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打靶 芭蕉 奇葩异草 反弹琵琶B 荟萃 市侩 脍炙人口 绘声绘色C 对峙 侍奉 诗情画意 有恃无恐D 砥砺 勉励 晴天霹雳 老骥伏枥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直接 直截了当 剧增 与日具增B 陈规 墨守成规 精心 漫不经心C 求实 实事求是 事故 人情世故D 劣马 悬崖勒马 委屈 委曲求全3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争鸣是件好事,但不能将争鸣变成人身攻击。”一位网友继续说,“互联网是一个言论高度自由的空间,需要法律的规范和约束。”B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
2、,目前年龄在17至26岁之间的年轻一代,被称为“80后”,总数有2亿多人。C他这个人做事严肃认真,对同事热情诚恳,生活节俭朴素,等等不愧为一个优秀的员工。D骗子的悲哀不仅在于不被别人信任,还在于他难以相信任何人甚至包括自己的亲人。4 在下列横线初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在昨天召开的2007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委员陈至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保持在70左右,就业人数将增长。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还很,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去年净增82万人,做好就业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A 透露 连续 严重 B透露 持续 严峻C披露 持续 严峻 D披露 连续 严重5 下
3、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习上遇到各种问题,我们一定要即时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问。B目前,中学生文章中的错别字俯拾即是,改变这种现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C此前多次获金像奖提名而从未获奖的香港影星刘青云,终于在本届金像奖中圆梦。D基础知识的学习最需要扎扎实实地循序渐进,不下苦工夫,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新闻媒体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B剧场气氛非常热烈,演员与观众息息相通,台上台下相互呼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C现代社会的竞争日新月异,如果不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就会随之被淘汰出局。D我们深深感到,一张
4、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以读这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7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树木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随风荡起绿色的海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教室里是如此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D“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礼貌用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大家用“优秀”二字来表扬我,实在过奖了。B这次能和您一同共事,荣幸之至,今后还望您多多赐教。C不必这么客气,做这点小事只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D你的设计方案我看过了,其中的不妥之处,我已经斧正了。二、阅
5、读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911题。“利己”与“利他” ( 陈礼德 )你去菜市场买菜,同样是一元钱一斤的蔬菜,你肯定会挑那些品质较好的。这虽是一种“利己”行为,却是合理合法的,没有人会指责你。如果你专挑那些黄叶、烂叶,把品质好的留给别人,别人不仅不会认为你是一种“利他”行为,反而会认为你精神有问题。当你用自己的正当收入去资助贫困学生、帮助特困户时,这是一种“利他”行为,合理合法,应该倡导。当别人因为能力或体力受到局限,完不成一件必须完成的事情时,而你有能力、有体力、又有时间,主动帮助别人完成了那件必须完成的事情,这种“利他”行为合理合法,我们也应该倡导。当别
6、人有能力、有时间完成某件事情时,却因为偷懒,不愿完成,你去帮助他完成,这虽然也是一种“利他”行为,虽不违法,却不合理。“利己”是人的天性,“利他”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既然“利己”是天性,我们就不能抹杀,只有承认了“利己”动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什么时候否定了“利己”动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什么时候就影响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既要物质文明,更要精神文明,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承认“利己”的动机,更要倡导“利他”的行为,只有“利己”与“利他”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一个文明的国家,才能形成一个进步的社会。为什
