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牛郎织女修订稿.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72110 上传时间:2024-1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1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郎织女修订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牛郎织女修订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牛郎织女 【教材分析】 《牛郎织女》是一则动人心弦的民间故事,课文讲述了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与天宫织女相识、相恋,他们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用玉簪划出的天河将他们隔开,牛郎织女只能在每年的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封建恶势力的反抗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便于复述。 2、学习本课9个生字,注意区别平舌音“嫂”,翘舌音“挣、扎、衰、趁、拽”, 后鼻音“棚、挣、汹”,前鼻音“舔、趁”的读音,对比“衰”和“哀”的字形,结合上下文理解“相依为命”、“心急如焚”、“暴跳如雷”、“发誓”、“挣扎”等词语。 3、学习抓住课文主要情节精读课文,着力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牛郎、织女、王母娘娘的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织女之间的真挚情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通过想象、朗读、写话,提高对民间故事的欣赏水平,挖掘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爱上民间故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会阅读、分析、复述民间故事。 2、学习抓住课文主要情节精读课文,着力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牛郎、织女、王母娘娘的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织女之间的真挚情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资料链接】 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都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整理,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民间故事,大都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和修改。有的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也有的被歪曲和篡改。中国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最著名的有《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便于复述。 2、学习本课9个生字,注意区别平舌音“嫂”,翘舌音“挣、扎、衰、趁、拽”, 后鼻音“棚、挣、汹”,前鼻音“舔、趁”的读音,对比“衰”和“哀”的字形,结合上下文理解“相依为命”、等词语。 3、学习抓住课文主要情节精读课文,着力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牛郎、织女的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织女之间的真挚情感。 4、领悟写法,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丰满。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有疑问的地方注意做记号,检查是否读通顺连贯。 2、自学生字,画出文中生词。独立完成看拼音写词语。 sǎo zi zhōu dào niú pénɡ chèn zhe ( ) ( ) ( ) ( ) yán lì chěnɡ fá zhēnɡ zhá shuāi lǎo ( ) ( ) ( ) ( ) 3、先理解带点的字,再解释词语的意思 心急如焚 4、《牛郎织女》的作者是 ,我还知道他的作品 、 。 通过向别人请教或网上查询,我知道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 、 、 。 5、将下列小标题按课文的原有顺序排列起来,在括号里标上数字。 ( )生活艰苦,人称牛郎 ( )牛郎喂牛,老牛诀别 ( )相遇相知,结为夫妻 ( )隔河相望,化作星辰 ( )来到森林,见到织女 ( )王母知情,发誓严惩 ( )心急如焚,追赶被阻 ( )老牛说话,指点机会 ( )男耕女职,日子美满 ( )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 )闯入家中,抓走织女 ( )照看周到,老牛亲密 《牛郎织女》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来简要概括一下。(注意讲清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2、预习反馈 3、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牛郎织女》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故事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个情节? 过渡: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这节课先让我们走进牛郎织女相遇相知,结为夫妻的幸福一幕吧。 4、合作探究 想一想:牛郎织女他们般配吗?织女为什么会嫁给牛郎呢?画出文中相关句子。(学习课文1——6小节) (1)出示句子“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心眼好是说牛郎是个怎样的人——善良,能吃苦说明他——勤劳。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描写牛郎善良和勤劳的语句,读一读,感受一下牛郎的善良勤劳。请把你找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2)看来老牛这个角色很重要,请找一找文中描写老牛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老牛和牛郎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把你的理由和根据说清楚。 (3)领悟写法。写牛郎的善良和勤劳,直接写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写老牛的表现呢?这样写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 (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丰满) (4)从上面的学习中,你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牛郎、织女和老牛呢?(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知恩图报) (5)按小标题复述课文(1——6),尽可能运用课文中质朴流畅、生动优美的语句,讲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神情等让故事更生动. 5、教师小结 三、当堂训练 1、写牛郎的善良和勤劳,直接写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写老牛的表现呢?这样写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认识了 的牛郎, 的织女, 的老牛。 3、按小标题复述课文(1——6),尽可能运用课文中质朴流畅、生动优美的语句,讲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神情等让故事更生动。 四、巩固练习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周到: 温和: 2、仿照这一段的构段方式,以下面的句子为中心句写一段话。 妈妈对我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上下文理解 “心急如焚”、“暴跳如雷”、“发誓”、“挣扎”等词语。 2、继续学习抓住课文主要情节精读课文,着力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牛郎、织女、王母娘娘的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织女之间的真挚情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通过想象、朗读、写话,提高对民间故事的欣赏水平,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爱上民间故事。 4、复述课文,尽可能运用课文中质朴流畅、生动优美的语句,讲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神情等让故事更生动。 【学习过程】 一、温故预习 要想又快又好地复述课文,就得把握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用下列词组来概括: 相依为命→ →男耕女织→ 王母知情→ →携子追赶→ → 。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2、预习反馈 3、合作探究 (1)王母娘娘为什么要拆散牛郎织女?   过渡:是啊,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王母娘娘出现了。 a、默读课文的8到10小节,画出描写王母的关键词句,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交流感悟。(凶残,恶毒……)读出这种感觉。 b、看到这个“望”字,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遥远,思念,此时无声胜有声……) C、(播放古筝曲《梁祝》片断)真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啊。假如他们能够互诉衷肠,听到对方的声音,你觉得他们最想说些啥呢?请写下来。 d、交流评价。 (2)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什么会感动众人,流传至今?   a、假如,牛郎织女的故事到此为止,你满意吗?请说明理由。(不忍,同情……)  b、不合情理,善良的中国人是不会满意的。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结尾——每年……(齐读) c、喜鹊搭桥,是不是出乎你的意料?(是的)但是却合情合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过渡: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课题——牛郎织女。小结:这个故事想象合理,前后照应。写老牛死时,嘱咐牛郎将它的皮剥下来留着,这一情节的安排为下文做好了铺垫,这种写作上的构思和结构上的处理值得我们借鉴。 d、牛郎织女的故事到这就结束了,可是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创作《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呢?(现实残酷,寄托于理想) e、中国还有很多赞美爱情的民间故事,你能说几个吗?    (四大民间故事) 4、教师小结。 民间故事能流传久远还有两大秘诀:美好愿望、 一曲三折 这些故事有的已经流传了数千年,很多精彩的情节已经印在了人们的脑海深处,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回到家,把我们今天学到的民间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一听,好吗? 三、当堂训练 1、读完这个故事,故事中的人物肯定有你喜欢的或讨厌的,能结合课文,说说你喜欢谁,喜欢他什么?你讨厌谁,为什么讨厌她? 我喜欢 (谁)因为 我讨厌 (谁)因为 2、复述课文。(把故事完整的讲给父母听,请父母评价) 四、巩固练习 1、填空:传说,王母娘娘用玉簪一划,就划出了天河,天河就是太阳系中 的“ 河”。牛郎和织女分别成了河两边的“ 星”和“ 星”。牛郎和织女每年农历的夜晚在“ 桥”相会,这就是 节的由来。反映王母娘娘女儿下凡的故事还有不少,其中的黄梅戏《 》家喻户晓。 2、我读了很多民间故事,其中我最喜欢 (故事名)。它的主要内容是 故事中的 (人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 【教学后记】 6 . 但愿能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