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级数学下册.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67631 上传时间:2024-11-10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人窦丽君使用人课题第一课时 轴对称图形预设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感受数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3、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调整目标: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能正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课前准备收集历史和民间的各种轴对称的图形教法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等学情分析教学环节设计环节及意图使用修改一、复习引入1、出示课本第2页的主题图,让学生一起欣赏各种各样的图案。2、提问:这些图案漂亮吗?它们有

2、什么相同的地方?二、探求新知。1、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让学生自己举例,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2、出示书本第3页的的六幅图。“请大家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自己动手画,然后老师讲评)3、出示书本第3页的例1。“这幅图有什么特点?(是对称图形)哪一条是对称轴?点A与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知道的?点B与点B呢?点C与点C呢?小结: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半。而且对于一幅图中的任何两个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从而得出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4、出示书本第4页的例2。

3、(1)讨论: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你想怎样画?(让学生分组讨论)(2)小结: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首先要抓住几个关键的对称点,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让学生自己动手画。(3)全班汇报交流画的步骤和方法。(4)教学师总结画法。5、看书质疑。三、巩固练习1、书本第4页的做一做。2、画一件衣服的轴对称图形。四、全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五、作业设计练习一的第1、2两题。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人窦丽君使用人课题第二课时 旋转预设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4、。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3、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4、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调整目标:教学重点掌握旋转的特征。教学难点学会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课前准备一个钟面,一个风车。教法学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学情分析教学环节设计环节及意图使用修改一、复习引入“生活中,大家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学生举例,如:风扇、陀螺、旋转木马、钟表、车轮等)“生活中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我们就从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钟表开始研究吧!二、探索新知1、认识线段的

5、旋转,理解旋转的含义。出示书本第5页例3的钟面。(1) 观察、描述旋转现象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提问: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提问:这次指针双是如何旋转?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说指针双是如何旋转的?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根据刚才我们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说明?”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及角度。2、认识图形的旋转

6、的特征和性质。出示书本风车旋转动画(1) 从图1到图2,风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合作解决这两个问题。A 从图1到图2,风车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多少度?(90)B 你是怎能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的?(三角形变换的位置、对应线段、对应点)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扣,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有绕点0逆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2) 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的呢?(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点O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3、教学绘制图形,体验图

7、形旋转的过程。出示第5页的例4,让学生在书本上完成。作品展示,交流画法。小结: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的围绕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3、看书质疑三、巩固练习1、书本第6页的“做一做”1、2两题。通过这两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旋转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2、练习一的第8页第1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练习一的第4题。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人窦丽君使用人课题第三课时 欣赏设计预设目标1、使学生会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2、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

8、价值。调整目标:教学重点利用平移、旋转、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教学难点利用平移、旋转、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课前准备准备一些漂亮的图案、剪刀等。教法学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学情分析教学环节设计环节及意图使用修改一、出示一些漂亮的图案1、让学生一起欣赏课文第7页的图案。2、让学生分析这些漂亮的图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3、汇报二、学生独立设计1、把 连续平移2格构成一个什么图形?放手让学生独立设计,再进行交流。2、把书本上的那幅图进行对称变换,请你设计出一个板报的花边。放手让学生独立设计,再进行交流。3、看书质疑。三、巩固练习1、书本第9页的第5题。2、书本第10页

9、的第6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设计书本第10页的第7题。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人窦丽君使用人课题第一课时 因数和倍数预设目标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使学生掌握用不同的方法求一个数因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能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调整目标: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教学难点能正确分辩出因数和倍数。课前准备教法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学情分析教学环节设计环节及意图使用修改

10、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已认识了哪几种数?(自然数、小数、分数)“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观察:请你们看主题图,谁能根据主题图的不同情况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6=12 34=12122=6 123=4126=2 124=3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除了这种关系之外,其实它们还有一种说法,你想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认识因数和倍数。指名学生说:2和6是12的因数,还可以说12是2的倍数,12是6的倍数,等等。小结:从而可知:因数和倍数是同时存在的。你能说出12的所有因数吗?先说学生前后两位同学说说,然后指回答。1

11、2的因数有:1、2、3、4、6、12。(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以上的6个数都是12的因数,可以从学生已认识的倍数方面入手,例如:12是1的12倍,也就是说12是1的倍数,所以1是12的因数,等等。)2、看书本12页,并把重点的画起来。3、讨论:234=53提问:23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不是,因为234有余数。说倍数和约数的关系一定要在整除的情况下才能说的。)能否举一个算式,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学生举例。)4、讨论:03 010 03 010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注意: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

