圖書館藏HNV.2 7 4號影印本。阮净行 釋窗祖印集,潘切德勝禪林寺啓定八年(1 9 2 3)刊本,頁5 a。周瓠輯,林子雄點校 法性禪院倡

22、和詩,見 海雲禪藻集(附 法性禪院倡和詩),廣東旅遊出版社,2 0 1 7年,頁4 1 7。潘耒 報資禪院記,見 清代詩文集彙編1 7 0册 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頁5 8 7。阮净行 釋窗祖印集,潘切德勝禪林寺啓定八年(1 9 2 3)刻本,頁4 b。越南胡志明市社會科學圖書館藏HNV.2 7 4號刻本。康熙三十年(1 6 9 1)秋,本果仍住廣州報資寺,應弟子元韶之請,以即非如一 佛祖正印源流祖圖贊 爲藍本重編 歷傳祖圖。此年仲冬,歷傳祖圖 編竣,并寄往越南中部,由元韶重刊。後世越南僧人據此本續編,成爲越南中南部通行的臨濟宗宗門史籍。康熙三十二年(1 6 9 3),本果開始編著

23、正弘集,其自序署“時康熙癸酉秋七月江陵釋本果書於仙城西疇之報資方丈”,後序 署“時康熙乙亥九月十七日江陵釋本果碩堂題”,可見此書成於康熙三十四年(1 6 9 5)。此時本果仍在廣州報資寺。康熙三十六年(1 6 9 7),本果已移住潮州靈山寺。此年周瓠輯成 法性禪院倡和詩,其 續集 卷五“釋本果”條云:“釋本果,字曠圓。湖北江陵人。潮州靈山寺僧。編有 靈山正弘集。”康熙三十八年(1 6 9 9),潘耒再遊廣東,又於報資寺訪曠圓。曠圓囑潘耒爲 報資禪院記。據記中“吾願後之繼師居此者,皆體師之心,行師之道”之語,可知此時本果即將離開報資寺。康熙四十一年(1 7 0 2)九月之後,曠圓又回報資寺住持,

24、與成鷲書信往來頻繁,成鷲亦常往報資拜謁。成鷲有三封 上報資和尚,其一記“大作垂示,法音宣疏,頑石點頭,肸蠁布寫,連時病作,未得恭詣法筵,頂禮鳴謝奉和,漫成四首,録呈記室,乞有以教之”云云。其三言“寒食時恭謁丈室,深荷存注,别後嘗銘諸懷。連日滯霪前,有離支之約,恐不能踐,敬致一筐,少充法喜。樹漸老果漸酸,大通守院僧,亦復如此。大人何以藥之?”此三封書信皆寫給住持報資寺的曠圓。考康熙四十一年(1 7 0 2)秋九月十日,成鷲受請住持坐落在廣州珠江南岸大通烟雨寶光古寺,并在該寺七年之久,從成鷲信中“恭詣法筵”“寒食時恭謁丈室”之句及其題 爲“報 資 和 尚”來 看,成 鷲 時 常 探 訪 曠 圓,通

25、 信 之 時 二 人 同 在87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 歷傳祖圖,胡志明市慧光禪院 慧光佛典叢刊 第5 3 9號,頁13。周瓠輯,林子雄點校 法性禪院倡和詩 續集卷五,頁4 1 7。潘耒 報資禪院記,見 清代詩文集彙編1 7 0册 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頁5 8 7。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頁6 8 3。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頁6 9 0。廣州。康熙四十六年(1 7 0 7)冬末,曠圓卒。據成鷲 挽曠圓詩 其二,成鷲寫此組詩時七十一歲,住持大通寺。成鷲生於崇禎十年(1 6 3 7),其七十一歲時爲康熙四

26、十六年(1 7 0 7),曠圓即卒於此年。成鷲 挽曠圓詩 其十之注云:“秋杪青蓮仙化,翁爲封塔。未幾訃聞,相拒百日,不勝今昔之感。”據此,曠圓圓寂於康熙四十六年(1 7 0 7)冬末。曠圓有 桂昌録 可燔艸 正弘集 宗派記 等著,另編有 歷傳祖圖 一書。其中 桂昌録 一卷、可燔艸 一卷,中國古籍總目 吉林大學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 皆有登録,現藏吉林大學圖書館,編爲“善3 1 2 3”號,屬孤本。正弘集 載於 四庫總目提要 見存書目,最爲人熟知。而 宗派記 歷傳祖圖 二書,在中國已不傳,現僅存越南。前者藏於越南河内社會科學通信院圖書館,後有越南僧人續編内容;後者在越南有多次修訂和重抄重印,順化

