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下语文一二单元总结.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89823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语文一二单元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下语文一二单元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社戏》生字词 1.字音  惮dàn   踱duó   棹 zhào   归省(xǐng)    行(háng)辈    怠慢(dài ) 撺掇cuān duo 凫(fú)水  橹lǔ    旺(相)xiàng   撮 cuō  乌桕jiù    颇(pō)  潺潺(chán)  絮叨(xù dao)  弥(mí)散  缥缈(piāo miǎo)家眷(juàn)  舀(yǎo)水   蹿( cuān)   钳子(qián)  竹篙(gāo)   乌篷(Péng )  癞(lài) 大抵 (dǐ) 欺侮 (wǔ) 装模作样(mú) 纠葛 朦胧 依稀 婉转 悠扬 踱来踱去(duó) 踊跃 皎洁 缥缈 胆怯(qiè) 挑剔(tī) 膝盖(xī) 鞠躬 2.解释 惮:怕,畏惧。 踱:漫步行走。 棹:划(船)。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两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与辈分。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水:游泳。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依稀:隐隐约约。 纠葛(gé):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宛转,悠扬:这里是形容笛声的曲折和谐,优美动听。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弥散:弥漫消散。 漂渺,通常写作“缥缈”“飘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撮: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向午:将近中午。 疏疏朗朗: 1、形容植物稀疏,不茂盛。2、形容人或物很少 第二课 哦,香雪 褶皱(zhě) 给予(jǐyǔ)纤细(xiān) 隧道(suì)呼啸 挟带(xié) 脊背(jǐ) 辗轧(niǎn yà)储存 挽留 贪婪 捶打 娇嗔(chēn) 虔诚(qián)心不在焉 胭脂 (zhī) 斟酌(zhēn zhuó)撼天动地 震颤(chàn)惆怅(chóu chàng) 帮腔 宽恕 委屈 喜怒哀乐 磨磨蹭蹭 甘心情愿 宛若 诞生 计较(jiào) 慷慨大度 理直气壮 迟钝 怜悯 塑料(sù) 笨拙(zhuō) 攒下 凛冽(lǐn)瞥(piē) 攥住(zuàn)刹那(chà)吸吮(shǔn) 单薄(bó)紧裹 皎洁 荆棘(jīng jí)怂恿(sǒng yǒng)胳肢(gé zhi)蠕动 无所顾忌 战栗(lì)黑黝黝(yǒu) 悸动(jì):惊惧而心跳。 窸窸窣窣(xī 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 第三课 洛迦诺的乡村 衰老腐旧 提防(dī)别墅 钩心斗角 骤然(zhòu)交涉 抽屉 殷勤(yīn qín)恍然大悟 邮戳(yóu chuō 动辄(zhé)报酬(chóu)勤勉 懒惰 硕大 惊愕 窥见(kuī) 颤巍巍(chàn)畅通无阻 匝道(zā)簇拥 迥异 鸟瞰(kàn) 振翼欲飞 姹紫嫣红 老妪(yù)疏浚(jùn)殉职 栓塞(sè) 惬意(qiè) 第四课 北京立交桥 漫溢 雨后春笋 违阔(wéi):离别,阔别。 偃旗息鼓: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削弱。 错落有致:: 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并行不悖(bèi): 指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 第六课 少年中国说 苟且 怯懦(qiè) 澌亡(sī) 陨石(yǔn) 鹰隼(sǔn) 附识(zhì) 矞矞皇皇(yù):光明盛大的样子。 跷足而待:一抬脚就可以来到,时间短。 第七课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1. 作者何其芳。 颤抖(chàn) 琴弦(xián) 渴望 第八课 青年 倒坍(tān) 沮丧气馁 懦弱潦倒 恪守(kè) 矢志不移(shǐ zhì bù ):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 孜孜以求(zī):比喻不知疲倦地探求。 赴汤蹈火: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行为。为某事付出,努力。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见异思迁:指看见更加新奇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意志不坚定,喜好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随心所欲:一切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志存高远:为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 光明磊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第九课 保尔和冬妮娅 踌躇(chóu chú )揩(kāi)褪色 栅栏 戒备 侮蔑 挠头 惭愧 蓬乱 难堪 泄露 (xiè lòu) 发窘(jiǒng) 九霄云外: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第十课 中国少女 飘拂 苏醒 骚动 简谱 凄厉 敦实 矜持(jīn chí ) 崭新 旗帜 由衷 飒飒作响 绯红(fēi) 遏止(è) 煎熬 绵绵不断 轻盈 星辰 面颊 欣慰 宿愿 深思熟虑:深:周详;思:思考;熟:细致审慎;虑:考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矜持(jīn chí ):拘谨,拘束。 韶华(sháo)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容光焕发: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温文尔雅: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游山西村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 七言律 诗,全诗紧扣一个“游 ”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2、一个“ ”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 ”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足 疑 3、从“丰年待客足鸡豚”能够看出村里人 的特点,全诗表现 的气氛。热情 热烈或和谐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中的意思是诗人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来到了山西村,现在人们常用来理解为 困境中蕴涵着希望 。 5、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 ,流露出诗人 的情感。淳朴的民俗 热爱农村生活 6、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了诗人 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儿? 一方面它是写景的佳句,写出了山水重叠环绕,春光无限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意味,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令人回味。 8、体现农家好客的句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9、赞美古老的乡土风俗,体现乡村古朴: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0、南宋诗人陆游,字务官,号放翁。