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视高小学 金晓琴教材分析:这首诗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教材选编这首诗的意图,一是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二是让学生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这首诗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大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此诗在写送别时的依恋之情,也写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却含情,情景交融,含吐不露却余味无穷。学情分析: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较难,对于写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关系了解很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诗句的意思较难。课外收集整理相关诗句的条件有限。但是,我班学生在了解
2、诗意后的很喜欢表演诵读,并能读得很好!教学三维目标:1、认识五个生字,会写其中四个生字。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 准备1、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中涉及的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等,为学习古诗做好准备。教师准备乐曲送别。2、制作课件。 二、课堂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回忆学过的送别诗,课件出示,有感情地诵读。 师简介: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见时难,以送行饯别表演深情厚谊便成了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3、此时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 二)教学新课 1、知诗人。学生交流,了解诗人,师用课件补充。 2、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自学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3、交流一下记住生字的方法,对于难的,用课件辅助教学。 4、借助课文后注释,试着弄懂每句的意思,然后进行交流。对于有疑难的地方,师出示课件内容,帮助理解。 5、再读诗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反复读诗想一想:从诗中体会到什么?诗人送别老朋友时的心情怎样?看图,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 6、揣摩这首诗的表达方法。课件辅助教学。 三)小结、配乐朗诵此诗。 三、拓展 送别诗几首:山中送别别董大芙蓉楼送六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四、作业: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默写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