7、么要倡导“利他”行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大千世界,往往风云多变,有些意外的变故是人们始料不及的。从大的方面说,一旦出现战争和重大自然灾害,这个时候,一切个人行为都必须服从国家的行为,一切个人的利益都必须服从整体的利益,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个“责”,就是社会责任,每个人都有义务承担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效力的社会责任。否则,国家灭亡了,你也自然“灭亡”了,企业垮了,整体的利益没有了,你自己的利益自然也就没有了,这叫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牵动千家万户,多少人为之献计献策,出钱出力,甚至有的人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真正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新
8、风尚,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责任感。从小的方面讲,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也许你一时一事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但并不等于你一生一世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在特殊情况下,你需要别人的帮助,别人也需要你的帮助。这种互利互惠的现象,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真实生活。如果没有“利他”行为,也就没有善和正义,我们的生活就会黯然失色。再说,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科学的发展,个人作坊式的生产已被淘汰,随之出现的多是机械化、集团化生产,在生产流水线上,我们每个人只能完成某一个工序或某一个环节,需要协作精神,你一个工序慢了,就会影响整体进度,你一个工序太快了,则浪费了人力资源。尤其是质量问题,可能由于你一个环节质
9、量不过关,影响整个商品的质量,在这种状态下,“利他”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之,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利己”行为与“利他”行为是否合理合法,如何去引导“利己”动机,如何去发挥“利他”效果,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9下列对文章结构和内容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自然段,举例说明有些“利己”和“利他”行为是合理合法的,有些“利他”行为则未必合理。B第三自然段,主要论述了“利己”行为的积极作用。C第四至第六自然段,着重强调了倡导“利他”行为的必要性。D第七自然段,呼应开头,指出“利己”和“利他”行为是否合理合法,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10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利己”
10、动机源与天性,承认人的天性,就要承认人的合理合法的“利己”行为。B“利己”动机的合理性,是指“利己”作为人的天性是合乎人请常里的。C“利己”动机的合法性,是指“利己”作为人的天性应该到得社会的承认。D承认“利己”动机合理合法,就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是指“利他”就必须牺牲“利己”。B“一荣具容”、“一损俱损”,是指只要“利他”就能“利己”。C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倡导“利他”有利于“利己”。D在现代化生产的分工和协作中,只需满足“利他”需求,无须考虑 “利己 ”需要。三、诗歌赏析 (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
11、面宋诗,完成1214题。山管 余靖野管箫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12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凭轩对竹扉”的“竹扉”,是指竹楼。B“禽带夕阳归”,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禽类纷纷归巢。C“畲田得雨肥”,写畲田因为得到雨水的滋润而更加肥沃。D末句中的“残菊”,再次点明诗歌所描写的时间。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中的“萧条”二字,奠定了全诗孤寂、惆怅的感情基调。B“树藏秋色老”,通过老树写出了秋色的浓郁。C诗中的“树”、“禽”、“远岫”、“畲田“,都是诗人凭轩看到的景象。D诗歌描写了诗人在傍晚时分劳动归来的落
12、寞心境。14下列与山馆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绝句。B诗歌的韵脚是“扉”、“归”、“肥”、“飞”。C诗歌的每一联都是工整的对偶句。D末联中的“渊明”,指晋代诗人陶渊明,其代表作是琵琶行。四、文言文阅读 (本大题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日李伶,东肆则马伶。做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与新安贾曰:“今日
13、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葡匐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言语,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节选自明代侯方域马伶传)注释:新安:即徽州府。贾,商人。两部:指金陵(今南京)梨园部的两个戏班,即文中的“兴化部”、“华林部”。妖姬静女:美艳的妇人、未出嫁的淑女。论河