陆游是爱国诗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 描写洞庭湖烟气迷蒙,浩瀚荡漾的句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 诗人用比喻委婉表明自己希望做官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3、 诗人用典故委婉表明自己要做官的句子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使至塞上 1、 诗人自喻,抒发自己内心压抑苦闷的句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 描写塞外雄奇风光的句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 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二、文章主旨: 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他在文中虚构了一个美丽安宁和谐的世外桃源,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向往和平安宁的生活。 三、重点词语解释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新鲜美丽) (2)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和儿女) (4)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 (6)诣太守,说如此(这些情况) (7)缘溪行(沿着) (8)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9)悉如外人(全,都) (10)咸来问讯(都) 四、古今异义 ①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②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③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指妻子。 ④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⑥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 今义:不够 ⑦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今义:似乎,好像 ⑧如此:古义:这样,这种情况 今义:像这样 五、一词多义 ①舍:便舍船: 舍弃    屋舍俨然: 房子 ②寻:寻向所志: 寻找    寻病终: 不久 ③志:处处志之: 作标记    寻向所志: 作的标记 ④中:中无杂树: 中间 晋太元中: 年间 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⑤其: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代指桃花源中的人 ⑥遂: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遂迷:终于 ⑦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⑧乃:见渔人,乃大惊:于是(一说:竟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然 ⑨之:忘路之远近 助词,的 具答之 代词,指桃源中人 闻之 代词,这件事 处处志之 助词,无义,补足音节。 渔人甚异之 代词,指桃林美景。 6、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7、成语 ①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的美好世界。 ②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也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④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⑤鸡犬相闻: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⑥落英缤纷:落花繁多。 ⑦怡然自乐:悠闲快乐的样子 8、理解性默写 ①文中描绘桃花林奇异景象 (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③《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中“之”所指代的内容是: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④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⑤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⑥表现桃花源中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⑦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的句子是: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⑧《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小孩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10、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九、阅读理解: 1、请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1.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2. 桃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 3. 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4. 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2、课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他们(怡然自乐)的心情。 3、 桃花源中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 (1、桃花源中的人从秦朝就来到这里,与世隔绝的时间太长了。2、桃源中人的祖先“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他们彼此十分熟悉。) 4、从“不复出焉”“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可以看出桃花源人的生活理想是什么? (希望永远生活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的社会里) 5、桃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他们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痛苦生活而叹惋。) 6、“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些话表现桃花源人什么样的特点?(淳朴厚道,热情好客的特点) 7、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世外桃源)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比喻不受外界的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优美的地方) 8、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 (暗示了桃源是作者虚构的,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 9、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1、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 12、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使人觉得桃源是真实存在,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13、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幸福快乐。神秘,无法找寻。) 14、补全省略成分 (村中人)见渔人,(村中人)乃大惊,(村中人)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村中人)设酒杀鸡作食。 15、依据文中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地。 (在武陵郡的一条两岸是都桃花林的小溪的发源处的山上。) 16.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17、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