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pdf

上传人:gr****et 文档编号:55216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7.56KB 下载积分:0.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3 5卷 , 第 4期 2 0 1 0年 8月 公 路 工 程 Hi g h wa y En g i ne e r i n g Vo I | 3 5No 4 Aug ,2 0 1 0 粉煤灰 混凝土 的抗压 强度试 验 裴 进 ,罗 晓辉 ,涂 平晖 ,刘定 涛 ( 1 华 中科技 大学 土木工程 与力 学学院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4 ; 2 武汉市交通基本建设 工程质量监督站 ,湖北 武汉 4 3 0 0 1 5 ; 3 武汉 市和平至左岭高速公路建设 管理部 ,湖北 武 汉4 3 0 0 7 4 ) 摘要粉煤灰混 凝土中的粉煤灰含量应包 括粉煤灰取代 水泥 含量 和粉煤 灰超量 含量 , 而水 泥含量 应理解 为实际水泥含量 和粉煤灰取代水泥含量 。粉煤灰 含量的多少直接影 响到其抗 压强度性能 , 因此设 计 了不同配合 比 的粉煤灰混凝 土进 行抗 压强度 比较试验 。试验结 果表明 , 粉煤灰 取代水 泥含 量的增 加使得 抗压 强度 降低 , 而抗压 强度峰值 的应变显 著增 加 , 弹性模 量降低 , 塑性性 能提高。 关键 词粉煤灰混凝 土 ; 粉煤灰取代水 泥含量 ; 抗压 强度 ; 弹性模 量 中图分类 号u 4 1 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0 6 1 0 ( 2 0 1 0 ) 0 4 0 1 3 7 0 5 Co m 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Te s t o f Fl y- a s h Co n c r e t e PEI J i n ,LUO Xi a o h u i ,TU P i n g h u i ,LI U Di n g t a o ( 1 Hu a z h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 T e c h ,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E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Me c h a n i c s Wu h a n,Hu b e i 4 3 0 0 7 4,C h i n a ; 2 T r a ff i c B u i 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Q u a l i t y S u p e r v i s i o n S t a t i o n o f Wu h a n ,Wu h a n ,Hu b e i 43 0 0 1 5,Chi n a; 3Hi g h wa y Ma n a g e me n t De p t o f f r o m He Pi n g t o Z uo Li n o f W u Ha n Ci t y,W u ha n, Hu b e i 4 3 0 0 7 4,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fl y a s h i n fl y a s h c o n c r e t e( F A C)c o u l d b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p o r t i o n o f r e p l a c i n g c e me n t a n d o v e r c a p a c i t y c o n t e n t Th e c o n t e n t o f c e me n t ,a s s i mi l a r i t y,c o ul d b e d e c o mp o s e d i n t o r e a l i s t i c c e me nt c o n t e n t a n d c o n t e n t r e pl a c e d wi t h b v nv a s h Th e a mo u n t o f fl y a s h wo u l d b e i n flu e n c e t o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o f F ACSo d i f f e r e n t mi x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FAC i s d e s i g n e d a n d t e s t e dT he r e s u l t o f t e a t s h o ws t h a t t he c o