12、一般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5、巩固练习判断题。(1)24是6的倍数。( )(2)因为324=8,所以32是倍数,4和8是因数。( )(3)因为36=18,所以3和6上因数,18是倍数。( )(4)1.20.4=3,1.2是0.4和3的倍数,0.4和3是12的因数。( )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16和2 4和24 72和8 5和203、学习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我们可以怎样去思考?(18可以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也可以根据整除的意义。)让学生两人小组讨论,然后汇报。18的因数有:1、2、3、6、9、18。小结:有的同学利用因数的概括念来求18的因数,有的同学用整除概念来求

13、18的因数,方都很好,只要列出一个乘法(或除法)算式,就可以求出18的一对因数,只要有序地写出两数的乘积是18的所有乘法算式,或写出18能被几整除的所有除法算式,就可以把因数找全。我们求出了一个数所有因数后,还可以用集合图表示出这个数的全部因数,如: 18的因数 1、2、3、6、9、18反馈:30有哪些因数?36呢?三、巩固练习1、填空(1)36是4的( )数。(2)5是25的( )数。(3)2.5是0.5的( )倍。2、下面各给数中,有因数和倍数关系的有哪些?18和3 120和60 45和15 33和73、24和35的因数有哪些?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通过学习观

14、察思考,还知道了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五、作业设计书本练习二的1、2两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26=12 34=12122=6 123=4126=2 124=3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18的因数 1、2、3、6、9、18课后反思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人窦丽君使用人课题第二课时 求一个数的倍数预设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2、使学生掌握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3、使学生通过不完全南纳法,培养学生抽象的概括能力。调整目标: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按要求求

15、一个数的倍数课前准备教法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学情分析教学环节设计环节及意图使用修改一、复习引入1、求一个数的因数,你是怎样求的?2、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3、求下面各数的因数。(1) 25的因数:(2) 49的因数:(3) 17的因数:(4) 60的因数:这些数最大的因数是 ,最小的因数是4、根据35=15,请你说说谁是谁的倍数?提问:什么叫倍数?(两个非零的自然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自然数的倍数。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本14页的例2你能找出多少个2的倍数?提问:你想怎样找2的倍数?(同桌互说,然后汇报)汇报:第一种:因为两个非零的自然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上自然数的倍数

16、,所以只要把2与一个非零的自然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2的倍数。第二种:因为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2的倍数,所以只要找出能被整除的数就可以了。“这两种方法都不错,但哪一种理更快,更简便?(第一种)那么我们就用第一种方法找2的倍数。2、学生独立找2的倍数。提问:你能找出几个2的倍数?(无数个),那我们怎样可以把它们全部表示出来呢?“因数2的倍数有无数个,所以用省略号表法。2的倍数还可以用集图圈来表示。3、看书质疑三、巩固练习1、书本14页的做一做1、2两题。第1题,学生完成后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先让学生找出5的倍数。然后提问:能找多少个2的倍数?多少个3的倍数?多少个5的倍数?为什么它们的倍数都是无限的

17、呢?在2的倍数中,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同样问3和5、?小结:一个数倍数的特点是: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2、书本15页的第3题。3、书本练习二的5、6两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练习二的第4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一个数倍数的求法你能找出多少个2的倍数?2的倍数是:2、4、6、8、10、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课后反思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人窦丽君使用人课题第三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预设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索2、5倍数的特征过程,掌握2、5倍数的特征,并会正确的判断一个数是否2、5的倍数。2、

18、理解奇数、偶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提高思维的水平。调整目标:教学重点掌握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运用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的判断。课前准备教法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学情分析教学环节设计环节及意图使用修改一、导入“我们前面学习了因数,倍数的意义,谁能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判断这几个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3245 2936 8037 7231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来,但速度不够快,你能不能一看就可以判断出来呢?老师有一人好办法,你学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板书课题:2、

19、5倍数的特征二、探索新知1、出示书本主题图“国庆节前,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儿童剧院看话剧迷宫,拿到票后,你们应选择哪个门口入场呢?为什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2、探索2的倍数。请决定从双号入口的同学起立,报出你们的座号。学生报号,老师板书“这些数都是双数,但还有一人说法,它们都是谁的倍数?”(2的倍数)“这些看上去有点乱,但它们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请你们从小到大把它们排起来看看。”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参与讨论。汇报结果:发现相邻的两个数相差2。2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双数。2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0、2、4、6、8。也就是说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吗?下面我人来举例验证一下这个结论。

20、让学生随便说一符合以上要求的数出来算一算。1230、1326、4278、5022、6234小结:个位上都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考一考学生:请很快找出下面各数哪些是2的倍数。317、248、21680、793108、864113、学习奇偶数的概念。在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多少个?(无数个)“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我们称它为偶数,那么不是2的倍数的数,我们称它为奇数。那0是什么数呢?(因为0是2的倍数,所以0也是偶数。)“那么自然数可以分成几类?” 奇数自然数 偶数4、看书17页并质疑。5、做一做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奇数和偶数。6、探索5的倍数。观察书本18页的表格,找出5

