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提出背景
1、课题提出背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表情达意能力的综合反映。然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怕写作文,遇到作文就叫苦不迭,拿起笔纸,不知从何下笔。针对这种情况,我试图从兴趣研究的一个方面——小学生写作兴趣——这个点来入手,吸取前人对兴趣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感悟,做了充分的调查、总结之后,着手从教师引导、创造条件和学生融入作文情景的角度,探讨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问题,。
小学生写作兴趣激发研究,是在新课程与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提出的现实课题,它将有利于对学生写作动机,潜能的研究,更进一步深化作文教学的内容与机制。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优化作文教学,从源头上解决小学生写作的困惑,促进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为此,我把激发农村小学高年级写作兴趣作为研究课题。
2、课题概念界定: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特殊认识倾向,具有稳定性,给主体带来欢乐、满意等情绪体验,也是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内在力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叶圣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更明确地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索真理的愿望。”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
1.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教育学、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力求做到既有理论支撑,又有现实依据,力求能够做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农村小学生不想写作文的问题。藉此,尝试从多个角度出发,来探讨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力求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把动机激发、兴趣培养与提高写作能力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2.研究内容:
把掌握动机理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在开放式作文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乐趣。教师应当及时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注重人文化的设计,在作文评改方面则创设民主平等多元的作文评价环境,通过不同层次的文章“发表”,让学生体验成功,利用赏识效应树立学生作文信心。
3.研究措施:
(1)理论联系实际。
(2)写作源泉的在于日常积累。
(3)循序渐进的原则。
1.
学校教科室(教导处)意见
注:1.表内需填语句,要简洁明了,抓住要领;2.如有特别内容需要表达,可设附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