mp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o f FAC d e c r e a s e s a s c o n t e n t o f fly a s h r e pl a c i n g c e me n t i nc r e a - s e s,a n d a s s t r a i n i n c r e a s e s ,wh i c h i s c o r r e s po n d i n g t o p e a k v a l u e o f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a n d a s mo d u- l u s o f e l a s t i c i t y d e c r e a s e s a n d a s p l a s t i c p r o p e r t y i nc r e a s e s Ke y w o r d s fl y a s h c o n c r e t e ( F A C ) ;c o n t e n t o f fl y - a s h r e p l a c i n g c e me n t ;c o m 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 mo d u l u s o f e l a s t i c i t y 粉煤灰混凝 土由水 泥、 粉煤灰、 碎石 、 砂和水搅 拌而成 , 常用作 C F G桩地基处理材料。由于 C F G 桩在地基处理中起到竖 向增强体作用 , 因此粉煤灰 混 凝 土强度 通 常要 求不 低 于 c 混 凝 土强 度 。 粉 煤灰 的结构 细密 , 比表面 积小 , 且 对水 的 吸附 能 力较 小 , 从而 对相 同量 的水泥 , 其 需水 量较 小 。所 以, 粉煤灰混合料具有干缩性小 、 抗裂性好 , 同时也 具 有水 化热 低 、 抗 蚀 性 好 等 优 点 。作 为 一 种 硅 质 的 或硅铝质材料 , 粉煤灰本身很少或没有粘性 , 但是 当 以分散 的状 态 与水 和 石 灰 或 水 泥 混 合 时 , 能 发 生 反 应 , 生成 具 有一 定胶 凝性 能 的水 硬性 水化 产 物 , 粉 煤 灰材料的这种性能就是粉煤灰的活性 。显然粉煤灰 在混 凝 土 中的含 量变 化将 导致 混 凝土 的力 学性 能 的 改变 。对于粉煤灰混凝土的抗 压强度性能 , 研究较 为关注的是其 物理性 能和抗 压强度的大小 。 , 但 针对 其抗 压性 能 及其 粉煤 灰 含量 改变 的影 响等 方面 的研 究较 为缺 乏 。本 文从 粉煤 灰 混凝 土配 合 比设计 角度考虑几种粉煤灰含量 的差异 , 研究 其抗压强度 性 能 。 1 粉煤灰混凝 土配合 比分析 与设计 1 1粉煤 灰 混凝 土 配合 比分析 粉煤灰混凝 土配 制强度参 照文 献 6 方 法计 算 :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2 2 2 作者简介 】裴进 ( 1 9 8 7 一), 男 , 湖北 恩施人 , 硕士研究生 , 从事道路工程试验与设计。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 3 8 公路工程 3 5卷 0 k+1 6 4 5 r , ( 1 ) 式 中 : 0为 配 制 强 度 , MP a ; f c 为立方体抗压 强 度标准值 , M P a ; d r 为抗压强度标准差 , MP a 。 根据文献 1 的研究 , 粉煤灰混凝 土抗压强度 标准值 、 水 灰 比可 采用式 ( 2 ) 、 式 ( 3 ) 表 示 : k = 0 3 6 6 ( C W一 0 0 7 1 ) ( 2 ) W C: 0 1 8 7+ 0 7 9 1 F ( 3 ) 式 中 : 为水泥抗 压强 度 , MP a ; W C为粉 煤 灰 混凝 土水灰 比 ; F为粉煤 灰含 量 ; C为水泥 含量 。 然 而 , 在式 ( 3 ) 确定 粉 煤灰 含 量水 灰 比时 , 应 注 意到粉 煤 灰 含 量 , 应 包 括 粉 煤 灰 取 代 水 泥 含 量 ( F ) 和粉煤 灰超量 含量 ( F ) , 即 F=F + F : 。 由于 粉煤灰与水泥拌合的胶凝作用 , 因此式 ( 3 ) 中的水 泥含量 C应理 解 为包 含 实 际 水 泥 含量 ( C ) 和粉 煤 灰取代 水泥含量 ( F 。 ) , 即 C=C +F 。 。根据文献 7 的要求, 当粉煤灰混凝 土用于地下结构, 采用普 通硅酸 盐 水 泥 时 , 粉 煤 灰 取 代 水 泥 的 最 大 限 量 为 4 0 , 所 以对 于粉煤灰 超 量含量 ( ) 而 言 , 其 实际 功 能是替代砂 的作用。因此对于式 ( 3 ) 中的 F应理解 为 , 而 C应理解为 C + F , 。故式( 3 ) 应修改为: W 。 。 7枷 7 + 4 ) 根 据 上述 分 析 , 在 实际 应 用 中粉煤 灰 混 凝 土 的 抗压强度与粉煤灰取代水泥含 量( F ) 、 砂率 ( 由于 粉煤灰超量含量 ( F : ) 改变 , 而使得砂率改变) 密切 相关 。 