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一 单 元本单元围绕主题“质朴纯真”编排,展现古今中外对这一美好品质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学后如沐春风,令人清新抒怀。从故事情节中把握,从人物形象中感受,从浸透着情感的关键词句中体会,应是本单元阅读教学的关键。“能说会写”栏目要求围绕单元主题真情表达、真诚倾吐,指导学生树立“吐真言,表真情”的写作态度,从课文中汲取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语文七色光”栏目安排有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积累、扩展、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教 学中应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导练、导学相结合。 1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目标1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2
2、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3体会破折号的不同作用,积累喜欢的词句。4能够独立认识“艾、琼、珊”等6个生字,会写“艾、珊、联、筹”等7个生字,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教学重、难点1.在阅读理解中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2学习小说构思技巧和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起去感受用生命铸就生命的动人故事。(板书: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师简介作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按要求学习。2检查多音字读音:3概括段意4默读课文,
3、思考问题:最后的常春藤叶与文中的人物有着怎样的关系?5谁是文章的主人色呢?6. 文章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对他进行描写,而我们以前学习的文章都对主人公进行了细致地描写,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三、梳理情节,分析人物1最后的常春藤叶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关系到她的生死)?相机解释“肺炎”。2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出来的?用笔画出来。这悲凉的景物描写与琼珊有什么关系?3.带着悲凉的情感朗读句子。4.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贝尔曼的句子。(1)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关心、同情)(2)你能不能用你的朗读读出这样的感受?指名让学生朗读。(3)此时的贝尔曼听了琼
4、珊的事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担心地凝视着窗外风雨中的常春藤。你能想到他在担心什么吗?(4)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读出贝尔曼当时的心情?小结: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连雨具也没有带,急切地为琼珊画上那片生命之叶,生怕在此期间琼珊会出什么事情,多么可敬的一个老人啊!四、填补空白,丰满想象1多么不平凡的一片叶子,多么不平凡的贝尔曼!但整篇文章对贝尔曼的描写并不多,甚至连最感人的画叶子的镜头都没有写,同学们,你能发挥想象来填补这段情节的空白吗?2学生练笔,讨论交流。五、探究主旨,情感升华1贝尔曼老人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那么最后人们是如何评价这幅画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2为什么称得上是杰作,而且没有加引号?3.现
5、在你是否知道文章为什么取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解释破折号。(贝尔曼老人的杰作就是最后的常春藤叶。)小结:对于琼珊来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是她的精神支点,她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火炬。对于贝尔曼老人来说,是他艺术的升华,是爱的结晶,是体现贝尔曼老人人生价值的不朽杰作。名言共勉:“活着是要有些精神的,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有了精神,我们才能积极乐观地生活,才能有目的地生活。” 2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在诵读和融情想象中,体会诗人的不同情感和主客之间质朴、纯真、浓厚的感情。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3能正确、流利、有感
6、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4借助注释中的注音和字典能读准多音字“还”“舍”和课后的“黍、郭、圃”等7个生字,会写“邀、至、桑”等10个生字。教学重、难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唐诗中饱含的“情”和宋诗中蕴含的“理”。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看注释、查字典,读通古诗,初步了解诗意。.课件。教学过程一、交流设疑,揭示课题1同学们都经历过出门做客和招待客人的事吧?我们来聊聊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出门做客或招待客人的情形。2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好吃的、好玩的,还有相聚时的开心、快乐,是吗?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空,走进唐宋时代,去看看留在那些著名的诗人心中的又是什么情形呢?(齐读课
7、题)二、读准诗句,切入主题.读准古诗,随机解字。.切入主题,锁定内容。三、交流方法,理解诗意自读古诗,交流字词。思考方法,归纳整理。想一想,对于注释中没有解释的字词,除了查字典,你有什么办法了解意思?以过故人庄为例,运用方法。()自己读读过故人庄这首诗,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理解不懂字词的意思。()知道了字词的意思后,当我们说诗句的意思时,有时还需要把字词位置换一换,这样才能使诗句意思更加通顺。比如:“独钓寒江雪”我们说整句话意思的时候词语的顺序应该为“独雪寒江钓”。大家自己练说一遍。()指名说诗意,教师随机评价,指正。()指几名学生读,评价,齐读全诗。迁移学法,自学其它两首古诗。四、比较同异,赏读
