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圳市龙岗区簕杜鹃幼儿园HUAIHUASHI HECHENGQU JIUXIUXINSHIJI YOUERYUAN园本教研论文题 目: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倾听习惯 作者姓名:殷海桃 二一三年十月目 录摘要1关键词1引言1正文1一、在集体活动中运用多种方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1 (一)、变换方式问问题法 1(二)、设置悬念法1(三)、多媒体运用法1二、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1(一)、利用“指令性游戏”发展孩子倾听能力,培养孩子倾听习惯1(二)、利用“传话游戏”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1(三)、利用“辨错误游戏”来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1(四)、组织新颖有趣
2、的教学活动,引起幼儿倾听兴趣 1三、把握教育活动中的时机,不断培养,强化倾听习惯的形成1(一)、身体力行,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习产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1(二)、善于捕捉每个活动中的细节,及时培养幼儿倾听习惯1 (三)利用电教设备来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1(四)利用“家园共育”的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1四、在活动中有效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策略 1(一)以欣赏故事为切入口,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1(二)开展各种随机性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1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倾听习惯 单位名称:深圳市龙岗区簕杜鹃幼儿园 姓名:殷海桃 摘 要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言语活动, “一日活动皆教育”,我们在幼
3、儿平日的活动中,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利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幼儿学会倾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也就要让我们更好的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使他们理解对方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幼儿的生活经历日益丰富,交往面日渐扩大,他们想说的也就越来越多,但他们掌握的词汇和语句还很有限,因而往往语言不完整、不丰富,甚至不准确。幼儿只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后,应付在倾听中发展口语,在倾听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苏格里拉说:“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莫里斯说:“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关
4、键词 小班幼儿;培养;倾听习惯;策略;什么是倾听呢?倾听就是指细心的听,倾听习惯好,幼儿的学习效果就佳,倾听习惯差,幼儿的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保证孩子愉快生活、学习、游戏、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保证。现在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家中比较重视对他们的早期教育,孩子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许多,可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较贪玩,不能认真仔细的听,大人说话时爱插嘴,在现在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一位幼儿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幼儿却高高地举起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幼儿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幼儿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
5、垂头丧气地转移听的注意力,做起自己的事;当发言的幼儿讲得绘声绘色时,许多幼儿却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一事当老师说:“请小朋友跟旁边的同伴讨论一下问题,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未等老师说完,孩子们已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讨论,教师的后半句话早已淹没在孩子们的声浪中这都是孩子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所引起的。特别是我们小班的孩子控制能力较差,没等老师问完,他们就会抢出来。有时从家长们的口中也会听到这样的唠叨:你怎么这么没记性,老师说的话一句也记不住;这孩子回到家问她老师课上讲了什么,她却说不上来,是不是不用心听;有的总是一味责备孩子。凡此种种,不由得引人深思。纵观我们现在的幼儿园教学,因为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6、忽视或轻视了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活动中,老师讲得津津有味,而幼儿心不在焉;同伴发言,他说他的,我干我的。因为没有认真倾听,好多幼儿都不知道刚才讲了什么,更谈不上组织幼儿针对性教学活动内容进行讨论,让幼儿主动挖掘发散他们的思维了。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幼儿创设一个让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因此,教师给了幼儿足够说的机会,但对幼儿“听”的习惯培养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听”可以无师自通,不需训练,这样的认识,严重影响了幼儿倾听能力的提高。自古以来,培养幼儿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师无不在课堂上要求幼儿