1 2粉煤 灰混 凝 土配合 比设计 使用粉煤灰混凝土作为 C F G桩材的强度要求 , 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于 c 。 , 坍落度 7 0 9 0 mm。配 比设 计 的使用 材料 : P 0 3 2 5水 泥 、 中砂 、 4 7 52 6 5 mm 连 续 级 配 碎 石 ( 三 级 掺 配 比 例 : 4 7 5 9 5 m m 占 2 0 , 9 51 9 m m 占 4 5 , 1 9 2 6 5 mm 占 3 5 ) 、 级粉煤 灰 、 水 。 为了考虑粉煤灰取代水泥含量 ( F , ) 、 砂率对粉 煤灰 混凝 土抗压 强 度 的影 响 , 首 先 设 计 了基 准 粉 煤 灰混凝 土配 合 比 , 即以粉 煤灰 取 代水 泥 量 为 4 0 的 粉煤灰 混凝 土 配合 比为基 准 粉 煤 灰混 凝 土 配 合 比。 方法 为取 c 粉 煤灰 混 凝 土 的配 制抗 压 强 度 0 = 1 0 0 M P a , 抗压强度标准差取 :4 MP a , 则 由式 ( 1 ) 得到抗压强度标准值应为 : 1 6 6 MP a , 采 用 3 2 5级普 通 水 泥 , Y c = 5 0 1 MP a , 故 由式 ( 2 ) 计 算 得 到 C , 粉煤 灰混凝 土 水灰 比应 为 1 0 2 。根 据 坍 落度要求 , 取单位体积混凝土 的用水量为 m 。 : 2 3 0 k g m , 则 胶 凝 材 料 用 量 为 C= m ( W C)= 2 3 01 0 2 =2 2 5 k g m。 ,按照粉煤灰取代水泥含量为 4 0 , 即取水 泥用 量 C = 2 2 5 X 6 0 = 1 3 5 k g m 、 粉 煤灰取代水泥量 F , =2 2 54 0 =9 0 k g m , 由此 得 到粉 煤灰超 量 含 量 F , = 2 3 8 k g m 。 不 同粉 煤 灰 取 代水 泥量 、 不 同粉 煤 灰 超量 含 量 的 配 合 比设 计 见 表 1 。 表 1 粉煤灰 混凝 土配合 比设计 Ta b l e 1 Mi x t u r e d e s i g n o f fl y a s h c o nt e n t 注 :表中 的值 为式 ( 2 ) 的计算值 。 2 粉煤灰混凝土 的抗压强度特性 2 1抗 压 强度 试验 方 法 参照文献 8 关 于抗压强度实验 的要求 , 制作 粉煤灰混凝土标准 1 5 0 m m x 1 5 0 mm X 1 5 0 I T l m试 块 , 在标养 室进 行 2 8 d养 护 。采用 弘 达 H一 1 0 0 0 k N 型开 口式 电脑伺 服 油压万 能材料 试验 进行 抗压 强度 试验 。压 缩 盘 尺 寸 4 , 1 6 o , 负 荷 速 度 7 0 m m mi n , 油 压缸 行程 2 5 0 1T i m, 试验 机荷 重精 度 0 5 。 连续 加压 , 电脑 自动 记 录荷 载 、 位 移 , 并 给 出应 力 一 应 变 曲线 。试 样 的试 验 破 坏 形 态 一般 有 两 种 , 其一是当水灰 比较低时呈 x形剪裂破坏 ( 见图 1 ) , 其二是当水灰 比较高时呈鼓胀破坏。 2 2 粉煤灰替代水泥率的影响 粉煤 灰 的结构 细密 , 比表 面积小 , 作 为一种 硅质 的或硅铝 质材 料 , 粉 煤灰 本身很 少 或没有 粘性 , 但是 当以分散 的状 态与 水 和 消石 灰 或 水 泥 混合 时 , 能 发 生反应 , 生成具有胶凝性 能的水硬性水化产物。但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4期 裴进 , 等 : 粉煤灰混凝 土的抗 压强度试验 1 3 9 图 1 粉 煤 灰 混 凝 土 抗 压 强 度 试 验 破 坏 状 态 F i g u r e 1 F a i l ur e S t a t e o f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g t h t e s t f o r fly a s h co nt e n t 是当粉煤灰含量增加 , 从 而使得 与水泥 的掺和 比例 发生改变后, 所具 有 的胶凝性 能则会 随之下 降 。 图 2描 述 了 水灰 比为 1 0 2 , 砂 率 为 2 7 7 时 , 由于 粉煤灰替代水泥率( F , ( C +F , ) ) 不 同时 的抗压强 度 试验 应力 一 应 变 关 系 曲线 。 图 3给 出 了抗 压 强 度 峰值应力与粉煤灰替代水泥率的关系 , 其 中理论值 由式( 2 ) 计算所得 , 比较可见粉煤灰替代水 泥率每 增加 1 , 抗压强度峰值应力将减少 0 1 5 M P a 。图 4展 示 了抗压 强度 峰 值应 变 与粉 煤 灰 替 代水 泥率 的 关系 , 粉煤灰替代水泥率每增加 1 , 抗 压强度峰值 应 变将增加0 0 1 。 