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优化及疲劳性能分析.pdf

上传人:ho****t 文档编号:55157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优化及疲劳性能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优化及疲劳性能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优化及疲劳性能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优化及疲劳性能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优化及疲劳性能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 8卷 , 第 5期 2 0 1 3年 1 0月 公 路 工 程 Hi g h wa y En g i n e e r i n g Vo 1 3 8,No 5 Oc t,2 0 1 3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 结构 组合优化及疲劳性 能分析 范海军 , 唐侦湛。 ,黄开字 ( 1 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 湖南 长沙4 1 0 0 0 3 ; 2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 院 , 湖南 长沙4 1 0 0 1 5 ) 摘要分析 了连续配筋混凝土 刚性 基层 复合 式的优缺点 , 并根据各层的功能性特点 , 分 析其各结构层 的材 料类型及合适 的厚度 范围 , 提 出“ 按 连续

2、 配筋砼基层作 为计算疲 劳层 , 将沥 青表面层作 为大修年 限” 的理念进行 长 寿命路面结构设计 。最后分 析了各 路面结构层的计算参 数对其疲 劳寿命 的影响。 关键 词】连续配筋砼 ;沥青面层 ;复合式路 面;疲劳寿命 ; 长寿命路面 中图分类 号U 4 1 6 2 1 6 2 ; U 4 1 6 2 1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0 6 1 0 ( 2 0 1 3 ) 0 5 0 0 6 2 0 5 An a l y s i s o f S t r u c t u r e Op t i mi z a t i o n a n d F a t i g u e P

3、r o p e r t i e s o f Co n t i n u o us l y Re i n f o r c e d Co n c r e t e Ri g i d Ba s e Co m p o s i t e As p h a l t Pa v e me n t F A N Ha i j u n , TA NG Z h e n z h a n ,HUAN G Ka i y u ( 1 Hu n a n P r o v i n c i a l E x p r e s s wa y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B u r e a u,C h a n g s h

4、a ,Hu n a n 4 1 0 0 0 3,C h i n a ; 2 Hu n a n C o mmu n i c a t i 0 n s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C h a n g s h a , Hu n a n 4 1 0 0 1 5,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c o n 。 t i n u o u s r e i

5、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r i g i d c o mp o u nd a t t he g r a s s r o o t s l e v e l ,a n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f u n c t i o n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e a c h l a y e r ,i t a n a l y z e s i t s ma t e r i a l t y p e a n d t h e a p p r o p r i a t e t h i c k n e s

6、s o f l a y e r s ,p u t f o r wa r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 l y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b a s e a s c o mp u t i n g f a t i g u e l a y e r ,t he a s ph a l t s u r f a c e l a y e r a s t h e o v e r h a ul p e r i o d” t h e c o nc e p t o f l o n g l i f e p

7、a v e me n t s t r u c t ur e d e s i g nFi n a l l y t he p a p e r a n a l y s e s t h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o f t h e pa v e me n t s t r u c t u r e l a y e r p a r a me t e r s o n i t s f a t i g u e l i f e Ke y w o r d s c o n t i n u o u s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a s p h a l

8、t s u r f a c e ;c o m p o s i t e p a v e me n t ;t h e f a t i g u e l i f e;l o n g l i f e r o a d 0 前 言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 A C +C R C) 是 在连 续 配筋 水 泥 混 凝 土 路 面 上加 铺 沥 青 混合料面层 的一种复合式路 面结构。它是 一种高 强、 耐久的长寿命路面结构型式 。相对于 A C+P C C 结构而言 , 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纵 向配置 了 连续钢筋 , 中间不设横向接缝 , 不仅提高 了路面板的 整体性 、 具有较高的承载能

9、力。还克服水泥混凝土 板角断裂、 唧泥等病害 , 具有较好的结构耐久性和行 车舒适性。A C+C R C刚柔复合式路面充分利用 了 C R C在承受重载交通能力强和耐久性好的优势 , 以 及沥青混凝 土路 面行 车舒适性好 和维修 方便等优 点。它能够在重载沟通条件 , 提供较好的路用性能 , 并在较长使用期内不发生结构性破坏 。只需对沥青 混合料面层进行养护, 具有耐久性路面的特点。是 高温多雨大交通量高速公路比较合适 的路面结构类 型 。 1 结构优缺点分析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是一 种高强、 耐久的长寿命路面结构 , 同时具备沥青路面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6

