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加工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51929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加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加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加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加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加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加工作业指导书HZ-ZD7.5-041、总则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加工作业过程中元器件的安装、一次母排的制作、二次接线、调试、包装等全过程的内容与要求,适用于本组织生产的各类低压成套开关设备。2、设备和工具2.1设备:母排加工机、耐压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搪锡炉、台钻等。2.2工具:螺丝刀、尖嘴钳、剥线钳、压线钳、万用表、兆欧表、扳手、钢卷尺、钢直尺、游标卡尺、塞尺、涂层测厚仪等。3、装配规范3.1 产品装配前的工艺准备。3.1.1 结构应该符合该型号产品结构的要求,产品应有固定的安装孔。3.1.2 门应能在大于90角内灵活转动,门在转动过程中不应损坏漆膜,不应使

2、电器元件受到冲击,门锁上后不应有明显的晃动。检验方法:手执门锁轻轻推拉,移动量不超过2。3.1.3门与门及门与框架之间的缝隙检验:门与门之间的缝隙均匀差小于1000为1,大于1000为1.5,门与门框之间缝隙均匀差小于1000为2,大于1000为2.5。3.1.4壳体焊接应牢固,焊缝应光洁均匀,不应有焊穿、裂缝、咬边、溅渣、气孔等现象,焊药皮应清除干净。3.1.5壳体表面处理后,漆膜表面应丰满、色彩鲜明、色泽均匀、平整光滑、用肉眼看不到刷痕、皱痕、针孔、起泡、伤痕、斑痕、手印、修整痕迹及沾附的机械杂质等缺陷。3.1.6 产品上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器件本身的电镀件的镀层及紧固件)不得有起皮、

3、脱落、发黑、生锈等现象。3.2 元器件选择及安装工艺3.2.1 产品内选择的电器元件和材料,必须符合认证产品要求和顾客图纸的要求,在不影响产品内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征得顾客同意并得到相关批准进行认证规定范围内的代用。3.2.2元器件必须采用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非认证产品不得使用。3.2.3产品上的所有指示灯和按钮颜色应符合GB/T 4025-2003的规定,或符合原理图或接线图的规定。3.2.4 所有元器件应按照其制造规定的安装使用条件进行安装使用,其倾斜度不大于5,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害,手动操作的元器件,操作机构应灵活,无卡阻现象。3.2.5所有元器件

4、均应牢固的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每个元器件应标注醒目的符号,使用的符号或代号必须与原理图或接线图一致。3.2.6 辅助电路导线的端头与元器件连接时,必须穿导线号码管,标号应正确清楚、完善牢固、有永久的附着力,标号必须与接线图标号一致。3.2.7按装的元件应操作方便,操作时不受到空间的妨碍,不能触及到带电体。3.2.8安装在同一支架(安装板、安装框架)上的电器元件、单元和外接导线的端子的布置应使其在安装、接线、维修和更换时易于接近。尤其是外部接线端子应位于地面安装成套设备基础面上方至少0.2m,并且,端子的安装应使电缆易于与其连接。必须在成套设备内进行调整和复位的元件应是易于接近的。对于地面安装的

5、成套设备,由操作人员观察的指示仪表不应安装在高于成套设备基础面2m处。操作器件,如手柄、按钮等等,应安装在易于操作的高度上;其中心线一般不应高于成套设备基础面2m。3.2.9开关器件和元件应按照制造商说明书(使用条件、飞弧距离、隔弧板的移动距离等等)进行安装满足电器元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例如,满足飞弧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3.2.10保证一、二次线的制作、安装距离,发热元件应置于开关柜的上方,且应与绝缘导线保持一定得距离。3.2.11同一批次的相同产品的装配应一致。3.2.12元件或附件安装在相应的支架或安装板上,再将支架或安装板装在箱体上;或直接安装在箱体上。准确测量、调整安装位置

