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创新校长的办学之魂.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92742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01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校长的办学之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创新校长的办学之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校长的办学之魂 实施创造教育必须依靠富于创造性的教育者,特别是教师和校长的创造性劳动。创造性教师和校长是“活的学校”的灵魂和创造性学生的培养者……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更应该是学校创造教育的灵魂。——陶行知 教育家简介:     陶行知,现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创新管理为宗旨,并在理论上、实践上给予阐述和履行的教育家。他从我国国情出发,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合理因素,创立了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无不闪烁着创造的光芒。他创造的“小先生制”是普及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可以这样说:陶行知是中国创造教育的开辟者。 感言品析:     陶行知曾讲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这个意义上,校长更应该是学校创造教育的灵魂。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办好学校的关键在校长。教育创新,校长责任重大,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校长,才能带领全体师生共同创新,在创新中获得共同成功!     1943年,在面对教育管理变革的契机时,陶行知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创新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作为教育管理的最大追求,也必然孕育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校长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唯有直面挑战,放大校长的“凸现作用”,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创新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更不是盲目冒险,要讲究科学性,善于创新,依靠教科研兴校。陶行知不仅深刻论述了创造精神对于校长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为校长创造性地应对办学管校中的各种困境和矛盾树立了榜样。譬如,为贯彻“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之工学团”的办学宗旨,陶行知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先生制”,教学方法上强调“即知即传,即传即联”,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当时的师资瓶颈难题。     创新没有止境,昨天的新事物到今天已变成为精通事物了,向明天发展需要进一步的创新。一个新的教育技术革命正悄然而来,学校教育必将适应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产生一次重大的变革,以新的面目来承载为社会造就高素质人才的神圣使命。     学校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吻合全国教育万马奔腾、你追我赶的格局。随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应该充分意识到学校管理在创新中的特殊使命,充分发挥自己在学校管理中的中坚与示范作用,以政策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把创新与创效统一起来,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管理创新目标。 典型案例: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智者     在中国近代的教育上,有这样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革,致力于中国的乡村教育,为中国教育寻求出路,他是对中国教育最有影响的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就是陶行知,他创造了中国乡村教育的奇迹。     他怀着教育救国的决心,大力开办乡村教育,他的教育宏愿:“排除各种困难,筹措100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     他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在浙江创办湘湖乡村师范,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作为倡导乡村教育的校长,他之所以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是因为他在那个时代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这“力量”源于他的教育大智慧:他卓越的教育思想、他的“创新”以及他充满智慧的教育。     陶行知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他创办乡村学校的历程中,他创下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四个“第一”。     一、第一个跑到农村办学的人     陶行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以农立国,一百个人当中有八十五个住在乡村里。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也就是到乡村去的运动。”因此,他从美国留学回国不久,就以自己是平民出身的觉悟,毅然放弃大学教授、校长和教育厅长不当,卸西装,退革履,鞋帽芒鞋,奔向农村,奔向平民。1927年,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旨在建立一支合格的乡村教师队伍;1928年,他又派人到浙江创办湘湖乡村师范,人称“浙江的晓庄”。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开展乡村教育普及运动。1939年又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二、第一个提出学生要在德、智、体三方面做到全面发展的人     他早于1979年7月22日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生讲演会上的讲演中就提出“要完满发展……譬如在体育上,耳目口鼻手足,统要使之健全;要智育上,既要使他自知,又要使他能够利用天然界的事物;在德育上,公德和私德,都不可欠缺的。”     在育才学校,陶行知要求学生们在学习文化课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劳动等课程的学习。学生们的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的。每天上午上文化课:语文、外语、数学、哲学。下午上专业课:文学、音乐、戏剧等。还要参加劳动、军事训练和社会调查等等活动。     陶行知还鼓励学生创办文学组,文学组办了几十种壁报,还在重庆开诗歌朗诵会,很受大家欢迎。他们成立了“榴火诗社”,陶校长专门为诗社题词,文学组的学生们有些飘飘然了。有的人留起了披肩长发,有人特意穿破衣服,自社同为艺术家的派头。也有的人自认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说话尖刻,爱讽刺人。除夕夜,陶校长把组学生召集起来,一面吃瓜子,一面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文人应是灵魂干净、品格高尚的人。衣服脏得很,破了也不补,这是乞丐,决不是文人应有的样子。”他又摸着一个男同学乱蓬蓬的头发说:“这是茅草山。工要放一把火,叫‘放火烧山’。”几个留长发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陶校长拿起剪刀,亲自给他们剪了发,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学生们听得心服口服。     三、第一个认识到农民教育问题的人     陶行知创造性地独立思考中国的教育问题,总是不离教育实践,不离教育实践上的开拓和革新,他是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认识到农民教育问题的人。他于1926年写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中指出:“中国颖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的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于是他大声疾呼:“我们的新使命,是征集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农村。”     四、第一个提出改革教育方法的人     陶行知也是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改革教育方法的人。他的一生都是在改革教育、不断创新中奋进的。他学成回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南京高师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育法”。