27、慈曇寺、天和寺皆有藏本,爲越南中南部臨濟宗宗門史籍。三三 歷歷傳傳祖祖圖圖 的的成成書書及及其其内内容容由於越南後黎朝末年以來頻繁的戰争和水火灾害,曠圓本 歷傳祖圖已不存,現在只能從曠圓 歷傳祖圖叙 和後世增修本來推究曠圓本 歷傳祖圖 的成書及内容。關於曠圓本 歷傳祖圖 的編撰緣起和材料來源,曠圓所撰 叙 所記甚詳。曠圓此篇叙文撰於康熙辛未年(1 6 9 1)仲冬,略云:先師弘覺老人住天童時,自釋迦佛至密雲悟祖,繪圖製贊,供養山中。其贊語載 寶積録,往往學者讀其贊,以不見祖圖爲恨。隱元琦和尚開化日本,門人雪綘一公刻有 圖贊 傳彼國。今秋,壽宗韶子寄一册至廣州,欲刻之傳於安南。因采其行述,圖其祖

28、像,易以先師 之 贊,并 補 刻 其 圖 像 而 贊 之。而 不 肖 陋 影,亦 濫 入 韶 子 之971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頁4 5 7。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頁4 5 8。請也。從曠圓此段叙言,可見 歷傳祖圖 一書的成書淵源和編撰緣起。以下分三方面詳述。(一)歷傳祖圖 與木陳法系“繪圖製贊”的傳統序文首先追溯了本師木陳道忞(1 5 9 61 6 7 4)繪圖作贊的傳統。崇禎十六年(1 6 4 3),道忞繼圓悟主法天童,期間曾繪製自釋迦牟尼佛、禪宗西天初祖摩訶迦葉至六十七世密雲圓悟等6 8

29、位祖師圖像,并作贊辭供養,具備一定的儀式功能。當時圖贊别行,所繪祖師圖像藏於天童山寺院中,所撰贊辭名 歷傳祖圖贊。此贊爲其弟子山曉本晳收入 宗門寶積録 之卷九十三,然 卍續藏經 僅載 宗門寶積録 序文、凡例、目録,於其正文則未録。而道忞弟子顯權所編 天童弘覺忞禪師語録 卷十七,則載 歷傳祖圖贊 全文。道忞的 歷傳祖圖贊序 則載於道忞所撰 布水臺集 之卷六,此序正好印證和補充了曠圓的説法,序云:“先師之鼎新天童也,雖無事不周,猶於説法此山者爲惓惓。歲在閼逢閹茂,殿宇方成,即闢函丈之東營室,曰 先覺者,儼設其位號而祠奉之。復手自制文勒掝玟,以昭此堂所以建立之意。”可知密雲圓悟(1 5 6 71 6

30、 4 2)於崇禎四年(1 6 3 0)開建天童景德禪寺時,就陳設該寺歷代住持、高僧 所謂“先覺者”位號 祠奉之。十餘年後,道忞繼圓悟住持天童(1 6 4 21 6 4 5),“每朔朝望旦,尊先師遺訓,必具威儀炷香展敬”,并“益廣先師之意,繪從上祖宗,首自釋迦牟尼,至先師密雲悟和尚,凡六十有七世。遇歲時節臘必張挂法堂,陳時食而薦奉焉。示後昆無忘先德之思圖成,禪者請贊,因不揣固陋,次述於左,以就正大方焉”。道忞此處點出了自己繪圖製贊,首先是“尊先師遺訓”,每月朔朝望旦,具威儀炷香禮敬歷代禪宗祖師;其次是“益廣先師之意”,將圓悟所08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釋曠圓 叙,見 歷傳祖圖 卷首。見

31、卍續藏經 第1 2 7册,新文豐出版公司,1 9 7 6年。嘉興藏(新文豐版)第2 6册、乾隆藏 第1 5 5册、中華藏 第8 1册皆載 天童弘覺忞禪師語録。嘉興藏(新文豐版)第2 6册見載。釋道忞 布水臺集,見 嘉興藏 第2 6册N o.B 1 8 1布水臺集卷六,C B E T A 2 0 2 1.Q 2,J 2 6,n o.B 1 8 1,p p.3 3 3 c 2 13 3 4 a 1 5。製先覺牌位,發展成歷代禪祖畫像,於歲時節臘張挂法堂薦奉;最後還爲畫像作贊。這表明節臘張挂、祠奉歷代禪宗祖師乃臨濟宗天童一系的傳統或者宗門儀式。考禪門尊宿祭祀儀式和禪宗祖師忌日紀念儀式上,張挂禪宗祖師