7、用心听讲。可惜的是近年在反对派传授式教学的背景下,人们在尽量回避“让幼儿用心听讲”的字眼,甚至面对幼儿是否用心听讲也难以有适当要求了,导致有的幼儿课堂上养成了不愿听讲、不会听讲的习惯。因此,我认为倾听从小班开始抓起也是很重要的。近年来,我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小班幼儿的倾听习惯:一、在集体活动中运用多种方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一)、变换方式问问题法一般在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总会问:“某某小朋友回答得好不好,对不对?”幼儿就想都不想地回答:“好或不好。”有些幼儿根本不在听,也跟这回答:“好或不好。”我们可以换种问法提问:“某某小朋友有什
8、么地方念得很好?有什么地方念错了?”这样幼儿就必须要认真听好,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当然老师在幼儿回答得好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加以表扬和鼓励,从而激发他们再次认真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二)、设置悬念法孩子是好奇好问的,比如在念一首儿歌或在讲一个故事之前先提问,让幼儿带着悬念,怀着寻求答案的心理有意识地去听,激发了幼儿的倾听兴趣,激起他想听、想知道结果的愿望。如分级阅读唱歌,活动前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故事的角色等,而是选择了一些不同的声音的音乐,让他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声音。在猜的过程中我不时地问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以前听过吗?试试自己做做看”等,在交流的方法中,幼儿懂得只有认真听才能
9、听出声音的不同。对猜一猜充满兴趣,掌握了倾听的方法,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三)、多媒体运用法根据活动需要恰当的使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更生动,学习气氛更宽松,幼儿思维更活跃。如:阅读一颗纽扣。“小老鼠问了哪些好朋友,他们的纽扣分别是什么样子的?这颗纽扣到底会是谁的呢?”此时,幼儿可以从课件画面更清楚的观察,超越了图书的画面拓宽了幼儿想象的空间。幼儿说:“我看到了小白兔的衣服上有萝卜,我觉得它的应该是萝卜纽扣”此时课件大大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幼儿想象表达的越精彩,幼儿倾听的兴趣就越高。二、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也正是在游戏中得
10、到发展的。特别是年龄小的幼儿,游戏时很投入,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说话,幼儿很容易接受,因此我在活动中经常采用游戏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一)、利用“指令性游戏”发展孩子倾听能力,培养孩子倾听习惯小班的孩子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加上他们对幼儿园的活动规则不了解,因此活动中往往控制不住自己,东张西望,想说就说,想走就走,注意力不易集中,倾听能力、倾听习惯比较差,常常出现你说你的,他做他的现象.需要老师不断督促或提醒,根据我班孩子好动,缺乏自控能力,爱插嘴,做事缺乏耐心的特点,我常常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指令性”游戏,针对此,我每天组织幼儿开展“稚语童言”活动,对幼儿在活动中倾听习惯的培养做了一些尝试。在
11、“稚语童言”活动中,我们每天请一两位小朋友主讲一件事,或高兴,或难过,或有趣都可以,讲完后由其他小朋友向主讲者提问或讲讲与这件事有关的内容。由于每位主讲者都是有所准备的,因此幼儿的表达较有条理,且讲的内容又是幼儿自己身边熟悉的事,如去公园放风筝,去亲戚家作客等,很容易引起小朋友们的共鸣。幼儿喜欢听,自然会调整注意力专注地听。这一活动看似以讲为主,但实际是听在其后支撑。幼儿的首要任务就是“听”,听懂后,在其理解的基础上发问,可以向主讲者提一些与这件事有关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补充自己的所见所闻。可以提问,就进一步激活了幼儿的思维活动。而这时教师需作一些适当介入,通过简单明了的提示、提问帮助幼儿掌
12、握一些听的技巧。如,一幼儿讲述“今天,妈妈带我去公园放风筝”听的小朋友都没有发现语病,于是我就问:“今天你在幼儿园,妈妈怎么带你去呢?”这时,大家才发现话中的问题。如此一来,幼儿就听得更为仔细,也更能理解讲述的内容了。(二)、利用“传话游戏”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传话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这种方法既可以在幼儿园专门开展,也可在家庭中专门开展.如让爸爸告诉孩子一句话,请孩子告诉妈妈或爷爷,奶奶。在幼儿园可以分组进行,利用比赛的游戏方式,教师告诉每组排头,让排头的幼儿依次向后传话,看哪一组传得又对又快,由于孩子都很好胜,为了得第一,一次比一次听得认真,这样经常性的开展传话游戏
13、能逐渐培养孩子仔细倾听的能力和习惯。 (三)、利用“辨错误游戏”来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常常发现有的孩子在听说一件事,只听到其中的一部分就听不下去了,回答问题时出现马牛不相干的事情,这说明孩子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开展一些辨别错误的游戏,让孩子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变,如“春天大雪纷飞,母鸡喔喔啼,催人早早起,小鱼在天上飞,鸟儿在河里游,兔子尾巴长,猴子尾巴短”等等,让孩子挑出其中错误的地方并纠正.辨错误游戏不但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倾听习惯的形成。 (四)、组织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引起幼儿倾听兴
