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07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一 摩擦力
专题一 摩擦力专项训练
1.(启东百题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物体间有摩擦力产生时,必有弹力;同样有弹力产生时,必有摩擦力
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2.(启东百题训练).在一块粗糙的平板上,放一重为G的木块,已知木块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当把平板的一端缓慢抬高,使其倾角α由0°变到90°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倾角之间的关系,下列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α
f
o
90°
α
f
o
90°
30°
α
f
o
90°
30°
α
f
o
90°
30°
A
B
C
D
3.(启东百题训练)如图所示,一个带负电的物体从粗糙斜面顶端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0。若加上一个垂直于纸面指向读者的磁场,则物体滑到底端时 ( )
(A)v变大 (B)v变小
(C)v不变 (D)不能确定
4.(2006启东二轮专项训练)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正电物体,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沿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向左运动,则( )
A.物体的速度由v减小到零的时间等于mv/μ(mg+Bqv)
B.物体的速度由v减小到零的时间小于mv/μ(mg+Bqv)
C.若另加一个电场强度大小为(mg+Bqv)/q,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物体将作匀速运动
D.若另加一个电场强度大小为(mg+Bqv)/q,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物体将作匀速运动
5.(南通密卷一)如图所示,一木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木板B的上面,木块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力F向左拉木板B,使它们以速度v运动,这时弹簧秤示数为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板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若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
D.若用力2F拉木板B,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6.(启东百题训练)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一定不为零
B.天花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木块受到天花板的摩擦力随推力F的增大而变化
A
B
C
α
D.逐渐增大F的过程,木块将始终保持静止
7.如图所示,物体A与B相对静止,共同沿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则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
A.A、B间无静摩擦力
B.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tanα
C.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mBgsinα
D. 斜面受到B施加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8.(启东百题训练)如图所示,一斜面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斜面顶端固定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块用细线相连跨过定滑轮置于斜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m1
m2
A.若m1、m2均静止,则地面与斜面间无摩擦力
B.若m1沿斜面匀速下滑,则地面对斜面有向右的摩擦力
C.若m1沿斜面匀速上升,则地面对斜面有向左的摩擦力
D.不论m1沿斜面向上还是向下匀速滑动,地面与斜面间均无摩擦力
9.(启东百题训练)如图所示,在E = 103V/m的水平向左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竖直放置,轨道与一水平足够长绝缘轨道MN连接,半圆轨道所在竖直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其半径R = 40cm,一带正电荷q = 10-4C的小滑块质量为m = 40g,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因数m = 0.05,取g = 10m/s2,求:(1)要小滑块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L,滑块应在水平轨道上离N点至少多远处释放?(2)这样释放的滑块通过P点时对轨道压力是多大?(P为半圆轨道中点)
10.(启东百题训练)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两端,垂直于斜面方向固定两个弹性板,两板相距2m,质量为10g,带电量为1×10-7C的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体从斜面中点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沿斜面开始运动.若物体与弹性板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损失,电量也不变,匀强电场(方向与斜面平行)的场强E=2×106N/C,求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g取10m/s2)
11.(2006~2007九校联考)如图所示,水平平台的右端安装有定滑轮,质量M的物块放在平台上与滑轮相距l处,M与平台的动摩擦因数μ,现有一轻绳跨过定滑轮,右端与M连,另一端挂质量m物块,绳拉直时用手托住m停在距地面h高度处静止。
(1)放开m,求出m运动时加速度及此时绳子的拉力大小。
h
l
M
m
(2)设M=2kg , l=2.5m,h=0.5m, μ=0.2,m物块着地后立即停止运动,要M物块不撞到定滑轮,m质量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12.(2006栟茶二模)如图甲所示,质量mB=1 kg的平板小车B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1=1 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当t=0时,质量mA=2kg的小铁块A以v2=2 m/s的速度水平向右滑上小车,A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若A最终没有滑出小车,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g=10m/s2,求:
(1)A在小车上停止运动时,小车的速度为多大?
(2)小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3)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1.5 s内小车B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0.5
v/(m/s)
1.5
1.0
0.5
0
1.5
1.0
0.5
t/s
乙
-1.5
-1.0
甲
v2
v1
B
A
13.(南通密卷)如图所示,A、B是两块完全相同的长木板,长度均为L,质量均为m,两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将两者边缘对齐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共同以一水平速度v0向前运动,某时刻下面木板碰到水平面上固定的铁钉立即停止运动,为了使上面木板的前端不落在水平面上,求v0的大小范围。
F
A
C
B
L
14.(南师附中场和运动)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着一辆平板车,其质量为2m,长为L,车右端(A点)有一块静止的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金属块与车间有摩擦,与中点C为界, AC段与CB段摩擦因数不同.现给车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恒力,使车向右运动,同时金属块在车上开始滑动,当金属块滑到中点C时,即撤去这个力.已知撤去力的瞬间,金属块的速度为v0,车的速度为2v0,最后金属块恰停在车的左端(B点)如果金属块与车的AC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与C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与的比值.
15.(18分)如图所示,AB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高度为h,末端B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P从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滑到B端后飞出,落到地面上的C点,轨迹如图中虚线BC所示.已知它落地时相对于B点的水平位移OC=l.现在轨道下方紧贴B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的右端与B的距离为l/2.当传送带静止时,让P再次从A点由静止释放,它离开轨道并在传送带上滑行后从右端水平飞出,仍然落在地面的C点.当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时(其他条件不变),P的落地点为D.(不计空气阻力)
(1)求P滑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P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m ;
(3)求出O、D间的距离s随速度v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7.ACD 4.D
19.解:(1)物体P在AB轨道上滑动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物体P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
(2)当没有传送带时,物体离开B点后作平抛运动,运动时间为t,当B点下方的传送带静止时,物体从传送带右端水平抛出,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也为t,水平位移为,因此物体从传送带右端抛出的速度.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在传送带上滑动时,有. 解出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当传送带向右运动时,若传送带的速度,即时,物体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的速度仍为,落地的水平位移为,即s=l 当传送
带的速度时,物体将会在传送带上做一段匀变速运动.如果尚未到达传送带右端,速度即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此后物体将做匀速运动,而后以速度v离开传送带.v的最大值为物体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而达到的速度,即.由此解得. 当,物体将以速度离开传送带,因此得O、D之间的距离为
. 当,即时,物体从传送带右端飞出时的速度为v,O、D之间的距离为
. 综合以上的结果,得出O、D间的距离s随速度v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
.解 设水平恒力F作用时间为t1.
对金属块使用动量定理Fμt1=mv0-0即μ1mgt1=mv0,得t1=.(1分)
对小车有(F-Fμ)t1=2m×2v0-0,得恒力F=5μ1mg.(1分)
金属块由A→C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1==,(1分)
小车加速度.(1分)
金属块与小车位移之差,(2分)
而,∴.(1分)
从小金属块滑至车中点C开始到小金属块停在车的左端的过程中,系统外力为零,动量守恒,设共同速度为v,由2m×2v0+mv0= (2m+m)v,得v=v0.(2分)
由能量守恒有,得(3分)
∴.(1分)
- 6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