32、畫像供養在宋代已著入禪門儀典。宋代慈覺宗賾 禪苑清規 之“尊宿遷化”條就多處提及“真”“挂真”,“真”即真儀之義,此處指遷化尊宿之肖像。惟勉 叢林校定清規總要“祖師忌辰”條則記,祖師忌日前一日就須張挂祖師肖像,正日則需在祖師肖像前諷經供養。以上都表明禪宗祖師像具有濃厚的儀式功能。木陳之歲時節臘張挂法堂供養,即繼承禪宗祖師像儀式功能屬性,但將其應用場合擴展到每月朔朝望旦,還增加了像贊部分,則屬臨濟宗天童圓悟木陳一系新創。(二)歷傳祖圖 與隱元、即非的佛祖像贊著作其次,曠圓提及隱元隆琦弘法日本時,其弟子即非如一(即序文所言“雪綘一公”)刻有 圖贊 流傳日本,此事對曠圓編輯 歷傳祖圖 有直接影響。隱

33、元隆琦(1 5 9 21 6 7 3),爲費隱通容(1 5 9 31 6 6 1)法嗣,崇禎十年(1 6 3 7)繼費隱主法福建福清黄檗山萬福寺,赴日前累住萬福寺十七載。順治十一年(1 6 5 4),隱元應邀赴日本長崎弘法。萬治二年(1 6 5 9)六月,隱元得到德川幕府支持,於京都宇治郡太和山開創新寺。寬文元年(1 6 6 1)八月,新寺建成,亦名“黄檗山萬福寺”,隱元由此成爲日本黄檗宗鼻祖。寬文二年(1 6 6 2),隱元獲日本居士丹羽光重(即序所言“丹羽181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重雕補注)禪苑清規 卷七載:“如已坐化三日後入龕,如亡僧法法座上挂真禮真訖,然後知事頭首孝子大衆與喪主

34、相見如有外人吊慰内知客引於真前,燒香致禮如有致祭,於真前陳設歸院請尊宿一人挂真(當有法語),且就寢堂内安排,喪主已下禮真,相慰而散。知事頭首孝子等,早暮赴真前燒香,及齋粥二時隨衆供養。候新住持人入院有日則移入真堂。其入龕舉龕下火下龕撒土挂真并有乳藥。”參見 卍新續藏 第6 3册N o.1 2 4 5(重雕補注)禪苑清規,C B E T A 2 0 2 1.Q 3,X 6 3,n o.1 2 4 5,p.5 4 3 a 52 4。釋惟勉 叢林校定清規總要 卷二載:“如作大祖師忌,預一日於法堂鋪設挂真,排辦供養、玩具等如儀正日早,堂司行者報堂,具威儀諷經,真供養。”參見 卍新續藏 第6 3册N o

35、.1 2 4 9 叢林校定清規總要,C B E T A 2 0 2 1.Q 3,X 6 3,n o.1 2 4 9,p.6 1 5 a 2 4b 4。玉峰”)所贈佛祖圖數十幅,受此感發,撰成 佛祖像贊。隱元寬文二年(1 6 6 2)所撰 佛祖像贊序,詳述了此書編撰緣起。據知,當時日本江户居士丹羽光重送給隱元數十幅“神清貌古,墨法精奇”的佛祖圖像,圖像出自日本江户時期狩野派代表畫家狩野探幽兄弟手筆,大愜隱元之意。隱元於是“焚香集衆禮之”,并應僧衆之請,爲之“一一留題,成其美善,以壽將來後世”。隱元之留題“乃按行由,各繫以贊”,即述各佛祖之行實略傳,人各撰一贊辭繫之。隱元又命畫士臨摹此數十幅佛祖小

36、影一册,此册“自西天釋迦老子,至東土二十九祖神光,遞而至於千巗長”,皆屬完備。但自萬峰時蔚以下至幻有正傳長等九位禪師圖像,則屬闕略,又不及再畫,只好按 五燈 之記録,略述其行實,并作贊辭。此處“五燈”,當指其師費隱通容撰編之 五燈嚴統,這也暗示了隱元所撰略傳的材料來源之一即 五燈嚴統。且 五燈嚴統 在順治十二年(1 6 5 5),就已傳至在日弘法的隱元之手。據日本京都黄檗山所藏費隱墨迹,順治十二年(1 6 5 5)五月,在日弘法的隱元派回國專使古石專程到虞山維摩院省覲費隱,費隱遂托古石帶走一部 五燈嚴統 轉交隱元,隱元後來在日本重刊了此書。從兩書密雲圓悟、費隱通容傳中能明顯看出兩者淵源 隱元