14、趣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往往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感兴趣,注意力也易集中,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前我都要仔细斟酌教材,制作教具,做好教学准备,利用其兴趣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良好的倾听习惯,效果非常好,如在阅读活动您早的活动中,我制作了故事中的动植物头饰,用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语调、不同的动作演绎故事内容,我发现孩子深深的被我的生动有趣的表演而吸引,孩子们看到美丽的花朵,高高的大树都长出了大大的眼睛,鼻子,嘴巴等,象人一样会说活,感到很有趣,很滑稽。活动中饶有兴趣的倾听着老师讲述故事,产生一直想继续听下去了解故事结果的愿望,爱打扰同伴的幼儿不再回头转向,不再玩弄衣服、裤子上的绳子、装饰品等。讲完故
15、事后我和幼儿共同设计表演故事的游戏场景,动静交替开展活动,孩子们带上头饰后,异常兴奋,有的跳跃着,有的拥抱着,表演时天真可爱的孩子好像身临其境真的来到了草地上,花园里,他们亲热的和小花、小草、大树等问好。这种有趣的教学形式,幼儿的注意力容易集中,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不知不觉便学会专心听讲,孩子的天性是好动,好奇,有目的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将倾听习惯渗透到游戏中.可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形成稳定的自觉性行为。三、把握教育活动中的时机,不断培养,强化倾听习惯的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促而成的,它是一个慢慢培养模仿、强化的过程,因此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做有心人。 (一)、身体力行,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习
16、产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有教学经验和丰富观察力的教师都知道,教师的言行举止更是孩子乐意模仿的对象,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经常发现孩子们常常自发组织“老师和学生”的游戏.当看到“小朋友”都坐神气了,小老师就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述故事,并模仿老师喊坐得端正的幼儿回答问题,我发现淘气的幼儿没有回答的机会就唉声叹气,拍腿跺脚。孩子都希望能表现自己,得到他人的肯定,所以在活动中应都关心他们,经常和他们说说话,作为教师平时不管自己的工作有多忙,情绪怎么不好,都要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注意看着孩子的眼睛,让孩子把话说完,从而树立认真倾听的榜样,如每天早晨我会和一些孩子亲切交流,问问他们今天
17、是谁送他们上幼儿园的?早饭吃了什么?是自己吃的还是大人喂的?等等,表扬他们能大胆的和老师说话,赞美他们的点滴进步,让幼儿有意识的倾听别人说活。 (二)、善于捕捉每个活动中的细节,及时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当集体活动开始,我首先捕捉孩子们的眼神,经常做的一件事是看看哪些小朋友的眼睛里有了老师,从而激发孩子倾听兴趣。当给孩子们讲故事时,在关键时刻我会停顿,提出疑问,让幼儿带着思考进行倾听。当别人回答问题时,我会请小朋友们对某个小朋友的答案,提出不同的意见或评价,从而鼓励幼儿积极倾听.当在活动进行时个别的小朋友出现不认真倾听的现象,老师则轻轻地走过去抚摸他一下,示
18、意他认真倾听,长期的持之以恒,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一定会逐步形成。四、在活动中有效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策略(一)以欣赏故事为切入口,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喜好,选择好故事,可将故事中的诱人的问题放置于课前提问,进行先引导以更好的激发他们认真欣赏故事。这也是适合小班的年龄特点的也可在语言活动中模仿故事中的对话,表演故事中的内容,如:故事没长耳朵的小老虎为例,进行表演或学说几句,从中让孩子明白倾听对人的重要性,如果不认真倾听可能会做错事情弄个大笑话等。(二)开展各种随机性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1、建立良好的倾听规则游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如课前让孩子安静的规则如做
19、木头人、手指游戏等可以很好的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课中对孩子认真倾听的表现给予及时表扬,以引导其他孩子注意倾听等。 2、利用游戏、活动的区角,培养孩子的倾听练习。如在语言区、小老师、幼儿园等培养他们的交谈和倾听习惯。(三)利用电教设备来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抓住孩子们爱看电视、听录音机的特点,来帮助他们倾听习惯的培养。(四)利用“家园共育”的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针对每位家长的不同观念、不同学历层次,需要家长的参与,共同教育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利用以下的措施: 1、引导家长更新观念,了解孩子原有的经验,在家中循序渐进地利用任务、指导、讲故事等形式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2、指导
20、家长在生活中及时的给予正确引导。 3、教师与家长的共同配合。利用任务意识,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这对孩子来说就有更高的要求了,它不仅要求孩子认真专心地倾听,还要幼儿具有很好的记忆力,这与他们是否具有任务意识相关。如放学前通知孩子明天带好某一物品或传达一句话等形式,以此来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孩子一旦适应幼儿园生活之后,帮助幼儿尽力认真倾听的常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立倾听的常规不能空洞的说教,必须从孩子喜欢的故事、儿歌、游戏和实践活动中进行。做“老师和学生”的游戏是孩子爱玩的活动,孩子们最能理解不认真倾听会影响他人的心情,是不尊重别人没有礼貌的表现。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孩子建立别人说话我认真听,我说话别人才会认真听的常规意识,有助于形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孩子们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持之以恒的训练和教育,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学习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