6、后将其紧固,调整时不得重击零部件和电器元件。3.2.13组装所用紧固件、金属件的防护层不得脱落、生锈。螺钉选择要与元件上的孔相配。紧固后螺钉露出螺母3-5个螺距,其螺栓的拧紧力矩见表1。3.2.14组装时要充分考虑接地连续性,箱体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栓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接地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以划破绝缘层。3.2.15安装因震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3.2.16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3.2.17装配后将元件上拆下的紧固件、保险芯、开关盖、把手、灭弧罩等全部安装好。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顾客接线用

7、的螺栓拧紧。3.2.18各种防护板应安装到位。表1 螺栓的拧紧力矩螺纹直径mm拧紧力矩Nm40.71.21.250.82.02.061.22.53.082.53.56.010-4.010.012-14.014-19.016-25.020-36.024-50.0注:第列:适用于拧紧时不突出孔外的无头螺钉和不能用刀口宽度大于螺钉根部直径的螺刀拧紧的其他螺钉;第列:适用于用螺丝刀拧紧的螺钉和螺母;第列:适用于比螺丝刀更好的工具来拧紧的螺钉和螺母。3.2.19 电器元器件装配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2规定。表2产品类别电气间隙()爬电距离()XL、GGD1012.5PZ305.56.3注:以上产

8、品只是举例,其他各类产品具体根据产品CCC报告要求执行。3.2.20各类元器件的安装要求如下:3.2.20.1框架式低压断路器(1)架式低压断路器相对比较重,一般宜安于屏后的下方,并应采用机械强度较大的角钢作为安装板。(2)将开关体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装置在开关柜底座里,摇动操作手柄使本体能在导轨中前后滑动,开关的三相主触头及辅助电路的滑动触头能随之接通与断开,使接通、试验、断开三个位置符合说明书要求。(3)应通电检查各脱扣器是否灵活,合、分闸是否灵活可靠。3.2.20.2塑料外壳式低压断路器。(1)塑料外壳式低压断路器打开外壳才能进行安装,要防止外壳的机械损坏,它的接线通过接线螺杆实现,应注意

9、其接线螺杆与屏板孔的爬电距离,避免造成绝缘强度不够而短路。(2)断路器上端留有足够的飞弧距离,具体参照各型号规格产品的使用说明书。(3)塑壳断路器进线端的相间隔弧板必须装牢固,以免在合闸或承受短路电流时造成相间飞弧故障。(4)低压断路器的静触头(上进线端)应与电源引进的导线或母线相连,而接到用电设备的导线或母线应接到下出线端上。 3.2.20.3刀开关类的安装(1)安装前拆下连接螺母,使刀开关和操作手柄解体.(2)先将操作手柄安装于屏面上,屏后用角铁架安装于屏架上,但应考虑架板和安装螺钉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角钢一般采用40mm4mm,螺钉直径应大于5mm,然后再将刀开关连同底座安装于角钢上,并使

10、刀开关与操作手柄连接,并保持基本平行.(3)调整连接螺母,使手柄在合闸位置动触头平行地进入静插座,并要保证动触头至少要有4/5进入静插座.(4)对于双投刀开关调整连杆螺母,除要保证上述第3点的要求外,还要保证下投也应有4/5进入静插座.(5)到开关调整好后,应将灭弧罩装好,在操作时刀片不应与灭弧罩碰檫.(6)刀开关的触头以及连接导线都必须保持良好的接触.(7)刀开关应垂直安装,静插座必须装在上方,以防止支座松动时,动触刀因自重下落而误合闸,从而造成以外事故.3.2.20.4接触器类(1)检查产品的铭牌及线圈上的技术数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2)接触器触头部分应平整,不应有金属碎屑烧伤的痕迹,触头

