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作 者:兰文文性 别:女职 称:小学一级教师学 历:本 科单 位: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插花小学通讯地址: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插花小学电 话:3661100 手机:18805687127电子邮箱:798642656 .com邮 编:236136文 摘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加快,多媒体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具有声形兼具、图文并茂的优点,可以给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无限生机、活力。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几点认识。关键词 小学语文 电教媒体 运用正 文 随着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的引进课堂,给语文课堂
2、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集文字、声音、影视、图像等于一体,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很好的效果,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直观性和启示性,成为当今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最佳走向和优化课堂的重要途径。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媒体有强烈的刺激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对于激发
3、学生的兴趣动机、提高认识的积极性、开发智力具有很好的作用。如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海底”这一段时,我先让学生理清海底有哪几类物产,略讲“珊瑚”、“海参”、“大龙虾”后,重点讲“鱼”这一类物产,我边打开多媒体边用语言描述:“现在老师带你们一起去西沙群岛,让我们潜入海底,去欣赏那美丽的鱼。”学生一边做着潜泳的动作,一边瞪大了两只眼睛,观赏着眼前五彩缤纷的鱼,还情不自禁的发出声声赞叹,似乎已置身于海底。此刻抽象的语言与鲜明的实物形象建立起联系,我适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在海底看到了那些鱼啊?”这下,课堂气氛更活跃了,学生纷纷列举刚才媒体中看到的鱼和自己想象的鱼,课堂成了“鱼”的交流会,我继续引导
4、:“海底有那么多鱼,课文中为什么只写了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头上长着一簇红缨的鱼,以及扇子鱼、气鼓鱼呢?”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了学生的讨论,最后他们终于领悟到课文是按海底鱼的颜色和形状这两方面来选材和分述的。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被激起之后,在创设情境中主动、积极地进行解决问题,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 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一篇课文,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何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闻其声响、观其色彩、悟其情理,体会事物动态的变化、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相通、情相融,这是语文教学中要着力培养的本领,也是准确理解课文的基础。如赵州桥一课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并赞扬了我国古代
5、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全文文字优美、描写生动,然而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领会赵州桥的特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基于此,我在教学中较多的使用了多媒体。课文第一自然段讲了赵州桥的所在地区、设计人员及建桥时间,这些学生都很容易理解,只是什么样的桥叫“石拱桥”学生难以弄清楚。因此,教学一开始,我便让学生看录像片赵州桥全景,并作适当的讲解,让学生认识“石拱桥”,知道赵州桥的与众不同之处,当讲到赵州桥的特点时。再次录像,让学生知道赵州桥的雄伟-长和宽;明白赵州桥的设计技巧-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桥洞。整个认识过程由局部到全体,由抽象到具体,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小桥洞的作用时,
6、我先引导学生读句子,然后屏幕展示“无小桥洞”的桥,说明它在洪水中和容易被冲垮,接着展示赵州桥,因为它在大桥洞顶上还设计了四个小桥洞,洪水来时,从小桥洞流过,桥身安然无恙,最后引导学生背诵:由于四个小桥洞的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采取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设计小桥洞的道理。第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精彩之笔,作者精心描绘了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着的精美图案,当讲了栏板上这些姿态各异的龙时,我再一次打开多媒体课件,大屏幕上出现了吐着水花的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而又各回首遥望的两条飞龙,戏珠的双龙,都显得如同真的一般,书本上的几句抽象的话,变成了学生
7、看得见的具体画面,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到了龙的世界里,真正感悟到赵州桥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达到完美的统一。最后我再次让学生聆听全文录音,引导学生披文入境,由桥想到造桥的人,由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想到造桥人的智慧和才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 创设情境,理解词句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多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
8、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地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民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视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
9、“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级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又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多媒体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
10、的过程由眼一耳一脑一口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四、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想象是借助表象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 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观看视屏, 视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他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很快将翠鸟的形象刻在头脑之中。于是,我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看到学生们畅所欲言,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
11、些方面呢?说说理由。”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为语文课堂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将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参考文献1黄世稳.更新观念发挥多媒体优势:试论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7(32).2周学年.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革新,2007(7):41.3 周希文.多媒体辅助小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软件导刊,2007(10)4 杨佳爱.谈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科学教育家,2008(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