21、的倍数的数。你发现了什么?提问:5的倍数的个位有什么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让学生举例说说5的倍数。7、探索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书本18页的做一做。观察: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小结: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8、看书质疑。三、巩固练习1、填空。(1)20以内(含20)的奇数有 ,偶数有(2)在两位数中,最小的2的倍数是 ,最大的2的倍数是 (3)比20大又小于5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2、书本20页的第2题、第3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书本20页的第1题。板书设计2、

2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奇数自然数 偶数 0也是偶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课后反思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人陈彩霞使用人课题第四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预设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自己发现3的倍数规律,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2、使学生能应用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4、让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调整目标:教学重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课前准备教法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学情分析教学

23、环节设计环节及意图使用修改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5特征,谁来说说2的倍数的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看哪一位就行了?出示练习:下面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324 153 345 2460 986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的特征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先找出10个3的倍数。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上有什么特征?它是不是3的倍数?其它数位上有什么特征?

24、提问:如果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和十位的数字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12 21 15 51 18 81 24 42 27 72“我发现调节器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秘呢?(以四人为一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验证: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210 54 129 9231 9876543204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看书本19页质疑。三、巩固练习1、书本19页的做一做1。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2、书本19页的做一做2。提示:首先考虑谁的特征,接着考虑什么?最后又

25、考虑是3的倍数。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是3的倍数。 3( ) 5( )16 46( ) 400( )4、有一个数有因数3,又是5的倍数,在两位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在三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5、请你说出一个是3的倍数的四位数。6、出示数字卡片385,改一个数字,使它成为3的倍数。无论怎样改动,都要遵守什么规律?四、全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练习三的4、5两题。板书设计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课后反思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人陈彩霞使用人课题第五课时 2、5、3的倍数练习课预设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

26、征,并能正确判断所给的数是不是2、5、3的倍数。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调整目标: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2、5、3倍数的求法。教学难点能正确地利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课前准备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学环节设计环节及意图使用修改一、基本练习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有因数3?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二、概念

27、辨识。1、凡是偶数都是2的倍数。2、没有因数2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3、在自然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偶数。4、个位是0的自然数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5、个位是3、6、9的数一定含有因数3。三、指导练习1、书本练习三第6题。提问:这幅图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什么?原有22人,再来几人才能正好按3人一组分完,说明再来的人数和原有的人数合起来与3有什么关系?解答:222=24,24是3的倍数,所以至少再来2人,正好分完。2、练习三的第8题。让学生互相说说,然后指名举例。3、练习三第9题。判断正误,并说说理由。4、练习三第11题,拓展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练习三的7、10两

28、题。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人陈彩霞使用人课题 第六课时 质数和合数预设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4、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调整目标: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质数、合数的意义。课前准备教法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学情分析教学环节设计环节及意图使用修改一、导入1、什么叫因数?2、自然数可以分成几类?(奇数和偶数)“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的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来分,今天节课我们就一起

29、来学习一下这种分类的方法。二、探索新知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让学生先独立写,然后指名说说。1:1 11:1、112:1、2 12:1、2、3、4、6、123:1、3 13:1、134:1、2、4 14:1、2、7、145:1、3、5 15:1、3、5、156:1、2、3、6 16:1、2、4、8、167:1、7 17:1、178:1、2、4、8 18:1、2、3、6、9、189:1、3、9 19:1、1910:1、2、5、10 20:1、2、4、5、10、20(2)把它们分分类。只有一个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让学生在书本上填好。(3)

30、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质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合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体身还有别的因数。1也就是说:自然数可以按因数的个数来分,可以分3类。2、看书质疑3、质数合数的判断(书本23页的做一做)(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17、22、29、35、37、87、93、96让学生说出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并说学生说说理由。5、出示书本24页的例1,让学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学生自己动手把书本上的合数划去,最后得出质数。100以内的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6、看书质疑三、巩固练习

31、1、书本练习四的第1题。2、书本练习四的第3题。3、填空(1)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20以内的质数是(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是( )(2)在1、2、3、7、9、15、78、150这些数中( )是质数,( )是合数,( )是奇数,( )是偶数,( )是奇数中的合数,( )是偶数中的质数。4、书本练习四的第5题。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五、作业设计书本练习四的第2、4题。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质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合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体身还有别的因数。1100以内的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

