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食味”与“识人”的“世相”生成——《异秉》的叙事流变与汪曾祺的文体意识.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6609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味”与“识人”的“世相”生成——《异秉》的叙事流变与汪曾祺的文体意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食味”与“识人”的“世相”生成——《异秉》的叙事流变与汪曾祺的文体意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食味”与“识人”的“世相”生成——《异秉》的叙事流变与汪曾祺的文体意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02023年第2 期(总第2 0 5 期)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2,2023(SumNo.205)Journal of Radio&TVUniversihilosophy&Social Sciences)食味”与“识人”的“世相”生成异秉的叙事流变与汪曾祺的文体意识胡晓敏(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上海2 0 0 2 4 1)摘要以往对汪曾祺异秉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其1 9 8 0 年发表的重写后的文本在内容上对1 9 4 0年初作版本的继承与变化,然而实际上这一重写首先是由结构上的自我扬弃所铺就的。作为他在1 9 8 0年代的复出之作,异秉从层级叙事结构向“散”的“叙事

2、流”写作的流变是其重新审视了文学如何介入世界与人生这一根本性命题后的结果。其1 9 8 0 年代以后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语言与文体意识。语言作为自为的目的,形成叙事意识对意义表达的反乌。汪曾祺在1 9 8 0 年代的“惊艳”很大程度上也归因于他对小说理念的革新。他的“与众不同”不仅是叙事对象的抒情复归,亦是文体意识的内在突破。异秉重写之文体风格的变化反映了他由回忆感受所进行的文本重塑,由此见得他从写作实验到生命写作的历变过程。【关键词汪曾祺;异秉;叙事;文体意识【中图分类号】1 2 0 7.4 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0 0 8-0 5 9 7(2 0 2 3)0 2-0 0 7 0-0

3、 9D0I:10.16161/j.issn.1008-0597.2023.02.008尽管1 9 8 0 年汪曾祺的受戒一经发表便使他广受赞誉,但同一时间另一篇经由林斤澜介绍到江苏雨花杂志发表的异秉却受到冷遇,一度被编辑们认为“如果发表这个稿子,好像我们没有小说好发了”1 。最后,还是时任主编的高晓声做主刊发,并亲自撰写了“编者按”,指出“我们写小说,也应该力求与众不同;否则也不能叫创作”发表这篇小说,对于扩展我们的视野,开拓我们的思路,了解文学的传统,都是有意义的。”2 这种“与众不同”的“创作”及其“扩展”“开拓”“了解”之“意义”既道出了异秉在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时期所表征的文学观念的转向

4、,也在“何谓小说”的叙事层面指明了一种新的文体意识。异秉作为汪曾祺在1 9 8 0 年代重新复归文坛后第一篇重写的作品,从“根本不是小说”到“与众不同”的小说的这种对异秉在文本的能指与所指双向上体认的差异实际上反映出了文本本身的复杂性与异质性,以及作收稿日期 2 0 2 3-0 5-1 0【作者简介】胡晓敏(1 9 9 6),男,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71现当代文学研究胡晓敏食味”与“识人“的“世相”生成异秉的叙事流变与汪曾祺的文体意识者对小说形构的再思考。通过与1 9 4 0 年代初作的相互比较,我们或许能够从异秉文本的叙事流变之中去理解小说完成了关于自我怎样的重新生成

5、,而汪曾祺的写作又何以被纳人到了1 9 8 0 年代的文学重建过程之中。1980年代的异秉是汪曾祺在其1 9 4 0 年代创作的异秉基础之上,融人了同一时期另一篇作品灯下中的人物重写而成的。尽管两篇同名小说在内容上的差异并不突出,但汪曾祺在编织文本进行叙事时却采取了非常不同的结构方式,这一点相当明显地即体现在了文本的开篇部分:一天已经过去了。不管用什么语气把这句话说出来,反正这一天从此不会再有。然而新的一页尚未盖上来,就像火车到了站,在那儿喷气呢,现在是晚上。晚上,那架老挂钟敲过了八下,到它敲十下则一定还有老大半天。对于许多人,至少在这儿的几个人说起来,这是好的时候。可以说是最好的时候,如果把

