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T4624-2023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50638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4624-2023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34T4624-2023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34T4624-2023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34T4624-2023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34T4624-2023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01 CCS B 0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6242023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 Standard for monitoring of terrestrial wildlife epidemic sources and disease 2023-10-07 发布 2023-11-07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提出。本文件

2、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安徽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嵩、凌化矾、周立志、姜贺、汪琪莹、钱琪卉、黄煌、汪小明、王秀珍、陈伟、石继业、许莉、刘远。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对象、监测单元、监测时期与频次、监测流程、信息报送与保障措施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各层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相关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可供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驯养繁育等其他单位参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2359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技术规范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 terrestrial wildlife epidemic source 携带危及野生动物种群安全的危险性病原体,或者可能向人类、饲养动物传播疫病的陆生野生动物。3.2 陆生野生动物疫病 terrestrial wildlife diseases 在陆生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对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构成威胁,或者可能传染给人类和饲养动物的传染性疾

4、病。3.3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monitoring of terrestrial wildlife epidemic sources and diseases 了解疫源陆生野生动物活动规律,掌握陆生野生动物携带病原体状况,发现、报告陆生野生动物感染疫病情况,研究、评估疫病发生、传播、扩散风险,分析、预测疫病流行趋势,提出监测防控和应急处理措施建议,预防、控制和扑灭陆生野生动物疫情等系列活动的总称。3.4 疫源物种生境 habitat of terrestrial wildlife epidemic source species 国家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物种目录或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确定

5、的补充物种目录中物种所栖息的场所、赖以生存的物理空间和环境条件。3.5 监测单元 monitoring unit 基于生态类型、流域水系、自然界线或行政区界,根据监测需求划出的与周围生境特征明显不同的地理单元。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发布,分重点监测单元和一般监测单元。3.6 重点监测区 focal monitoring area 指监测单元中监测对象集中分布区、相邻活动区及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重大疫病的区域。3.7 重点监测对象 key monitoring object 国家林业局制定并公布的重点野生动物疫病种类和疫源物种目录,或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确定的补充物种。4 目标与原则 监测目标 4.1

6、符合国家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确保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顺利实施。应达到:a)重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物种、疫病监测全覆盖;b)监测内容完整规范,信息处理符合相关标准;c)样品采集、运输、保存等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监测原则 4.2 全流程总控原则 4.3 实行监测巡护、信息数据采集、信息数据处理与报送、资料数据归档等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属地为主、分级指导原则 4.4 实行疫源疫病监测机构具体负责监测、属地层级主管部门及技术支撑单位分类指导。人员技能控制原则 4.5 实行监测人员全员培训和考核制。5 重点监测对象 陆生野生动物类别 5.1 根据重点野生动物疫病种类和疫源目录进行

7、如下编制:a)兽类(灵长类、有蹄类、啮齿类、食肉类和翼手类);b)鸟类(特别是冬候鸟等迁徙鸟类);c)其他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注: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监测主要类别见表A.1。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病种 5.2 根据国家公布的 重点野生动物疫病种类和疫源目录 或省级补充的可引起陆生野生动物发病或死亡的不明原因疫病。6 疫源物种生境 参考自然地理环境及植被群落类型,分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居民点、洞穴等七类,按照植被亚型或群系等记录物种生境。注: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主要生境植被类型参考表见表A.2。7 监测单元 监测单元确定原则 7.1 7.1.1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目录物种集中分布

8、区。7.1.2 疫源物种生境类型、自然地貌特征或行政边界分界明显。7.1.3 曾经检测到疫病或发生过重大疫病的区域。7.1.4 特定的自然疫源地。7.1.5 国家、省级林业部门动态调整或补充的区域。重点监测区 7.2 7.2.1 重点监测陆生野生动物的繁殖地、栖息地、重要觅食地、迁徙停歇地等。7.2.2 迁徙候鸟与家禽养殖易于交集的湖区、库区,疫源物种侵入的农林生产活动区。7.2.3 采集并检测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区域,或发生过高致病性禽流感区域等。7.2.4 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人工驯养繁育场所(含动物园)。7.2.5 国家、省级林业部门确立的专项监测区域。一般监测区 7.3 重点监测区以