10、2 7 基金项 目湖南省交通科技项 目( 2 0 0 9 1 2 ) 作者简介 范海 军( 1 9 7 3 一) , 男 , 湖南长沙人 , 高级工程师 , 从 事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 科研、 试验等 工作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5期 范海军 , 等 :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优化及疲劳性能分析 6 3 和水泥路 面 的优 点 。通 过 结 构 路用 性 能 分 析 , 可 以 看出:该结构具有以下的优缺点: 充分发挥不 同路 面材料 的特性 , 高强度、 耐 久性好的刚性层提高了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能 力 , 满足重载

11、、 超载 、 大交通量的荷载条件。 A C沥青层可改善并提高混凝 土表面的使用 品质 , 满足汽车高速行驶的功能性要求 , 而且养护维 修方便。 A C覆盖层的设 置, 也大大改善连续配筋砼 的工作环境 , 其处于温度和湿度环境大大改善, 降低 混凝土板的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 , 从而提连续配筋 砼层的耐久性和疲劳工作性能。 相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混合式基层沥 青路面而言, 大大减薄了沥青层的厚度, 从而减少了 对我国相对较 缺乏资源 的依赖 , 节省 资源、 保护 环 境。同时, 加大 了当地材料 和资源的利用 , 比如水 泥 、 粉煤灰、 碎石 、 钢筋等 ,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

12、相对于 P C C,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配置了纵 向钢筋 , 不设横向接缝。不仅提高 了路面板的整 体 性 , 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 还克服了普通混凝土容易 出现板角断裂、 唧泥等病害。同时 由于纵向配置足 够的钢筋 , 因而横向裂缝为微裂缝且间隙不会变大 , 传荷能力很好 , 约束 了混凝 土变形 和裂缝 的张开。 根本上消除了普通水泥混凝土接缝两侧在荷载作用 下的弯沉差。有效地避免和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 由于连续配筋混凝土处于沥青面层以下 , 其 所受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均大幅降低 , 特别是 温度 翘曲应力下降幅度较大。因此可以在较长的时间不 发 生结构 性 破坏 , 因 此 在运 营过

13、 程 中只 需进 行 日常 养护或对沥青面层进行 中修养护即可, 从 而达 到长 寿命路面的特点。因此 , 适合于高温多雨大交通量 高速公路的要求。 其缺点主要有早期投资较大 , 对土基 的稳定 性 要求较 高 。 2 结构组合及材料 组成设计优 化 2 1 合 适 沥青 面层厚度 的确 定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 中, 沥青面层一般作为功能层使用 , 其厚度要求在不 同 规范, 有不同的表述, 根据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 面设 计规范 ( J T G D 4 0 2 0 0 2 ) 的有关要求 , 以连续配筋 混 凝 土为基础 的 复合式 路面 中沥 青面层 的厚度 一般 为 2

14、58 e m;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 J T G D 5 0 2 0 0 6 ) 中条文说明 : 刚性基层沥青路 面 高速公路 的 沥青面层最小厚度不宜小于 1 0 e m; 公路水泥混凝 土路面设计规范 ( J T G D 4 0 2 0 0 2 ) 中旧水泥混凝土 路面上沥青加铺层按减缓反射裂缝 的要求, 高速公 路 沥青 面层 的厚度 宜为 1 0 e m。 从上述规范的表述来看, 作为连续配筋混凝 土 上的沥青面层如果采用 2 58 c m的话 , 第一, 其沥 青层的组合不恰 当, 只能考虑两层 细粒式或一层 中 粒式。结构层设置不大好配置; 第二 , 沥青层太薄 , 对连续配筋

15、混凝土板应力消减较少 , 特别是温度应 力 , 有研究表明: 连续配筋板的温度应力随沥青层厚 的增 加有较 大的下降, 沥青层厚度从 4 e m增加至 1 2 c m, 连续配筋板 的荷载应力下降 8 左右, 而温 度应力下降 5 2 左右。当沥青层小于 4 a m 时, 复 合式路面的连续配筋板所受总应力与普通连续配筋 砼所 受总应 力 十分接 近 , 主要 是 由于 A C层 较 薄 , 隔 热效果不明显 , 对荷载 的扩散能力有 限, 因此, 易产 生连续配筋砼的疲劳破坏 , 与长寿命设计理念不相 符, 而且连续配筋砼板一旦破坏 , 其维修相 当困难 。 第三 , 太薄沥青层在行车荷载的