6、这也算在一天里头。更合适的是让这一段时候独立自足,离第二天还远,也不挂在第一天后头。1940年代的异秉在起笔时并没有直接落到故事的叙事场域,而是借助于一个“故事外”的叙述者,通过对“一天”的体验感知作为介人文本主动书写的“前叙事”进行了引人入。对钟上时间的强调一“老挂钟敲过了八下,到它敲十下”一一将故事的叙事时间精确地定位于“此刻”,加之下文对“店里”“账簿”“算盘”等场景的细致描绘以展现的空间画面感,二者的结合为叙事构建了完整而清晰的讲述时空。“前叙事”所表征的文本对时空感的发现,使得故事被定位于此时此地,从而在“这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的往复记忆的轮回中横切与区分出了一个容纳“不同”叙

7、事的时限断面。通过对时间(一个晚上的八点至十点)与空间(“店里”)的确认,小说在其间讲述了一个简短而集中的情节,即这个王二即将从“王二的铺子”搬至“王义和号”的具有改变意义的特定夜晚的众人对谈。因此,文本实际上经由一种相当经典的“三一律叙述”完成了对故事的整合。正是这个“独立自足”的特定时空编织出了一条显性、此在的叙事线作为结构小说与人物的方式。缘此,文本在整体结构上可以大致分为由叙述者主动发声以设定时空的外叙事(“前叙事”)与讲述王二与众人夜谈的“故事中”的内叙事两个层面。而在内叙事之间,尽管叙事逻辑是经沿“正在发生”的对话以展开的,但在对话作为故事形态的表层结构之下,又穿插了叙述者对玉二发

8、迹过往的回溯,与王二在谈话中或兴奋或担忧或感动的情绪波动。在具体时空下的叙事线之间,插入叙述者的回述与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使得文本在主干部分的叙述现实之外,又增加了回述现实与心理现实作为“枝蔓”,而后二者的显隐作为内层叙事的嵌套对表层叙事进行的回应,从而将文本转化为了三层“现实”的多层叙事结构,并形成相互交织的叙事节奏。在表层叙事上,固定的时空伴随着稳定的表征,“他们究竟是那么样的人,感情表达在他们的声音里,话说得快些,高些,活泼些。”一一即哪怕是有所波动的感情表达也通过场域的平和被外化。而在内层叙事中则展现了王二的生活与情绪分别在历时与共时层面的发展过程,且始终处于一种变化着的状态,与稳定的表

9、层叙事形成了某种“变”与“不变”之722023年第2 期(总第2 0 5 期)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间的叙事张力。在稳定的表层叙事与变化的内层叙事之间的连接核心即是唯一对象王二,而1 9 4 0 年代的异秉故事是紧紧围绕着作为主人公的王二所展开的。这一点从王二的出场即可以看出:他们嘘感叹,喷喷慕响,讥刺的鼻音里有酸味,部夷时撇撇嘴,混和一种狠裹的刺激,舒放的快感,他们哗然大笑。这个小店堂里洋溢感情,如风如水,如店中货物气味。而大家心里空了一块。真是虚应以待,等着,等王二来,这才齐全。王二一来,这个晚上,这个八点到十点就什么都不缺了。今天的等待更是清楚,热切。王二呢,王二这就来了。在

10、文本中,王二并没有一开始即出现在讲述之中,叙述者先是描述了王二缺席时“小店堂里洋溢感情”的场景,同时又是缺失着一“空了一块”一一而“虚应以待,等着”的。王二的缺席造成叙事主体滞后于叙事场域而出现,叙事线核心的晚人使得叙事先经由场域的先声所展开,对氛围的染作为外在于主人公的书写为突出核心的缺席反向地形成了对照。这种“配角先登场,主角再出现”的人物设置方式显示出了对传统传奇故事开篇的戏拟,因而具有古典戏曲“亮相”的色彩。“王二呢,王二这就来了。”一一一通过氛围中的“大家”对王二的等待以铺陈与间隙形成叙事的期待。“等待”王二介人的,不仅仅是故事中的人物,同样也来自叙述者的目光。缘于只有在王二出现之后

