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散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优美语言及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理解、品味一篇美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将这些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及精彩的细节描写。2、培养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爸爸去哪儿感受亲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谈话引入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听录音,找出文中不熟悉的字词,
2、并思考:(1)课文当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其中最关键人物是谁?为什么?(2)主要写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以爸爸的口吻来叙述在散步过程中发生的故事。2、师生共同总结:(1)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我”是这个家庭中的关键人物,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这个家之所以和睦,就是因为我善待老人,爱护孩子。(2)本文叙述了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做出决定。儿子的路还长,而陪伴母亲的时日不多了,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心疼孙子,改变了主意又要走小路。不好走的地方,我背起母亲,我的妻子背起儿子,我感到我和妻子背上的加起来是整个世界。三、合作
3、讨论,品味语言美1、完成填空:文章美在_,并小组讨论。2、共同总结:美在文中对春景的生动描写美在“小家伙”的话表现出它天真可爱美在用生活的细节中表达出了一定的道理美在用生活的细节表达出了真爱美在结尾段表现出家庭的幸福、温馨四、谈感悟:家庭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如过生日、逛商店、吃饭、),都体现了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反映了生活之美。阅读课文后,你能体验到家庭生活中的浓浓亲情吗?生自由谈,师给予鼓励。五、教师总结:家,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今天课堂上我们这片刻时间来体会是不够的,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六、作业布置:1、真诚行动: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2、抒写亲情:用一段话或一首封信写写对亲情的感受。七、板书设计: 1、散步尊敬 母亲(衰弱的生命) 我、 妻子 责任 (成熟的生命)爱护 儿子(幼小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