16、作用下更易产生表 面破损和剪切流变。从上述来看 , 沥青层不宜太薄。 鉴于如果设置过厚 , 不经济。因此建议大交通量高 速公路应设置两层沥青 面层 , 根据层厚与公称最大 粒径相匹配原则 , 建议沥青层总厚度为91 2 c m。 同时 , 由于沥青面层下承层是高强度的连续配 筋混凝土刚性基层 , 因此, 在其表面的沥青层内部存 在较大的剪应力 , 表面存在较大的拉应力, 因此建议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的沥青面 层均采用改性沥青 。 2 2连续 配 筋厚 度 的确定 连续配筋砼板是复合式路面的主要承重层, 也 是结构计算层, 其厚度与疲劳寿命 、 设计标准轴载累 计次数密切相关

17、。考虑沥青层厚 1 1 a m, 半 刚性基 层或半刚性底基层厚 3 0 c m, 计算连续配筋混凝 土 板 为 不 同厚 度 时 分 别 能 承受 累计 当量 轴 次 , 如 表 1 所示 , 根据表 1 , 建 议连续配筋砼板在厚 度在 2 2 2 8 c a, 考虑到耐久性路面设计理念, 适宜厚度为 2 4 2 8 e m。 2 3半 刚性基层 、 底基 层 、 垫层 的厚度 “ 连续配 筋 砼 +沥 青 面 层 ” 复 合 式路 面 结 构 中 半刚性基层主要起支承作用 , 因些 , 由于水泥稳定类 最小厚度为 1 5 e m, 因此建议 典型结构根据 路面总 厚度的要求 , 选择在

18、1 6 2 0 e m内进行选择 。 对 于底 基层 , 考 虑 到大 量 运 原 材料 车 或 运 混合 料 的车可能在底基层上行驶 , 底基层将承受较大的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公路工程 3 8卷 表 1 不同厚 度的连续配筋砼板对应 的疲 劳寿命 T a b l e l t h e f a t i g u e l i f e o f c o n t i n uo u s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o f di f f e r e nt t h i c kn e s s 序 号板 1 1 1 焉 序 号

19、V 焉1 e C Ve t_ Y 1 1 8 1 0 7 1 0 5 2 6 2 6 6l 0 2 2 0 4 0 4 t O 6 2 8 1 O 1 x1 0 0 3 2 2 1 7 0 x1 0 0 7 3 0 3 8 11 0 0 4 2 4 6 81 x1 0 0 注:标准轴次 的换算 按水 泥混凝 土路 面 的方法 ; 计算 条 件:沥青层厚为 1 1 c m, 温度梯度为 3 8。 荷载 , 因此 , 建议采用规范规定的水泥稳定类的最大 厚度 2 0 C l n 。 垫层应采用粒料垫层 , 由于粒料垫层具有一定 程度上缓解路基不均匀沉降, 提高土基的均匀性 , 提 高土基强度, 改

20、善土基 的水稳定性 作用 , 建议采用 1 5 3 0 c m 厚 。 2 4建议优 化后 的 结构 组合 建 议优 化后 的连 续配 筋混凝 土刚性 基层 复合式 沥青路面的优化后结构组合如下 : 45 c m改性 沥 青 S MA+5 7 c i n改性 沥青 A C一 2 0 C+防水 防裂 粘 结层 + 2 2 2 8 c m 连 续 配 筋混 凝 土 +1 6 2 0 c m水 泥稳定碎石基层 +2 0 c m水泥稳 定底基层 +l 5 3 0 c m粒 料垫层 。 3疲劳特性分析 3 1初拟 连续 配 筋砼 基 层 耐 久性 沥青路 面结 构 的 疲 劳分析 连续配筋砼基层耐久性沥

21、青路面的疲劳寿命计 算 , 应分别对各结构层进行计算 , 保证各层的设计寿 命能达到上述设计理念的要求 , 由于刚性结构、 沥青 面层、 半刚性基层的累计标准轴载 的计算方法不一 致, 因些应按不同结构计算不同的设计累计标准轴 载。初拟连续配筋砼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的路面结 构及计算参数见表 2 , 计算的主要结构层 的最大拉 应 力见 表 3 。 表 2 初拟的连续 配筋砼 复合式 沥青路面 结构 组合 ( 结构 一 ) 及计算参数表 Ta b l e 2 Th e t e n t a t i v e s t r u c t u r e c o mbi n a t i o n a n d c

