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77928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一、让小班家长明晓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义小班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能独立用勺吃饭、用杯喝水、会漱口、会入厕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促进幼儿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克服依赖性,便于形成独立自信、自立、好学的性格。“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是用失败做奠基石的,孩子的学习亦是如此。如孩子最普遍的问题,不会穿衣服,该怎么办?若是依往常的“小皇帝”脾气,理应由父母或爷爷奶奶来穿,可现在自己已学习了穿衣服,该由自己来穿了,钮扣对不齐,扣错纽扣,扣一遍、二遍,直至扣子扣齐为止,鞋子穿反了,硬是左脚换右脚、右脚换左脚,直至穿对为止。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要时常给予适应的鼓励,树

2、立孩子的自信心。现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但是家长对孩子常说的一句话,也应成为孩子边做边说的一句话,孩子在提高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这种坚强、独立、自信正是适应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的良好个性。二、让小班家长明晓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是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的重要原因。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轻视了对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虽然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过分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不利于孩子自

3、理能力的培养。孩子未能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也是导致自理能力差的次要原因。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大人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能自理。在家里务必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当某某小朋友在幼儿园时,老师教会了他脱、穿衣服的方法,但孩子一回到家中,父母又代替去做,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三、小班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1.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理意识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孩子形成了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如要喝水,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等等,家长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

4、,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若任何事情都由着孩子,孩子一哭,就要什么给什么,渐渐地养成了爱哭闹、任性的不良习惯。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理意识,可通过说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如刚入园时,有的孩子不会穿鞋子,刚开始时可帮孩子完成,但必须要让孩子仔细地看,争取学会,下次要让孩子自己来做,并鼓励他,他是最棒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他的动手能力。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帮助不能自理的),巩固孩子的生活自理意识。可为孩子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图片等,让孩子在比

5、较中提高对自理能力的认识,然后问孩子哪个图片上的宝宝最棒,我们要鼓励他学习这种好的行为,来激励幼儿上进的意识。好模仿是幼儿的一大行为特点,模仿是幼儿重要的行为学习方式。在生活、活动中,要经常注意幼儿在日常行为表现中的点滴闪光之处,及时发现,随机提出进行教育,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模仿榜样。为被动型的、调皮的孩子提供模仿的榜样,对养成幼儿的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2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技巧要让小孩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他们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孩子没学会吃饭的方法,就谈不上把饭吃干净。即使孩子有了自理意识,如果没有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家长还要让孩子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6、。由于孩子之间存在差异,因此,要求就要有所区别。如果孩子自理能力强,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如果孩子自理能力差,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须因材施教,逐步提高孩子的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在孩子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后,家长要注意提高孩子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成功,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成功的快感是推动孩子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孩子取得进步时,要以“你真棒”、“你真能干”的口吻,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激励孩子自觉掌握自理能力;但当孩子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家长要耐心细致地引导,可利用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等,必

7、要时,家长还需协助孩子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孩子积极进步的精神。3.巩固孩子的生活自理行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必须注意多巩固练习。要经常督促、提醒孩子,使孩子良好的习惯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例如让孩子自己小便、洗手、喝水等方面,家长都应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孩子小便后提不上裤子,家长就教他用两手向上提前面和后面,渐渐地就掌握这一技巧,在日常生活中很好地锻炼孩子。激发孩子的好胜心,竞争之中促进自理能力的提高。孩子活泼好动,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可以激起他的好胜心。家长可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亲子比赛活动,以竞争刺激发展,促进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做好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孩子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幼儿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