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2.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并运用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用纸条摆三角形来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过程,体验实验发现、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思维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教学难点:应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三、教学准备学校某处图片,教材第62页例三情境
2、图片,操作用的各种长度的纸条等。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看看这是哪里?(我们学校)平时我们去食堂吃饭可以怎么走?你喜欢怎么走?为什么这么走呢?(出示图片)预设:生:这条路近一些。2师:是的,这条路近一些,为什么近一些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出示例三情境图。(1)师: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他可以怎样走?(2)为了描述方便,我们把这几条路线分别标上序号。在这几条路线中那条最近?为什么?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说一说理由。2为什么中间这条路最近?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出“两点间的距离”。板书:两点
3、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3请大家看一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的路线围成的图形近似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的路线围成的图形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走了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走了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3条边都具备这样的关系呢?(三)互动新授1. 师:我们提出了问题,也有了一些猜想,就需要想办法进行验证。我们通过实验来证明。如果任意给你们三条纸条,把它们当作三条线段,一定能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
4、吗?2. 学生动手操作: 用3根纸条摆一个三角形。在每组的桌上都有5根纸条(2cm、3cm、5cm、5cm、6cm),请学生从中任取3根围三角形,看能不能围成,作好记录。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有些组的纸条能摆成三角形,有些组的纸条不能摆成三角形。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那几组纸条,寻找原因,深入思考后汇报。4.全班交流:(1)什么情况下三根纸条肯定不能围成三角形。预设:2cm、3cm、6cm这组不能围成三角形;2cm和3cm这两根纸条接在一起没有6cm的长。引导学生小结:当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2)不确定。通过操作,学生对2cm、3cm、5cm这组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5、会有争论,这时用上线段图演示,在数形结合中理解。在演示中,学生可以看到当AB+ACBC是,AB、AC已与BC完全重合。由此学生认识到:当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这三条线段也不能围成三角形。(3)学生知道了什么情况下三根纸条不能围成三角形,那什么时候能围成呢?是不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以2cm、3cm、6cm这组为例。虽然2+33,3+62.所以不是只要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那需要几组呢?”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继续举例,3cm、5cm、6cm这一组中,3+56、3+65、5+63;5cm、5cm、6cm这一组中,5+56、5+65。通过举例,
6、学生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板书: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5师:观察得出的结论,你觉得哪个词比较重要?(四)应用深化1师: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您能用它来解释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中间那条路最近的原因吗?2师:观察我们学校的图片,你能解释为什么大家喜欢走这条路吗?(出示图片)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能与它们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能与它们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的木棒的长度可能是( )cm。(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能说说你的心得、收获以及不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