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必修教材重点虚词(三四册)
请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之,主谓间,取独;于,介词,对于
尽心焉耳矣 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强语气
则移其民于河东 则,副词,就;其,代词,代河内;于,介词,到
移其粟于河内 其,代词,代河东
河东凶亦然 然,代词,这样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主谓间,取独(这样)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之,结构助词,的;之,结构助词,的
王好战,请以战喻 以,介词,用、拿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既,副词,已经
弃甲曳兵而走 而,连词,修饰关系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代词,有的人;而,连词,承接关系,就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以,介词,凭借;则,副词,就;何如,固定句式,怎么样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副词,只是、不过;是,代词,这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则,副词,就;之,主谓间,取独;于,介词,表示比较,比
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介词,按照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是,代词,这
王道之始也 之,结构助词,的;也,句末语气词,了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之,结构助词,的;以,介词,把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者,代词,……的人;可以,固定句式,这里可以理解为与现汉一样的,“能够”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之,助词,教材把它理解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畜养鸡豚狗彘;
其,代词,它们的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之,结构助词,的;其,代词,它的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之,结构助词,的;可以,固定句式;矣,句末语气词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之,结构助词,的(的字也可不译出);之,代词,百姓;以,介词,把;之,结构助词,的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者,代词,的人;于,介词,在;矣,句末语气词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然,代词,这样,而,连词,那么;之,代词,这种情况,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者也,表判断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而,转折连词,却
人死,则曰 则,副词,就
非我也,岁也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是,代词,这;于,介词,与;而,连词,承接关系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指示代词,这;之,结构助词,的;焉,代词,那里
劝学
学不可以已 可以,能够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之,代词,它;于,介词,从;而,转折连词,却;于,介
词,比
水为之而寒于水 为,万能动词,形成;之,代词,它;而,转折连词,却;
于,介词,比
輮(左应为“车”)以为轮 以为,以,介词,把,为,动词,作为,“把它作为”
其曲中规 其,代词,它的
虽有槁暴 虽,连词,即使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语气词,引出原因;之,代词,它;然,代词,这样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故,连词,所以;则,副词,就;则,副词,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而,连词,递进关系;乎,相当于“于”,引进动作支配对
象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则,副词,就;而,连词,递进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连词,修饰关系
吾尝跂而望矣 而,连词,修饰关系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而,连词,承接关系;而,转折连词,却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连词,修饰关系;而,转折连词,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而,转折连词,却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而,转折连词,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于,介词,引进动作支配的对象,可不译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兼词,“于此”,在这里、从这里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焉,兼词,“于此”,在这里、从这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而,连词,承接关系,就、那么;焉,语气词,了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故,连词,所以;无以,固定句式,没有什么办法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固定句式,没有什么办法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而,连词,假设关系,如果(或:承接关系,就);之,代词,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而,连词,假设关系,如果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蟹六跪而二螯 而,连词,并列关系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之,结构助词,的;者,语气词,引出原因
过秦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之,结构助词,的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以,目的连词,来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之,结构助词,的;之,结构助词,的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是,指示代词,这;之,代词,他
修守战之具 之,结构助词,的
外连衡而斗诸侯 而,连词,承接关系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而,连词,修饰关系;之,结构助词,的
因遗策 因,动词,沿袭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之,结构助词,的;之,结构助词,的
会盟而谋弱秦 而,连词,承接关系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之,结构助词,的;以,目的连词,来;之,结构助词,的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为,动词,成为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者,句中停顿;而,连词,并列关系
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而,连词,并列关系;而,连词,并列关系
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之,结构助词,的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之,结构助词,的;之,指示代词,这些;之,代词,他们
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 之,指示代词,这些;
其,代词,他们的
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之,指示代词,这些;
其,代词,他们的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 以,介词,用;之,结构助词,的;之,结构助词,的
