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浏阳市长南路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 2 )
科目
数 学
年级
三
班级
76
时间
16年 9 月 9日
课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
节次
1
教学目标(含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含重点、
难点、关键点)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学法
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
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
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
(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2)两位数的退位减。
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生:列式65-48.
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 ):先算65-( )=( ) 再算( )○( )=( )
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
(3)比较算式。
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
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
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
五、作业设计
1、13页5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
1、65-50=15 15-4=11
2、65-40=25 25-8=17
教 学 后 记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引导教学法。首先,我将数学知识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在课堂上,我依旧充分利用教材的“乘车问题”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帮忙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其次,在第二部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让学生与前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相比较,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充分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