37、佛祖像贊 中二人傳記文字幾乎全取自 五燈嚴統,僅有些許連接字眼改换。至於師祖密雲圓悟與本師徑山費隱通容肖像,隱元手邊現有,其傳記則全依 五燈嚴統 所記,只需繫贊繼之。對於其中闕略的圖像,隱元還呼籲四方賢衲信士,“倘得古像,持至以補其遺,共成傳法正宗圖”,此事後來28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丹羽光重(1 6 2 21 7 0 1),日本江户時代人物,爲陸奥白河藩(今福島縣)第二代藩主,寬永二十年爲陸奥二本松藩初代藩主。别號半古庵、玉峰(參考上田正昭等編 講談社日本人名大辭典,講談社出版,2 0 0 1年)。隱元隆琦 佛祖像贊序,見平久保章編 新纂校訂隱元全集 第7卷,開明書院,1 9 7

38、9年。狩野探幽(1 6 0 21 6 7 4),日本江户初期狩野派畫家,狩野孝信之子。號探幽齋,諱守信(參考上田正昭等編 講談社日本人名大辭典,講談社出版,2 0 0 1年)。“老僧倉卒,無所置辦以復吾徒。唯 五燈 一部,四家字帖一套,銀如意一握,名畫一幅,老僧全録一部,略伴片箋之寄,當以收用六月初一日,費隱容老僧書復首座隱元琦公照之。嚴統 計十七册。”見京都黄檗山藏費隱墨迹,書信集 第4 9頁。轉引自林觀潮 費隱通容 的毁板與日本重刻,載 世界宗教研究2 0 0 8年第3期,頁2 3。也由隱元的弟子即非如一完成。佛祖像贊 在日付梓後,隱元將此本寄贈即非如一(1 6 1 61 6 7 1)。如

39、一當時住持長崎聖壽山崇福寺,他收獲此書後,“焚香頂禮,胡跪披閲”,有感於禪宗“自靈鷲一花,少林五葉,吐英葩於南嶽,抽繁枝於濟北。正幹流芳,七十一葉,皆從老瞿曇實相無相中流出”,又引“公美觀斷際儀像,而直下頓省;高峰讀五祖真贊,而打破疑團”之例説明“色相語言,皆歸第一義諦”,以期學者也能像裴休和高峰原妙一樣,藉助祖師頂像與真贊,打破疑團,直下頓悟。如一“重參古本”,對隱元 佛祖像贊 進行了重新編輯:第一,對隱元書各祖傳記略有增簡,其中釋迦、達摩二祖傳略較隱元書更詳。第二,對隱元書中一些祖圖進行增補替换,增補了隱元書缺失之祖師圖像,還對其中一些祖圖進行了些許修改或更换,如釋迦牟尼圖像就較隱元本增加

40、了胸前“卍”字圖樣,西天第二祖商那和修尊者、第四祖優波毱多尊者、東土二祖慧可、三祖僧璨諸幅祖圖,在所坐蒲團、所執法器、人物表情等處間有差異;西天第一祖迦葉尊者、第十八祖伽耶捨多尊者、第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諸幅祖圖則有更换。兩書有些祖圖次序顛倒,如一書西天第九祖伏陀密多尊者圖像,實爲隱元書西天第十祖脅尊者的圖像;如一書西天第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圖像,是爲隱元書第十二祖馬鳴尊者圖像;如一書西天第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第二十二祖摩拏羅尊者兩幅圖像,與隱元書之圖像次序倒换;兩書西天第二十五祖婆捨斯多尊者、第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兩幅圖像的順序也倒换了。第三,如一重編時没有沿用隱元所撰各祖圖贊辭,而是爲各祖圖