32、53、59、61、67、71、73、79、83、89、97课后反思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人窦丽军使用人课题因数和倍数整理与复习预设目标 1、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有关概念,明确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使学生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感受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调整目标:教学重点明确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在整理中构建“因数和倍数”的知识网络。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等学情分析教学环节设计环节及意图使用修改一、创设情境,重现概念。1、教师:上课之前,老师想送大家一句

33、话,师手指大屏幕,请齐读:温故而知新。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对学过的知识要抓紧时间复习,才能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师:是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因数和倍数的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2、教师在黑板上板书:258,并提问:看到这几个数,你能想到哪些数学知识?(让学生充分想象,自主回答。)生1:2是偶数。生2:5是奇数。生3:2和5都是质数。生4:8是2的倍数,2是8的因数。(教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关概念。)二、概念梳理,形成网络。师:同学们刚才谈了很多,都谈得很好,那我们能不能,根据概念间

34、的联系,把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使它们更系统?三、综合应用,知识内化。同学们的发言都非常精彩,表现非常棒,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以“因数和倍数”为主题的知识大比拼,我们以闯关的形式答题,看那位同学用自己的智慧闯到最后一关成为本节课的优胜者。第一关-填空:1、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2、个位上是( )或( )的数是5的倍数。3、1-20各数中最大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4、填质数:21=( )+( )=( )( )=( )-( )5、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分析:“题目要求是最小的三位数,又是2、3、5的倍数,首先要确定

35、哪一位上的数?”(个位)个位上只能是几?(0)十位和百位上有什么要求?(各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并且最小),所以只能填120。还可以继续问:有因数2、3、5的最大三位数时多少?990)6、一个五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奇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个位是最小的素数,其他位上是0,这个数是( )。(分析:要求学生先读题,说明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万位,按照数位顺序表写出符合要求的数。)师:恭喜你们顺利闯过第一关。下面欢迎你们进入第二关判断(要求:错的说明原因。)(1)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2)2的倍数一定是合数。(3)所有奇数都是质数。(4)所有偶数都是合数。(5)素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6

36、)一个合数,肯定有3个或3个以上的因数(7)是奇数又是合数且最小的事15第三关抢答。 12要使这个数能被2整除, 里可填什么?要使这个数能被5整除,里可以填什么?要使这个数能被2、 3 整除,里可以填什么?要使这个数能被2、5 整除,里可以填什么?要使这个数能被 3、5 整除,里可以填什么?要使这个数能被 2、3 、5整除,里可以填什么?第四关请你从下面这组数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数,并说明你的理由。(1)04271638(2)7132 5119(3)212182530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能得到不同的结论。第五关(看谁脑筋转得快)有1、2、3、48、9张牌,甲、乙、丙各三

37、张,甲说:“我的三张牌的积是48”,乙说:“我的三张牌之和是15”,丙说:“我的三张牌的积是63”,他们各自拿的是哪几张牌?第六关破译密码。电话号码可能是多少?ABCDEFGA: 是2、3的倍数; B:最小的自然数;C: 10 以内最大的奇数;D:所有自然数的因数;E: 加上 1 就是最小的合数;F: 2 和 3 的最小公倍数;G:既有因数5,又是5的倍数。四、全课小结。师:恭喜你们,顺利闯关,老师给大家的奖励是(看屏幕,出现一颗大珍珠)师:数学就像皇后头上的皇冠,而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就像皇冠上的一颗珍珠。今天我们已摘到了这颗珍珠。我希望这颗珍珠的光芒能引领我们走进数学的殿堂去摘取更多的珍珠。板

38、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人陈彩霞使用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预设目标 1. 通过自主发现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会辨认长方体,会看长方体的直观图。2. 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调整目标: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会看长方体的直观图。教学难点数长方体一共有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时,怎样数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课前准备长方体实物教法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等学情分析教学环节设计环节及意图使用修改。一.情景导入实物展示几个长方体。让

39、学生观察认识长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并说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1. 认识长方体长方体的面:按照前、后、左、右、上、下的顺序容易数清。长方体的棱: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棱是线段,是可以度量的。长方体的顶点:3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顶点:8个 面:6个2. 例1:拿几个长方体的物品来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先观察主题图,然后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如墨水瓶盒、罐头盒、魔方玩具等,可以发现:(1)长方体有 6 个面。(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每个面是长方形的(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相对的面是完全相同的。(4)长方体有 12 条棱。(5)哪些棱的长度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6)长方体有 8 个顶点。数长方体的棱时,可以把棱分成三组,把每组互相平行的棱各自用同一种颜色或记号标出来,先数一数每组中各有几条棱,再算出长方体一共有多少条棱。数长方体的顶点时,可以用一只手拿住长方体不动,按照一定的顺序数,避免重复和遗漏。3. 例2: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小组同学共同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本例题思路分析:先想一想,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从而选择不同长度的木条。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1)长方体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