11、,情节才开始推动,故事亦得以真正开始。在1 9 4 0 年代的异秉中,王二不仅仅是被描的主体人物,也承担着作为叙事与情节发展的动力成因的结构功能。这也是文本内叙事的特征,叙述者的视点在王二出现后开始与人物重合,并由此延伸出多层结构的层级叙事。1940年代的异秉尽管看似散乱与错杂,却有着较为清晰、整一的叙事结构与主人公意识,并借此将不同部分加以协调与组织。然而当汪曾祺在1 9 8 0 年代重写异秉时,除部分穿插了灯下之外,在人物与情节内容上并没有做出太大改动,却呈现出了相当不同的叙事面向。一王二是这条街的人看着他发达起来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就在保全堂药店廊檐下摆一个熏烧摊子。31980年代的

12、异秉开篇即与1 9 4 0 年代的异秉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导人方式。王二从一开始即出场,人物“自报家门”式的直出使得文本围绕人物直接展开了对他生活经历的介绍,完全取消了1 9 4 0 年代异秉中的外叙事部分。随之改变的,是对固定时空的打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故事向非确定性、流动的发展时序中追溯,这与1 9 4 0 年代的异秉所体现的传统的时间感受,即以“一天”为单位,对其中重复循环的某个时刻的认知与定位截然不同。另一方面,在空间上,不再存在一个稳定不变的“店里”作为承载主体叙事的场域,1 9 8 0 年代异秉中的空间被充分延展:王二家、保全堂、源昌烟店文本的焦点在王二等人日常生活中的多场域之间

13、进行滑动。时空感的衍化使得1 9 4 0 年代异秉式的层级结构被消解,1 9 8 0 年代异秉的叙事不再存在“三一律叙述”式的结构整一,叙事之间的衔接更多的是依靠人物带出新的事件,事件引出新的地点,地点又牵出新的人物这般的“叙事流”方式加以结构的。他下午来,上午在家里。他家在后街濒河的高坡上,四面不人73现当代文学研究胡晓敏“食味”与“识人”的“世相生成异秉的叙事流变与汪曾祺的文体意识家。于是经人说合,出了租钱,他就把他的摊子搬到隔壁源昌烟店的店堂里去了。源昌烟店是个老字号,专卖旱烟,做门市,也做批发。上述这两段都是经由讲述到一个新的地点,从而将叙事引向新的空间场域的例子。这白亮白亮的汽灯,越

14、显得源昌柜台里的一盏煤油灯十分的暗淡了。王二的发达,是从他的生活也看得出来的。此处则通过王二的汽油灯的明亮与源昌烟店煤油灯的暗淡所作的对比,以体现出王二的发达,并将叙事由此引向“王二的发达”在其生活中的呈现。因此,这药店除煮饭挑水的之外,实有四等人:“管事”、“刀上”、“同事”、“相公”。保全堂的几位“相公”都已经过了三年零一节,满师走了。现有的“相公”姓陈。陈相公脑袋大大的,眼晴圆圆的,嘴唇厚厚的,说话声气粗粗的一一鸣噜鸣噜地说不清楚。这里则通过对保全堂人事等级制度的介绍,由“相公”这一级别衔接到对陈相公这一人物的描述。且说保全堂。这是一家门面不大的药店。这一处“叙事流”的承接则是文本结构中

15、最为关键的转向。以“且说”作为分界线,在此之前的叙事是以王二为线索滑动的,而在此之后则开始向陈相公作了转移,从而构成以王二、陈相公为双重节点的故事人物网络。以上是相关于情节的叙事结构层面,而1 9 8 0年代异秉的细节叙事则更加明显地以“叙事流”的方式加以了衍生。首先即是在关于吃食的问题上,文本通过王二的熏烧摊子所售卖的诸如蒲包肉、羊糕、桃花等广泛地展现了乡间吃食的做法、吃法,对此进行了相当细致的铺排绍介。汪曾祺将自已对于家乡高邮当地民俗的味觉感受融人了文本的建构之中,并将其转化为了以“食味”联展起的对乡间世情的反映。另一方面,在对人物的叙事上,与1 9 4 0 年代异秉中的主动发声相反的是,