9、外的其他监测单元。8 监测期与频次 监测期 8.1 8.1.1 重点监测期 8.1.1.1 根据国家要求及区域陆生野生动物分布变动节点、疫情易发期等来确定。8.1.1.2 自然灾害或恶劣天气发生时期。8.1.1.3 监测单元突发家禽家畜重大疫情时期。8.1.1.4 突发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应急时期。8.1.2 一般监测期 重点监测期之外的其他监测期。监测频次 8.2 8.2.1 重点监测期:每日至少开展一次监测。8.2.2 一般监测期,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监测。9 监测 监测线路设置原则 9.1 9.1.1 匹配原则,能客观地反映监测对象生态习性、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符合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科学理论

10、基础。9.1.2 典型原则,充分适合国家及地方制定公布的野生动物疫情监测任务与要求,确保线路监测的信息数据具有代表性与精准性,满足监测目标需求。9.1.3 可操作性,充分考虑监测流程中的自然地貌、技术条件、人员经费等各个环节限制因子的影响。监测线路设置 9.2 人工实地监测、遥控监测的每条线路(监测区或点)工作量应该满足当日完成要求,具体如下:a)平原农田及丘陵生境,监测线路长度 1 km10 km,可根据监测单元的大小,设置多条线路;b)山地森林生境,监测线路长度 1 km5 km,可在监测线路上设置样线、样方;c)湿地生境,监测线路长度 1 km5 km;d)洞穴等特殊生境的,根据实际情况

11、确定监测方式与线路;e)监测线路的宽度(范围)应满足监测人员清楚观察到野生动物及其活动行为或痕迹。监测方式与技术 9.3 监测方式分为人工实地监测与红外相机定点监测,其中人工实地监测分为直接观测、无人机远距离遥控监测、仿真遥控摄录监测。具体监测技术如下:a)直接观测:监测人员目视或手持设备观测野外监测对象并记录信息;b)无人机远距离遥控监测:有效避开地型地貌限制,从空中获取监测对象信息及其环境影像等信息,适用面积大难接近的湿地斑块水鸟行为异常的应急监测,应避免对监测区域野生动物活动的惊扰等;c)仿真遥控摄录监测:通过仿制监测对象形态的拍摄录像设备,混群或近距离摄录监测对象行为活动、种群信息等;

12、d)红外相机定点监测:在监测单元中,根据监测对象的个体大小、活动痕迹等,布设一定数量的红外相机采集野生动物活动信息,机位间隔不应大于 1.5 km。一般适用于森林监测单元疫源物种监测。监测记录内容 9.4 野外监测记录内容要求:监测单位、监测人员、监测区域、地理坐标、野生动物种类记录、种群数量、生境类型(小生境)、气候、种群特征、个体异常行为、现场初步结论、异常情况处理、异常情况记录等。注: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野外实地监测记录表见表A.3,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野外红外相机监测信息统计表见A.4。陆生野生动物异常行为与症状 9.5 如下:a)个体猝死、群体死亡;b)跌倒、头颈歪斜,头

13、及颈部扭曲、打转、瘫痪、惊厥等行为异常;c)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不能站立行走、行走摇晃或扇动翅膀等运动异常;d)生理异常:如口、鼻、耳或肛门或清或浊液体、打喷嚏、腹泻等;e)不明原因消瘦、组织器官肿胀、变色、开放性溃疡等形态异常;f)其他可能的异常行为或症状。大地坐标系统 9.6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0 样品采集、处理 依法采样 10.1 从事高致病性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重大野生动物疫病病料等样本采集、保藏、运输活动,应当具备相应条件,符合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样本采集实施单位 10.2 独立承担生物样品采集工作两年以上(含两年)的相关科研监测单位,具