11、的接触应紧密,各触头分合闸顺序且正确,触头表面不应有油污。(3)大中容量接触器动作时吸合力较大,将对周围怕震的电器产生不利影响,安装时必须考虑,一般将其安装在屏后下部。(4)中小容量接触器采用瓦片型接触片压紧导线,接线时一定要把导线压紧。(5)接触器灭弧罩与金属器件距离应符合规定要求。3.2.20.5熔断器类(1)用相同电压等级兆欧表测量熔断器底座的绝缘电阻,阻值不小于1M欧姆。(2)选择与孔径相符合的螺钉,紧固时不要用力过大,熔断器底座垫有橡胶衬垫或弹性纸衬垫。(3)RL1型熔断器,为保证更换熔断体,旋出瓷帽后螺纹不带电,在接线时电源线接于下接线端即1号端子,用电设备应接于上接线即2号接线端

12、子。(4)接线时一个端子两根导线间应采用铜片隔离并将弹簧垫压平,以减少接触电阻,使其导电性能良好。3.2.20.6热继电器安装热继电器应垂直安装,调整和复位的热继电器元件安装在易于接近的地方;盖板向上,严禁倒装。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选择要与被保护电路的电流相匹配。3.2.20.7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的安装(1)检查产品的铭牌及技术数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2)控制器安装、接线及调试应参照相应的产品说明书进行;(3)当控制器外壳有明显损坏或显示功能障碍时,不得安装;(4)控制器的安装必须遵照所有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必须通过正确的接线和电线尺寸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运行的可靠性以及测量的准确性;(5)根据

13、不同型号的控制器,安装孔应分别开设,先将控制器装在屏上,再将上下侧固定卡置入控制器上端,拧紧螺丝即可将控制器固定;说明书另有安装说明的,按照其安装说明进行。(6)控制器固定后,接线应严格按照接线图进行,不得私自改装线路,确保控制器正确运行。(7)控制器的调试和设置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确保能满足规定要求。3.2.20.8端子的安装(1)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便于更换且方便接线,离地距离宜大于350毫米。(2)强、弱电端子应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隔板。(3)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接

14、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允许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3.2.20.9电流互感器安装(1)用相同电压等级兆欧表测量互感器绝缘电阻,阻值不小于1M欧姆。(2)用万用表检查二次线圈是否完好,二次线圈不得开路,互感器外壳及二次线圈一端必须接地。(3)各相电流互感器的中心线一般应安装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开关出线在同一垂直线上,穿心式电流互感器母线应位于孔中心的位置,不应使互感器受到外力,且注意互感器安装方向,不得装反。3.2.20.10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安装(1)安装前应检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型号规格及制造厂家,对照产品设计图纸确认是否一致。与认证产品要求一致的才可以进行安装。(2)安装请应仔细检查元件

15、有无损坏及其它可以现象。(3)按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安装尺寸要求,无模数化安装孔的安装梁应先在安装梁上确定安装孔位置,进行打孔。有安装孔的直接安装。安装螺丝应紧固,不得有松动。(4)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安装固定后根据电流等级要求,配置开关进线母排及出线母排。母排尺寸应不小于产品试验报告规定要求。(5)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两路出线母排做好后应按照规定连接到水平母线上,母排的连接应紧固,接触应良好。母排的走向及位置应严格按照相序位置进行排列,并做好标识。母排安装后应确保相应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均符合认证产品的技术参数要求。(6)在连接一次回路时应注意常用电源与备用电源的牙序对应。两台断路器输入端子的

16、相序必须一致,两路电源的N线不能接错。当开关本体为3极时,必须将常用、备用电源的中性线接入控制器,切勿将相序接反。保护接地应可靠,以确保使用安全。(7)控制器的接线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接线图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接线。3.2.20.11隔离开关熔断器组的安装(1)安装前拆下连接螺母,使开关和操作手柄解体.(2)先将操作手柄安装于屏面上,屏后用角铁架安装于屏架上,但应考虑架板和安装螺钉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角钢一般采用40mm4mm,螺钉直径应大于5mm,然后再将开关连同底座安装于角钢上,并使开关与操作手柄连接,并保持基本平行.(3)调整连接螺母,使手柄在合闸位置动触头平行地进入静插座,并要保证动触头至