8、两诗五、小结学法,诵读古诗.再设情境,齐诵古诗。.小结学法,教学期待。这节课,我们借助不同的方法解决字词、疏通诗意,比较欣赏了古诗的异同。今后为我们学习古诗积累了方法,相信大家都能自学成才。快乐读书屋一修鞋姑娘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修鞋姑娘的真诚与善良。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根据题目质疑)请你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充分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生词多读几遍。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划出课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写自
9、己的体会。三、细读课文,感悟升华四、回顾课文,总结收获课文学完了,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信箱里的花束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本课1个生字。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可是有一位年老的女教师却在信箱里收到一束鲜花。这束花是谁送的呢?这美丽的鲜花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二、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把语句读通顺
10、,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教师巡视)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研读课文1自学课文,明确结构。课件出示问题:(1)娜塔娅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2)娜塔娅为什么要把一束鲜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2品读课文第一部分。(1)默读课文,娜塔娅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找出课文中相关的语句,用笔画出来。(2)“她见女邮递员正在擦额上的汗水”,娜塔娅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3)用“因为所以”说说娜塔娅为什么要帮邮递员阿姨送信。(4)分角色朗读。.品读课文第二部分。课件出示问题:(1)默读课文思考:女教师看到信箱里的一束美丽的野花,表情是怎样的,心情又会怎样
11、?用笔画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2)娜塔娅为什么要送花给女教师?(3)娜塔娅、信件杂志和报纸会给女教师带来什么呢?(4)课文是怎样写娜塔娅给女教师带来希望和快乐的?四、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想一想:你喜欢娜塔娅吗?为什么?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喜欢娜塔娅的原因。五、拓展阅读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明年,也许。能说会写 感 动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交流感人的事,激发学生追求真诚、善良、纯朴等美好品质。2.表达能做到有条理,突出重点;能通过语言和表情打动、感染听众;能尊重对方,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抓住要点。教学重、难点表达有条理,突出重点;能通过语言和表情打动、感染听众;能尊重对方,认真
12、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抓住要点。课前准备师生分别收集一些令人感动的故事。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入话题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一群朴实、善良的人们,说说他们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不论是最后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还是信箱里的一束花;不论是朋友间的把酒畅谈,还是修鞋姑娘的诚实友善,这其中都包含着人与人之间一种温暖的感觉,那就是感动(板书)。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话题。二、明确要求,自选话题1.自读文字说明,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读提示。(3)师生讨论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是讲让你感动的品德高尚的人的事;结合插图人物语言,明确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生
13、活中的,也可以是你在读物或影视作品中看到的。2.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感动”的理解。3.教师设计并深情讲述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或播放一段感动中国节目的片断。4.让学生谈谈听了这个故事的感受,再说对“感动”的理解。5.自选话题,讨论怎样说。回忆自己经历过的或耳闻目睹的感人故事,并思考:(1)怎样才能把事情说清楚?(2)怎样才能突出让人感动的情节?(3)怎样才能打动听众?6.师生讨论,归纳讲述要点。(1)讲故事要有条理,突出重点。(2)通过生动的语言、表情感染听众。(师将归纳的要点一一板书)三、互相讨论,交流启发1.同桌交流。注意:在倾听时要认真、耐心;在表达时注意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并能吸收同桌
14、同学在表达、表情等方面的长处,发现问题提出建议。2.小组交流。在交流中,继续吸纳别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最后评选出小组内最优秀或进步最大的同学,推荐参与全班交流。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是否把事情说清楚”“是否打动听众”等方面进行评价。四、总结今天我们共同聆听了许多让人感动的故事,希望这种温暖而平实的感觉能常常陪伴在我们的身边,感受温暖,丰富情感。更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诚信、善良、淳朴,把这种温暖、平实的感动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教学目标1.按照“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表达出真情实感”的要求完成本次习作。2.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经历,客观反思,陶冶情操。3.学习修改习作的方
