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教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88098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3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装…………○…………订…………○…………线…………○…………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外…………○…………装…………○…………订…………○…………线…………○………… 老湾回族乡中心学校2015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 题号 0 1 2 3 4 5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5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得分 批卷人 一、 选择题 每题x分,共10题 1、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浸没在水中,则(  ) 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 B.杠杆不能平衡,A端下沉 C.杠杆不能平衡,B端下沉 D.无法确定杠杆的状态 【答案】C 【解析】(1)物体没有浸入水中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G1×L1=G2×L2,由图可见L1>L2,∴G1<G2. (2)物体浸入水中时,对杠杆的拉力F=G-F浮,因为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都同时浸没在水中,所以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浮1=F浮2; 杠杆A端:(G1-F浮1)×L1=G1×L1-F浮1×L1, 杠杆B端:(G2-F浮2)×L2=G2×L2-F浮2×L2, ∵L1>L2, ∴F浮1×L1>F浮2×L2. ∵G1×L1=G2×L2,F浮1×L1>F浮2×L2, ∴(G1×L1-F浮1×L1)<(G2×L2-F浮2×L2), 因此杠杆的左(B)端下降. 故选C. 2、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 【答案】C 【解析】分析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 当体积v=20cm3时A的质量是30g;B的质量是5g, 由ρ=m /v 知ρA=mA /v =30g /20cm3 =1.5g/cm3>ρ水; ρB=mB /v =5g /20cm3 =0.25g/cm3<ρ水; 由以上计算过程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3、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实心圆柱体,将它逐渐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圆柱体下表面浸入的深度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g取10N/kg) A.圆柱体的质量为0. 3kg B.圆柱体的体积为2. 0×10-4m3 C.圆柱体的密度为3×103kg/m3 D.圆柱体刚好浸没时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400Pa 【答案】B 【解析】(1)由图可知,圆柱体重G=3N, ∵当圆柱体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全浸入时): F浮=G-F′=3N-2N=1N; 圆柱体的质量:m=G /g =3N /10N/kg =0.3kg;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2)∵圆柱体全浸入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 ∴圆柱体的体积: V=F浮 /ρ水g =1N /1000kg/m3×10N/kg =1×10-4m3; 故B错误,符合题意; 圆柱体的密度ρ=m/V =0.3kg/ 1×10-4m3 =3×103kg/m3.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3)由图知,当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h为4cm时: h=4cm=0.04m, 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0.04m=400Pa;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kg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ρ酱油>ρ白酒 )   A.等于0.5kg B. 小于0.5kg   C.大于0.5kg D.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答案】B 【解析】解: ∵同一个“提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 ∴v酱油=v白酒, 即:=, ∴m白酒=×ρ白酒=×m酱油, ∵ρ酱油>ρ白酒, ∴m白酒<m酱油, ∴m白酒<0.5kg. 故选b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烧杯,分别装入适量的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鸡蛋在甲烧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乙烧杯中处于漂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杯中盐水密度为ρ甲,乙杯中盐水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 B. 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浮和,则F浮> C. 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F乙 D. 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P乙 【答案】D 【解析】解:(1)因为鸡蛋在甲中悬浮、乙中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故b不正确; 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在浮力相同时,甲杯中的v排大,所以ρ液小,故a不正确; (2)因甲、乙两个烧杯完全相同,装入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且鸡蛋一样, 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和g=mg可知,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c不正确; (3)烧杯粗细均匀,装入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且鸡蛋一样,所以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 因两烧杯底面积s相同,根据p=可知,两只杯子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6、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①所示,在图②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与乙的速度保持不变,在相等时间t内S甲>S乙,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符合条件的图象是A. 7、如图是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答案】:D 【解析】:由于惯性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车向左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时,会出现如图D中的现象。 8、如图所示,一装有水的小桶放在水平面上,桶与水的总重为50N,用测力计吊着一个体积为200cm3的金属球,将金属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其在水中静止,且不与桶壁、桶底接触,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5 N,g=10N/kg。则 A.金属球所受浮力为2 N B.金属球的密度为8.5×103kg/m3 C.桶对水平面的压力为67N D.水平面对桶的支持力为52N 【答案】ABD 【解析】略 9、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待两球静止后,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此时球所处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小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盛有甲、乙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ρ甲>ρ乙 B.p甲>p乙 C.F甲> F乙 D.p甲´>p乙´ 【答案】ABD 【解析】在甲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悬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两球浮力相等. 