17、少要有4/5进入静插座.(4)关调整好后,应将灭弧罩装好,在操作时手柄不应与灭弧罩碰檫.(5)开关的触头以及连接导线都必须保持良好的接触.(6)开关壳体安装后应将熔断器装入每相之中,安装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硬性的敲入,防止损坏熔芯或导致安装支架损坏。(7)开关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端与柜体接地点之间电阻应100m。3.2.20.12电力电容器(1)检查电容器外壳质量,瓷瓶不应有裂纹和缺口,引出线端连接用的垫圈、螺母齐全,充油电容器箱不应有膨胀和漏油现象。(2)电容器分层安装,层间距离不小于50mm。处在同一水平的电容器间距,制造厂无规定时,间距不小于100mm。(3)电容器必须采用多股软导线连接

18、,且不应使电容器绝缘瓷瓶受力。固定导线的螺母应拧紧无松动。螺母紧固后应将电容器接线柱防护透明罩盖好。(4)电容器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可使用裸露的4mm2独股铜芯导线将电容器接地端串联后于柜体接地进行有效连接,连接后接地电阻应100m。(5)电容器本身没有警示标识的,在安装后还应进行:“有电”的警示标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3.2.20.13电抗器(1)电抗器安装前必须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充分了解产品的性能结构、外形尺寸、重量及安装方法等。(2)安装前应检查电抗器的型号规格及制造厂家,对照产品设计图纸确认是否一致。与认证产品要求一致的才可以进行安装。(3)按照安装尺寸要求,无模数化安装孔的安装支

19、架(梁)应先在安装支架(梁)上确定安装孔位置,进行打孔。有安装孔的直接安装。安装螺丝应紧固,不得有松动。电抗器的安装应平稳。电抗器安装的倾斜度不得大于5o。电抗器安装后应有良好的接地。(4)电抗器安装不得挂装,应水平座装。(5)电抗器应严格按照产品图纸进行接线,防止接线错误。固定导线的螺母应拧紧无松动。(6)电抗器本身没有警示标识的,在安装后还应进行警示标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3.3紧固件的使用工艺要求3.3.1用以固定元器件及压线紧固螺钉应拧紧,无打滑及损坏镀层现象,并有防松措施,拧紧后螺纹露出螺母或套扣的固定板长度2-5牙。不接线的螺钉也应拧紧。3.3.2用以与壳体连接的元器件应采用爪型

20、垫片,以保证与壳体接触良好,符合保护电路连续性的要求。3.4 母排加工作业工艺3.4.1一次绝缘软母线的加工工艺3.4.1.1一次绝缘软母线的选择应满足回路额定电流的要求,其绝缘等级应大于各配电装置的绝缘等级,一般采用黑色铜芯导线。3.4.1.2 软母线在配线时应拉紧挺直行线应平直齐牢,整齐美观,尽量减少重叠交叉。3.4.1.3软母线可以在硬母线平弯机上进行弯曲,其弯曲半径不得软母线绝缘直径的三倍,但导线线芯和绝缘都不能损坏.3.4.1.4根据铜芯绝缘导线的线芯截面来选择相应的接线鼻,独股线直接连接,不用接线鼻,以下的线也可以采用线头搪锡的方法而不采用接线鼻。.4.1.5根据接线鼻的尺寸,用电

21、工刀削去导线两头的绝缘层,误差不超过+(1.52)。导线削除绝缘层后,在导线芯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以免弯曲时导线断裂,削去绝缘层后,应将线芯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除去,以保证接触良好。3.4.1.6将导线线芯插入接线鼻的圆管中,用压模或冷压钳压接,压接牢固,但线芯与接线鼻接触处,不得有明显的变形,然后进行搪锡。整个导线电阻不大于同样规格长度导线电阻值的110120%。3.4.1.7多根绝缘导线并列在接线鼻铜管中压接时,伸入铜管的裸露部分应尽可能短,绝缘处不整齐度小于1。导线芯伸出铜管部分长度在12之间,且不应有明显的不整齐现象。3.4.1.8软母线在电器元件的接线端连接时,不应使接点受到任何附加

