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课后感敬爱的朱逢九老师:不知不觉上朱老师的课已经快一个学期,不得不说自己是学习到了高数大物书中不可能学到的东西,也不是自己抱本什么心理方面的书籍能相比的;一开始选这个课的时候同学就觉得很奇怪或者说是不可思议,认为这种选修课我顶多去个几次就不会再去了,但是我却是从不缺席的去了,同学问我为什么这么积极,我也说不清楚,总觉得这样会更接近自己,同时也算是一条成长的捷径吧。上课的时候老师老是笑南理工人闷骚,其实并不是我们闷骚不愿意表现自己,而是我们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很不自信,这也正是我们大学生活学习的另一个重点,一种将来不可缺少的能力。朱老师让我们上课画人际关系图的时候,我竟然一下画不清楚,没
2、想到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自己却从没有将他们在人际关系上有准确的定位,实在是惭愧。我的人际关系现状,先说和父母吧之间的关系。父母赋予了我生命,给了我亲情,在我心中,父母是最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所以我对他们总是怀着感恩的心,百行孝为先,一个不懂得尊敬爱戴孝顺父母的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功,他都是失败的人。我在家族里是单传,自小长辈就对我疼爱有加,但父亲却从小对我管教的十分严格,在家里一般都是父亲打母亲惯,相对比较平衡不至于太严或太松让我心理发育畸形,长大了越发感觉父母对子女的爱不是在表面体现出来的,而是在生活中很细小的动作表现的,父亲也变得温柔许多;作为子女,我觉得父母现在需要的仅仅是我们的关心,也
3、许你经常打过去他们会说干嘛没事老打过来,可是心里却很欣慰子女对他们的关心。因为虽然在外读书,我坚持每周打两通电话回家问候一下,就算没什么话可以说,可是确实感觉得到父母的欣慰。在朱老师的课上,我学到了一些与父母处理关系的方法:主动交流,每天找一点时间,主动和爸爸妈妈谈谈自己生活里的他们生活里的一切,分享我的喜怒哀乐;创造机会跟父母一起做一件事,边做事情、边交流;认真倾听,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着急反驳,试着平心静气地先听完父母的想法,说不定你会了解父母大发雷霆背后的理由。利用以上的技巧,我觉得能自己可以更好地与父母之前进行沟通,互相了解各自的想法往往效果会很理想。我和周围朋友之间的关系。在高
4、中的时候有一群好哥们,但现在上大学了各奔东西,虽然偶尔会聚一聚,大家也还是会聊得玩得很开心,但还是感觉友谊淡了一些,而正如朱老师上课说的,我总觉得大学的朋友不好处,也许是地域时空上有差异,总觉得不能交心,不够真诚,同学之间更多的是暗地里的各方面竞争,或者说是个个不同中心的相互碰撞,因为可能在初中高中我们都是自己圈子里面的中心人物,现在到了大学,大家在心底还是都想保持这种中心地位的,不过现实是你这样想人家也这么想,从而带来的相互竞争,诸如此类有许多问题,对此自己也曾十分困惑。就比如老师上课的时候让我们写人际交往中最难处理的场面,我觉得有很多,有大事也有小事,不过冷战之类的我觉得还是蛮常见的,老师
5、所指导的关于冷战的处理方法还是蛮踏实的,的确需要有一个人先站出来说明情况,大家都是大人了,说出来有点思考就能顺利的解决问题,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啊,冷战对方深陷局中往往都不甘认输,毕竟谁先低头谁先开口就意味着谁输了,往往少有人能主动站出来“认输”,总的来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时候不如找个了解情况的旁观者帮忙分析,然自己可以分清对错以便处理情况。而关于大学里面的交友,我觉得,要想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就需要把更多的陌生人成为自己的朋友。如何和陌生人成为一位朋友,不仅是体现在你的勇气上,更体现出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我也不明白怎么才是好的交友方法,就我而言,面对陌生人,首先不会觉得怎么不好意思,在对
6、方面前会努力展现自己自信的一面,然后再利用自己的交际口才,一步步和别人建立朋友的关系,但往往这第一步不怎么踏出去,因为我怕我这么做后得不到他人的注意或肯定,或是不断主动后换来的还是冷屁股,怕受伤害,这也算是交友硬伤了,也不知道如何改进。这么说来我好像是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但我在某些场合下又能表现得很好,个人感觉似乎还有点能力,说起来还真是自相矛盾啊。朱老师上课说一个人找恋人的时候,会受到自己从小所出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一点我当时听了十分赞同,毕竟我是个理工科的学生,相信万事皆有其缘由,爱情也应该有原因吧,但是自己又找不到,老师这么一说就赶紧拿过来当理由了;而且想想也是对的,就像我自己,虽然父亲管
7、得严,但总体上家族里对自己还是很疼爱的,自己的独立能力就相对低一点,因而自己喜欢的女生一般都很独立自主,很成熟,不过因为自己还像小孩一样不够成熟所以感情方面一直很失败,以至现在对自己谈恋爱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就等着将来相亲了。在择业方面朱老师也给了我不少影响,之前我一直觉得将来的路中国的父母早就给你铺好了,就算你再怎么有个人宏大想法,最终在与父母的冲突中都多少会妥协,很少有可能与父母想法一致,比如你想搞艺术,父母想你当公务员,这估计就没法接受了。朱老师上课的时候让我们在十条工作条件里面选三条想要的,我记得当时自己选的是价值、领导和有自己的空间,因为一个人活在世上自己的价值若不能体现那和死了又有
8、什么区别,选领导是因为人嘛都不想受人用,而且只有自己有更高的权力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来只能选一个的时候,我选的价值,理由同上。通过这个过程我发现,什么与父母冲不冲突都没关系,自己只要这条底线得到满足就行,其他能好则好吧。重要的是要做一行爱一行,真正地尽到自己的责任,实现自己的价值,为自己的工作挥洒热情与汗水。最后,十分感谢朱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心理学课程,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解决把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完善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为将来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您的一个闷骚学生:姚仕林2012年12月15日星期六学号:1110190336Tel:1377075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