22、a l c u l a t i o n p a r a me t e r t a bl e o f t h e a s ph a l t p a v e me n t c o mbi n e d b y t he c o n t i nu o u s r e i n f o r e e d c o nc r e t e 表 3各路面结构 层最 大拉应 力计算 结果表 T a bl e 3 t h e ma x i mu m t e n s i l e s t r e s s c a l c u l a t i o n r e s ul t t a b l e o f t h e p a v e

23、 me n t s t r u c t u r e l a y e r MP a 注:当考虑表面存在水平力( f-0 1时 ) , 其 表面最大拉应 力达 至 0 2 6 MP a 。 参照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规范 、 公路水 泥混 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分别计算其疲劳寿命见表 4 。 表 4 结构一的各路面结构层计算疲劳寿命表 Ta b l e 4 t h e f a t i g u e l i f e c a l c ul a t i o n t ab l e o f t h e pa v e me nt s t r u c t u r e l a y e r s t r uc t u r e

24、 o f S t r u c t u r e NO1 从上述各层的疲劳寿命计算来看 : 作 为连 续 配 筋砼 刚性 基 层耐 久 性 沥青 路 面 支承层的半刚层底基层 , 具有很高的疲劳寿命 , 在实 际工程 计算 中 , 其 厚度 还可 以根 据 耐久 性 路面 的 4 0 5 0 a 计算使用寿命 的计算累计标准轴次, 适 当减 薄。根据上述计算结果 , 其完全可以满足久性路面 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 作为连续配筋砼 刚性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 主要承载层和结构厚度计算层的连续配筋砼层 , 初 拟结构 中达到 1 0 ” 级的累计轴次 , 具备耐久性路 面 的特点 , 在实际工程计算中,

25、其厚度应根据耐久性路 面的 4 O 5 0 a的计算 累计标准轴次 , 适加加厚或减 少 , 保证达到设计使用寿命的要求 。 作为结构的功能抗磨耗层沥青上面层 , 根据 最不利的情况计算 , 考虑 了标准轴载 和 F= 0 1水 平力计算其疲劳寿命 , 从而确定其大修年限; 或根据 设计的大修年限来确定表面层采用的沥青混合料类 型。 即对 于连 续配筋砼 刚性 基层 耐久性 沥青 路 面结 构 , 到了大修计算疲劳寿命后 , 只需对行车道或重车 道的表面 34 C l l l 进行铣刨重铺 , 即又可恢复 良好 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品质。 3 2 各 结构厚 度对 疲 劳寿命 的影响 分析 考 虑

26、 连续 配筋 砼 板厚 度 分 别取 l 83 0 c m, 其它条件不变时, 分别计算连续配筋砼刚性基层耐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5期 范海军 , 等 :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 复合式沥青路 面结构组合优化及疲劳性能分析 6 5 久性沥青路面的计算疲劳寿命( 累计标准轴载作用 次数) , 计算结果见表 5 。 表 5 不同的连续配筋板厚度时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表 Ta bl e 5 t h e f a t i g u e l i f e ca l c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t a b l e o f c o n t

27、i n u o us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p l a t e o f di f f e r e n t t hi c k ne s s 板厚 计算疲劳寿 板厚 计算疲劳寿 c ln 命 轴次 c m 命 轴次 1 8 1 0 7 x1 0 2 6 2 6 6 1 0 2 0 4 0 4 1 0 2 8 1 0 11 0 0 2 2 1 7 0 1 0 0 3 0 3 8 11 0 0 2 4 6 8 I1 0 0 考虑沥青面层厚度分别取 21 6 c m, 其它条 件不变时 , 分别计算连续 配筋砼刚性基层耐久性沥 青路面的计算疲劳寿命 ( 累计标准轴 载作用次数

28、 ) , 计算 结 果见表 6 。 表 6不同的沥青面 层厚 度时的疲劳寿命计 算结果表 Ta bl e 6 t he f a t i g ue l i f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r e s ul t t a b l e o f a s ph a l t l a y e r o f di ffe r e n t t h i c k n e s s 沥青层总 计算疲劳寿 沥青层总 计算疲 劳寿 厚度 c m 命 轴次 厚度 c m 命 轴次 2 4 0 7 l 0 l O 1 9 3 1 0 9 4 I 2 31 08 1 2 3 7 l O 6 3 3 51 00 l