14、套:指争论是否应该收复河套的那场戏。俦:同类。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已易衣遁矣 易,更换 B今日幸为开宴 幸,希望 C华林部过马伶曰 过,责怪 D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 为,扮演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列兴化于东肆 B坐客乃西顾而叹 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久乃得之 C 求为其门卒三年 D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 察其举止 或移坐更进之17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判断句的是 (3分) A子,天下之善技也 B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C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D此吾之所为师也1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15、分) A三年前的大会,观众更喜欢华林部的演出,主要是因为李伶的演技比马伶高。 B马伶为了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特地京城拜访了顾秉谦,并成了顾秉谦的学生。C马伶经过近三年的磨砺体验,最后在演出中转败为胜,重新得到了观众的认可。D马伶从顾秉谦身上找到了严嵩的特征,说明了顾秉谦也是严嵩一类的人。19把文中划线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五、默写 (本大题1小题,6分)20默写(任选三题)。(6分)(1)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2)人生生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3)子孙视之不甚惜, , 。(苏洵六国论)(4)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 (
1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六、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2124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城市的钟声 张风奇 很久很久,我为居住的城市缺乏一种雄浑的钟声而遗憾着。在我的潜意识里钟声就像一们饱经风霜的时光老人,如城市无形的文化载体,时时撞击着现代与古代的回声,并在听觉中渐远渐近,如在梦中既陌生又熟悉。这声音不仅是来自庙寺或者教堂,更多的来自现代都市某个标志性建筑物上高大的钟楼,比如北京的电报大楼上报时的钟声,那种悠扬四射的音符,的确能引人生发无际的遐想。 时光就像一条前不见古船后不见新帆的长河,承载着历史滔滔不绝地向前流淌,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曾站在河边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
17、今人们仍爱感叹时光的急促以致生命的短暂,又因为这苦短的生命中充斥了太多的无聊和无奈,一时竟忘记了欢乐的感觉是来自对有限生命的把握和运用。大家总试图把生命的过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于是将过多的时光抛洒在无休无止的忙碌之中,忙着找工作,忙着奔仕途,忙着捞钞票,忙着去休闲,使自己像一只旋转永动的陀螺,一旦停下来,便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失去了独立的支点,这无疑成了一场心理饥荒,在忙和累中觅不到生活的意义。这时才发现,其实一生中有大片的空白是无法靠奔忙填充的,而自己沉下心来静静思考,倒不失为一种填充空虚的好方法。此时此刻,惟有钟声飘来,所有的思绪便乘上钟声的翅膀,这飞翔或许就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升华,让我们感受
18、时光的韵律与和谐之美,而我们是否知道享用这生命中天使般的钟声呢?我禁不住套改了泰戈的一句话:不要试图去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钟声就来自那空白深处 钟声是时间的语言,时针诠释着人们的步伐。尽管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说:“时间对于各种人有各种的步法。我可以告诉你时间对于谁是慢步的,对于谁是跨着细步走的,对于谁是奔着走的,对于谁是立定不动的。”我还是顽固地认为,时间对于谁都是公平的,不论高低贵贱,时间无法规定谁的步法,只有自己支配着自己的脚步。恕我恭敬而不从命,我还是由衷地欣赏大师的另一句话:“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 更多的时候,钟声成了我们现实生活的参照物,我乡村生活的大妈说,城里的钟声就
19、像农家小院里的公鸡打鸣儿。我虽然觉得这是一个较表层较通俗的比喻,有点儿过于浅化了城市钟声的内涵,当然我更丝毫不敢小觑农家小院里的公鸡打鸣儿,“雄鸡一唱天下白”同样是一种大境界。但是彼此之间,谁能真切地感受到贯穿其中的生命关照和心灵慰藉?我觉得在特定的背景里,乡村的雄鸡报晓是一种宁静的喧嚣,城市的钟声恰恰是一种喧嚣中的宁静,高亢的鸡鸣和悠然的钟声都不失时机地振奋和沉静着乡村和城市的神经 一座城市不能没有钟声,就像一个村落不能没有鸡鸣。钟声是城市中潺潺流淌的溪水,钟声是掠过城头的山林清风,钟声是天上人间的和谐音符。那天清晨,我走过人声嘈杂的车站广场,钟楼上有久违的钟声瀑布般倾泻下来,我整个身心顿时
20、沐浴在沁人心脾的钟声里,一阵清澈甘洌的感动之后,我想说,创造时光的人,就该引导这钟声;爱惜时光的人们,就该信赖这钟声,就像创造和爱惜我们拥有的家园和生命。21-22小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21下列关于“城市的钟声”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城市的钟声”,能够让人们领略到时光的韵律与和谐之美。B“城市的钟声”,能够让人们于喧嚣中宁静、于嘈杂中沉思。C“城市的钟声”,能够警醒人们爱惜生命、寻找生活的意义。D“城市的钟声”,规定了人们的步法,支配着人们前进的脚步。22下列对文章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阐释“钟声”的意义时,主要运用了联想的写作手法
