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11_T 0027-2023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47551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81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11_T 0027-2023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3411_T 0027-2023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3411_T 0027-2023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3411_T 0027-2023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3411_T 0027-2023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40 CCS B64 3411 滁州市地方标准 DB3411/T 00272023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management of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2023-11-20 发布 2023-11-20 实施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固碳增汇经营技术.2 5 经营方案编制.3 6 检查验收.3 7 档案管理.3 附录 A(资料性)森林固碳增汇经营调查表.4 附录 B(资料性)主要森林类型增汇技术.6 前言

2、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滁州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滁州市林业局、滁州市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安徽绿色家园林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杨、陶玲、范俊杰、左祥林、周浩、李效斌、侯明、周樊、刘心宏、裴红、杜昌春、马燕、杜超、杜健。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固碳增汇的经营技术、经营方案编制、检查验收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滁州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的人工及天然起源林分的固碳增汇经营。2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78 森林抚育规程 LY/T 1646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 2252 碳汇造林技术规程 DB34/T 2931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碳汇造林 afforestation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以增加森林碳汇为主要目的,对造林和林木生长全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进行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3.2 森

4、林多功能经营 management of multifunctional forest 在充分考虑由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共同决定的多种森林服务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甚至是矛盾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经营,在充分发挥森林主导功能的前提下同时发挥其它多种功能,使森林对区域发展的整体效益得到持续优化。3.3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 management of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通过调整和控制森林的组成和结构、促进森林生长,以维持和提高森林生长量、碳储量及其他生态服务功能,从而增加森林碳汇。主要的森林经营活动包括补植补造、树种更新、森林经营抚育以及成熟林和过熟林更新等。3

5、.4 森林减排 emission reduction from forest 通过减少毁林、森林退化及改进抚育采伐作业方式等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活动。3.5 低产低效林 low yield and low function forest 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森林蓄积量低下、碳汇等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弱的人工林或天然林分。4 固碳增汇经营技术 4.1 补植补造 4.1.1 原则 4.1.1.1 根据林地目的树种林木分布现状,对郁闭度在 0.5 以下、林分结构不合理、不具备天然更新下种条件或培育目的树种需要在林冠遮荫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林分,进行补植补造。4.1.1.2 有林木分

6、布比较均匀的林地,采取均匀补植;现有林木呈群团状分布、林中空地及林窗较多的林地,采取块状补植;现有林木以耐荫树种为主的林地,采取林冠下补植。4.1.1.3 补植密度应按照经营目的、现有株数和该类林分所处年龄段的合理密度等确定,补植后密度达该类林分合理密度的 85%以上,且以混交林为主。4.1.2 树种选择 4.1.2.1 在林地调查的基础上,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本地区固碳能力强的树种。4.1.2.2 树种有麻栎、栓皮栎、板栗、榆树、朴树、黄连木、香樟、黄檀、枫香、木荷、乌桕、三角枫、五角枫、榉树、栾树、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紫薇、法梧、化香、薄壳山核桃、杜仲、无患子、青桐、女贞、刺槐、马褂木等

7、。4.1.3 苗木来源 4.1.3.1 优先考虑本地育苗或就近调苗。4.1.3.2 苗木质量按 DB34/T 2931 的规定执行。4.2 树种更新 4.2.1 树种更新主要针对没有适地适树造林、遭受病虫或冰雪等自然灾害林、经营粗放的中幼林等所采取的林分优势树种(组)更新措施。4.2.2 可采用块状、带状皆伐或间伐方式,伐除不合理或病弱林木,并按照经验目的和适地适树的原则,及时更新适宜的树种。4.2.3 树种调整主要针对需要调整林分树种的纯林或树种不适的林分,根据项目经营目标和立地条件确定调整的树种。4.2.4 可采取抽针补阔、间针育阔等方法调整林分树种。一次性调整的强度不宜超过林分蓄积的 2

8、5%。4.2.5 树种选择按 4.1.2 的规定执行。4.2.6 苗木来源按 4.1.3 的规定执行。4.3 森林经营抚育 4.3.1 主要针对林分密度过大、低效纯林、未经营或经营粗放、存在有病死木等不健康林分,需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林分密度,改善生长条件。4.3.2 森林抚育采伐方式包括: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4.3.3 透光伐在幼龄林进行,对人工纯林中主要伐除过密和质量低劣、无培育前途的林木。4.3.4 疏伐是在中龄林阶段进行,伐除生长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进一步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加速保留木的生长。4.3.5 生长伐是在近熟林阶段进行,伐除无培育前途的林木,加速保留木的直径生长

