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政治生活关键词
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人民民主的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主体的广泛性,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以及人民的权利日益得到实现。
5.我们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6.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7.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8.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9.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10.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12.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途径有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1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途径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14.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公民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15.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我国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6.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途径是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此外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17.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广、影响大、实效快等特点。
18.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19.政府为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是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20.加强对政府权力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21.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决定权。
全国人大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监督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
23.人大代表的权利是: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24.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或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25.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是:人民代表大会
2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民主集中制。
28.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有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其中基本方式是依法执政。
29.我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30.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和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31.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
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是包括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2.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
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
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4.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5.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6.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37.主权国家构成要素:有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是国家的生命与灵魂。主权有两个方面的特性:对内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和对外权力的独立性。
38.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主权国家的义务有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39.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0.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之间合作的基础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42.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政治生活关键词填空
1.国家的根本 属性是阶级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政的最大特点是,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人民民主 的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主体的广泛性,真实 性表现在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以及人民的权利日益得到实现。填空
5.我们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 础和准则的。
6.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7.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 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8.公民根本的行 为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9.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 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10.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的基本内容: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12.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 途径有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1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 式、途径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14.信息是决策的基 础,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 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公民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 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15.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 主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 质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6.公民参与民主监督 的方式、途径是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此外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17.舆论监 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广、影响大、实效快等特点。
18.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工作的 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 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 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宗 旨是为人民服务。
19.政府为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 途径是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20.加强对政府权力监 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21.我国 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最 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2.人民代表 大会的职权是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决定权。
全国人 大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监督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
23.人大 代表的权利是: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24.人民 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或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 大常委会的性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25.我国的 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6.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基石是:人民代表大会
2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组织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民主集中制。
28.中国共产党的 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有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其中基 本方式是依法执政。
29.我国政党制 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我国政党制 度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我国政党制 度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30.人民政协的性 质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和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 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31.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
根本政 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 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 制度是包括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2.我国新型 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 石)
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 立场)。
三个原则之 间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4.民族团结的 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5.我国处理民族 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的前提和基础是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自治地方的自 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6.我国实行宗教信 仰自由政策包括: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37.主权国家构成要 素:有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 最重要的是主权,是国家的生命与灵魂。有两个 方面的特性:对内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和对外权力的独立性。
38.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主权 国家的义务有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39.联合国 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0.当前国际 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 系的决定因素,国家之间合作的基础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42.我国的外 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的我国的国家 利益和和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决定,
基本目 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宗 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基本立 场是独立自主
基 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