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派%2C老调%2C独成一家——周霖的书画艺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52113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25.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派%2C老调%2C独成一家——周霖的书画艺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派%2C老调%2C独成一家——周霖的书画艺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派%2C老调%2C独成一家——周霖的书画艺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國画经典古代作品CHINESEPAINTING&CALLIGRAPHY新派,老调,独成一家-周霖的书画艺术王青图2【近现代 周霖绿枝头闻喜语图采自世界遗产中走“石鼓声闻到凤城,龙潭风物活生生。山水引自源头处,天外飞来有鹤鸽。”郭沫若曾以诗称赞周霖的绘画艺术。作为获有“诗、书、画三绝”赞誉的艺术家,在2 0 世纪上半叶云南现代美术运动的谱系中,周霖绝对门茶寿集元衣行牛弟时泽遭遇一一时代的原因让他们拥有不同的经历以及极易被掩埋的命运。在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中,笔者发现周氏家族的家范风尚对周霖影响深远,风云诡变的时代也时刻左右着周霖的人生选择,而这些也都体现在周霖的绘画中。一、“梓里模范”的家学渊源

2、周霖(1 9 0 2 一1 9 7 7),字慰苍,别号玉溪渔隐。生于云南省丽江市石鼓镇前卡村,祖上寓居丽江古城,世代以行医为主业。“梓里模范”原是时任云南督军的唐继尧为表彰周、周冠南父子对丽江及云南教育的贡献所赠匾额的荣赞。受丽江文化背景影响,周氏家族对汉文化较为推崇。周霖的家学渊源可不断追溯,无论是“终生设馆课徒”的曾祖周维新,还是被称为“父子举人”(的周、周冠南,周霖自幼便有着相当优越的家学环境。不难发现,周氏家族的发展与近代云南及当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交织相融。周霖的祖父周(1 8 4 7 一1 9 2 4),字兰图1 近现代 周霖芦苇飞鸭图图轴坪,1 8 8 9 年已丑科举人。在当时的

3、时代背景下,110cm40cm纸本设色1 9 3 7 年丽丽江市博物院藏款识:丁丑冬慰苍写。铃印:慰苍(朱)周霖之印(白文)算是独具云南以及时代特色的。无论是早期的求学经历,还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抑或是横跨美术与文学这两个不同媒介领域,以及游走于艺术与教育这两个文化系统之间,对民族、民俗学等多学科的广泛涉猎,都使得他成为近现代云南值得被深入研究与铭记的对象。目前,学界对于周霖的研究,相对匮乏,在这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他的艺术和活动缺乏应有的关注,鲜少被提及。对于他早期的活动,尤其是他作为一个身兼文学、美术、教育以及民族学等多界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发育、活动轨迹及生发背景缺乏深入了解。仅和

4、品正曾有一书世界遗产中走出来的画家一一周霖,对周霖及其家族的经历发展有所记述,但属于纪实性的传记文学,缺乏学术性的分析与研究。而周霖的如此遭遇,对于那一时期的许多人一样,非但不是异乎寻常,其实可以说是这一时期大部分艺术家都会碰到的“教科书”式的他不圃于传统与地域之限,感怀国运多,曾与李根源等人赴日本、新加坡等地寻求救国救出的画家:周霖民之道(2)。回滇后致力于家乡教育事业,为丽江新学教育的开创者之一。1 9 0 8 年,先受大理西云书院聘请,在云南各地巡回讲学,后回丽江担任雪山书院山长(。“教育为重”,强烈的爱国责任感以及对先进文化的包容与开放逐渐成为周家的传统。周霖的父亲,周冠南(1 8 7

5、 5 一1 9 3 3),字殿卿,号鉴心,在考取举人后,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留学日本,成为留学海外的纳西族第一人。归国后也是积极投身丽江教育事业,成为少有的纳西族教育家。周冠南师范科的专业选择既有其父周的影响,也有着时代原因。辛亥革命后,科学与民主思想获得广泛传播,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成为这一时期青年渴求的真理和雄心壮志。留学东瀛与“西天取经”成为这一时期的学潮风尚。2 0 世纪的留日活动,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逐渐在当时的留学生中形成两种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即教育与革命。而周霖的父亲,于1905年作为云南首批赴日公费留学生进入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盼以教育改革实