由此说 明, 粉煤 灰替代水泥率 2 O l 5 = 、 b 1 0 匠 辑5 0 0 O 1 U 2 U 3 0 4 0 5 0 6 轴 向应变 图 2 粉煤灰取代水 泥含 量不同时抗压强度应 力一 应变关系 Fi g ur e 2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s t r e s s a n d s t r a i n o f c o mpr e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f o r d i f f e r e nc e c o n t e n t o f f l y a s h r e pl a c e c e m ent 岂 b 暑 趔 堂 越 矮 趟 F1 ( CI + FI ) 图 3抗压强度峰值 应力与粉煤灰替代水 泥率的关系 F i g ur e 3 Re l a t i o ns h i p be t we e n p e a k s t r e s s o f c o mpr e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a nd r a t i o o f f l y a s h r e pl a c e c e men t g 氇 理 彗 黑 图 4抗 压 强 度 峰 值 应 变 与 粉 煤 灰 替代 水 泥 率 的 关 系 F i g u r e 4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e t wee n p e a k s t r a i n o f c o mp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a nd r a t i o o f fly a s h r e pl a c e c e me nt 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胶凝材料 的胶凝性能 , 从 而 使得 抗压 强 度降 低 , 材料 塑性 增 大 。 2 3水灰 比、 砂 率 的影响 图 5描述 了粉煤 灰替 代水 泥率 ( F 。 ( C 。 + F ) ) 为 4 0 , 但水灰 比不 同时的抗压强度试验应力 应 变关 系 曲线 。图 6给 出 了抗压 强度 峰值 应力 与水 灰 比的关系, 比较可见水灰 比每增加 0 1 , 抗压强度峰 值 应 力将 减 少 2 8 6 M P a , 与 理 论 计 算 值 基 本 一 致 。 图 7 ( a ) 、 ( b ) 分别 展示 了抗压强度峰值 应力 、 应变 与砂 率 的关 系 , 砂 率 每增 加 1 , 抗 压 强 度 峰值 应 力 将增加 1 9 4 , 且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减小 0 0 1 5 。 由于粉 煤 灰 混 凝 土 水 灰 比与 粉 煤 灰 超 量 含 量 ( F ) 2 5 2 0 皇 15 1 0 -叵 暴5 0 0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轴 向应变s 图 5水灰 比不同时抗压强 度应 力一 应变关系 F i g u r e 5 R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s t r e s s v s s t r a i n o f c o mp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f or d i f f e r e n ce o f wa t e r c e me n t r a t i o 譬 魍 磐 强 , C 图 6抗压 强度 峰值应力与水灰 比的关 系 F i g u r e 6 Re l a t i o ns hi p o f p e a k s t r e s s o f c o m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g t h V S wa t e r c e m e n t r a t i o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 4 0 公路工程 3 5卷 三 目 趔 墅 黑 砂 率 ( a 1 抗压强度峰值应力 零 蝤 磐 黑 出 辖 砂 率 ( b ) 抗压强度峰值应变 图 7 抗压强度峰值应 力、 应变与砂率的关系 F i g u r e 7 Re l a t i o ns h i p o f pe a k s t r e s s o f c o mp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V S s a n d r a t i o 呈正 比关 系 , 而 F , 的 减少 则 直 接 导致 砂 率 的增 加 , 由此 说 明 由于粉 煤 灰 的弱 胶 结 性 能 , 其超 量 含 量所 替代的砂料将导致材料性能的下降。 2 4 弹性模 量 变化特 性 弹性模 量有 两种定 义方 法 , 其 一是 全量 法 , 其二 是增量 法 。图 8 , 图 9展 示 了粉煤 灰 混凝 土 弹性 模量随应变过程 的变化。 