16、1 9 8 0 年代异秉由叙述者代替人物以言说,通过间接发声的方式反向地使语言将人物注解出来,以此形塑出“识人”的写作。“食味”与“识人”在叙事流动性中的浮现代表着文本在结构上自为的变化。与1 9 4 0 年代异秉中所呈现的多层“现实”不同的是,1 9 8 0 年代异秉中王二的心理现实被隐匿,叙述者的回述现实则被纳人到了由物相、人相所延伸的“叙事流”之中。叙事结构上“流质化”的根本性改变将原有的“现实”弥合,而这种弥合同时又形成了对灯下及其叙事结构的再整合。如果我们把同样写作于1 9 4 0 年代的灯下 3 与同时期的异秉相对比,会发现二者显示出了完全不同的叙事结构。尽管两篇小说叙述的都是一场

17、在“店里”发生的对话,但与异秉围绕着王二所展开不同的是,灯下既无中心人物,也无主体情节,而仅仅是叙述了众人在晚饭前天南海北、不着边际的闲谈,并有意地营造出一种众声喧哗的氛围。汪曾祺在晚年回忆自己的写作历程时曾谈及:“我年轻时受过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也可以说是摹仿。”4 这种散点叙事的手法即具有现代派写作“去小说化”的创作意识痕迹,同样也带有着“摹仿”的写作实验性质。对于1 9 8 0 年代异秉而言,其更像是介于1940年代的异秉与灯下之间的,即介于单742023年第2 期(总第2 0 5 期)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焦点叙事与散点叙事之间的某种叙事。文本以“异秉”为隐线,构成分别以

18、王二、陈相公为切点的二段叙事的合一。而王二与陈相公作为人物网络的节点,又成为了叙事上互为观照的镜像。解志熙也曾指出:“两个焦点人物一显一“隐,王二是大家看得见 的人物,而陈相公则是不起眼的人物.”5 2 9 4 在在这里,王二与陈相公都不再是1 9 4 0 年代异秉中那种具有主人公意识的能动者,而是作为被叙述的镜像焦点以展开更为广阔的乡间人物网络中的互异。这种书写回到了儒林外史式的以儒生众相反映儒林的人物谱相传统,试图以乡民众相反映乡间生活,进而蕴涵着从1 9 4 0 年代异秉到1 9 8 0 年代异秉重要的内在转向,即从“写人”到以“食味”与“识人”为表征的作为一种民间“世相”的书写生成。三

19、“世相”的崛起可以从相反的人物主体性的削弱中反观,而这一点充分体现在文本中对话引语的变化上。1 9 4 0 年代的异秉与灯下中有大量的直接引语,而到了1 9 8 0 年代的异秉那里,在场性的对话减少,人物的话语融人了叙述者的叙事之中。大多数的直接引语都转化为了间接引语,尚存的一些直接引语也不再加以分段,而随着叙述段落被直接带出。“烟啊,一共有几种?有五种:水、早旱、鼻、雅、潮。这内中,唯有潮烟这一样,我们这带没有。我见过,香。”张汉把自己丢在回忆里,一面把自己的“超等”打开,装上一袋,闭上眼晴细细品味。(灯下)这张汉是对门万顺酱园连家的一个亲戚兼食客,全名是张汉轩,大家却都叫他张汉。此人有七十

20、岁了,长得活脱象一个伏尔泰,一个尖尖的鼻子。他年轻时在外地做过幕,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什么都知道,是个百事通。比如说抽烟,他就告诉你烟有五种:水、旱、鼻、雅、潮(1 9 8 0 年代异秉)上列的这两个段落即体现了引语上的重要变化。在灯下中,张汉主动发声来讲述烟的分类,他的直接引语与他此刻的行为相联系,以回到对叙事时空下人物与场域的观照。而到了1980年代的异秉那里,这种“识人”的面向使得张汉不再主动发声,反而通过不加标点的间接引语试图以其对烟的分类的熟知来补充回应他作为“百事通”的博闻多识。凡此在文本中亦普遍。我们可以发现,人物引语的变化其实是从“人物说话”到“用话识人”的这一转变的结构性