6、现强国之志,并通过购买教材、教辅设备等方式为日后回国振兴教育事业进行基础储备。回国后,他积极推行新学,于云南省立第六师范学堂、丽江联合中学(4 )、省立第三中学践行当时先进的56教育理念,并与周钟岳共同编写了云南近代第一部关于教育、教学的专著一一师范丛编,系统介绍和探讨了新教育的理论与办法,欲实现“教化国人智慧,驱赶民众愚味”(5)。正是在这样的家学环境中,周霖既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熟稔,擅长书画,又受具有改革经历父辈的影响,拥有开放、包容的世界观。纵观周霖一生的学习及社会经历,传统与改革并存。“万卷书”与“万里路”的“知行合一”周霖1 6 岁时,免考直升“六属联合中学”。一方面,周霖在祖父“字

7、画同源,书道即画道”的教导下,芥子园画传与书法名帖一起练习,打下深厚的书画基础,培养出浓厚的绘画兴趣。另一方面,1 9 1 9 年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开端的“五四运动”正在北京风起云涌。高三时期的周霖受到先进革命思想的影响,通过组织学习活动,在校内积极宣传“五四运动”的精神与意义。时势与周遭现实的影响,周霖由对笔墨意趣的向往转向对先进科学知识的学习,人生志向也由“艺”转为“医”。只是一心想要以医术拯救人民病难疾苦的周霖,在现实中却又不得不将自己的学医志向搁置,为生计颠沛于姐夫习自诚的部队中,以文职暂存(7)。内战连绵的2 0 世纪前二十年,军阀割据,战争的炮火尚未解开中国几千年的思想禁。周霖回归到

8、艺术学习生涯(8),因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裸体模特风波”(,被迫急急告终。上海美专短暂的求学经历,虽仅存活了短短一年不图3 近现代周霖钟进士读书图轴1 3 4 cm67cm到的时间,但与刘海粟等师友的交往以及美专纸本设色1 9 3 7 年丽江市博物院藏款识:慰苍周霖写于观我轩。西画课的学习,却为周霖文艺价值观以及未来铃印:慰苍(文)慰苍之印(白)周霖(朱)中国画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之后他游历北京、江南等地,领略中国传统文化风物,观赏古今名家优秀绘画展览(1),绘景、写生,访名家、拜名师一一至广州与高奇峰、关山月等人接触,在开拓艺术视野的同时,也逐渐开启他由学到思的转变,为其“知行合一”

9、提供了经验积累。周霖的“知行合一”没有时间维度的先后,而是同时进行,看到了即思考。如在江南游历过程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思考与分析:“苏州园林与中国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构思上还是在意境及其手法方面,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那就是天人合一返璞归真 的观念。”()他的绘画理念与追求也正是在“万卷书”与“万里路”的同行中,逐渐形成。“大师的语言成为范式,但不应是范本。图4 近现代周霖秋菊双雀图轴117cm33cm纸本设色1937年丽江市博物院藏款识:乙酉秋九月墨君仁兄大雅指正,慰苍周霖写于丽江县中。铃印:慰苍(朱)大师技法语言的形成,必然也有一套方法可供刻画兼工带写,除以墨色描绘之

10、外,加以白粉入范,但再好的范本,都是入门的工具。”这大进行点缀,凸显对象的体积感,深受任伯年花概就是任伯年、吴昌硕、高剑父、高奇峰等艺术鸟的影响。画中芦苇以写竹法入画,中锋运笔,大家对周霖的意义,是他步入风格之变的指引潇洒劲健,水墨相宜。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白与提示。“海派”画家对周霖的影响,自少时临粉颜料的使用,还是借用芦苇来进行前景分割墓名家影印册时便已开始。而上海求学时期,的构图法,都与传统花鸟画的绘画语言有所区多次直面原作,对任伯年等人的艺术风貌的别,正是当时中国画改革、创新的体现。认识更加清晰和深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从20世纪2 0 年代中国画坛正经历“中国画改传统走向现代”的引领

11、者,任伯年是一位承前良”的论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西洋画启后的巨擎,对近代以来画坛影响深远,其花的传入,部分文化人提出美术革命的口号,在掀鸟画对周霖影响最深。画作芦苇飞鸭图(图起一场场大论争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国画坛“三1),为纸本设色。画面左侧题跋:“落霞与孤足鼎峙”的局面。艺术变革作为这一时期的主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款识:“丁丑冬慰苍流,周霖自然受到深刻影响,他在游历中不断进写。”铃印:慰苍(朱文),周霖之印(白文)。此行新的思考与实验。结合他这一时期的游历轨画作于1 9 3 7 年,画面中一飞禽自岸边展翅腾空,迹以及画作(1 2),其中“努力吸收西洋画之长,提57由“万松方家乃