9、,促进森林单位面积碳储量的增加。4.3.6 卫生伐是在遭受病虫害、雪灾、森林火灾的林分中进行,伐除已被危害、丧失培育前途的林木,保持林分健康环境。4.4 成熟林、过熟林更新 4.4.1 达到采伐年龄的林分,宜及时采伐利用,并加以更新,充分利用木材的固碳性和商品性。4.4.2 通过择伐或林缘群状择伐,实现群状择伐式的或槽状的天然更新。对于收获和更新期长达 10年至 20 或 30 年的林分,进行单株或团状采伐。留有保留木或母树的面积 0.5 hm2的小片皆伐、人工栽植与天然更新结合进行。4.4.3 采伐作业应按 LY/T 1646 的规定执行,更新抚育应按 GB/T 1578 的规定执行,更新造

10、林应按LY/T2252 的规定执行。5 经营方案编制 5.1 调查 5.1.1 在林分中设置有重复的作业样地和对照样地,面积应为 0.06 hm20.1 hm2,作为经营效果监测固定观测样地保留。5.1.2 调查内容应包括林木胸径、树高、冠幅等(详见附录 A)。且应同步调查其气候因子、土壤情况、土地权属及利用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及人为活动情况等。5.2 设计 5.2.1 针对补植补造、更新造林、抚育采伐、低效林改造等以固碳增汇为目的,进行不同经营措施的分类设计。5.2.2 设计成果由方案文本、相关图表和数据库等内容组成。其中方案文本应包括但不限于森林经营规划目标、经营措施和模式、经营周期、预

11、期效益。6 检查验收 在工程施工结束后开展验收工作。检查验收的内容应达到如下要求:a)作业设计率达到 100%;b)作业面积核实率达到 100%;c)补植补造成活率达到 85%以上;d)林分抚育后郁闭度应保持在 0.60.8;e)批准的实施方案中所确定的各项管护制度和措施应全部落实;f)按监测计划开展工程碳汇能力计量监测工作。7 档案管理 7.1 按森林经营单位或林业主管部门和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负责档案资料的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7.2 档案资料应包括施工作业设计书、图表、合同及各经营阶段(营造、管护、抚育等)全部建设过程的技术档案资料等。A A 附录A (资料性)森林固碳增

12、汇经营调查表 A.1 样地概况记录表见表 A.1。表A.1 样地概况记录表 概况 林场:样地号:林班号:日期:小班号:调查人:地理位置:海拔:坡向:坡度:坡位:灾害种类、程度:健康评估:树种适宜度:森林退化程度:经营和干扰:有利:(间伐、抚育)不利:(放牧、砍材)生境概况:其他:样地描述 植被类型:林分起源:样地面积:样地形状:主林层高度:主林层年龄:土壤类型:总郁闭度:其中乔木郁闭度:其中灌木盖度:其中草本盖度:林 相 示 意 图 远景照片:近景照片:概述样地的气候、土壤、权属等 A.2 样地每木调查表见表 A.2。表A.2 样地每木调查表 地点:林分类型:样地号:日期:调查人:编号 树种

13、胸径(cm)树高(m)枝下高(m)层次 生活力 起源 损伤 林木分类 干形质量 坐标 冠幅(m)X Y 东西 南北 1 2 3 4 5 6 7 8 9 10 数据记录标准:编号顺序编号;树种学名或当地名称,并在数据库中加入拉丁名;胸径单位 cm,0.0 精度;树高单位 m,0.0 精度;枝下高单位 m,0.0 精度;层次 1.优势层、2.亚优势层、3.中间层、4.被压层、5.林下层;生活力 1.有竞争活力的、2.有活力的、3.存活的、4.濒死的、5.枯立的;起源 1.植苗实生、2.播种实生、3.天然实生、4.天然萌生;损伤 1.无损伤、2.轻度损伤、3.中度损伤、4.重度损伤;林木分类 Z 目

14、标树、B 干扰树、S 特别目标树及非木材用途树、N 一般林木 干形质量 1.通直完满、2.轻度弯曲、3.二分枝、4.多分枝、5.显著弯曲(扭曲)坐标小样方内的 X、Y 坐标,单位 m,0.0 精度;样地设置为圆形时,则记录样地中心点到林木的方位角和距离;冠幅东南西北的投影长度,单位 m,0.0 精度;为可选测定记录项目。B B 附录B (资料性)主要森林类型增汇技术 主要森林类型增汇技术见表B.1。表B.1 主要森林类型增汇技术 优势优势树种树种 林分林分起源起源 增汇增汇技术技术 麻栎 人工林 1.抚育间伐:按照一次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0%15%,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7的原则疏伐。伐除受害林