他认为“教学”就是要教学生去学,要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他于1919年7月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生讲习会上的讲演中说:“新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在他1919年2月写的《教学合一》一文中更为明确地提出“教学生学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把教和学联合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在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关的经验,发生相关的思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也就是今天我们提倡的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深刻启示:     众所周知,一个校长把一所学校办成一流学校,壮心欲填海仅仅靠升学率,而是薏苡叶一个统领全局的创新思路和凝聚人心的个人魅力和智慧,这是校长最大的成功。陶行知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他创办乡村学校的历程中,创办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四个“第一”。     创新的产生需要校长敢于质疑权威、挑战权威、否定权威,抑制传统习惯,抵抗保守势力,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方法、新观念、新方案;创新的宣传也要求校长具有居高临下的气魄,展现美好的愿景,坚定必胜的信心;创新的实践也要求校长要雷厉风行,改良传统习惯,抑制保守势力,推动创新实施;创新的不确定性,更要求校长要果断决策,避免因争执不下而贻误时机。     校长创新,就内容来说主要指校长在工作过程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 1. 创新校长的素质要求     1、要敢于出创意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险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显然,校长只有行前人未行之路,干前人未竟之事,才能出品牌,出形象,出事业。而这一切又有赖于校长办学的创意。校长出创意应注意把握三个关键点:1、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2、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3、继承与创新的理性对接。抓住三个切入点:1、课程改革;2、课堂教学的改革;3、教育教学的评价。一句话,就是要紧紧抓住创新办学特色的主题。     2、要有批判精神     一个校长不善于反思,不善于拿起批判的武器,鞭旧扬新,兴利除弊,往往工作会流于平庸,会丧失校长角色的“理性”。文革十年,曾有过批判,但那是批判的“滥用”;对付应试教育,多年来也有“讨代”,但更多的是传统与外在张扬。正因如此,教育的“假、大、空”现象在某种程序上有愈演愈烈之势。今天怎样弘扬批判的理性呢?陈云讲:“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个就是要有一种建立在品型伟先生倡导的“思维革命”基础上的“实”,养成鲜活的头脑。否则,新瓶装陈醋,换汤不换药,误国、误己、误人。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法“探索性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转型时期教育批判的理性升华,困而极具生命力。     3、要有前瞻性思考     美国一学者指出:现在比任何时候更能感受到,能不能看到明天会发生什么,将决定事情的成功还是失败。人类生存的崭新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深刻地影响并改造着我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习惯,需要我们重新对人的特性、创新人才的培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更兴宁入和更富有现实性的思考。换言之,校长只有站在这一制高点上,审时度势,“咬定青山不放松”,才会有素质教育的质的结果。     4、更具有合作态度     合作是现代人道德与勇力的双重杠杆,也是创新教育赋予校长的一个基本属性。校长要具有良好的合作习惯,尽可能多地发展与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兄弟学校以及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尽可能好地建构多层次、快节奏、高效能的合作流程,智慧的火花往往孕育在合作的温床上。 1. 校长创新的关键     第一“开放”。开放是一面思想解放的旗帜。一言以蔽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就目前中小学的现实而言,开放的关键就是要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找准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世界、学校与未来的逻辑点,开通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民族教育与国际教育的直通车。也就是说校长要有一种“站在学校,看全国;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地球,看宇宙”的教育视野。     当前校长要着力抓好“四个开放”。一是课程开放,就是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构,形成学校开放型的课程体系。二是活 开放,就是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网络的学生活动系列的建构,把学生置身于一种活的教育场景之中。三是管理开放,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的建构,使学校成为学生“人性与青春”的天堂,成为教师“道德与成京”的乐园,成为社区“文明与发展”的港湾。四是校园开放,就是通过开放性办学模式的建构,形成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世界、学校与未来的有机联系。     第二“开明”。它也是学校“文明与发展”的旗帜。     上世纪初,蔡元培先生以“兼容并包”为旗帜,使“科学”与“民主”成为北大两座永放光彩的灯塔。中国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对自身,对教育有了更为成熟的认识,开明即是办学过程中教育规律的一种客观存在,又是办学者基本价值观的理智反映。因此作为校长要大胆举起“开明 ”这面旗帜。     就当前的现状而言,校长要特别注意抓好两件事:其一,建构人性化校园。也就是要让校园弥漫着人的理想,人的发展,人的活力,人的激情,使人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完整而又和谐的张扬,进而达到吕型伟先生主张的“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尊重怪才”的教育境界。其二,倡导发展性评介。教育的过程既是一个面对历史检索精华的过程,又是一个面向未来萌发思想的过程。换言之,学校孕育新观念、新思想、新创意是人的客观发展的必然。一个成熟的校长是会用一种发展性评价的策略来审视这一切的。向青春让步,向学生学习,从而推动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现代文明进化。     第三“开化”。学校从来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就是要创风气之先,得风气之先,成为一个地主个社区文明的摇篮。 反观现状,校长要强化“三个意识”。一是道德意识。强化人的现代道德观,使师生能在知识产权等现代文明的深层次问题上更具人格魅力。二是竞争意识。就是要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确立人的现代竞争观,让师生适应竞争,学会竞争,不逃避竞争。敢于承受挫折,敢于“头破血流”,敢于捍卫真理。三是民主意识。就是要在社会法制的约束下,形成人的现代民主观,用民主催化创新,用人权推动发展,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生活落在实处。     三、校长创新的教育机制     要使校长的创新意识符合人的发展水平,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创新教育的基本规律,要抓住三个重点:     ——强化道德需求。理性的常识告诉我们:一种意识只有道德化了才具魅力。有鉴于此,只有将校长的创新意识内化成为道德需求才具有生命的风采。当然,校长的这种道德需求是以社会的民主和人权的事实表达为基础的,是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翔的。因此它拒绝“假、大、空”,拒绝急功近利,呼唤“实事求是”,呼唤“标新立异”,呼唤“敢为人先”,并把这一切自觉地融合在自我的主动发展之中。     ——建立竞争机制。流水不腐,户枢不蠢。要以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为契机,实施校长竞争上网制,推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打破校长的铁交椅,实现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校长管理体制。同时,还可面向全社会,建立校工资格考核制,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事校长职业,形成“鲶鱼效应”。     ——加强岗位培训。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校长更是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校长培训方式,让校长了解社会、了解未来、了解现代科技,从而自觉地站在人类发展的制高点上,审视教育,审视未来,把创新教育引向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