12、有屋乌之爱,因以为赠”(2 0)可知,童京剧表演队。对音乐的热爱依旧延续,自己谱曲填词,将古典诗词填入纳西古乐并引入西洋乐器。组织“皇经班”,革新丽江洞经音乐的表现形式。这一时期看似与绘画创作无关的工作,无论是宣传干事、广告设计还是组队弹乐的体验,都为周霖的绘画创作提供了不同的经验积累。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战争迅速蔓延,内地机构大量南迁。一时间,云南名家大师云集,人文荟萃,成为战时的“文化重镇”。这一时期,或为救亡图存或为艺术理想,艺术团体林立。周霖参与组织的“金碧社”“谷风画会”(1 6)“雪社”(7),作为云南本土的艺术团体,影响颇大。其中,“雪社”作为丽江的地方性文艺团体,

13、为繁荣边疆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遗惠至今。他们通过集会、展览等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宣传艺术主张,启迪民众思考,记录与弘扬了民族文艺。除此之外,他们还注重“向本地美术爱好者传授技艺,培植后进”()。因成员多是志同道合的亲友,所以时常吟诗作画、相互观摩切、互赠画作。钟进士读书图(图3)正是“雪社”成员间相互交流之作。画面左侧题跋:“钟进士读书图,已卯五月五日午时慰苍周霖写于观我轩。”铃印:慰苍(朱文)。画面右上侧有题:“应节之作,笔墨粗(疏),不堪言画。万松方家乃有屋乌之爱,因以为赠。”铃印:慰苍之印(白文)、周霖(朱文)。后有和志敏(1 跋:“右持书册左持盏,一见文装若有灵。世少明人多暗

14、鬼,费君符水灭原形。民国二十八年夏六月三友轩第一主人藤宇和志敏题。”铃印:三友轩第一主人(白文)。其中,图5 近现代周霖文徽仲诗意山水图轴图6 近现代周霖荷花翠鸟图轴88cm31cm纸本设色1 9 3 7 年丽江市博物院藏95.1cm35.6cm纸本设色1 9 4 7 年云南省博物馆藏款识:丁亥秋写文徽仲诗意,月池老弟方家指正,慰苍周霖挥款识:丁亥岁白露节慰苍周霖写于大雪山下。汗写。铃印:慰苍(朱)周(朱)铃印:周霖(白)周(朱)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重视写生,主张国画创新”(1 3 的岭南画派对其影响尤深。周霖在绿枝头闻喜语(图2)中,通过浓、淡墨的分布与对比,来进行画面明暗、光线、空间的表

15、现,在笔墨上又以粗放的焦墨和犹如老藤的书法线条来描写树枝的劲。从中可见岭南高剑父的笔意。而芦苇飞鸭图中对鸭子的描绘,多受高奇峰的影响,大胆融合中国传统技法和西洋画法,如中国传统没骨法中融入西方水彩画法,形成多层次、深度幻化的色彩表达。三、丰富、多元的社会经历与艺术交往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社此画应为周霖与和志坚之间赠作。此钟像因作于端午时节,故而还有辟邪避瘟,迎福祯祥之意。画中人物笔意潇洒粗狂,取任伯年大写意人物之法,有恣意自由之感。会环境的变化推动周霖不断扩展自身阅历的边除了与本省艺术家的交流,周霖还通过观界。受经济动机与性格因素的驱使,虽暂时从展、集会等方式开启了与其他地区书

16、画名家的事与艺术无关的工作,但周霖对绘画的思考与艺术交往,并受到触动与启发。秋菊双雀图尝试并未停止。1 9 2 8 年“远行”归来的周霖,先(图4)正是受到近现代书画名家张书绘画影听从家人意见,任丽江中学堂美术教师。后至响之作。此幅作品作于1 9 4 5 年。画面右上题跋:昆华中学教授音乐,主攻小提琴与手风琴,在“傲骨偏于霜后劲,自怜毛羽不依人。”款识:课程期间,还开启了与聂耳的师生交往。又因扎“乙酉秋九月墨君仁兄大雅指正,慰苍周霖写实的文字功底,在政府机构任宣传干事一职,于丽江县中。铃印:慰苍(朱文)。值得注意的从事文字编辑相关工作。1 9 3 1 年还参与创办云是,题跋内容与张书于1 9