14、备国家相关规定的生物样品保存、包装、储存、运输等条件。样本采集及处理流程 10.3 按照 LY/T 2359 的规定执行。11 信息报送 常规信息报送 11.1 重点监测期每日报送,一般监测期每周报送。应急时期报送 11.2 24小时内及时报送。专题报告 11.3 针对特定内容进行的专题调查或研究报告,如陆生野生动物自然疫源地调查、监测对象活动规律调查分析、陆生野生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监测预警相关技术研究等。年度报告 11.4 年度报告包括:监测计划、监测总结、附件资料(数据、表格、影像、图纸等)。12 保障措施 监测人员 12.1 12.1.1 每个基层省级和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15、站的人员配备不少于 3 人,其中省级监测站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 1 人,国家级监测站专业技术 2 名及以上。12.1.2 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专业为生物学、生态学、野生动物保护、林学等相关专业。12.1.3 监测人员应定期参加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每年不少于一次。基础设施 12.2 国家级、省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基础设施包括办公场所、物资存放保管、动物救护隔离及其他附属设施等。注: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基础设施面积表见表A.5。仪器设备与装备 12.3 主要包括野外监测巡护、办公与信息传输、样品采集保存、救治隔离设备、防护应急装备物资。注:陆生野生动物疫源

16、疫病监测站仪器设备明细表见附录B.1。相关要求 12.4 设备装备及物资用品应设立台帐、固定资产登记,明确专人保管,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定期维护精密仪器、设备。监测资料档案 12.5 监测行政管理部门与监测机构应当建立完整的监测资料档案,参考 GB/T 15776 的规定。附录A (资料性)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监测内容 见表A.1A.5。表A.1 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监测目录主要类别 类别 科别 重点 灵长类 猴科 有蹄类 猪科 野猪 鹿科 牛科 啮齿类 松鼠科 仓鼠科 竹鼠科 中华竹鼠 刺山鼠科 鼠科 豪猪科 食肉类 犬科 熊科 鼬科 灵猫科 果子狸 猫科 鳞甲类 穿山甲科 翼手类 部分种

17、类 鸟类 雁鸭类、普通鸬鹚、鹤鹳类等 表A.2 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主要生境植被类型参考表 植被型 植被亚型 群系 针叶林 落叶针叶林 金钱松林 针阔混交林 马尾松、麻栎、栓皮栎混交林,杉林、檫木混交林,马尾松、山槐、黄檀、枫香混交林,杉木、油桐混交林,侧柏、刺槐、黄连木混交林 常绿针叶林 马尾松林,黄山松林,杉木林,黑松林,侧柏林 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栓皮栎林,茅栗林,枫香林,黄檀林,化香林,江南桤木林,枫杨林,枫香林、麻栎林、栓皮栎林、黄山栎林,亮叶桦林,大叶榉,青檀林,檫木林,刺槐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枫香、苦槠混交林,枫香、青冈栎混交林,枫香(或栓皮栎)、石栎混交林,短柄枹(或锥栗)

18、、青冈栎混交林,小叶栎、苦槠混交林,枫香、灯台树、青栲混交林,枫香、小叶青冈栎混交林,雷公鹅耳枥、褐叶青冈栎混交林,牛鼻栓、紫楠混交林,朴树、青冈栎(或苦槠)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青冈栎林,甜槠林,苦槠林,褐叶青冈栎林,木荷林,紫楠林,天竺桂林 竹林 单竹型竹林 毛竹林,淡竹林,桂竹林,刚竹林,水竹林 复竹型竹林 阔叶箬竹林,华箬竹林 合竹型竹林 鄂西玉山竹林 灌丛 落叶灌丛 酸枣灌丛,野山楂、算盘子、柘树灌丛,云实、牡荆灌丛,茅栗、短柄枹灌丛,短柄枹、映山红灌丛,水马桑、南方六道木、灯笼树灌丛 常绿灌丛 檵木、乌饭树灌丛,小叶黄杨灌丛,都支杜鹃灌丛,黄山杜鹃灌丛 草丛/白羊草草丛,白茅草丛,黄

19、背草草丛,金茅、荩草草丛,芒草草丛,大油芒草丛,沼原草草丛 湿地植被 沼泽植被 芦苇群落,水烛群落,稗草群落,荻群落,苔草群落,香蒲群落,蓼群落,狗牙根群落,喜旱莲子草群落,暖地泥炭藓群落 水生植被 莲群落,荸荠群落,菰群落,毛轴莎草群落,疣草群落,荇菜,水鳖群落,细果野菱群落,菱群落,紫萍、浮萍群落,芡实、细果野菱群落,满江红、槐叶苹群落,大薸群落,金银莲花群落,芡实群落,马来眼子菜群落,聚草群落,菹草、苦草群落,菹草群落,聚草、苦草群落,苦草群落,苦草、马来眼子菜群落,苦草、金鱼藻群落,苦草、小茨藻群落,聚草、黑藻群落,苦草、黑藻群落 沙生植被/沙兰刺头、软毛虫实群落 盐生植被/柽柳群落,

