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上)语文第五单元练习15、青海高原一株柳1、青海高原株柳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_,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_2、本文作者_,现任陕西省作协主席,作品有_、_。3、积累有关“柳”的诗句。4、由这株柳你由想到哪些人物:_、_、_、_5、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6、课后习题三:(1_(2_7、“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句中“神奇”是因为:_ _ _ _ _ _ _ _ _ _ “望而生畏”是因为_。8、“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
2、阴。”这句话不仅仅写的柳树,也在写人,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_9、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却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目的是_16、草原1、草原是著名作家_,作者生动地描写了_2、老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_,字_,北京人,_,作品有话剧_、_,小说_、_、_。3、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何:_;“忍”是_;天涯碧草:指_;话:_;斜阳:_。这句话的意思是:_。4、“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这句中的“回味”指_ _ _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支,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中的“回味”指_。5、蒙古族习俗:蒙古
3、族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_大会、_是“那大慕”的主要内容。 17、麋鹿1、麝鹿是一篇_,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_2、麝鹿为何又称作_。3、最大的麝鹿保护区:_。4、珍贵的国家保护动物还有:_5、麋鹿是_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_所以又被称作“_”。我国古代小说_中把它当作_的坐骑。麋鹿是一种_性_动物。它站着的时候,角的各枝尖都指向_方,它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_的,蹄子_,可以在沼泽中行动敏捷,毛色夏季是_色的,冬季为_色。6、“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中的“放养”侧重于_。“只有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中的“饲养”是讲_。“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中的“陆续”在文中指麋鹿不断地被人盗往欧洲。“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在的“相继”指“麋鹿一个跟着一个死去”。7、悄无声息:_。销声匿迹:_漂泊不定:_。颠沛流离:_练习5 练习背诵风速歌及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