41、另撰贊辭。如一書的刊行流通,完成了隱元“補其遺,共成傳法正宗圖”之願,故名之曰 佛祖正印源流圖像贊,又稱 佛祖正印源流道影贊。如一所撰 佛祖正印源流圖像贊,即曠圓叙言所稱之“圖贊”,也是曠圓編輯 歷傳祖圖 的重要藍本。(三)曠圓與 歷傳祖圖 重編最後,曠圓説明自己編撰 歷傳祖圖,乃受門人壽宗元韶之托。元韶弘法越南期間,如一刊行日本的 佛祖正印源流圖像贊 也順著長崎與越南中部的貿易通道傳至越南,爲元韶所得,引發元韶在越南刊行此書的想法。381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釋如一 佛祖正印源流圖像贊自序,見 嘉興藏 第3 8册N o.B 4 2 5即非禪師全録,C B E T A 2 0 2 2.Q

42、1,J 3 8,n o.B 4 2 5,p.7 4 6 b 1 1c 1 3。但如一書雖在密雲圓悟以前與元韶一派系出同源,但密雲圓悟之後則以凸顯本宗爲務。元韶遂通過越南中部至廣州之間的商路,將此書寄給廣州報資寺住持曠圓,請其重編。曠圓重編,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采其行述,圖其祖像,易以先師之贊”,以如一 佛祖正印源流圖像贊 爲藍本,采其圖像、略傳,贊辭則改用其師木陳道忞住持天童時所撰的 歷傳祖圖贊;二是删去 佛祖正印源流圖像贊 中費隱通容、隱元隆琦的部分,補入了木陳道忞的圖像、略傳和贊辭;三是應元韶之請,補入了自己圖像、略傳和贊辭,以明本派傳承。從曠圓的叙言中,可體會到他當年重編此書時凸顯

43、本禪派的用心。此篇叙言,從曠圓本師道忞繪圖製贊説起,標舉自家傳統;爲與 佛祖正印源流圖像贊 相别,又將如一所撰贊辭替换成道忞所撰 歷傳祖圖贊,由此正文首行題“歷傳祖圖贊”,再署上“敕封弘覺禪師住明州天童山弘法禪寺嗣祖沙門道忞撰”,便順理成章。綜上,曠圓本 歷傳祖圖 所載,乃釋迦牟尼、迦葉至六十九世曠圓本果凡七十位禪宗祖師之圖像、略傳、贊辭。所録禪師可細分爲:始祖釋迦牟尼、西天初祖摩訶迦葉至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等二十八位西天祖師,東震祖師(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至三十七世黄檗希運等十位禪宗祖師,三十八世臨濟義玄至四十四世石霜楚圓等七位臨濟宗禪師,四十五世楊岐方會至六十七世天童圓悟等二十三位臨濟宗楊

44、岐派禪師,六十八世木陳道忞至六十九世曠圓本果兩位臨濟宗楊岐派天童木陳系禪師。曠圓編撰此書,一方面受弘法日本的隱元隆琦、即非如一等弘法日本的黄檗宗僧人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適應其門人元韶弘法越南的現實需求。此書之名,取自木陳所撰 歷傳祖圖贊。曠圓本 歷傳祖圖 之祖圖、略傳、贊辭皆有所自,贊辭采自道忞 歷傳祖圖贊,祖圖及略傳則采自即非如一康熙二年(1 6 6 3)於日本長崎崇福寺所撰 佛祖正印源流圖像贊,曠圓還補入了本師道忞和自己的圖像、略傳、贊辭。四四 歷歷傳傳祖祖圖圖 在在越越南南的的流流傳傳康熙三十年(1 6 9 1)仲冬,曠圓編成 歷傳祖圖,隨即寄給在越南中部弘法的元韶。作爲元韶“欲刻之傳安

45、南”之書,此書寄達越南不久,元韶當48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已著手梓行,成爲越南 歷傳祖圖 諸本之祖本,其刊刻年代當在康熙三十一年(1 6 9 2)左右。至於其刊行之地,則有三種可能:一是元韶1 6 9 0年從廣東返越後住持的順化河中寺;二是元韶在順化開創的國恩寺;三是元韶初抵越南時所創的平定十塔彌陀寺祖庭,此寺曾刊行曠圓的 宗派記。曠圓本 歷傳祖圖 刊行後,在元韶禪派及相關禪派内部流行,成爲越南中南部重要的禪宗史籍。(一)元韶禪派本從越南慈曇寺藏抄補本(以下簡稱“慈曇寺藏本”)歷傳祖圖 看,曠圓 歷傳祖圖叙、始祖釋迦牟尼佛略傳之第一頁、六十八世道忞弘覺以及七十世超長大車以下至七十八世