在甲中漂浮,ρ甲>ρ球,在乙中悬浮,ρ乙=ρ球,所以ρ甲>ρ乙,根据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因p甲>p乙,盛有甲、乙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故选abd. 10、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车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下列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必向西行驶 B、乙可能向东行驶 C、丙车可能向西行驶 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 【答案】BD 【解析】略 11、甲、乙、丙三个相同柱状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铜、铁、铝球(已知ρ铜>ρ铁>ρ铝)分别浸没在液体中,此时液面等高,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 D.p甲=p乙>p丙 【答案】A 【解析】略 1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C 【解析】因为质量相等,所以甲乙俩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相等,A、B均不正确。根据压强公式知由,小球在B溶液中悬浮,说明,所以小球在A溶液中漂浮,设小球体积为V,则A液面上升的高度,B液面上升高度,所以加入小球后,A、B两溶液的液体高度是相同,再根据压强公式,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是乙容器底部受液体压强的2倍。C正确。两容器放入小球后总质量还是相等的,因甲的底面积是乙底面积的一半,所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乙容器对桌面压强的2倍。 13、—测力计因弹簧断裂而损坏,若去掉断裂的一小段弹簧,将剩余的较长的一段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刻度,那么用这个修复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测量值与原来测量值相比较,结果是( ) A.测量值比原来的测量值大 B.比原来的测量值小 C.与原来的测量值相同 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出现 【答案】B 【解析】略 14、一个苹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苹果受到的重力 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解析】略 15、如下图所示,在使用各种工具的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答案】C 【解析】略 16、某同学五次测一块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2.12cm,2.14cm,2.15cm,2.13cm,2.33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 ) A. 2.135cm B. 2.14cm C. 2.13cm D. 2.15cm 【答案】B 【解析】略 17、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与木块M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N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再将N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对小明同学的实验讨论正确的是 ( ) A.两次M所受滑动摩擦力f甲 < f乙 B.小明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乙情况弹簧秤的示数等于f乙 D.小明实验时控制相同的量是接触面积大小 【答案】B 【解析】A、甲在水平面上移动,乙在斜面上运动,则甲的压力大于乙的压力,所以甲中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乙中受到的摩擦力.所以A错误. B、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因此B正确. C、在乙中,拉力不仅要克服摩擦力的大小,还要克服重力,所以拉力大小大于摩擦力.所以C错误. D、这两次实验中,控制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D错误. 故选B. 18、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讲台桌不受摩擦力 B.推力与讲台桌的重力大小相等 C.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 D.推力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答案】D 【解析】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则讲台桌仍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其受力平衡. 在水平方向上,人对讲台的推力与地面对讲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故选D 19、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B C D 重型载重汽车安装多个轮胎 压路机碾子质量很大 运动员穿的冰鞋装有冰刀 斧子有很窄的刃 D A B C D 重型载重汽车安装多个轮胎 压路机碾子质量很大 运动员穿的冰鞋装有冰刀 斧子有很窄的刃 D A B C D 重型载重汽车安装多个轮胎 压路机碾子质量很大 运动员穿的冰鞋装有冰刀 斧子有很窄的刃 D 【答案】A 【解析】A重型载重汽车安装许多轮胎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符合题意;B、压路机上的碾子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C、滑冰鞋上的冰刀刀口很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D斧子的刃很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20、如图所示,木块M重20N。在3N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0.4m的过程中,不计滑轮重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B.木块受摩擦力6N C.拉力的功率为0.6W D.拉力做功3.6J 【答案】B 【解析】略 21、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两装置都匀速提升最大的重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提起最大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B.提起最大重物的重力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C.提起最大重物的重力大小不相等,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 D.提起最大重物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 【答案】D 【解析】略 22、某建筑工地要将同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如果分别采用如图4所示的两种方式搬运,F1和F2做功的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两种方式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B、两种方式功率一定相等 C、两种方式所做的总功一定相等 D、两种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 【答案】D 【解析】略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得分 批卷人 二、 填空题 每题x分,共5题 23、如图所示,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其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他与滑梯接触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_摩擦(选填“滚动”或“滑动”)。当他滑至水平面进,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他具有__________。 【答案】减小 运动 惯性 【解析】 24、长方体物块A、B的高和底面积如图甲所示.把它们放在水中时,物块A处于漂浮,物块B处于悬浮,如图乙所示,则在图乙中,A、B两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较大的是_______.按图甲把A、B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较大的是______. 