21、。B、文章引用了孔子、莎士比亚等人的话,贴切自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C、作者对“钟楼”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使“钟楼”的形象更加具体鲜明。D、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城市的钟声”更加形象生动。23作者说“在忙和累中觅不到生活的意义”,请结合第二自然段,谈谈你的理解。24作者说“一座城市不能没有钟声,就像一个村落不能没有鸡鸣”,请结合原文,谈谈“钟声”和“鸡鸣”作用的异同。七、本大题2小题,共70分。25新华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6班接到学校通知,由于学校近期要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评估,该班原计划本月底去东兴公司参观的日期需要推迟到下个月的5号。请你以该班班长李可的身份,就此事给东兴公司负责
22、接待参观学习的王主任写一封信。要求:符合书信格式,内容完整准确,语言连贯,措辞得体。(10分)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目前,某媒体开展了关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文化修养”的大讨论。有人说,职业院校的学生知不知道“李白”、“杜甫”无关紧要,因为他们最终是靠技能获得就业机会,只要技术一流就有竞争力;也有人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有职业技术,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这样,他们将来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请你以“职业技能和文化修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参考答案选择题每小题3分,错选、多选不给分。题号卷别123456789
23、10A卷DACBAABDBD题号卷别11121314151617182122A卷CADBCDBBDC19(8分)演出开始后,不久演到争论是否应该收复河套的那场戏,马伶又扮演相国(或宰相)严嵩出场,李伶不禁(为马伶的精彩表演)叫出声来,拜倒在地,自称弟子。兴化部这一天(的演出),就大大地超过了华林部。20(6分)(1)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2)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3)举以予人 如弃草芥(4)月有阴晴圆缺 千里共婵娟23(3分) 人们只顾忙碌而忘记了欢乐的感觉来自对有限生命把握和运用;人们在忙碌中一旦停下来就不知所所措,形成心理饥荒;人生中的空白(或空虚)无法用忙碌来填补。24(3分)同
24、:鸡鸣和钟声都能报时,并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异:鸡鸣能给沉睡的乡村带来活力和希望;城市的钟声能在喧嚣中给人以宁静和思考。 意思答对即可。25(10分)尊敬的王主任: 您好! 我是新华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6班的班长。我班原定本月底来贵公司参观学习,但因学校要接受有关部门检查评估,我们到贵公司参观学习的时间需推迟到下个月5号。由此给贵公司带来的诸多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希望您能谅解并给予支持。 此致 敬礼! 李可 2007年X月X日附译文: 【译文】(姓马的艺人是金陵(今南京)戏班里的。金陵是明朝的留都(迁都后置官留守),皇帝祭孔社稷之神的地方和百官都有,又是太平昌盛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求得欢乐。那些年访
25、桃叶渡、游览雨花台的士女,人多得脚碰脚。戏班凭技艺有名声的大约几十个,而其中名声最显著的有两个:一个叫兴化班,一个叫华林班。)有一天,新安的商人会合两个班子举行盛大会演,普遍邀请金陵的贵客、文人以及那些美丽的妇人、文静的秀女,没有谁不来到。安排兴化班在东面的戏台,华林班在西面的戏台。两边戏台都演唱鸣凤记,就是写杨椒山先生故事的。等到演唱一半,艺人发声歌唱各种曲调,声音高低快慢,一并受到观众称赞。当演到两个相国(夏言和严嵩)争论收复河套地区之事时,西面戏台上演严嵩相国的是姓李的艺人,东面戏台上就是姓马的艺人。这时座位上的客人就向西面看而赞叹,有的大声呼叫让人拿酒,有的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面戏台,头
26、不再向东看。不久再往下演唱,东面的戏台上不再能够演唱终了。问其中原因,原来姓马的艺人因技艺在姓李的艺人之下而感到羞耻,已变换衣服逃走了。这个姓马的艺人是金陵擅长演唱的人,他离开以后,兴化班又不肯擅自用别人替换他,于是竞然停止技艺不演出,因而华林班独自声名显著。离开以后将近三年马伶回来了,他四处告知他的老伙伴,向新安商人请求说:“现在希望为我们举行宴会,邀请前次那些宾客,我们愿意和华林班再演出鸣凤记,献上一天欢乐。”演出开始以后,不久演到两个相国争论收复河套地区之事,姓马的艺人又扮演严嵩相国出来了。那个姓李的艺人忽然惊叫出了声,他爬着向前,自称弟子。兴化班这一天的演出远远超过了华林班。这天夜里,华林班的艺人拜访这个姓马的艺人,说:“您是天下擅长演技的人,但是无法取代姓李的艺人。姓李的艺人演严相国达到了极点,您又从哪里学到了技艺超出他之上呢?”姓马的艺人说:“本来如此。天下的人无法取代这位姓李的艺人,而这位姓李的艺人却又不肯教我。我听说现在的相国昆山顾秉谦,他是严相国一类的人。我就跑到京城,请求当他的门卒三年,每天在朝房侍奉昆山相国,观察他的举止,聆听他的言语,我时间久了就学到了,这是我拜认老师的经过啊。”华林班的艺人一起围着他下拜,然后离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