46、清泰慧明各祖師傳贊的字體爲後世重抄、另紙插入,六十九世元韶傳與其他部分的字體則出同版刊本,屬曠圓本之後的刊本。也就是説,在元韶圓寂後,曠圓本 歷傳祖圖 經元韶在越門人續修,補入元韶的圖像、略傳、示寂偈,并刊行越南。至於此本刊刻的年代,上限可定在元韶圓寂的1 7 2 8年以後,所增補元韶傳記中“時”字缺筆,乃避阮朝嗣德帝之諱,則此本刊年當在嗣德登基(1 8 4 8)之後。此本增補了元韶像、傳,當屬於元韶門人所爲,可將此本稱爲“元韶禪派本”。元韶門人續修重刊 歷傳祖圖 時,已到阮朝,距元韶初刊 歷傳祖圖之年1 5 0餘年,其間越南中部遭受多次洪水等灾害和戰亂,而寺院受西山阮氏與舊阮之間的戰鬥破壞尤

47、爲嚴重。像元韶開建的祖庭十塔彌陀寺,就曾被阮岳破壞。十塔寺志 載:“西一千七百七十八年,阮岳據闍磐城。考之野史,此時阮岳以城爲都,增廣坦墉,崇築郊廟。又據土人傳説,這十塔阮岳實墮之,則十塔之墮當自阮岳時也殿中梁棟,每有圓長穿破舊迹。詢之寺僧,乃是前西山將士與本朝駙馬後軍武性將軍拒戰,砲彈所飛落之處也。”從中可見戰争對十塔寺的破壞。越南中南部爲西山阮氏與舊阮拉鋸的主要戰場,其他寺院被破壞情况可想而知。且在西山阮氏統治時期,實行了限制甚至禁燬佛教的政策,許多寺院、寺産都被占據。廣南天台山禪宗寺爲了觀禪師創建的祖庭之一,“及西山煽亂,籍没祀田,禁僧燬寺,581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武克展 十塔寺

48、志,引自黎氏垂莊 越南南河地區十六至十九世紀中國禪宗的傳播和發展及相關文獻的考察,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 0 1 4年,頁2 5 02 5 1。梵宇祀器,爲一之空”。數十年的動亂以及水火灾害、環境濕熱、蟲蟻較多等因素影響,歷傳祖圖 也遭到損壞。從以元韶禪派本爲底本修訂的慈曇寺藏本看,其缺失的部分應該是書首的曠圓 歷傳祖圖叙 和始祖釋迦牟尼佛略傳之第一頁,以及書末的六十八世道忞弘覺、六十九世曠圓本果兩人的像、傳、贊。這些缺失,成爲 歷傳祖圖 在越南流傳過程中出現舛誤的根源。元韶禪派本便將壽宗元韶記爲六十九世,中間遺漏了一世。從現今慈曇寺藏本的刊刻字體看,這遺漏的一世很可能當時就未重新增補,只是

49、當時元韶門人所見元韶資料中提及其師曠圓,但是越南僧人已無從獲取更多曠圓的相關資料來補充傳記,他們便在六十七世密雲圓悟之後空了六十八世一代,直接將元韶記爲六十九世。這點判斷,乃基於對元韶禪派本 歷傳祖圖 元韶傳記資料來源的考察。對於阮朝嗣德以後的元韶門人來説,增補元韶傳記的資料可從三處獲取:一是 大南列傳前編 中的 謝元韶傳,二是 大南一統志 中的 謝元韶傳,三是順化國恩寺所存後黎朝保泰十年(1 7 2 9)敕賜河中寺焕碧禪師塔記銘。前兩處來源相同,大南列傳前編 編修年代在阮朝明命年間(1 8 2 01 8 4 0),大南一統志 則在更後的嗣德年間(1 8 4 81 8 8 3),大南一統志 的

50、資料就有部分源自 大南列傳前編。那元韶門人采用的是哪些資料呢?歷傳祖圖 所記元韶來越之年爲“乙巳年”,與 大南列傳前編同;所記“召集四衆人等,談及玄機,囑留秘語,臨期授筆”云云,則取自 敕賜河中寺焕碧禪師塔記銘;至於元韶的圖像,則以國恩寺所存元韶道影爲藍本描摹上板(參看圖1、圖2)。可見,元韶門人補入元韶傳時,廣泛參考了越南方面的資料。68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澄契如如 天臺山禪宗寺事録碑,引自黎氏垂莊 越南南河地區十六至十九世紀中國禪宗的傳播和發展及相關文獻的考察 附録4,頁2 5 42 5 5。張登桂等編 大南實録 一 大南列傳前編,慶應義塾大學語學研究所,1 9 6 1年,頁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