15、木,割除幼树周边1 m2左右范围的灌木和杂草。2.采伐更新:郁闭度达到0.8以上,林分年龄已经进入近、成、过熟龄的林地对其进行择伐更新。次生林 1.抚育间伐:清理受病虫害感染严重、死亡或濒临死亡的单株。2.补植补造:对郁闭度较低,质量较差,栎类所占比重大于 80%的林分,应重点保护天然更新幼苗,进行林下人工促进更新工作。刺槐 人工林 1.低效林改造:用栓皮栎、元宝枫等适宜生长的乡土树种补植;根据林相残破程度选择全面或局部更新改造,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采用林冠下更新;对处于幼、中龄阶段、密度过大的单层同龄刺槐纯林和受轻度病虫害的刺槐林分伐除枯立木、濒死木。2.抚育间伐:对林分密度过大,没有枯枝现

16、象不属于低效林的刺槐林进行疏伐,伐后郁闭度应保留在 0.60.7。三角枫 五角枫 人工林 1.抚育间伐:对郁闭度 0.8 以上林分,伐除枯死株、濒死和生长势较弱的单株,强度在 15%20%为宜。伐后郁闭度应保留在 0.60.7。2.修枝:修剪掉生长密集且较细小的侧枝,以促进林木生长。对已经进入衰老或生长衰弱的树木,剪掉大部分侧枝、细弱枝和衰老的主枝,甚至主枝,选留有培养前途的新枝或少数腋芽作为培养的主干以形成新的树冠。杨树 人工林 1.水肥管理:进入生长盛期之前,应加强水肥管理,每年应为林分供水 800 mm1000 mm;以施氮肥为主,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用农家肥作基肥,再追施氮磷肥,会明显

17、促进杨树生长。2.修枝:及时修剪枯死枝、生长衰弱枝。3.间伐与主伐更新:对幼林密度偏大的林分,适时间伐。林分达到成熟衰老后应及时进行采伐更新。柳树 人工林 1.修枝或平茬:进入速生期后,对于乔木柳可在冬季断头修枝,会促进来年大量新生新的枝条;对灌木柳,可采取平茬措施,使重新萌生新枝。2.间伐与主伐更新:对幼林密度偏大的林分,适时间伐。林分达到成熟衰老后应及时进行采伐更新。榆树 人工林 1.修剪:生长期经常修剪,剪去细密枝、交叉枝,全年可修剪,但雨天不能剪,以防流液枯枝。2.低效林改造:用栓皮栎、元宝枫等适宜生长的乡土树种补植;根据林相残破程度选择全面或局部更新改造;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采用林冠

18、下更新。3.抚育间伐:对处于幼中龄阶段,密度过大的单层同龄林伐除枯立木、濒死木;对林分密度过大,没有枯枝现象不属于低效林的榆树林进行疏伐,伐后郁闭度应保留在 0.60.7。表B.1(续)优势优势树种树种 林分林分起源起源 增汇增汇技术技术 侧柏 人工林 1.定株抚育:幼龄期,分 12 次伐除过密的幼树及多头分枝,对稀疏地段补植目的树种。定株后,林分郁闭度不低于 0.7,林分平均胸径不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2.修枝:在林冠郁闭、树冠下部出现枯枝时,贴近树干剪去树冠下部已枯死、濒临枯死的枝条。3.抚育间伐: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都能直接受光的要求,在林内将林木分级,伐除濒死

19、、枯死木和被压木。4.补植补造:对经过高强度抚育间伐形成大面积林中空地的林分,补植补造乡土阔叶树种,如元宝枫、白蜡、盐肤木等。5.割灌:幼龄期割除幼树周边 1 m2左右范围的灌木和杂草,同时对栽植穴进行培埂与扩堰。杉木 人工林 抚育间伐:杉木幼林抚育一般以全面中耕除草为主,带状、块状松土除草为辅。松土除草时间 56 月和 89 月进行。当年新造幼林以松土除草为主。两年以上的幼林以垦复、除萌为主,结合扶正、施肥、培土。低山丘陵地区每隔 34 年在秋冬季进行一次深翻抚育。山区立地条件较好,第一次间伐一般在 69 年进行,山区立地条件一般,第一次间伐一般在 810 年进行,间伐后林地郁闭度要达 0.