【答案】B,B 【解析】(1)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根据P=ρgh,第二种情况下物块B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大,受到的液体压强就大.∴PA<PB. (2)∵A、B两物块放在水中时,物块A处于漂浮,物块B处于悬浮, ∴ρA<ρ水;ρB=ρ水 又∵物块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F=G=mg=ρVg, 根据公式P=F/ S 可得: P=G /S =mg /S =ρVg /S =ρgh, ∵物块A、B的高度相同,又ρA<ρB, ∴对地面的压强PA<PB. 25、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漂浮的西瓜受到的浮力 李子受到的浮力,西瓜的密度 李子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大于,小于 【解析】∵西瓜漂浮在水面上, ∴西瓜受到的浮力: F浮=G瓜,-----------① 西瓜的密度: ρ瓜<ρ水;-----------② ∵李子在水中下沉, ∴西瓜受到的浮力: F浮′<G李子,--------③ 李子的密度: ρ李子>ρ水,-----------④ ∵G瓜>G李子,由①③得: F浮>F浮′; 由②④得: ρ李子>ρ瓜. 26、将一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7N,将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7 N,则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是______N,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g取10 N/kg) 【答案】10 、 2.7×103 【解析】(1)金属块所受的浮力: F浮=G-F拉=27N-17N=10N (2)金属球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F浮/ρg =10N /1.0×103kg/m3×10N/kg =1×10-3m3 金属块的体积: V=V排=1×10-3m3 金属块的质量: m=G /g =27N /10N/kg =2.7kg 金属块的密度: ρ块=m /v =2.7kg /1×10-3m3 =2.7×103kg/m3 27、一艘排水量是10000t的轮船,该船满载货物时受到的水的浮力是 N;由于河水的密度比海水小,该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船受到的浮力大小将 ,它排开水的体积 (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答案】 108 ; 不变 , 变大 。 【解析】略 得分 批卷人 三、 作图题 每题x分,共3题 28、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如图所示,一个工件与传送带一起沿水平向右做加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工件受到的所有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由于物体沿水平向右做加速运动,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左的运动趋势,所以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所以物体共受三个力作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也画在重心上,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作用点也画在重心上 29、(1)如图,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2)(2分)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图)就是一个杠杆,它的支点是C点,画出绳对吊桥的拉力的力臂。 【答案】 【解析】过重心,画一竖直向下的线段,标出箭头,记为G;由图可见,支点为O点,动力为绳子的拉力,方向沿绳子向上;过支点分别向动力作用线作垂线,就可得到动力臂,如图所示。 30、按下列要求作图. (1)在图甲中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和物体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2)重10 N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乙中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画出使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答案】略 【解析】(1)根据长方体对角线的交点确定出重心,然后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即重力示意图.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即压力示意图.(2) 重10N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静止,则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浮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作用点都在重心(3)在B点用力,用力方向与0B垂直,这样动力臂最长(等于OB),最省力. 得分 批卷人 四、 实验题 每题x分,共5题 31、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 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并通过调整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选填 “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13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答案】(1)相反,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能否平衡(3)把小卡片一剪两半(4)A 【解析】(1)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的作用是使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可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为了验证平衡力作用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以把纸片剪成两半; (4)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木块在桌面上受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对实验影响较大,而甲实验不受摩擦力的影响,故选A. 32、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聪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用这种方法测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优点是拉动小车少许时间后,测力计相对地面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指针稳定,容易准确读数。且小车的运动速度变化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填“会”或“不会”)变化。 【答案】左,静止,不会 【解析】①当如图所示固定木块时,向左拉的小车,木块相对于小车向右运动,因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反,即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②实验时,测力计相对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测力计相对地面静止的. 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所以当小车的运动速度变化时,小车对木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33、两组同学在做实验:一组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小刚等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有关。 (2)分析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N。 另一实验小组四位同学想探究课桌面与课本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1)将一名同学的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课本,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课本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 N。 (2)在原来的课本上又放了另一名同学同样的课本,以改变课本与桌面间的压力,这种方法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3)通过多次实验,她们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课本册数 1 2 3 4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 4 6 8 课本册数 1 2 3 4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 4 6 8 课本册数 1 2 3 4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 4 6 8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课本与桌面间压力越大,它们间滑动摩擦力 。 【答案】排开液体体积,④⑤,2.4 ,2,可行,越大 【解析】第一组实验: (1)分析①②③可知:探究时控制了液体的密度一定,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是探究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要探究浮力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就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而液体的密度不同,④和⑤符合这种情况; (3)金属块的重力为10N,浸没在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6N,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的浮力F浮=G-F示=10N-7.6N=2.4N; 第二组实验: (1)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水平方向上一对方向相反的力,课本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种平衡状态,此时课本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衡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摩擦力就是2N. (2)在原来的课本上又放了另一个同学同样的课本,压力变大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所以是可行的;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书越多即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摩擦力越大. 34、为了定性研究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特点,老师要学生准备了如下器材:透明塑料饮料瓶、剪刀、细线、几个大小不同的气球。 (1)为了验证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一结论,小明用剪刀剪去饮料瓶底,在瓶盖上扎一小孔,然后用细线系住吹起的小气球,通过瓶盖上的小孔将气球拉入瓶内,将瓶倒置,用手堵住瓶盖上的小孔,再向瓶内注水, 如图14所示。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小明接下来应通过 调整气球在水中的深度,同时观察气球的 。 (2)为了研究气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用剪刀剪去饮料瓶底,将气球按图15反扣在瓶口。将另一气球割开,用细线和气球膜封住饮料瓶底部,分别用手向下拉瓶底的膜(图16)和用手向上压瓶底的膜(图17),发现了瓶内的气球体积出现了图示的变化。小华针对此现象,作出如下推断,他的推断与实验现象不相符的是 A.大气压强随着气球的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B.气体的压强随着气体的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C.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随着气体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D.因气球内的气体与大气相通,所以气球内的气体压强就是大气压 (3)小丽也按图16、图17重复小华的实验,发现气球的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小丽将整个装置放入水槽中,很快找到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其原因是 。 (4)在靠近塑料瓶底部的侧壁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如图18,在瓶内水面不断下降的过程中,水的射程将 ;如果往瓶中加水至图18所示水位,再拧紧瓶盖,撕去胶带,小孔中射出的水流速度逐渐变慢直至停止,那么在撕去胶带后,瓶内气体压强 A.先逐渐变大,后保持不变 B.先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 C.先大于大气压强,后小于大气压强 D.一直变大 【答案】(1)加水(或拉细线。表述合理即可),体积变化(表述合理即可)(2)A (3)装置漏气(表述合理即可)(4)减小, B 【解析】(1)瓶中装有水,通过再向瓶中加入水或把气球向下拉,改变液体的深度,观察气球的体积变化来判断液体压强大小. (2)A、大气压跟气球的体积无关,大气压跟海拔、天气、季节有关.符合题意. B、丁图说明质量一定,体积减小,密度增大,压强增大.不符合题意. C、丙图说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随着气体体积的增大而减小.不符合题意. D、丙丁实验中气球和外界相通,内部压强等于大气压.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小丽也按图丙、丁重复小华的实验,发现气球的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可能是装置漏气,小丽将整个装置放入水槽中,有气泡冒出,证实了装置漏气. (4)随着瓶内液体压强的减小,水的射程将减小, 随着瓶内水的减少,瓶内空气的体积越来越大,密度越来越小,产生的压强也在减小,当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体压强时,水不再向外流,瓶内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35、现在社会处处显示出对人的关怀,公交车扶手上装有拉环(如图),避免了由于惯性对人造成伤害,方便了个子矮或者是年纪小的孩子、学生,除此之外,拉环在设计上注重了人性化,下面将拉环设计上的特点列出来,请说出对应的物理知识 【答案】 【解析】略 得分 批卷人 五、 综合题 每题x分,共1题 36、汽车在行驶途中,为了安全,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某一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设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制动动作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制动距离)。据公安部门统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停车距离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表中给出了某辆汽车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驶的过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等数据。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1 、3两行数据可知: = +制动距离;并填写表中空缺的两个数据,完成表格(将答案直接写在表格中的横线上)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停车距离 (选填“越长”或“越短”),所以超速行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比不饮酒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 ,致使 ,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4)据报道:一辆装有钢管的货车在高速行驶时因遇突发事件而紧急刹车,却造成了驾驶室内三人严重伤亡的重大事故.事后调查,伤人的“元凶”竟然是车厢内的钢管.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堆放在车厢内的钢管会进入前方的驾驶室呢? 【答案】⑴: 停车距离 = 反应距离 +制动距离。 18 56 ⑵停车距离 越长 (选填“越长”或“越短”), ⑶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 变长 ,致使 停车距离也变长 (每空1分) (4)据报道:一辆装有钢管的货车在高速行驶时因遇突发事件而紧急刹车,却造成了驾驶室内三人严重伤亡的重大事故.事后调查,伤人的“元凶”竟然是车厢内的钢管.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堆放在车厢内的钢管会进入前方的驾驶室呢?(3分) 答:因为钢管同货车一起做高速运动,货车紧急刹车时,钢管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便冲到了驾驶室里。 (只答到由于惯性给1分) 【解析】略 得分 批卷人 六、 简答题 每题x分,共0题 得分 批卷人 七、 计算题 每题x分,共0题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