29、 4 7 2 7 1 0 9 8 8 61 00 1 6 1 4 7 1 0 0 考 虑 连续 配筋 砼 层 的 回 弹 模 量 分 别 取 2 5 0 0 0 3 3 0 0 0 MP a , 其它条件不变时 , 分别计算连 续配 筋砼 刚性基 层耐 久性 沥青 路 面的计 算疲 劳寿命 ( 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 计算结果见表 7 。 表 7 不 同的连续配筋板 回弹 模量 时的疲 劳寿命计 算结 果 表 Ta bl e 7 t h e f a t i g u e l i f e ca l c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t a b l e o f c o n

30、t i n u o us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p l at e o f di ffe r e n t mo du l us o f r e s i l i e n c e 考虑土基 回弹模 量分别取 4 09 0 MP a , 其 它条件不变时 , 分别计算连续 配筋砼刚性基层耐久 性 沥青 路 面的计 算疲 劳 寿命 ( 累计标 准轴 载 作 用 次 数 ) , 计算结果见表 8 。 表 8 不同的土基回弹模量时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表 Ta b l e 8 t h e f a t i g u e l i f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r e

31、s ul t t a b l e o f d i f f e r e n t s o i l b a s e r e s i l i e nc e mo d ul u s 土基 回弹 计算疲劳 土基 回弹 计算疲劳 模量 MP a 寿命 轴次 模 量 MP a 寿命 轴次 4 0 1 5 8 1 0 7 0 5 4 3l O 5 0 2 6 6 x1 0 8 0 7 2 21 0 6 0 3 9 xl 0 9 0 9 2 71 09 考 虑 底 基 层 回 弹 模 量 分 别 取 1 5 0 0 4 0 0 0 MP a , 其它条件不变时, 分别计算连续配筋砼 刚性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的计算疲

32、劳寿命 ( 累计标 准轴载作用次数) , 计算结果见表 9 。 表 9 不同的底基层 回弹模量时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表 Ta bl e 9 t he f a t i g ue l i f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r e s ul t t a bl e o f d i f f e r e n t s ub ba s e mo d ul u s o f r e s i l i e n c e 底基层 回弹 计算疲劳 底基层回弹 计算疲劳 模量 MP a 寿命 轴次 模量 MP a 寿命 轴次 I 5 0 0 1 8 81 O 3 0 0 0 4 9 91 0 9 2 0 0

33、0 2 6 61 0 3 5 0 0 6 7 7 1 0 9 2 5 0 0 3 6 61 0 4 0 0 0 9 1 11 0 考虑底基层厚度分别取 2 5 4 5 c m时 , 其它 条件不变时, 分别计算连续配筋砼刚性基层耐久性 沥青路 面的计算疲 劳寿命 ( 累计标准 轴载作 用次 数 ) , 计算结果见表 1 0 。 表 1 O不同的底 基层厚 度时的疲劳 寿命计算结果表 Ta b l e 1 0 t h e f a t i g u e l i f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t a b l e o f d i f f e r e nt s

34、 u bb a s e t hi c kn e s s 半刚性底基 计算疲劳寿 半刚性底基 计算疲劳寿 层厚度 c m 命 轴 次 层厚度 c m 命 轴次 2 5 1 5 3 1 0 4 0 1 4 01 0 0 3 0 2 6 6 1 0 4 5 4 2 ll O 0 3 5 5 5 6 1 0 考虑粒料垫层厚度分别取 1 5 4 0 C n l 时, 其 它条件不变时, 分别计算连续配筋砼刚性基层 耐久 性沥青路面的计算疲劳寿命 ( 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 数) , 计算结果见表 1 1 。 表 l l 不同的粒料垫层厚度时的疲 劳寿命计算结果表 Ta b l e 1 l t h e f a

35、 t i g u e l i f e ca l c ul a t i o n r e s u l t t a bl e o f di f f e r e n t a g g r e g a t e c us hi o n l a y e r t h i c k n e s s 粒料垫层 计算疲劳 粒料垫层 计算疲劳 厚度 e r n 寿命 轴次 厚度 c m 寿命 轴次 l 5 1 6ll O 9 3 0 5 1 91 0 9 2 0 2 6 61 0 3 5 6 6 4 t O 2 5 3 8 01 0 9 4 0 8 2 11 0 9 4 结 语 a 通过对连续配筋砼基层复合式 沥青路面