20、60.7,以后视林分情况再进行间伐。马尾松 人工林 抚育间伐:造林后连续抚育三年,按 2-2-1 次序进行。当年抚育只割草,不松土。第一次抚育一般以 56 月份为好,第二次抚育在 9 月份前后进行。当林分郁闭度在 0.9 以上时,即可开始抚育间伐。间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不低于 0.7。通常始伐年龄 810 年。间伐强度根据造林密度、林木生长特点确定。初次间伐强度为林分总株数的 25%35%。以后为 20%30%。间伐间隔期为 5 年左右。一般主伐年龄 2530 年。火炬松 人工林 火炬松造林后,前 5 年是幼树生长的旺盛阶段,因此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等措施。根据其生长特性,第一次松土、除草应在 5

21、月份左右进行;第二次松土、除草应在 9 月份前后进行。造林 6 年后,不仅每年要垦复除草,而且要及时进行修枝整形和间伐工作。修枝时间在深秋或早春。修枝的切口要平滑。以后每隔 23 年修一次。间伐应在树冠将要交接时进行。1015 年可采伐利用。泡桐 人工林 合理接干与修枝。由于泡桐的假二叉分枝和间隙性接干,降低了主干材的出材率。泡桐的修枝应掌握轻修枝,留大冠,去竞争枝,保主干,克服重修枝,特别要注意及时修除病枝。修剪程度一般在修枝后干高和冠高的比为 1:1,枝下高要 6 m 以上,全树高应保持在 12 m 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泡桐旺盛生长,达到优质、速生、丰产的目的。泡桐片林还要适时间伐,可采用“

22、下层疏伐”法,或采用“劣伐”,总之,间伐不易过度,否则会导致立木尖削,影响材质。臭椿 人工林 臭椿造林后 35 年内,每年松土、除草 2 次。松土、除草可采用扩穴方式,在幼树周围进行,范围大于原来栽植穴,松土靠近树干内侧要适当浅,外松要深些。除去的杂草等铺盖在幼树周围。除草、松土的时间,第一次以 56 月份为好,第二次在 89 月进行。每年抹芽 1 次,以促进其高速生长,待植株长到要求的高度时,停止抹芽,使其高生长逐渐转为旺盛的直径生长。1520 年左右可以采伐利用。苦楝 人工林 苦楝抚育管理主要有截干、抹芽、除草、松土等。苦楝在自然生长情况下,分枝低,树干矮,为培育良好的干形和通直用材,在“

23、雨水”前后新芽尚未萌发前,将幼树离地面约 30 cm 处截干。截干后的侧芽长 10 cm15 cm 时,选靠近上端切口的独个壮芽留下,其余的芽全部抹净。次年截去前一年未木质化的秋梢,待侧芽长到 10 cm15 cm,留靠近切口的一个壮粗芽,再抹去多余芽,留芽的方向应与上年留芽的方向相反,促进干形通直,树冠平衡。苦楝在适宜的条件,生长发育快,10 年生胸径可达 30 cm,一般 10 年左右就可采伐利用。表B.1(续)优势优势树种树种 林分林分起源起源 增汇增汇技术技术 枫香 人工林 枫香幼林期间,生长不甚迅速,宜加强管理,以促进速生成长。栽植当年抚育 2 次,最好施肥 1 次,以农家肥为主。第

24、 2、3 年每年抚育 12 次,第 4 年如尚未郁闭,继续抚育 1 次。抚育面积要逐年扩大。除草松土不可损伤植株和根系。郁闭后,注意及时疏伐,否则将导致自然整枝加速,树冠窄小,主干细长,过早地出现生长衰退。当林分郁闭度达 0.9 以上,被压木占总株数的 20%30%时,即可进行间伐。间伐起始年限一般在 10 左右。采用下层抚育间伐方式,第一次间伐强度为林分总株数的 25%35%,以后为 20%30%。第一次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小于 0.7,间伐间隔期不小于 8 年。一般枫香在 3040 年进行主伐。木荷 人工林 幼林抚育宜在生长高峰和旱季将到之前进行。栽植当年抚育 12 次。第 2、3 年每年抚育 1次,第 4 年如尚未郁闭,继续抚育 1 次。抚育为除草、扩穴、松土,并结合清除根际萌蘖和位于下部徒长枝,好培蔸扶正和修枝工作。林分郁闭后,应根据经营目的、林分生长状况,及立地条件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密度,进行间伐。间伐后林分闭郁度不得低于 0.6 左右。木荷丰产林一般在 2530 年进行采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