17、3 5 年所作秋菊栖南第一家电影院)、自制电影海报,自办“百合禽上的题跋一致,二作的画面内容与笔法也广告社”,以及组织云南民众教育馆新民画较为相似。如画中菊花均是采用双钩法,茎叶报(1 5)与民工报的开办。集资创办丽江第一也是淡墨铺底,干墨勾勒,并通过墨色的浓淡所幼儿早期教育机构“黄山幼稚园”,并组织幼来进行空间深远的设置。此外,抗战时期作为58国立中央大学教授的张书为筹募资金支援抗战,多次参加劳军画展,且当时的画家们也经常往来于重庆昆明间。所以,二人无论是观展间接交流还是直接交流都十分可能。1946年,刚结束抗日战争,中国又开始“国共内战”。这一时期的周霖叹时事多,感国人之砀,生出避世之意,

18、欲“在山野荒郊中、在草木虫鱼间寻求心灵的安慰”。此幅文徽仲诗意山水图(图5)正是作于这一时期。画面右上角有画家题跋:“雨晴山远近,秋高树参差。小桥独跳处,斜阳总是诗。丁亥秋写文徽仲诗意,月池老弟方家指正慰苍周霖挥汗写。”铃印:周霖(白文)、周(朱文)。此幅画作为仿明代文徽明诗意之作。画面中,一隐士挂杖信步于桥栈之上,山涧幽谷,一派清寂超然之感。画面有仿古之气,从中可窥“四王”笔意。作品笔墨润秀,通过浓淡墨的交织染,勾勒出雨后山石的润泽之气,而黄、赭色的运用,以及近景林木枯秀的笔墨表达,又凸显出秋日傍晚的萧静之意。此画虽有摹古之风,但构图中还是融入了透视法等西方画理,如对近景、远景画面元素的处理

19、与分布。纵观此画,画家营造出空明澄澈的空间效果,也确实符合他当时归隐避世的心境。据画家亲友记述,画家此时还痴迷于对佛理禅意的研究,与佛家人士交往甚密。荷花翠鸟图(图6)作于1 9 4 7 年,画面左侧题跋:“贯一先生大雅指谬,丁亥岁白露节慰苍周霖写于大雪山下。”铃印:慰苍(朱文)、周(朱文)。其中“贯一先生”原为四川宝光寺方丈大和尚,为救国抗敌积极奔走,是一位具有深厚佛学造谐、拥有强烈民族大义、备受尊崇的高僧。此作应是二人的交往之作。画中一枝一叶一花一鸟,鸟眼神锐利,身体紧缩,呈备战状,刻画十分生动传神。荷花的题材选择符合受赠人的身份背景,荷叶虽已残破,但仍呈柔劲上升之姿,似是蕴含不屈奋斗之意

20、。四、时代与民族艺术的共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新国画”的概念也随之出现。美术界也开始了关于“中国画改造”的思考、讨论与实践。只是关于改造的标准及如何改造,众说纷绘。2 0 世纪5 0 至6 0 年代,身处集一图7 近现代周霖丽江玉泉寺秋色图轴纸本设色采自世界遗产中走出的画家:周霖图8 近现代周霖绿陶图轴纸本设色1 9 6 2 年钓鱼台国宾馆藏铃印:周霖(白)长乐(朱)59体主义时代之下的中国,所宣扬的文艺政策,必然会影响艺术家。所以学术界部分文章中关于周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绘画特点,有“1 9 5 0年代轰轰烈烈“中国画改造 应该对其影响不大”的论述,结合周霖此时期的画作,这一说法还尚存讨论空

21、间。当时主流美术界的艺术潮流席卷全国,学习效仿是趋势,也是时代要求。作为艺术家的周霖有所取舍和坚持,难能可贵。他不是一味地抗拒与排斥,而是有选择地提取与接受,进行再创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画改造”,其中有“反映新中国新形象”的艺术要求,即要求作品是对现实的反映,注重写生。当然这一要求也延续着“中国画改良”的传统,只是对意识形态有了新的要求。如上文所述,受海派及岭南画派的影响,周霖的绘画创作一直都十分注重写生,受新时代要求也开始注重现实生活的表现,如图丽江玉泉寺秋色(图7)。除了时代要求的绘画创作,周霖仍坚持自已“文人画”写意传统,在实践自己美学理念的同时,与民族艺术进行有机融合,创作了大量

