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语文必修三活动单老王活动单【学习目标】1.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2.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学习方案】活动一 整体感知课文一、知识积累1、作者简介来源:学科网ZXXK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2、背景介绍老王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但是,
2、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二课前预习1、基础知识伛( ) 荒僻( ) 攥( ) 塌败( )取缔( ) 骷髅( ) 滞笨( ) 愧怍( )惶恐( )攥着( ) 2、速读课文,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好心、厚道、老实、有良心、关心人。需要钱,可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活动二 精读课文1、 课文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并用一个字来概括他的生活。 2、“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这一句表明老王是怎样一个人?“大概”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
3、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请你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年月?为什么“蹬三轮”的要组织起来?如何评价那个时代? 4、从文章里,你能不能感觉出“我”与丈夫当时的身份与处境?5“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第一段中对老王僵尸般形象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来的鸡蛋再多,总也有个数量,为什么说多得数不清?7、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强笑”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要强笑?活动三 品读课文 1课文首段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而第六节却说“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是不是矛盾?2.杨绛先生对老王是照顾有加,并没有剥削老王的行为,既没有在物质上亏待老王,也没有在精神上鄙视过他,何以篇尾说“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