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府谷县2015年教科研论文参评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陕西省府谷县新民学区 王永良【摘要】作文脱离生活,学生作文模式化,空话,套话。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作文回归生活,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相违背。通过生活的实践,老师的指导,大量阅读,用心去感受生活。从而使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关键词:作文现状 生活 源头活水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文教学就应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努力实践“学生为本,兴趣为重,生活为实,实践为主”的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为此,近年来,我努力结合作文教学进行生活作文之探索。语文课程标
2、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以看出,作文教学应当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感受。要让作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写出有真实感受的习作,必须提高习作指导的实效。课堂教学追求的是朴实、扎实、真实。只有指导得实,学生才能写出好的习作,作文能力也才能不断提高。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避免学生说假话,写空话,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增
3、强学生写作的实践性、真实性,创造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的趣味性。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带着一双慧眼,勤于观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找寻观察的新视觉;去寻找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体味生活的新感受。一、学会观察,把生活融入习作。鲁迅说过:“作文第一需要是观察”。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1、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开启作文教学源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情感的体现,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作文心理研究也指出,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对周围所有的新事物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帮助学
4、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使之产生乐于观察的兴趣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之不尽”。这段话概括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作文之本。2、组织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大自然中有许多可写的东西,但如果不留心观察,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许多值得写的内容就会擦肩而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浩瀚的生活世界中学会观察,积累素材。如在写春景的习作前,开展寻找春天的活动,让喜欢画画的学生去写生,喜欢古诗文的学生收集描写春的古诗、名篇,让他们和父母去野外欣赏春色,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夏天,让学生融入广场丰富多彩的运动;秋天,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分享丰收的快乐;冬天,
5、感受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触、去闻、去想、去感受体验、去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感知自然的生命和活力。点点滴滴、零零星星的体验,不断激起孩子的情感,体悟生活的丰富多彩,迸发出写作的激情。二、转换练笔重心,让生活作文成为小学生社会实践的行动需要。叶圣陶先生说过:“人在生活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作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已成为工作、生活的需要,如网上信息交流、写产品广告,打报告、写经验论文等。可见作文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为无米之炊,无源之水。为此,我转换小学生练笔的重心,不再重技巧轻应用,不再为
6、作文而作文,而是把重心移植到引导小学生为参与社会实践需要而学作文,为适应社会实践需要而写作文。首先,我十分重视应用文训练并开拓应用的渠道和机会。如学习书信后,就结合寒暑假让学生给老师发信,与“中心小学”结对小伙伴互通信件,开学布置假期书信展,交流五彩的假期生活。结合我校城乡结合部特点,家长文化普遍低,外来民工子弟多的实际情况,我在应用文教学中,加强应用文实践。如:让学生自己向老师写请假条、向学校总务处写物品领条,替家人写借条或寻物(领物)启事,节假日向外地经商、打工的亲人写慰问信,使学生感知应用文的重要性。其次,我提倡学生用学会的作文本领去参与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鼓励他们在以下四个层面
7、中去尝试实际运用,例如:为老师同学的生日在学校广播室寄上温馨的话;为班级发一份通知、写一篇通讯稿;为学校的发展定一份建议书或为学校的艺术节、读书节等设计广告语;为家乡的城市规划建设提合理化建议使学生感知作文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另外,我十分注重捕捉契机,重视让作文训练与日常的言语交际活动相结合,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如去年元旦,学校举行了“快乐的读书节”游园活动。我就充分利用这一活动背景,有意识地“创设多种多样的生活交际情境”,使学生的练笔或言语交际成为活动的一个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活动本身的一种需要。活动前,我让学生写“广告语”,四处张贴以招揽小游客;还写“导游词”,让“其他班的小来宾们”到
8、我们班观光。后在小导游指导下活动。活动结束后,班里组织“现场直播”活动,指导学生自由选写一篇“解说词”,介绍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最刺激的游园活动项目,并由学生自己做主持人,进行“现场直播”式的介绍或评点,最后指导学生为班级“现场直播”活动写一份小通讯投校报,以“快乐的读书节”游园活动为材料自选题目作文。这一类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玩得开心,还练习写了解说词、当主持人、写小通讯和记叙文,可谓一举数得。从中也更具体地感情到了学习作文的社会价值,进而唤发起写作的社会责任感,并发出极大的创造力,从而全面提高素质。三、转变评价机制,让生活作文成为小学生品尝成功的精神需要对作文评改,我采取开放型的评价体系,
9、让学生全程参与评价,让其在评价过程中反思提高,品尝成功的快乐。主要做法如下:1、参与“作文评改全过程”,使每个学生体现自身价值生活作文由于取材于小学生最易感知的生活题材,写的是最熟悉的家里的人和事,学校的师友和各种活动,以及参与社会实践中的各种感悟,因而对这类习作的评改,他们自己最有发言权。老师可一改以往“一笔独挥”的情境,让全体同学“自由拜师”人人参与到作文评改活动之中去。我引导学生经历以下四个操作环节:拜师自选一位同学做自己的“小老师”,把作文交于他(或她)评改;为师要充分表现自身的评改才能;质师学生向“小老师”请教,辩论释疑,双方在钻研中共同提高;师评改作后再由我这样大老师点评“小老师”
10、,鼓励指导,使每位小老师感受成功,使每个学生体现自身价值。2、改革“作文评改形式”,使每个学生品尝愉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活动应“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生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作文教学也应如此,为了能创造一种“欣赏和被欣赏的愉悦情感充盈整个作文评改过程”的课堂环境,我尝试改革作文评改形式。对“生活实用”类习作分项评级法;对“生活创意”类习作采用评星法;对“生活记叙”类习作采用分项评语法。凡习作“重点训练”知识老师要作重点点评,其他常规要求可只作等级评定。这种评改形式,既突破了习作训练重点又兼顾了作文的常规要求,既减轻了老师的批改负担,又使学生有所得益。学生在“分项评语”中,既找
11、到了自己成功之处,也一目了然看到了不足,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评改法符合小学生心理,有利于增添自信心和愉悦感,从而促使作文良性循环。四、学会阅读,拓展生活作文外延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通过读书可以了解前人积累起来的重要知识和生活经验,能够学习前人来自于生活的语言精华和表达技巧。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范文不少都是语言优美,结构严谨的佳作。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及时摘录、背诵一些经典的语段,举一反三,熟读成诵,形成积累。此外,课外阅读更应该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要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并要经历潜移默化、习惯养成的过程。“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让学生坚持每天读书半小时,在厚实的积累下,迸发灵动的火花,写出与众不同的文字。生活是习作的唯一源泉,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走回归生活化的道路,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引导学生时时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真正做到讲真话抒真情,在生活中学作文,在作文中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