22、花鸟画。其花鸟画仍多以双钩与写意并进,既有潇洒舒畅的写意,又有注重装饰意味的双钩填彩,还有西洋水彩与中国传统没骨法的中西实验。再说题材,周霖注重写生,云南典型的花鸟时常成为他的绘画对象,如山茶、龙舌兰、野牡丹、孔雀等。值得注意的是,与同时期其他具有西洋绘画经历的不少画家不同,周霖笔墨功力深厚,这与他常年练习书法分不开。他这一时期的花鸟绘画,以书法用笔入画。草书灵动狂放,篆书朴拙道劲,表现在其绘画中,扩展了艺术感染力。他深厚的书法功底也使他的中国画在改革风潮中独树一帜。(图8)周霖在这一时期突出的艺术成就无疑是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纳西族画家周霖国画展览”(2 1),成为中国美术馆开馆后第一个个人

23、画展。朱德、陈毅、黄镇、郭沫若、于立群、王昆仑、吴晗、谢冰心、赵朴初、吴作人、李苦禅、叶浅予、华君武、王雪涛等各界名流冠盖云集。(图9 除却“纳西族画家”这一民族内涵,周霖的画作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有着独特的美学文化意义。周霖的绘画,除了融入西画的写生法,更是通过自己经验的积累,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法、气韵、水墨、赋色、比兴、抒情、哲理、诗意妥善承继,逐渐达到“中西画学的所长,互作微妙的结合,并参以天然之美,万物之性,暨一己之精神,逐渐汇聚作品全貌”(2)的境界。“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在新旧交替、中1924年,姐夫习自诚升任滇军1 8 团团长,周霖亦随之提任团部军佐,后兼任团书记。详见前揭世

24、界遗产中走出的画家:周霖,第4 6 页。(8)1 9 2 6 年结束军旅生活,同年赴上海,考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组,正式开始专业学习。黄镇与周霖是上海美专的同班同学。(9)上海美专“裸体模特风波”:1 9 2 0 年,上海美专聘请一位俄罗斯女子成为专职模特,随后也聘请了一些中国妇女担任模特。1 9 2 4 年开始,江西、江苏(时上海属于江苏管理)先后禁止裸体模特。1 9 2 5 年1 0月,江苏省省长要求教育厅查禁裸体模特。1 9 2 6 年4月,上海县知事危道丰奉令对美专发出警告。4 月1 7 日,刘海粟在申报上撰文反驳,并向当时控制上海地区的北洋军阀孙传芳指控危道丰“不瑞冒味,扬长出图9

25、 1 9 6 3 年中国美术馆举行周霖国画展期间,时任国务院副令,大言不,虚张官架”。5 月1 1 日,危正式发布命总理陈毅(左)、文化部部长黄镇(右)接见周霖令查禁裸体模特,并警告上海美专要“转请法租界及会审公解从严查禁。如再违抗,即予查封”。6 月3 日,孙传芳致函刘海栗劝说其放弃使用人体模特,但是刘海粟于6 月1 0 日在申报上公开发表回复,坚决拒绝了孙的要求,孙遂下令要求上海县公署对美专加西混融的文化动荡时代,持续、改良、折中东以查禁。6 月底,法租界当局同意对裸体模特进行查禁。7 月1 5 日,迫于压力,刘复函孙传芳同意取消裸西和中体西用的各种中国画思潮都营垒高筑,体模特。详见上海美

26、专风潮文件,载艺术界周刊第1 0 期,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 9 2 7 年3 月2 6 日,第3 一一方面在传统艺术文化滋养下自身持续变革,16页。另一方面在东西艺术互用中寻找契机。在现实(1 0)1 9 2 7 年,周霖短暂停留北京,其间曾至琉璃厂等地参观展览、鉴赏书画。此次经历也让周霖在艺术创作主义精神感召下,从上述两大潮流中崛起的中的理念与方法方面有了新的思考。国画创作,无论时代气息或艺术风格,都与传(1 2)1 9 2 7 年,周霖与友结伴,自上海、苏州、杭州至广州游历。在广州与高奇峰、关山月等人接触,时有艺统有着明显的区别,形成中国画的“代沟”。而术交流。前揭世界遗产中走出的画家:周