22、应力。3.4.1.9一次软母线一般采用绑扎线进行帮扎固定,特殊情况也可采用缠绕管绕扎,控制屏(柜)则一律采用行线槽固定线束。3.4.1.10绑扎线的每扎距离保持在150左右,拐弯处可适当加密,但不能再弯曲部分绑扎。绑扎线的圈数,以扎线与导线成正方形为基准,且最少不低于三股,绑扎线扎成后,接头应留在不可见部位。3.4.1.11注意事项:a.导线在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大小适宜的保护套,如橡皮圈、保证导线外层不磨损。b.线束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如电阻母排等),并应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的上方。3.4.2 一次铜母排的加工及安装工艺3.4.2.1一次铜母线的钣金加工工艺要求3.4.2.1.

23、1剪切下料:按图纸要求,或实际测量,选择相应规格的符合认证要求的截面的母线,计算出各母线长度。各电流等级的产品对应母排尺寸的选择应严格按照CCC认证检测报告中的尺寸进行。需要进行其他规格代用的,要严格执行代用截面不小于规定尺寸的原则。根据图纸要求或计算出的长度进行下料,下料公差为1.5毫米。下料后母排截面应平整,且应与母线垂直。下料后应进行去毛刺处理,剪切时产生的边角毛刺用平锉磨平。3.4.2.1.2母排钻孔:根据图纸要求,用钻孔模具对工件钻中心孔。选择合适的钻头,扩孔(也可用冲孔及切断机冲孔)。用比孔大的钻头,对孔的两端扩孔0.545去毛刺。未注公差的孔距偏差应不大于0.2mm,孔径偏差为(

24、上偏差为+0.5,下偏差为0)。3.4.2.1.3折弯:按图要求,在需要折弯的地方划好线,用弯排机进行折弯。折弯角度为90时允许偏差2,边长允许偏差为2毫米。厚度为10毫米的母排用R15的凸模折弯,厚度小于10毫米的母排用R9的凸模折弯,特殊情况下可用R小的折弯模。折弯后弯头处不应有裂痕。3.4.2.1.4焊接:本公司需焊接的母排由生技部发单,供销部根据合格供方选定的外协单位进行外泄加工,加工后按规定进行外协件检验。3.4.2.2按电路选择导线颜色的规定(GB2681)见表3,(用相应颜色的套管或贴上规定的相序色标标识)表3序号电 路颜 色1交流三相电路A相黄线B相绿线C相红色零线或中性线淡蓝

25、色安全用接地线黄绿双色2直流电路正极棕色负极蓝色接地中间线淡蓝色3.4.2.3母排的排列应符合表4的规定要求:表4相 别垂 直 排 列水 平 排 列引 上 线A上后左B中中中C下前右中性线最下最前最右正极上后左负极下前右说明:方向定位以屏的正视方位准。3.4.2.4母排规格按载流量选择,应符合认证产品检测报告中规定的要求。其宽度应大于或等于电器元件引出端头的宽度,以保证连接部分的温升不超过极限。3.4.2.5连接孔尺寸应与电器元端头相同,连接部位接触面积应不小于两个母排宽度的乘积。3.4.2.6制作母排的材料表面应平整洁净,不得有划痕、气孔、裂纹和起皮等缺陷,对于有变形的母排应先行校正。3.4

26、.2.7根据所需长度下料打弯钻孔并去毛刺及油污等杂物后,母排接触面经压花模校平(压出麻点)进行搪锡处理,搪锡宽度应比搭接部位多15mm以上。3.4.2.8母排安装连接前应刷去接触面的氧化层,并立即涂上导电膏进行安装连接,母排连接时螺栓贯穿方向应是由下向上,由后向前,由左向右,特殊情况下螺母处于维护侧。3.4.2.9母排连接处的任何侧面用厚度0.05mm,宽度10mm的塞尺检查其塞入深度,对于母排宽60mm以上者,不得超过6mm;对于母排宽60mm以下者,不得超过4mm。3.4.2.10一次母排应横平竖直,同一方向的打弯应一致,保持在同一平面内。3.4.2.11母排应包裹不同颜色的绝缘套管或涂黑

