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体会 王建朝新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去强调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生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这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受到了空前的挑战。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物理教学怎样贯彻新课程理念,开创物理课堂教学的新局面,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及我们教研组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谈一下我的粗浅体会: 一
2、、找准新课程观下教师的角色位置,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把教学过程转变成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从只重知识到重能力培养的转变。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展示的平台,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创新型教师,从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主动地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主导的位置。本人亲身经历这个定位转换过程,深切地感受到了新课标要求下的探究式教学是传统意义上教
3、学的深化和提高,要做好“主导”比做好“主演”更难。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挑战,敢于怀疑。教学方式上,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要在人格上尊重学生,在探讨学生问题时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勤思善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观接受者,更是教学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一旦“学会”并享受到学习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喜欢上学习。怎么使学生喜欢上物理,教师就得下一番工
4、夫。如开办科普知识讲座、实验创新大赛等。让学生多“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学生的心中才会有一片生机,物理学习中才会有灵感。丰富的活动,轻松的课堂,简单的考试,让学生展示风采,享受乐趣,体验成功。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学生必将对物理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物理教学中更应通过问题现象的分析、联系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问,在学、思、问和探究中锻炼思维方式,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使课堂充满活力;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智力、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注重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
5、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引导-探究式教学更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学生自主探究,二是教师指导下)。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 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课堂上努力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多讨论、多质疑、多探究。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努力去做的,但实施中也存在难处:(1)新课程的目标很高,而课时又太少,很难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很难深入细致。(2)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很难控制,不但要控制讨论题目的数量和难度,还要实时控制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更要控制好讨论的时间。一但控制不到位或疏于控制,教学内容将难以完成,要在课后再花时间去补。由于把课堂的时间大部分给了学生,教师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就成为难题,哪些话该说哪些不该说,事前都必须想清楚,有时可谓做到了惜字如金,且语言的速度也要进行控制。(3)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每一章都安排了几个探究性实验,这对学校的实验室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4)教学实施要符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设计之前就应该去评估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