27、霖,第5763页。周霖的中国画,对于中国艺术的传统在承继的(1 3)阮荣春、胡光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天津:天同时也“革命”不止。不是单纯的形式出新,以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5 9 页。“墨”代笔,也不是谨遵传统拘泥守旧,而是立(1 4)1 9 3 1 年,周霖、张仓荣、廖伯民、张镜川四人正式启动云南首家电影院“逸乐电影场”的创建,绘制了大于时代之中,有自己的坚守。他善于发现传统中量的“远期预告宣传画和电影海报”。前揭世界遗产中走出的画家:周霖,第9 2 页。的陈弊,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深厚的家学渊源,(1 5)新民画报:1 9 3 9 年1 月创刊于昆明,月刊,由云南省立昆华

28、民众教育馆出版,负责人方树梅,每周出4西画的学习经历,以及因社会经历所形成的多开画报一张,“以号召民众走上抗敌救国的大道,才元文化环境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又使他对时尚会获得光明为宗旨”。内容有:1.每周谈话;2.抗战建国:3.诗歌:4.歌曲:5.民族英雄故事及连环画;6.后的“新派”艺术,包容吸收,取其长处,但不盲目方人民生活情况及抗战知识:7.护理卫生药物保健常识等。周霖担任美术编辑与美术彩绘师。1 9 4 5 年8随从,这对于当时的艺术家而言是难能可贵的。月停刊。详见周勇、陈兴芜:中国抗战大后方出版史,他的作品时而典雅明丽、生机勃发,时而萧朗疏重庆:重庆出版社2 0 1 5 年版,第4 0

29、页。(1 6)谷风画会或谷风画社,1 9 4 2 年3 月举办劳军艺展,社淡、恣放淳厚,意境深邃。正是由于他的博学广团成员包括孙福熙、熊秉明、刘文清、袁晓岑、周霖、邵芳。详见孙炯:抗战时期的昆明“谷风画社”知、情趣超然,修已扶正、敬业乐群,才会有吴与丽江“雪社画会”,载姚钟华、朱其主编:抗战作人“金山丽水、艺数周郎”的评价。因时代的原时期的云南美术,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 9 年版,第168页。因,周霖先生鲜为人知,但其艺术及其作品和精(1 7)雪社:“2 0 世纪3 0 年代末,丽江组织有一个群众性文艺团体,包括诗、书、画、乐四门,称雪社社员神,是云南文化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珍惜。都是此

30、间优秀分子”(赵银棠先生回忆)。社员和志钧、和志坚、范义田、周霖、周善甫、张星源、杨超然、注释:张墨君、桑小芝、和明镜、张福田、杨绍书、赵银棠(1)(1 1)和品正:世界遗产中走出的画家:周霖,昆明:等。详见和中孚:雪的记忆,载抗战时期的云南云南人民美术出版社2 0 0 8 年版,第3 页。美术,第1 5 9 页。(2)1 9 0 4 年,2 5 岁的李根源赴日本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留(1 8)孙炯:抗战时期的昆明“谷风画社”与丽江“雪社学,时年5 7 岁的周障与其同往。其中不难看出周氏画会”,载抗战时期的云南美术,第1 7 1 页。爱国热情及民族责任感。(1 9)和志敏:字藤宇,号“三友轩第一

31、主人”。和志敏、(3)雪山书院,1 7 2 5 年由杨、万咸艳担任首任山长,宗和志坚、和志钧“和氏三兄弟”中之大哥。旨是提倡、传授、普及汉文化知识。(2 0)和志坚,字万松,纳西族,曾考入北平政法大学,攻(4)丽江联合中学即六属联合中学。1 9 1 8 年,由于省政府财政吃紧,撤销丽江的省立第六师范,并入大理第二师范。后经丽江各界人士奔走、筹款,联合丽江、剑川、维西、兰坪、中甸、鹤庆共同联办中学,称为“六属联合中学”,校址为原丽江中学,周冠南任校长一职。详见前揭世界遗产中走出的画家:周霖,第2 3 页。(5)同(1)第3 5 页。(6)习自诚,字朴安,纳西族爱国将领。1 9 1 1 年毕业于云

32、南陆军讲武堂,先后参加重九起义、护国运动及护法、靖国、建国等战役。1 9 4 9 年任丽江县长期间,脱离国民党政权,率部起义,实现丽江和平解放。其夫人周静芳为周霖胞姐。(7)11922年周霖时任滇军第九团团部书记员及军需官。在此期间,与大理蔡梓明、王铁聋以画会友,长于花鸟。读法律科。毕业后返回云南,致力于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曾任省立第一、第三中学校长等职。工书画,曾与周霖等人组织“雪社”。(2 1)1 9 6 3 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和美协云南分会联合举办的“纳西族画家周霖国画展览”于9 月1 2 日起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作品1 1 6 件,内容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广泛反映了纳西族人民新生