20、西伯利亚蓼群落,盐地碱蓬群落 作物植被 旱地作物植被 小麦,大豆,玉米,夏甘薯,杂粮,烟草,棉花,油菜,蚕豆 水稻及其他水生植被 水稻,绿肥等 经果林 油茶林、油桐林、板栗林、香榧林、山核桃林、漆树林、茶园、桑园、杜仲林、银杏林、苹果园、梨园、葡萄园、蓝莓园、柑桔园、枇杷园、枣园、桃园、石榴园、猕猴桃园等 表A.3 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野外实地监测记录表 记录编号:监测单位:监测人员:观测者:记录者:监测单元:起点经纬度:时 间:终点经纬度 时 间:天 气:温 度:风 速:生境类型:干扰源:注1:监测线路上所见个体均须记录。注2:种群数量是指实际观测到的某种动物的个体数量,动物个体区分为

21、成体、亚成体、幼体;如果集群分布,记录个体数量。注3:痕迹类型表述:足迹、粪便、脱落物(毛发、角)、巢、卵、其他等。注4:具体观测的实体生境的植被类型填写植被亚型或群系。注5:死体处理:就地掩埋、焚烧、封装送检。注6:活体现场处理:应急治疗、隔离、处理放归等。注7:干扰源是指影响监测对象行为活动的人为生产活动,如禽畜养殖、水产养殖、生产建设活动等。物种名称 地理坐标 种群数量 雌雄比 痕迹类型 痕迹数量 植被类型 异常症状和数量 现场处理记录 经度 纬度 症状 死亡数量 其他异常数量 初检结论 是否取样 现场处理 表A.4 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野外红外相机监测信息统计表 监测单位:监测人

22、员:监测区域(经纬度):监测起止时间:相机布设数:相机信息录入:序号 相机点位 有效照片 拍摄时间 物种名称 总数量 成体 幼体 雌雄比 行为状况 持续时长 天气 温度 经度 纬度 小生境 注:相机点位小生境指其周边 100 m 以内的自然植被、地貌特征等。表A.5 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基础设施面积表 单位:m2 设施名称 药品存储室 仪器设备资料室 救治隔离室 办公场所及附属设施 面积 30 30 40 40 说明 两间配置,满足药品分类存放及样本保存条件 两间配置,满足各类精密仪器设备保管条件 两间以上配置/附录B (资料性)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仪器设备明细表 见表B

23、.1。表 B.1 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仪器设备明细表 类别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监 测巡 护设备 1 专业拍摄相机 套 2 相关配件 2 摄像设备 台 1 3 单筒望远镜 台 1 相关配件 4 双筒望远镜 台 4 5 红外相机 台 若干 6 夜视仪 台 1 7 测距仪 只 1 8 野外手持记录仪 台 2 9 无人机 台 视情况需要及条件配置 10 交通工具 台 视情况条件配置 办 公及 信息 传输 11 台式计算机 台 根据人员定量 12 便携式计算机 台 2 13 传真打印一体机 台 视需要配置 14 投影仪 台 1 15 扫描仪 台 2 16 移动存储盘 个 1 视人

24、数及需要配置 样 本采 集储存 17 解剖工具 套 1 解剖刀、手术剪、镊子、解剖盘等野外死亡动物的解剖用具 18 捕捉工具 套 2 扣网、鼠铗、采集袋等 19 灭菌消毒 套 2 高压灭菌、消毒锅器具 20 冰箱(低温)台 1 暂时存放样品 21 干燥箱 个 2 22 便携式保存箱 个 1 23 液氮罐 个 2 24 采集样品小器具 若干 样品采集器具若干,常用的镊子、试管、烧杯、采样瓶等 防 护应 急装 备物资 25 个人防护 套 若干 野外巡护劳保用品、防疫服、医用手套、电筒、急救包等,视人数定。26 帐蓬 顶 2 27 睡袋 个 若干 28 隔离转移笼 个 2 中大型兽类 29 手提隔离箱 只 2 小型受伤或染病动物 30 防疫常规器具与药物 若干 隔离警戒带、消毒药剂(生石灰、火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