36、的 优缺 点进行 分 析研 究 , 证 明 该 结构 是 一 种 高强 耐 久 的适应于大交通量高速公路 的长 寿命路 面结构类 型 。 b 通过分析连续配筋砼基 层复合式沥青路面 各结构的功能性 特点 , 根据 “ 按需设计” 的原 则, 确 定各结构层 的材料类型及最佳厚度范围。 c 提出连续配筋砼 刚性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 采用 “ 按连 续 配 筋砼 基 层 作 为计 算 疲 劳层 , 将 沥 青 表面层作为大修年限” 进行长寿命路面结构设计 的 理 念 。 d 分析了连续配筋砼基层 复合式沥青路面的 各设计参数对结构疲 劳寿命的影响, 从表 5一表 1 1 中可 以看 出 : 综合分析

37、沥青 面层厚度、 连续配 筋砼板厚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6 6 公路工程 3 8卷 ( 上接 第 1 7页) 【 2 J T G I ) 6 0 2 0 0 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S 3 T B 1 0 0 0 2 12 0 0 5,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S 4 B S一5 4 0 , 英国桥梁规范 S 5 C E BF I P MC 9 0 , 混凝土结构模式规范 S 6 美 国预应力混凝土学会 , 预应力后张法学会 预制节段箱梁桥 的设计与施工手册 M 7 G B 5 0 0 1 92 0 0 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 8 J

38、 T G F 8 0 1 2 0 0 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S 9 T B 1 0 0 5 2 9 7 , 铁路柔性墩桥设计规范 S 】 1 O 邹振兴 高陡边 坡桥梁 高墩 设计 与施工若 干关键 问题研究 D 长沙 : 中南大学, 2 0 1 1 1 1 黄耀 连续梁桥矩形空心薄壁斜交高墩 受力性能与 日照温度 效应研究 D 长沙 : 中南大学 , 2 0 1 2 1 2 田维锋 , 周 永兴 温 度对 高 大薄壁 桥 墩垂 直 度的 影响 分析 M 北京 : 人民交通 出版社 , 2 0 0 4 : 5 8 1 5 8 4 ( 上接 第 5 6页) 减小库水对岸坡下部的淘蚀 ,

39、 防止岸坡规模掉块和 坍 岸 的发生 。 参考文献 张倬元 , 王士天 , 王兰生 工程地质学分析原理( 第二版 ) M 北 京 地 质出版社 , 1 9 9 7 崔 政权 系统 工程 地 质导 论 M 北 京 水 力 电力 出 版社 , l 9 9 2 黄润秋, 张倬元 , 王 士天 高边坡稳 定性的 系统工程地 质研究 M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1 9 9 1 田剑锋, 马超 , 赵甫 公路岩 质边坡稳定性 评价方 法研究 J 公路 , 2 0 0 8 ( 4 ) : 6 56 8 刘佑荣, 唐辉 明, 方云 , 等 巴东长江大桥地质环境与岩土 工 程问题研究 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40、 , 2 0 0 1 , 2 6 ( 4 ) : 4 1 0 4 1 4 于洪丹 , 陈卫忠 , 谭贤君 , 等 大宁河特大拱桥桥址溶崩角砾岩 力学特性研究 J 地下空 间与 工程学 报 , 2 0 1 0, 6( 4) : 7 2 9 7 3 4 7 王跃飞, 肖毅海 , 刘海 鸿 桥址高陡岩 质斜坡稳定性 分析 J 公路工程 , 2 0 1 2 , 3 7 ( 1 ) : 1 4 41 4 8 8 苏静波 , 邵国建 , 刘宁 悬索桥锚碇基础的稳定性分析 J 公路 , 2 0 0 5 ( 4 ) : 6 1 6 5 9 喻邦江 , 鄢霞 六冲河特大桥织金岸边坡稳定性分 析 J 公 路交通科

41、技应用技术版 2 0 1 1 ( 3 ) : 1 6 11 6 3 1 0 工程地质手册 编委会 工程地 质手册 ( 第 四版 ) M 北 京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 2 0 0 7 1 1 张宜虎 , 彭元诚 , 张波 , 等 某特 大桥西 侧桥头边 坡稳定性 分析与评价 J 长江科学院院报 , 2 0 0 8 , 2 5 ( 5 ) : 1 2 01 2 4 1 2 陈亚丽 , 基于有限元的桥基 岸坡稳定性分 析 J 铁道建 筑 , 2 0 1 0 ( 1 1 ) : 2 7 2 9 1 3 张利国 , 王春雷 , 客运 专线桥基 高边坡稳 定性 三维有限 元分 析 J 铁道工程学报 , 2 0 1 0 , 6 ( 4 ): 4 54 8 1 2 3 4 5 6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安全文明施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