33、活和滇西北特有风光。详见朱其:陈毅元帅与周霖名画绿陶图的翰墨缘载创造2 0 1 2 年第6 期,第1 0 4 一1 0 7 页。(2 2)李小山、邹跃进:百年中国美术史(1 9 0 0 2 0 0 0),湖南美术出版社2 0 1 4 年版,第4 3 页。(作者单位:云南省博物馆)责任编辑:欧阳逸川60卓清福清张再谨人物图卷3 8 cm81.5cm纸本设色大理市博物馆藏款识:栗里清秋,辛已仲夏作于四香楼以应,德树仁兄大人雅属。定生弟张再谨摹像。铃印:定生书画之章(朱)方不六将佰社人不世文上作折茶为恭事人,清袁嘉谷行书横披4 0 cm64cm纸本石屏县博物馆藏释文:陈文恭日要为世上不可少之人,要为

34、世人不能为之事,方不虚生。文恭著从政遗规,余心折焉,戊辰冬,伯世兄作令剑川,将有以行文恭之言,因书以赠,即希教正。树圃谷。铃印:袁氏树五(朱)嘉谷(白)61清白丁墨兰图轴1 3 2.5 cm54.5cm纸本墨笔通海县博物馆藏款识:吟啸仙翁,天台山万丈岩上笔意,过峰八十岁写于一鉴亭。铃印:复阳(白)民老人(白)清钟岳草书诗轴1 6 8.4 cm60.1cm纸本通海县博物馆藏释文:但将诗酒供青眼,不使莺花笑白头。虞翁老长兄正,八十四岁老叟钟岳书。铃印:钟岳字尊岩章(白)随处忘机(白)62清钱允湘山水图轴1 3 9 cm41cm纸本设色昆明市博物馆藏款识:摹新罗山人笔意,芷汀钱允湘。铃印:允湘(朱)

35、芷汀居士(白)清钟岳水墨牡丹轴1 2 5 cm60cm纸本墨笔落款:乙亥中秋写于醉柏山房,八十五岁老叟钟岳。铃印:钟岳字尊岩章(白)笔禅墨韵(白)通海县博物馆藏63紫金堂王准佳瓯台仲春清孙铸玉堂金紫图卷3 0 cm130cm纸本设色石屏县博物馆藏款识:玉堂金紫。癸丑春仲,仿白云外史瓯香馆粉本于且住为佳之馆,即为雪泉先生属,铁州孙铸。铃印:铁州(朱)铸(白)基的秋翰载局燕城周表君战固广尔三割長勤力崇泰雲命豆开法清钱洋行书芜城赋2 8.1 cm104.9cm纸本云南省博物馆藏释文:池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以漕渠,轴以昆岗。重江复关之,四会五达之庄。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辖,人驾肩。闲扑地,

36、歌吹沸天。擎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故能夸秦法,周令,划崇,到,图修世以休命。是以板筑雉蝶之殷,井干楼橹之勤,格高五岳,豪广三坟,蟀若断岸,似长云。观基肩之固护,将口祀而一君。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节芜城赋,洋。铃印:人在蓬莱(朱)64天亨货藍田绣利屋闲摸地歌久佛特車挂聘人驾厦云莊富昔全盛M澳四會五佳寨雁门花墙果陈边平原南熙品青晨运人幸清缪嘉惠花鸟四条屏1 5 3 cm41cm4绢本设色大理市博物馆藏款识:时在癸丑季春仿新罗山人法,素筠缪嘉惠。临青藤道人笔法,素筠女史。素筠女史笔法。法瓯香馆设色,素筠女史作。铃印:素筠(朱)缪嘉绘印(白)66建数大元人雅裕青福衣进春信

37、源老莲業清杨应选人物故事四条屏1 5 0 cm40cm4?纸本设色昆明市博物馆藏款识:丁未春二月,仿陈老莲笔意,建勋大兄大人雅正,榆青杨应选。铃印:杨应选印(白)榆青(朱)67居#黄明事平鱼公一#一永初L庭流春中陶室轴全生雨香九玉湾醫或門目品民人清李澎行书轴1 3 3 cm65cm纸本昆明市博物馆藏释文:黄庭坚日士俗不可医,或问不俗之状,庭坚日难言也,视其人,平居无以异于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真不俗之士也。乙酉重九书为平湖一兄大人雅鉴,菊村李澎。铃印:臣澎之印(白)池青(朱)弦韦(白)清钱临米带岁丰帖轴1 2 8.5 cm59.2cm纸本云南省博物馆藏释文:蒂顿首再启。弊邑幸岁丰无事,足以养拙

