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海门市悦来初级中学 季萍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三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思考。 一、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反思中学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90%以上。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及注意事
2、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作概括总结。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看,长期、单一地选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显然是极不妥当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的,它不能使人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而只能使人的头脑成为仓库。而这种情形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新课标在教育目标中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分列出来,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不是只重结果,也不只是进行单一智力的培养。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策略针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弊端,在现有的初中化学课程体系中
3、,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三方面抓起。1.创设良好情境,加强化学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2.加强实验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本身就具有探究性,但由于探究性不十分强,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讲“分子的性质”时将盛浓氨水的小烧杯和盛
4、酚酞溶液的小烧杯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会儿,酚酞溶液为什么会变红?学生会提出多种猜想,教师应先让学生提出猜想的方法,再通过实验验证:将蒸馏水和浓氨水分别加入酚酞溶液中;将酚酞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后经过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分析,得出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水中有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微粒,进入酚酞溶液中,使其变红了。这样结合实验引导学生探究,不仅能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且有利于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3.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化学科学素质。化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面广,但难度适中或倾向简单,化学实验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又有利于学习学生形成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获得比较熟悉的实验技能。在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选择演示实验时,应以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前提,以符合直观、简单、安全、可靠为基本条件,以规范操作为保障,以帮助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及获取化学知识为目的。其次,学生实验和简单实验设计及实验习题是学生实验技能形成很好的途径。4.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造就了大批缺乏创新意识的学生,而且使教师惰于创造。因此,在教学中要从自我做起,潜心挖掘教材,对教材中实验存在的缺憾大胆改进。如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白磷属于剧毒品,取用时不太方便,有时将白磷置于锥形
6、瓶内,还未称量好整个装置的质量,白磷就自燃了。因此,我做了这样的改进:取一小粒火柴头(将火柴折断后得到)置于试管内,用橡皮塞塞紧,并用试管夹夹住,一同置于天平上称量,然后加热试管,让火柴头燃烧完再称量,可以观察到天平仍平衡,同时清晰地看到试管内生成的白烟且白烟不断下沉,进一步说明五氧化二磷的密度比空气大。5.注重常规教学模式。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好有关实验的教学常规,可以避免学生和教师实验的盲目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主要做好如下环节。(1)要有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实验目的和要求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有方向,操作才会认真。(2)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器材和药品;实验教学程序的设计;在每个实验教学前,教师应按课本中的实验要求,认真做几遍,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总之,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在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中,必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教学。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体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上面所探讨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对策是作为“大众现象”的提出,不可一概而用。针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