15、法,并锻炼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经历,表达出真情实感。教学准备习作前,请学生再次重温课本内容,再回忆一件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进而对自己经历的事情进行反思,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学生获得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交流感受,引出课题1.唤醒记忆。品德高尚的人具有友好、善良、淳朴、真诚的品质。本单元诗文中的人物,都有着淳朴的情感,善良的心灵。他们做的事情令人感动,令人赞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回忆本单元的课文,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向大家汇报,交流一下自己学文后的感受。学生汇报。2.交待任务。今天的习作课,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件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把自己的
16、做法与诗文中的人物相比,看看做得怎么样,然后写下来。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1.出示习作要求。2.明确习作要求。自由读,指名读,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习作要求,并加以归纳。习作要求:(1)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2)要结合本单元诗文中的人和事,对自己的做法和表现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3)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弄明白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是学生写好习作的基础。三、引导交流,掌握写法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进一步体会写法。1.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发生、发展及结果;突出事情的经过,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语言、行为、神态、心理等)。2.怎样实事求是地评
17、价自己。真实地写出自己当时的做法,特别是想法;要把本单元诗文中的人物作为评价的标准,对比自己当时的做法和想法,或是对自己进行肯定,或是找差距、找原因。3.怎样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所写的事情必须真实;要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当时引起自己情感变化最强烈的事情;要如实写出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和现在的反思。四、构思选材,讲述经历现在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经历的事情,无论是让你欣慰和骄傲的,还是懊悔和惭愧的,只要在那件事中,你有感悟,有收获,就可以写出来。要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他人从中受到启迪。1.学生独立构思选材。(可静静地思考3分钟)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要对同桌所选择的事情进行评价,提出
18、意见。3.指名讲述自己经历的事。其他同学根据刚才讨论的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五、列出提纲,快速成文1.学生列出提纲。2.围绕所发生事件,把自己的感受、评价写出来。3.选择典型的习作提纲,指名读。大家围绕刚才讨论的三个方面再来评价。教师借机对学生的习作选材、写作思路进行再次指导。4.学生动笔习作,老师巡视指导,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指导。六、品读赏析,体验成功1.自读作文,扫除最基础的错别字、病句等。2.学生自评。说说自己的这篇习作哪些地方最有新意、最深刻,哪些地方需要修改。3.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过渡:同学们都顺利地完成了习作,但这还不能称之为“成果”,充其量只能说是“半成品”,因为“好
19、文章是改出来的”。(1)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中等生文章现场展示,指名评一评。提示学生,应主要围绕习作要求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2)在小组内学生互相读文章,像全班交流那样,提出修改意见。(3)学生根据伙伴的意见,再读自己的文章,作适当的修改。(4)请学生誊清习作。(5)指名朗读修改后的习作,进行佳作欣赏。语文七色光一 教学目标:1在字词的运用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2在趣味练习中感受汉语的魅力、3积累词语和格言、陶冶情操、培养美好品质。教学内容:语文七色光1、2、3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给词语注音:( ) ( ) ( ) ( )樱桃 大概 鞠躬 篝火( ) ( )
20、( ) ( )邀请 桑麻 缘故 腊月二、探究新知1区别形近字并组词、选择其中两组词语各写一个句子。(见教材第16页)2先组词,区别字形与字义。3选择其中一组造句,全班交流。4按教材要求完成第2题。5从本单元课文中选取一些描写人物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归类整理,看谁找得多。6日积月累,这是一组有关美好品质的词语,先读一读, 背一背,然后写下来。7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内化词语。三、朗读知识短文赤子之心1 读文,鼓励学生把孟子的话背下来。2 介绍“赤子之心”的含义、出处和用法。3 介绍孟子的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四、动脑筋练习五、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第 二 单 元本单元以“大海之歌”为主
21、题,编排了我爱大海沧海日出两篇主体课文;在“快乐读书屋”中选编了探索海底世界和归航。教学本单元课文,要紧紧抓住“大海之歌”这一主题,整合全单元的教学资源,把阅读与感悟、阅读与习作、口语交际以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一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大海,激发热爱大海的情感;二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增强语感;三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适用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更多地了解大海,认识大
22、海。可将搜集到的有关大海的景象、海洋的物产、海洋资源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作相应安排,为在“能说会写”和“语文七色光”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单元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我爱大海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感受大海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3.学生感受能力需要培养教学重、难点:感受大海的特点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海的美景。(播放课件)欣赏过后你觉得大海可以用那些词来概述?二、课文新授1.初读课文,初步认识大海的容颜。(1)注意准确的把握故事结构。(2)根据课后思考题填