叩关而攻秦 而,连词,承接关系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之,结构助词,的;而,连词,修饰关系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之,结构助词,的;而,转折连词,但是
争割地而赂秦 而,连词,承接关系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而,连词,承接关系
因利乘便 因,介词,凭借
享国之日浅 之,结构助词,的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之,结构助词,的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而,连词,修饰关系;而,连词,承接关系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而,连词,承接关系;而,连词,修饰关系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之,结构助词,的;以,介词,把;为,动词,设
置
百越之君 之,结构助词,的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乃,副词,于是、就;而,连词,承接关系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而,连词,承接关系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而,连词,承接关系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之,结构助词,的;之,结构助词,的
以愚黔首 以,目的连词,来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之,结构助词,的;之,代词,代兵器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以,目的连词,来;之,
结构助词,的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然,指示代词,这;为,动词,作为;因,介词,凭借;为,动词,作为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之,结构助词,的;之,结构助词,的;以为,动词,认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之,结构助词,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而,连词,修饰关系;何,动词,呵、盘查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之,结构助词,的;以为,动词,认为;之,结构助词,的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之,结构助词,的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既,副词,已经、以后;于,介词,到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然,转折连词,但是;之,结构助词,的;之,结构助词,的
而迁徙之徒也 而,连词,并列关系;之,结构助词,的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之,结构助词,的;之,结构助词,的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之,结构助词,的;而,连词,承接关系;之,结构助词,的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之,结构助词,的;之,结构助词,的
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而,连词,承接关系;为,都是动词,作为
赢粮而景从 而,连词,修饰关系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遂,副词,于是、就;而,连词,承接关系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
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之,结构助词,的;之,结构助词,的
陈涉之位 之,结构助词,的
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于,介词,比;之,结构助词,的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于,介词,比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之,结构助词,的;于,引进对象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之,结构助词,的;之,结构助词,的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之,结构助词,的;与,介词,和、跟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则,副词,那么;而,连词,修饰关系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然,转折连词,但是;以,介词,凭借;之,结构
助词,的;之,结构助词,的
序八州而朝同列 而,连词,并列关系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然,指示代词,这;以,介词,把;为,动词,作
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而,连词,承接关系,就
为天下笑者,何也 为,被;者,语气词,引出原因;何,疑问代词,
什么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而,转折连词,但是;之,结构助词,的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之,结构助词,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表判断;所以,用来什么的手段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而,连词,承接关系,就;之,代词,代道理;孰,
谁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而,转折连词,却;其,指示代词,那些;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乎,介词,相当于“于”,在;其,代词,他;也,句中停顿;乎,介词,相当于“于”,在
吾从而师之 而,连词,承接关系;之,代词,他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乎,介词,相当于“于”,在;其,代词,他;也,句中停顿;乎,介词,相当于“于”,在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代词,他的;之,主谓间取独;于,介词,在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之,主谓间,取独;所,所字结构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主谓间取独;也,句中停顿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之,结构助词,的;其,代词,他们
犹且从师而问焉 犹且,副词,尚且、还;而,连词,承接关系;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之,结构助词,的;其,代词,他
而耻学于师 而,转折连词,却;于,介词,向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是故,因此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之,主谓间取独;所以,表原因
其皆出于此乎 其,推测语气,大概;于,介词,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其,代词,自己的;而,连词,承接关系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于,介词,对于;其,代词,他;则,副词,就;
焉,句末语气词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之,结构助词,的;之,代词,他;而,连词,
并列关系;其,代词,其中的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其,代词,他的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之,主谓之间,取独
或师焉,或不焉 或,不定指代词,有的;焉,句末语气词
小学而大遗 而,转折连词,但是
吾未见其明也 其,代词,他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指示代词,这些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之,指示代词,这些;
则群聚而笑之 则,副词,就;而,连词,修饰关系
问之,则曰 之,代词,他;则,副词,就