粉煤灰替代水泥率为 4 0 、 且相应 的水 灰 比为 1 0 2时 , 弹性模 量 为最低 , 随着替代水 泥率 、 水灰 比的减小 , 弹性模量逐 渐增 加 ; 弹性模量的峰值一般均出现在轴 向应变小于 0 o 1 , 应变在 0 O 1 0 1 之间时弹性模量呈 显著的下降, 且随着替代水泥率的减小 , 弹性模量的 3 00 2 5 0 2 0 0 塞 l 5 0 1 0 0 5 0 O , ( a )粉煤灰取代水泥含量不同 0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 ( h ) 水 灰 比不 同 图 8 全量法弹性模 量一 应 变的关系曲线 Fi g u r e 8 Re l a t i o n s h i p c u r v e o f e l a s t i c mo du l us o f g r o s s me t h一 0 d V s s t r a i n 3 O O 2 5 0 2 00 1 5 O l 0 O 5O O 8, ( a )粉煤灰取代水泥含量不同 0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 b)水灰 比不 同 图 9增量法弹性模量一 应变的关 系曲线 Fi g u r e 9 Re l a t i o ns h i p c u r v e o f e l a s t i c mo d ul us o f i n c r e me n t a l m e t ho d V S s t r a i n 衰减下降更为显著 , 这反映了替代水泥率的减小 , 使 得粉煤灰混凝 土的脆性增加 ; 不论粉煤灰替代 水泥率为多少 , 当应变达 到 0 2 8 之后 , 弹性模量 的衰 减形 式基 本 相 同 。而对 于水 灰 比而 言 , 弹性 模 量 的衰减 形式 基本相 同是 在应 变达 到 0 4 之后 。 3 结 语 粉煤灰替代水 泥率 ( F ( c +F ) ) 的增加 导致其抗压强度显著降低 , 而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则 随之增加 , 材料塑性性能提高。 粉 煤 灰 混凝 土 抗 压 强 度 随水 灰 比的增 加 而 降低 , 水灰 比每增加 0 1 , 抗压强度峰值应力将减少 2 8 6 MP a 。而砂率每增加 1 , 抗压强度峰值应力 将增 加 1 9 4 , 且抗 压强 度峰 值应 变减小 0 0 1 5 。 粉煤灰混凝土弹性模量随着替代水泥率 、 水 灰比的减小而逐渐增加。 参 考文献 1 阎明 礼地 基处 理技 术 M , 北 京, 中国 环境 科 学 出版 社, l 9 9 6 2 J G J 7 9 2 0 0 2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S 3 张大勇 , 施养杭 粉煤灰改 善混凝 土耐久 性研究进 展 J 四 川建筑科学研究 , 2 0 0 9, 3 5 ( 3) : 1 7 71 8 1 4 赵文龄 , 施 荣 C F G桩复合 地基 桩体强 度 等级配合 比设 计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4期 裴进 , 等 : 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 1 4 1 ( 上接 第 1 2 5页) 1 00 O8 O 0 O 一1 0 0 运_ 2 【)(】 一3 00 4 O 0 5 0 O 0 6 O 92 5 1 1 1 4 01 03 0222 041 2 0601 07_ : 一 跳 21 台阶法 是 可行 的 ; 数值 模 拟 与 监 测 结 果 产 生 误 差可 能 与 隧道 现场 条件 多变 性等 有关 。 2 图 4 Dl l k 1 5 6 3+4 1 0断 面 某 最 大 沉 降 时 程 曲线 3 Fi g 4 Se t t l e me nt t i m e h i s t o r y i n t h e DI I k1 5 63 +41 0 s e c t i o n 大, 其次是 中台阶的开挖 , 下台阶开挖时由于仰拱处 释放荷载的作用 , 地表发生 了一定的隆起 ; 而二次衬 砌施做后沉降趋于稳定 , 最终累积沉降约 4 2 m m。 5 3现 场 监 测 同 数 值 模 拟 的 对 比 三台阶工法的数值计算结果明显偏大 , 数值计 算 的 达到 3 3 m m, 而 实 际监 测 的 最 大 沉 降 约 5 mm, 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数值模型中未考虑锁脚钢管的作用 , 而现场 在各台阶施工中均采用 了锁脚钢管 , 这对控制洞 内 沉 降 和地表 沉 降有 明显 的作 用 ; 数 值 模 型 中未考 虑 上 台阶 核心 土 的作 用 , 实 际施 工 中在 软 弱地段 采 用 了环形 开 挖 留有短 的核 心 土, 这对于掌子面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 数值 模型中的计算 围岩参数是依据地质报 告而确定 , 但实际隧道围岩是复杂、 多变的 , 参数的 不 准确 性也 在 一定程 度 上 引起 了计算 误 差 。 6 结 论 浅 埋 隧道 要 比深 埋 隧道 控 制标 准更 严 格 ; 围 岩越坚硬 、 跨度越小 、 边墙高度越小 , 则允许 的位移 越小 , 反之则越大 ; 允许的变形控制标准主要影响因 素是围岩 自身条件 ( 可看作 内因) , 其次是 隧道 的跨 度 ( 即隧道 形状 , 可 看作外 因 ) 。 