23、空。在课文中作者按照( )顺序,写了大海的( )以及人们对于大海的( )。读了课文,你觉得大海的容颜是( )的。2.精读课文,触摸大海的灵魂。第一步:默读课文,感受大海的形象。 你对哪个时段的大海印象最深?画出这个时段写大海颜色、动态和人们感受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第二步:品读想象,理解海的特点1. 读一读大海给你的印象?2. 如果你是航海人,在这样的海里会产生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展开联想。第三步:诵读课文,铭刻对海的记忆。1.选择段落读2. 背诵3. 领悟表达方法(1) 朗读课文(2)你从课文中学到哪些表达方法?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总结:大海有哪些特点?板书: 3
24、.我爱大海 清晨沉静我爱大海 中午变化无穷 夜晚恐怖浩瀚无际 变幻无穷4.沧海日出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从课文中感受沧海日出的美和壮观,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读课文感受沧海日出的壮观和美丽,学习描写日出景色的方法。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大海在你心中有哪些印象?二、导入新课1.唤起探求美的欲望。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大海的浩瀚无际和变幻无穷,大海的浩淼和日出的壮丽融合在一起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沧海日出的壮美景色。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美的文章。(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2)用简洁的话概括出课文,并了解课文叙
25、述的顺序。3.默读课文,展开美的想象。(1)默读课文,边读边展开想象,说说在读文时脑海里呈现出了哪些画面,给这些画面取个名字作批注。(2)诵读课文品味咀嚼美的语言。(3)感悟大海的壮观:1.齐读;2小组读;3个人读;4教师范读。(4)回归全文交流,倾诉美的感受。A.抓住课后的思考题,说说沧海“美”在那里,“壮观”在那里。B整体交流自己阅读心里感受,使学生的审美享受在交流中和倾诉中得到升华。(5)揣摩语言,学习体会“美”的表达。组织学生讨论:1.从课文中,我们学到那些描述日出的方法。2.交流后,写一些自己看到的日出。三、巩固练习:朗读全文。四、作业;画一画沧海日出图。板书设计:沧海日出1. 美极
26、了(1)颜色 (2)动态美2. 壮观极了(1)日出(2)仙境快乐读书屋二 探索海底世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与欲望。3认识生字、自选积累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体会海底世界的奇异和美丽。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让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海洋世界。(2) 同学们,浩瀚的大海总能给人带来美得享受。你们想知道神秘的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现在就让我们去探索美丽奇异的海底世界!(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2.读文前提示,明确学习任务。自由读文前提示,读后交流,提示告诉了我们学习本文要了解哪些内容
27、?3.指名分段读文,思考文章写了哪几部分内容?4.读后交流。(1)人们潜海用的工具;(2)海底的生物;(3)海底的美丽景色。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人类是借助哪些工具探索海底世界的?大海是美丽而神秘的,它深不可测,可自古以来,人们对探海就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人类是怎样来探索海底世界的呢?小组内自学第一部分(1、2自然段)汇报交流2.学习第二部分(3自然段)作者先告诉我们海底生物的品种多之后,举例说明有哪些,这样写就是总分的写法。下面老师读总起的句子,同学们读分述的句子,注意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海洋生物的特点。四、学习第三部分(4自然段)丰富的海洋世界给海底带来了无限的活力,海底的迷人景色一
28、定会让你心旷神怡。(出示课件:海底世界的美景。板:海底美景)。1.自由读。想想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海底世界的五彩缤纷和绮丽神奇的?(珊瑚和鱼群)2.再读填空珊瑚的颜色( ),形状( ),把海底点缀得像( );鱼群穿梭( ),上下( ),变幻( ),蔚为壮观。3.有感情读,说说你还见过海底哪些美丽的景色?五、学习第五自然段1.我们饱览了丰富的海洋生物,欣赏了美丽的珊瑚和鱼群,让我们带着探索海底世界的热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课文用了两个问句总结全文,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六、总结延伸,鼓励读书海底世界是神秘的、诱人的,这节课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等你们有了渊博的知识就能揭开它神秘
29、的面纱。为了更好的了解海底世界,大家课后可以找海洋深处的秘密海底两万里来读读。板书: 探索海底世界 面罩、氧气袋等 潜水工具 水肺 潜水器探索 ( )的世界海底世界 海洋生物 海底景色归 航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渔民们在归航途中遭遇的艰险,体会渔民们不怕困难和艰险,勇敢战斗,执著前进的精神,并从中获得人生启示。3.认识“橹”、“谙”2个生字,自选和积累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体会渔民们不怕困难和艰险,勇敢战斗,执著前进的精神,并从中获得人生启示。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可以利用课文前的导语,揭示课题。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请学生自由读课
30、文,读文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批注在课本上。3.朗读精彩段落,体会课文内涵。可以分三步开展:首先,学生选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段落,自由地朗读;接下来,指名朗读精彩段落,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请学生说说从朗读中体会到了什么,说的时候,可以结合具体的句子来谈。这一环节主要以朗读感悟为主,重在指导学生读出感受来。4.讨论:是什么使渔民们战胜了困难,顺利归航?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在困难和危险面前,一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二要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不能妥协;三要用智慧来战胜困难。5.积累内化。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把自己当作文中渔