彼与彼年相若也 与,连词,和、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则,副词,那么、就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之,主谓间取独,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指示代词,这些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其,代词,他们的;乃,副词,竟然;其,语气词,
难道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之,指示代词,这些;其,代词,他们的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则,副词,就
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介词,表示比较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是,指示代词,这样;而已,罢了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不拘于时,学于余 于,介词,被;于,介词,向
余嘉其能行古道 其,代词,他
作《师说》以贻之 以,目的连词,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表判断;之,结构助词,的
廉颇为赵将 为,动词,担任
大破之 之,代词,代齐国
拜为上卿 为,动词,担任、做
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介词,凭、凭借
蔺相如者,赵人也 者也,表判断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为,动词,是
秦昭王闻之 之,代词,代这件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以,介词,用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与,连词,和、同
即患秦兵之来 即,副词,就;之,主谓间,取独
求人可使报秦者 者,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后,指人或事物
何以知之 何,疑问代词,什么;以,介词,凭;之,代词,代这一点(可以出使秦国)
君何以知燕王 何,疑问代词,什么;以,介词,凭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与,介词,和、同
以此知之 以,介词,凭
夫赵强而燕弱 而,连词,并列关系
而君幸于赵王 而,连词,承接关系;于,介词,被
故燕王欲结于君 于,连词,同、与
今君乃亡赵走燕 乃,副词,译为“就是、是”
其势必不敢留君 其,指示代词,那
而束君归赵矣 而,连词,递进关系,而且;矣,语气词
则幸得脱矣 则,副词,就;矣,语气词
臣从其计 其,代词,他的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以为,认为;其,指示代词,那
于是王召见 于是,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以,介词,用、拿;之,结构助词,的
秦强而赵弱 而,连词,并列关系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奈何,怎么办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以,介词,用、拿;而,转折连词,但是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 而,转折连词,但是
均之二策 之,指示代词,这
宁许以负秦曲 以,目的连词,“来”
谁可使者 者,代词,代人
城入赵而璧留秦 而,连词,承接关系,那么、就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以,连词,连接“传”和“示”
乃前曰 乃,副词,就
相如因持璧却立 因,副词,于是、就
秦贪,负其强 其,代词,秦国
以空言求璧 以,介词,用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以为,认为;之,结构助词,的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且,连词,递进关系,况且、而且;之,结构助词,的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乃,副词,于是、就
拜送书于庭 于,介词,在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之,结构助词,的;以,目的连词,来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之,代词,代和氏璧;以,目的连词,来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与,连词,和、同;于,介词,在
相如持其璧睨柱 指示代词,那
欲以击柱 介词,拿、用
秦王恐其破璧 其,代词,他
乃辞谢,固请 乃,副词,于是、就;固,坚决,副词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相当于“而“,修饰关系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以,介词,用、拿
乃谓秦王曰 乃,副词,于是、就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所,所字结构;也,句末语气词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于,介词,在;乃,表示前后两事顺承,才
秦王度之 之,代词,代这件事
相如度秦王虽斋 虽,即使(虽然)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乃,副词,就;其,代词,他的;其,指示代词,那
归璧于赵 于,介词,到、至
乃设九宾礼于廷 乃,副词,于是、就;于,介词,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表被动,固定句式;而,连词,承接关系
且秦强而赵弱 且,况且,连词,递进关系;而,连词,并列关系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之,结构助词,可不译出“的”字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以,介词,凭;之,结构助词,的;而,承接关系,就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而,连词,因果关系,翻译为“因而”;于,介词,引出动作支配的对象,可不译;乎,语气词,呢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之,结构助词,的
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 唯,句首表希望的语气;与,连词,和;之,代词,这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与,连词,和;而,连词,修饰关系
秦王因曰 因,副词,于是、就
而绝秦赵之欢 而,连词,转折关系,反而、却;之,结构助词,的
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介词,趁机;而,连词,承接关系,就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以,介词,因为;之,结构助词,的;邪,yē,语气词,呢
毕礼而归之 而,连词,承接关系;之,代词,他
相如既归 既,副词,已经
赵王以为贤大夫 以为,动词,认为
使不辱于诸侯 于,介词,被
拜相如为上大夫 为,动词,做、担任
秦亦不以城予赵 亦,副词,也;以,介词,把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其,代词,那
欲与王为好 与,介词,和
会于西河外渑池 于,介词,在
示赵弱且怯也 且,连词,并列关系
与王诀曰 与,介词,和、跟
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之,结构助词,的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则,副词,就、那么;为,动词,担任;以,目的连词,来
许之 之,代词,他
遂与秦王会渑池 遂,副词,于是、就;与,介词,和、跟
秦王与赵王会饮 与,连词,和、跟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为,动词,演奏
以相娱乐 以,目的连词,来;相,副词,相互
因跪请秦王 因,介词,趁机
五步之内 之,结构助词,可不译出“的”字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得以,得,能够;以,介词,用
相如张目叱之 之,代词,秦王左右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于,介词,在;是,代词,这种情况;为,介词,替
秦王为赵王击缶 为,介词,给
秦之群臣曰 之,结构助词,的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以,介词,用、拿;为,介词,给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以,介词,用、拿;之,结构助词,的;为,介词,给
终不能加胜于赵 于,介词,引出动作支配的对象,可不译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亦,副词,也;以,目的连词,来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连词,因为;为,动词,担任、做
位在廉颇之右 之,结构助词,的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