浏阳河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工法控制沉降 效果 较 好 , 但 三 台 阶 工 法 也 能 满 足 变 形 控 制 要 求 。 从经济 、 进度等方面综合分析对 比了两种工法, 最终 采用 三 台 阶法进 行施 工 。现 场监 测结 果表 明 采用 三 4 5 6 7 8 9 1 0 1 2 1 3 1 4 1 5 1 6 参 考文 献 姚 宣德 , 王梦恕 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 引起 的地表沉 降控 制标 准的统计分析 j 岩石力 学与工程 学报 , 2 0 0 6 , 2 5( 1 0 ): 2 0 3 0 2 0 3 5 刘招 伟城市 地下 工程施 工监 测与信 息反 馈技术 M 北 京 : 科学 出版社 ,2 0 0 6 Ch un g s i k Yo o,J a e Hoo n Ki mA we b b a s e d t un n e l i n g i n du e e d b ui l d i n g y ut i l i t y da ma g e a s s e s s me n t s y s t e m: T U R I S K J T u n n e l l i n g a n d U n d e r g r o u n d S p a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3 ( 1 8 ) : 4 9 75 1 1 韩煊 , 李宁 J RS t a n d i n g P e c k公式 在我国隧道施工 地 面变形预测 中的适 用性 分析 J 岩土力学 ,2 0 0 7, 2 8 ( 1 ) : 2 3 2 9, Bo b e t ,AAn a l y t i c a l s o l ut i o ns f o r s h a l l o w t u nn e l s i n s a t u r a t e d g r o u n d J J o u r n a l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Me c h a n i c s , 2 0 0 1 , 1 2 7 ( 1 2 ) :1 2 5 81 2 6 6 K H Pa r k El a s t i c s o l ut i o n for t un n e l i n g i n du c e d g r o u n d mo v e me n t s i n c l a y s J J o u r n a l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Me c h a n i c s , 2 0 0 4, 4 ( 4 ) : 3 1 03 1 8 施 成华 , 黄林 冲 顶管施 工隧道扰 动区土体变形 计算 J 中南 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 0 0 5 ,3 6 ( 2 ): 3 2 3 3 2 8 阳军生 , 刘宝琛 城 市隧道施 工 引起 的地 表移 动及变 形 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 2 0 0 2 施成华 城市隧 道施工地 层变形 时空统 一预测 理论及 应用研 究 D 长沙 : 中南大学 , 2 0 0 7 李 文江 ,刘志春 ,朱永 全 铁路 站场下暗挖 隧道 她表沉降控 制基 准研究 J 岩土力学 , 2 0 0 5, 2 6 ( 7 ): l 1 6 51 1 6 9 范文兴 浅埋 暗挖地 铁 隧道沉 降控 制 与分析 J 市政 技术 , 2 0 0 6 , 2 4( 6 ): 3 9 84 0 2 梁睿 北京地铁隧道施工引起 的地表沉降 统计 分析与预测 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 2 0 0 7 吴波 复杂条 件下城 市地 铁隧道 施工 地表沉 降研究 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 2 0 0 6 张顶立 , 黄俊 地铁隧道施工拱顶下沉值 的分析与预测 J 岩石力 学与工程学 报 , 2 0 0 5 , 2 4( 1 0 ) :1 0 7 31 0 7 7 岳广学 , 何平 ,蔡炜 隧道开挖过程中地层变形的统计分 析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 0 0 7 , 2 6 ( 增 2 ): 3 7 9 3 3 8 0 2 彭立敏 , 施成华 , 安永林 ,等 浏 阳河 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风 险管理研究 R 长沙 : 中南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 2 0 0 8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安全文明施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