31、民的一员,同桌之间相互讲一讲自己归航途中与风浪搏斗的情景。6.词句积累。课文中有一些用得比较好的词语,可以让学生做自选词语练习,积累下来。能说会写 我所了解的大海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调动经验、互动交流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亲近大海、亲近自然地思想情感。2.能就一个或几个方面有条理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思。3.能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尊重、理解对方,并能就同学发言的内容作合理的补充。教学重、难点:1.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大海。2.能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大海,各抒己见。教学过程:1.创设交际情境。可以用多媒体(或者图片)展现大海的画面,播放歌唱大海的歌曲,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话语,激发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遐想
32、,揭示交际的话题。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交流时要说明自己是怎样了解大海的。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能走过场。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搜集的大海图片,可以播放拍摄的DV作品,可以背诵描写和歌颂大海的诗文,还可以吟唱表现大海的歌曲。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展示比较有特色的同学在班级交流。学生小组交流的时候,老师可以是倾听者,也可以参与某个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所了解的大海。请小组推选的同学到讲台前面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大海,大家可以随时补充,要引导学生展开评价,注意鼓励。不仅评价讲述的内容,还要评价说话者的仪态、语言等等。这一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交际的功能,体现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4.自由交流自己所
33、了解的大海。要照顾大多数的学生,给那些想说而没有机会说的同学以机会。自由发言阶段,要体现互动,注意评价。5.拓展延伸,为写大海作铺垫。通过交流我们了解的大海,你对大海有什么新的认识,有怎样的理解,有什么向往,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可以精心设计集体背诵与大海有关的诗文和共唱歌曲等环节,在群情激昂中结束本次交际活动。习作二写一写对大海的了解和向往教学目标:1通过习作,提升学生对大海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之情。2学习用不同的习作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做到想象丰富合理,表达清楚、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3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从实际经历和
34、认识出发写出对大海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教学准备:关于大海的阅读材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词语引领,揭示主题。1词语交流。经过近两星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你积累了哪些与大海有关的词句?可以说说形容大海的四字词语,也可说说带海字的四字词语或诗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可补充本单元语文七色光中“日积月累”里的词语。例:风平浪静 惊涛骇浪 海市蜃楼 沧海桑田 汹涌澎湃 天涯海角翻江倒海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2明确任务。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一写对大海的了解或向往”。二、话题引领,确定题材。1尝试选材。上节课,同学们交流了对大海的了解
35、和向往,这节课先请同学们用100字左右的一段话写下与大海亲密接触的感受,对大海的了解或向往。2话题引领。请有需要帮助的同学可参考一下提供的关于大海的话题。(1)大海,我想对你说(2)我爱你,大海(3)假如我是大海(4)我向往大海的(5)我心中的大海是(6)站在大海面前3交流点评。学生自由发表写作片断,学生共同点评,要求说出最喜欢哪些同学的写作片断。教师从内容生动、感受深刻、情感真实、设想新颖等方面做点拨性评价。三、示范引领,指导写具体。1明确重点。师:不管是写事情经历,还是写向往抒发感情,都必须通过详尽的材料来具体表达,打动读者。师:如何使自己对大海的了解和向往写具体呢,请同学们来阅读几篇文章
36、。2经典引领。阅读著名诗人金波的诗歌,看看如何把想去看大海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的。我们去看海交流指导:诗歌中间两节主要写什么?这与诗歌抒发的感情有什么联系?(通过赞美大海和大海带给我们的欢笑写出对大海的向往。)3确定体裁。诗人金波把对大海的向往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你认为你确定的写作内容适合用以下哪种写作形式来表现?记叙文、诗歌、散文、读后感、调查报告、建议书、倡议书(交流中联系原有学习明确各种体裁的写作特点。)四、明确要求,学生习作。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习作要求,自由习作。第二课时一、学生习作,教师巡视。延续原有写作状态,学生进行共达四十分钟的静心写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二、习作点评,指导修改
37、。1阅读学生习作,提出评价要点。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师生讨论出习作评价要点:(1)是否写出对大海的了解和向往。(2)是否抓住一点写具体,从而表现对大海的情感。2出示学生习作,师生共同讲评。三、自主修改,同伴合作。1学生根据评价要求自我评价,做修改,进行二度创作。2学生间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见,相互促进。四、鼓励发贴,阅读交流。师:同学们,作文是表达每一个作者的心声,期望引发读者的共鸣。为了使你的习作得到更多的读者,老师建议同学们把习作发表于校园博客等网络天地里,你会得到更多读者的意见,这样一定能使自己的作品在文学的海洋里得到锤炼提高。 语文七色光二教学目标:1.学习修改错别字,培养学生正确用字的
