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数学年 级三教学形式探究课教 师田东敏单 位颍泉区三义九年一贯制学校课题名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数一数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
2、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过程与方法:在数一数过程中,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环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产生学习乘法的愿望。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就给大家出一个谜语
3、,“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人人喜爱他,是咱中国宝”(谜底:“熊猫”)二、问题探究1谈话:今天有许多可爱的熊猫跟我们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出示挂图)2 . 组织小组汇报的方法和所列出的加法算式,注意给予评价。3谈话:同学们表现真出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许多漂亮的图片4 一共有多少?列出加法算式1 一个5,2个5,3个5 ,5+5+5=1521个3,2个3,3个3,4个3,5个3 3+3+3+3+3=153 6+6+6+6=244 4+4+4+4+4+4=24三、体验感悟1刚才我们数了熊猫和圆片,下面我们来数一数方格。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3从刚才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四、小组交
4、流1独立数一数方格,然后列式2汇报思考过程及数的方法和算式3组内交流列出的都是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不同数法可以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五、实践应用1谈话: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看这里有许多又红又大的苹果,一共多少个呢?列出加法算式25盘苹果是5个3相加,那么6盘,10盘,15盘呢?你能列式吗?3求50盘苹果有多少,你会算吗?能列式吗?4总结谈话:这时候用乘法会比较简单13+3+3+3+3+=15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33+3=?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数一数熊猫图 方格图5+5+5=15(个) 10+
5、10+10=303+3+3+3+3=15(个) 3+3+3+3+3+3+3+3+3+3=3035=15 53=15 103=30 310=30 圆片图 苹果图6+6+6+6=24(个) 3+3+3+3+3=154+4+4+4+4+4=24(个) 作业或预习1、2+2+2+2= 4+4=2、4+4+4+4+4= 5+5+5+5=自我评价本节课我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根据本班学情,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取得很好的效果。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田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切合学段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根据学情,关注了课程标准,体现了课改理念,调动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把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出来,把课堂真正变成了“学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师的点拨,引领学生向知识的高度攀登,既有难度,又给学生及时“送梯”攀登,让学生既有获得知识的欣喜,又有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成就感,达到了“既知之,又乐之”的课堂教学预设的目标。 评议一单位:三义学校数学教研组 姓名:张玲 日期:20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