38、苟禄,无足为者。然明公初当轴,当措生民于仁寿,县令承流宣化,惟日目倾听,徐与含灵共陶至化而已。钱洋。铃印:钱洋印(朱)东注(白)68清钱允湘淡墨山水轴7 5.5 cm39.5cm纸本墨笔昆明市博物馆藏款识:芷汀允湘作。铃印:允湘(白)芷汀居士(白)清李话渔父图轴84cm38cm绢本设色石屏县博物馆藏款识:仰亭话。铃印:滇南李话(白)仰亭(朱)69仿量香光清张士廉山水扇面1 7 cm51cm纸本墨笔昆明市博物馆藏款识:已未深秋,仿董香光笔意,石臣仁兄大人法家雅正,颖溪弟张士廉。铃印:士廉(朱白)志舟藏(朱)L清张士廉山水扇面1 7.5 cm50cm纸本设色安款识:仿米海岳意,竹溪大兄大人雅属,颖

39、溪张士廉。铃印:士廉(朱白)安宁市博物馆藏70清丁希喆牡丹图扇面1 7 cm48cm纸本设色安宁市博物馆藏款识:玉峰仁兄大人正,仰尧丁希喆。铃印:仰尧(白)希喆(朱)民国胡应祥二乔读书图扇面2 7.5 cm52cm纸本设色安宁市博物馆藏铃印:应祥(白)71素简女史嘉惠铃印婴款识:清缪嘉惠缪嘉惠印(白)“素筠女史缪嘉惠志富贵根基图轴素筠(朱)105.5cmx48cm本设色大理市博物馆藏72徐堂光弟大雅之属成辰仲春死望真精狗到各鸿渗意福铃印:萧恩荣印(白)字茂园号云(朱)春既望”余堂老弟大雅之属萧斋主人茂园画并题款识:真精独到启鸿蒙意足何须题句工清萧恩荣山水图8 4 cm37cm纸本墨笔石屏县博物

40、馆藏“一幅云山万籁寂”好诗多在无声中戊辰仲73铃印:石禅寓目(朱白)清担当山水册页十二开之十三1 7.5 cm22.8cm纸本墨笔云南省博物馆藏铃印:石禅寓目(朱白)清担当山水册页二十|开之十四1 7.5 cm22.8cm纸本墨笔云南省博物馆藏Y厕74门馆藏7人圆清担当山水册页二十二开之一1 7.5 cm22.8cm纸本墨笔铃印:石禅寓目(朱白)云南省博物AIM店清担当山水册页二十二开之二1 7.5 cm22.8cm纸本墨笔云南省博物馆藏铃印:石禅寓目(朱白)清担当山水册页二十二开之三1 7.5 cm22.8cm纸本墨笔云南省博物馆藏铃印:石禅寓目(朱白)78清担当山水册页二十二开之四1 7.

41、5 cm22.8cm纸本墨笔铃印:石禅寓目(朱白)云南省博牛8了清担当山水册页二十二开之五1 7.5 cm22.8cm纸本墨笔云南省博物馆藏铃印:石禅寓目(朱白)81清担当山水册页二十二开之六1 7.5 cm22.8cm纸本墨笔云南省博物馆藏铃印:石禅寓目(朱白)8南省博物馆藏3清担当山水册页二十二开之七1 7.5 cm22.8cm纸本墨笔云i铃印:石禅寓目(朱白)清担当山水册页二十二开之八1 7.5 cm22.8cm纸本墨笔云南省博物馆藏铃印:石禅寓目(朱白)8美清担当山水册页二十二开之九1 7.5 cm22.8cm纸本墨笔云南省博物馆藏铃印:石禅寓目(朱白)&6南省博物馆藏87州清 担当山水册页二十二开之十1 7.5 cm22.8cm纸本墨笔云铃印:石禅寓目(朱白)8清 担当山水册页二十二开之十一1 7.5 cm22.8cm纸本墨笔云南省博物馆藏铃印:石禅寓目(朱白)清 担当山水册页二十二开之十二1 7.5 cm22.8cm纸本墨笔云南省博物馆藏铃印:石禅寓目(朱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