38、能力;学习两种不同形式的反义词,积累词语。2.积累与大海有关的成语和诗句。3.了解海洋颜色方面的知识。4.在了解海洋资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改正错别字,积累词语和句子。教学过程:1.练。“把下面两组词语中意思相反的用连起来。”本题提供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反义词练习,一组是四字词语,一组是两字词语。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连一连,然后教师再提供相关练习,进行拓展训练。要让学生明白,找反义词也是积累词语的重要方法。2.日积月累。本题主要训练学生积累一首金波先生写的有关大海的诗歌。先请学生读一读这首诗,再讲一讲它主要写了什么。最后,要求学生背诵这首诗。我们去看海3.知识窗。(1)请
39、学生自由读一读这则知识短文。(2)请学生自由找一找相关的介绍海洋知识的短文读一读,扩大知识面,丰富积累。4.大家一起来。这是一项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紧扣本单元的主题设计。教学时,可以围绕教材设计的活动展开。(1)课外搜集。在学习课文时就可以把任务布置下去,查找有关海底景物和海洋资源的资料。可以组建合作小组,合作开展搜集活动。(2)交流汇报。用自己的话语向大家介绍自己搜集了解的海底景物或海洋资源或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3)编辑墙报。组织学生把有价值的资料集中起来,编辑后,办一期墙报。第三单元主题:本单元教材以“艺术家”为主题编写,选篇的4篇课文用生动的笔触,真实地向大家展现了艺术家的生活趣事
40、,这4篇课文,表现了艺术家身上高超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学目标:1.做好读的知道和训练。2.要把握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抓住课文的情节主线-读课文、品文字中去。3.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教学课时:10课时5“贱卖海张五”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文化背景领悟文章的内涵,让学生对民间文化能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美好情感。3.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方法。4.认识三个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教学重、难点:1.品味文章富有特色的语言,想像故事发生时的场景,体会“泥人张”技艺高超,
41、不畏强权的高尚品格。2.学习作者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方法。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2.搜集“泥人张”相关的背景资料教学目标:知识:读记“角色、阔绰、横冲直撞、大名鼎鼎、大模大样、来来往往等词语。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情感:领悟文章内涵,让学生对民间文化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方法。教学难点:品味文章富有特色的语言,想象故事发生时的场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二、品读课文,分析感悟
42、性格特点。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全班分两组,第一组学生找出哪些词或句子描写了泥人张,并读一读、品一品,通过这些动作、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表现了泥人张什么特点;第二组学生找出哪些词或句子描写了海张五并分析这些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说明了海张五什么性格特点。3.设疑解疑,启发思考。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是怎么“回报”海张王的?(用高超的手艺讽刺了海张五)有哪些传神的动作描写?三、整体回顾1分析课文后,学生再有滋有味地把课文读一遍2 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写写。3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四、反馈练习填空:课文第8自然段有关动作的词语填写,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妙处。五、布置作业1 简
43、要写一写自己所了解的“泥人张”。2 排练这个小故事,在活动课上表演。六、总结这节课我们深入地学习了这篇课文,不畏强权的泥人张用高超的手艺讽刺了横行霸道的海张五,非常让人敬佩,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学习泥人张高贵的品格,热爱民间艺术。)板书设计:泥人张:不畏强权、技艺高超智斗海张五:财大气粗、横行霸道6月光曲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认识到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音乐美,从而受到美的教育。3.理解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幽静”、“断断续续”、“仿佛”等词语造句。4.在理解课
44、文的基础上掌握文章的思路;分清课文中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教学重难点重点:第二大段的第二层,贝多芬进到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两首曲子,特别是贝多芬弹第二首曲子的经过,是本文的重点。分清事物和联想是本课的重点训练项目。难点:课文中对月光曲内容的描述,意境较深,是本文的难点。课前准备月光曲的音乐录音两段。教学活动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放录音月光曲。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谁知道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叫什么?(对,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传说月光曲。板书课题。什么叫传说呢?“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意思是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是这样。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三、配乐朗读,学生自悟。(1)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事,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小镇上为皮鞋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