27、漆并按规定贴色标以分辨不同相位。母排四面涂漆应均匀,连接处两侧相距10mm不涂漆,起点和终点应保持整齐一致,三相之间不允许超过5mm,并无脱漆现象。3.4.2.12一次电器设备与母线及其他带电导体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5的规定。表5产品类别电气间隙()爬电距离()XL、GGD1012.5PZ305.56.3注:以上产品只是举例,其他各类产品具体根据产品CCC报告要求执行。3.4.2.13注意事项a、切割母排应用机械方法,严禁使用气焊或电焊。b、母排在校正、校平时,不得使用铁锤直接敲打。3.5二次配线工艺3.5.1根据过门线、接地线和固定压板安装位置确定导线总走向,固定线束采用BV系

28、列导线,活动线束采用BVR系列导线,颜色一般采用黑色,应选用认证产品申报的厂家的CCC认证合格的产品。3.5.2电压回路导线截面选用1.5平方毫米,电流回路选用2.5平方毫米的导线,特殊情况按要求选用,但应符合认证相关要求。3.5.3放线时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长短来落料,一段根据实际需要留有一弹性弯头,另一段放有100150毫米的余量。活动线束应考虑最大极限位置需用长度,放线时尽量利用短、零线头,以免浪费。3.5.4二次导线不允许有中间接头、强力拉伸导线及其绝缘被破坏的情况。导线排列应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弯曲时对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3倍的导线外径,并弯成弧形,导线交叉时,则应少数导线跨越多根导线,细

29、导线跨越粗导线为原则。3.5.5布线时每根导线要拉勒挺直,行线做到平直整齐,式样美观。导线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合适的保护物,如橡皮护圈。3.5.6导线束用阻燃缠绕管绕扎,为了达到导电时的散热要求,缠绕管每绕一周应有310mm空隙,同时亦可分段缠绕,分段缠绕的间距为150180mm,缠绕长度为100mm,分段缠绕的线束,分段亦应整齐,不允许参差不齐,导线应在行线槽内行走。3.5.7活动线束多于10根时,允许分束捆扎,但线束在最大、小极限范围内活动时,不允许出现线束松动、拉伸和损坏绝缘等现象。3.5.8二次线束用螺丝压板固定,固定点的间距水平不得大于200mm,垂直不得大于300m

30、m,压板和线束之间必须有保护层,可以采用塑料套管或者缠绕管密接缠绕,保护导线不受损坏。3.5.9活动线束的活动部位两端固定时应考虑减少活动部位的长度和减少活动时线束的弯曲程度。3.5.10每一个接点接线最多不超过两根,当需要连接两根以上导线时,应采用过渡端子,以确保连接可靠性。3.5.11当接线端子为压接式端子时,独股线直接插入,导线绝缘外皮至端子压板距离为1.02.0mm,多股线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导线绝缘外皮至接头管之间距离为1.02.0mm。3.5.12各类压接式端子必须用螺钉将插入导线压紧,不得有松动现象。3.5.13当接线端子为螺丝连接时,多股导线必须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独股

31、线弯曲成羊眼圈按顺时针方向弯曲,内径比端子接线螺丝外径大0.51.0mm,羊眼圈导线不能重叠,连接后导线至绝缘层之间距离为1.02.0mm。3.5.14二次导线用螺丝、螺母、平垫、弹垫压接紧固,插入部件后,弹垫应压平,螺母紧固后螺栓外露长度为25牙。3.5.15二次线与母线相接时,应在母线相接处钻5mm的孔,用M4螺栓、螺母、平垫、弹垫紧固。3.5.16号码套管连接后应同元器件安装平面平行,标号字迹的方向符合国家国家制图标准线性尺寸的数字注法。3.5.17号码套管字迹应按国家机械制图规定标准字体用打字机打印,字迹内容同二次接线图一致。3.5.18号码套管当导线连接后距接线端子距离为1.02.0

