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正确评价学生
摘要:要想正确地评价学生,得用新课程的思想来评价,包括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该做到在意每一个学生,用心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活动,兴趣爱好,在学校的交往情况;要采用多样性、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可见,现如今对学生的评价已经站在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关键词: 科学 全面 客观 公正 评价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然而,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以至于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我们要正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让评价成为对学生的激励,对教师的教学提高,对教学实践的促进,应当更新评价的理念,
下面简单谈谈评价的内容、方式、过程。
1.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当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由此可见,如果有 位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中名列前茅,可是他自私自利,骄横无理,毫无创新理念,人云亦云,我们不可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2.评价方式的生活性
评价要从以量化评价为主,转化为质性评价为主。我们要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互结合。我们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关注和考察,把评价日常生活化。教师要努力做到在意每一个学生,用心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活动,兴趣爱好,在学校的交往情况等,从而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
3.评价过程的发展性
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为了更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评价学生,给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来促进学生不断的转变和发展。在评价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尤其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要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现在,我们正在尝试着通过建立一套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取代传统性的考试来评价学生。这样才能使评价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并通过评价来激励,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的实践。让发展性评价彻底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
其实,正确评价学生,早已成为现代教育关注的焦点了。我们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再单单是一个等级或一个分数,而是会在体现教师对学生尊重和关爱的基础上,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原有水平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一个学生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个性特点与知识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现、发掘自己的潜能,从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如果教师在评价时摆不正自己的心态,根据个人的喜好,对优等生偏心,对差生格外严厉。这样容易导致差生心理逆差,使得他们破罐子破摔;而优等生因为有教师的袒护,变得肆无忌惮。如此不公正的评价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教师应该抛开个人喜好,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如果是优等生犯了错误,也要严厉地批评指正。每一位老师,请你务必将“客观公正”这四个字牢牢地记在心里,因为只有这样,你对学生的评价才能更正确合理。
二、科学全面的评价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选择,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观念。因此科学全面评价学生既要测评出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证明学生的能力水平。这就需要教师把教学评价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变集中评价为分散的多项的考察。像数学,便可从态度情感和知识能力几方面,采用书面口头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综合考查, 为每位学生提供获得不同程度成功的机会。
三、改革评价方法, 探索科学评价体系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老师的评价、试卷的效力起绝对作用, 不能给学生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如何使评价更科学, 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 以适应不断进行的教学改革的需要。
1、 开放式的评价
采用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开放性形式, 真正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对于学生的成绩、综合能力的表现, 一方面由教师评价,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 发展其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而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让学生在民主评议中得到启迪与教育。家长评价, 其目的是通过让家长参与, 做到教师、家长互通, 双方更加了解孩子, 督促孩子进步。这种开放式的评价, 让教师、家长、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 更能达到客观、公正的要求。现在我校开通了家校路路通,学生、教师和家长能得到很好的沟通,如此开放性的形式,使得评价更合理公正。
2、 淡化分数等级制
过去评价学生一贯沿袭百分制,使学生为了应付考试, 而陷入题海。如今, 虽然采用了优、良、及格、不及格的等级制, 但仍然给人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评价方式还是过于细致和生硬,不科学,往往相差一分两分就能决定两个学生的不同命运,其实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很难说有什么差异。因此,采用等级制评价学生,应淡化过细的分数等级,模糊前后名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便于教师的操作。从关注学生个体的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学生个体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出发,我们应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以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使教育评价最大限度地产生教育效益。
3、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学习兴趣,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否有合作精神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把评价标准落到实处。
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科学全面的评价学生,能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科学的评价,必须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因此我们呼唤科学的评价标准尽早出台。
正确评价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正确评价下健康活泼地成长,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追寻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