21、特征,并籍此带来了意义反逆的叙事效果。在1940年代的异秉与灯下中,人物在说话,以展现客观的叙事场景;而1 9 8 0 年代的异秉中,人物极少主动说话,他的话语更多地被以一种叙述者的客观陈述用以反溯性地解释自我,从而形成一种“人相”,并通过“人相”的堆叠来组成“世相”。这种“世相”并非是某种完全的对客观现实的刻写,其中包含着一种“认识”,而这种“认识”又是隐含作者对作为回忆的叙事的再编织与投射。因而1 9 8 0 年代异秉中,在看似分散的琐碎日常之下,叙述者实际上是通过其二阶观察的叙事从而将“渔散”的“叙事流”形成了作为“世相”的内在整一。尽管如此,异秉所隐含的复杂性亦在于,其并不真的处在某种

22、统一而确定的框架之内,始终存在着某种“例外”。在1 9 8 0 年代异秉的结尾处,文本又复归了对直接引语的场景呈现。与此同时,这段由直接引语所展示的对话又是相75文学研究胡晓敏食味”与“识人”的“世相”生成一异秉的叙事流变与汪曾的文体意识现当代当关键而颇具深意的一一其“终于”引出了王二的“异秉”。由间接引语向直接引语的这一叙事方式的变化对文本的表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结尾的对话之前,故事是以“每天”为形式叙述日常生活的,是某种规矩与习惯。然而在最后的部分,叙事转变为了“有一天,张汉谈起人生有命”,从而使得“有一天”与“每天”的日常产生了区分,其本身即是“与众不同”的。因而“异秉”不仅仅是王二的

23、“与众不同”,或者说,文本是通过叙事的“与众不同”对其加以反映。直接引语将叙事由叙述者的绍介重新带回了发生现场,“异秉”同时也是作为叙事在结构中即存在着的异质性。如何来理解这种叙事及其意涵上的双重异质,布达哥夫曾有过论述:“不同类型的句可以帮助说话人不但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也表示自己对客观现实界,对现象、事件、人物,对这些人物的某种行为等等所抱的态度。”6 通过对话的直接引语所呈现的“异秉”隐含着对叙述者介的弱化,叙述者并不对“异秉”直接发声,使得如何理解王二的“与众不同”与“原来陈相公在厕所里”的面向变得开放而不定。然而此时的叙述者又并非完全隐去,“本来,这时候都不是他们俩解大手的时候。”一一

24、其在行文的最后又重新“归来”。解志熙曾从小说表意的角度对这一结尾有过批评:“事实上近乎蛇足,尤其是最后一句,迹近说破,虽然强化了讽喻,但显然减却了悲恼和含蓄,这是有些得不偿失的。”5 1 2 9 4 然而从叙事结构的角度而言,这恰恰体现了1 9 8 0 年代异秉“叙事流”中真正的随意性。叙事并不一定要为着某种“悲恼”或“含蓄”而加以整合,其可以自在地回到记忆或解释虚构。因而叙事的结构其实不单单是为某种统一的情节意义所服务而存在的,其自成一种意指功能。这也是文本所体现的文体本体论思想,即语言结构不是一种外在的小说表现工具与形式,它直接指向了小说之本质。1 9 8 0 年代的异秉所呈现的“与众不同

25、”,亦是作为作者的汪曾祺在新时期复出之后对“小说”作为一种存在概念的重新思考。四格非在论述汪曾祺时曾颇为独到地指出:“相对而言,汪曾祺的小说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小说。从表面上来说,他似乎是废名和沈从文的综合体,而实际上与两人都没什么关系。他的小说更像宋、明时期的文人小品,他自称酷爱归震川,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汪曾祺既没有废名的偏执,也没有沈从文的火气,而是处处显示出对虚构、想象、记忆中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自足。”与此同时,相较于沈从文而言,他认为“相反汪曾祺最讲究文法,外表上语言的行云流水和漫不经心掩藏着极深的机巧”7 格非从一位作家的眼光重新审视同样作为作家的汪曾祺,认为其作品中具有复杂的传