32、mm,当无外力处于垂直位置时应不存在滑动现象。3.5.19注意事项a、线束应尽可能远离发热元件敷设(如:电阻、母排、指示灯、变压器等),并应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的上方。b、线束接入发热元件时,在电阻15W以上(含15W),应剥去4050mm绝缘层,并套上瓷珠。c、在同一合同号中,二次接线相同,元件布置相同,共用一、二次接线图时,其导线走向和颜色应一致。3.6调试工艺3.6.1调试前的准备3.6.1.1 利用二次接线图检查二次接线的正确性。3.6.1.2检查一次线路的正确性和是否符合标准及图纸要求。3.6.1.3调试人员须熟悉二次原理图。3.6.1.4调试人员根据二次原理图制订调试步骤。3.6.1

33、.5设立调试区域,非调试人员不得进入警戒线内。3.6.1.6调试人员必须穿电工鞋。3.6.1.7试品通电前必须挂接好地线,且要牢固可靠。3.6.2通电调试3.6.2.1调试人员不得少于三人在调试现场。3.6.2.2由专人负责电源开关的闭合。3.6.2.3电源接线和各点连线必须牢固可靠地连接,防止因断路器闭合所产生的震动而使线头脱落。3.6.2.4所有需要进行通电操作试验的电器,按原理图进行试验,应正确无误,动作正常。3.6.3耐压试验、保护电路连续性测试、绝缘电阻的测试、机械操作验证、防护等级验证等最为最终检验项目,按检验规程进行。3.7包装工艺3.7.1包装设计要求3.7.1.1产品设计应符

34、合经济牢固美观的要求在正常储运条件下确保产品安全、稳妥及完整无损。3.7.1.2制造厂自产品发出之日起应保证一年内不致因包装不善而引起产品锈蚀,长霉损坏及箱体自散或孔漏丢件等缺陷。3.7.1.3产品包装前需经检验合格核对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方可以贴认证标志。同时作好安全防护措施及必要的内包装工作,随机文件齐全(合格证、原理图、说明)。3.7.1.4包装件的体积在不影响正常情况下应尽可能地缩小。3.7.2包装箱技术要求3.7.2.1制箱材料3.7.2.1.1纸材、木板3.7.2.1.2其它材料、泡沫板3.7.2.2包装的形式与结构:产品的包装形式采用单台包装或多台包装,泡沫板隔离。(见示意图)包装

35、箱体(纸箱或木箱)泡沫板产品3.7.3成箱要求纸包装箱用密封带封口,打包机打包;木箱用铁皮箍紧木板结合处后用铁钉封装。3.7.4装箱要求3.7.4.1 包装前应按产品的标准中包装运输储存规定对产品进行检查。3.7.4.2 对易破碎和松动的部件,装箱前应加固扣牢。3.7.4.3 产品装箱时,若采用聚氯工稀塑料薄膜袋需避免直接与产品漆层接触。3.7.4.4 产品装箱低部应做防潮防震处理。3.7.4.5 产品应平整地装在箱内产品之间应作好防磨擦、碰撞处理。3.7.4.6 产品应垫稳、卡紧、防止产品在运输中发生窜动或移动。3.7.4.7 包装箱内只能装本配电箱,其它不得混装。3.7.5箱面标志与随机文件3.7.5.1箱面标志应使用不褪色的油漆或油墨准确、清晰、牢固地将标志直接喷刷在箱体两侧面上。3.7.5.2发货标志一般包括:a产品型号、名称、数量;b出厂编号及箱号;c箱体尺寸(长X宽X高);d. 净重与毛重; e. 装箱日期;f. 到站及收货单位;g. 发站及发货单位;h. 合格产品(认证)贴认证标志。3.7.5.3随机文件用塑料袋封装并放在箱内。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