26、统意识与现代技巧的融汇。然而汪曾祺的“夫子自道”却似乎又与格非的论述有所不同。汪曾祺在1 9 8 0 年代末回忆他的生平与创作时曾谈及他这一时期的文体意识,言道:“我的小说似乎不讲究结构。我在一篇谈小说的短文中,说结构的原则是:随便苦心经营的随便”.我倾向为文无法”,即无定法。”【这也是汪曾祺由1 9 4 0 年代具有较为明晰的叙事技法的创作到1 9 8 0 年代之后变得混杂而难以辨认的变过程。他在给解志熙的信里亦谈及,对于他的早期作品,“这些东西都不值得一看,你也不必费事去找。”5 2 4 这其中当然包含着自谦,但也反映出早期作品“不值得一看”的某些特点。诸如灯下的“无中心”书写,复仇的“意

27、识流”,斑762023年第2 期(总第2 0 5 期)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鸠的“象征论”等,其实都带有着不同文体实践的实验色彩。实际上,汪曾祺的早期创作发于他在西南联大就读时沈从文“各体文习作”课上的作业,因而在他1 9 4 0 年代的大多数作品中,小说的主体意识仍旧偏向于通过不同的技法、方式来回应小说创作,从而呈现为以“如何写小说”为面向的写作实验。表征在异秉中,我们可以从其中的“风景”书写看出端倪:该盖上的盖上,该关好的关好。(鸟都栖定了,雁落在沙洲上。)只有一个学徒的在“真不二价”底下栋一堆货,算是做着事情。1940年代异秉在此处出现了“括号中的风景”。“鸟都栖定了,雁落在

28、沙洲上”的景象显然并不实存于叙事之中,而是某种不可能的视点,通过电影镜头式的蒙太奇嫁接被引入,并将其主观化与赋义,成为表达某种平和、安定氛围的“无关”的外在情意象。然而相类似的叙事方式在1 9 8 0 年代以后的作品中却几乎不再出现。与之相对地,风景的书写不再需要“括号”,而更多地与人物及此在的场景相互联系。最具代表性的即是受戒的结尾一一芦苇荡既是实存的叙事空间,亦是对明海与小英子情感表达的诗意风景。而异秉中的这一变化同样使得原有的抒情虚景消失,或者说,这种作为认识装置的风景内化在了叙事氛围之中。1 9 8 0 年代异秉似乎无甚意义的各部分书写实际却各具特质,成为对文本外现实世界中“逝去的高邮

29、”的再现,从而共同构成了汪曾祺乡间叙事中的“高邮气氛”,亦正是通过“味”与“人”所延伸的“生活风景”使得“世相”的表征获得了其本真的自洽。“食味”与“识人”在异秉中的崛起将小说由“如何表达”转向了“小说要呈现什么”的问题。然而这看似是一个表意上的更替,但对于汪曾祺的书写而言,它亦通向了一种作者新的言语意识。卖活鱼的疤眼一一他曾得外症,治愈后左眼留一大疤,小学生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巴颜喀拉山”,这外号竞传开了,一街人都叫他巴颜喀拉山,虽然有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一王二。“疤眼”原是灯下中即出现的外号人物,但在1 9 8 0 年代异秉中却又被追加了一个“巴颜喀拉山”的新外号。对于文本中的“外号”问题

30、也曾有学者做过专门之研究,张高领即有过阐释:“外号作为汪曾祺的语言观念与其所处历史语境交互影响的变轨迹之产物,也蕴含着他审视世界、书写人生的思维方式的转变。”9 然而尽管他看到了“外号”的出现所体现的文本语言意识的嬉变,但在对异秉中的这一处进行分析时,却没有回应一个最为直接的问题,即“巴颜喀拉山”这样一个不符合起外号简单、形象一般准则的称呼,是何以生成而又被广为接受的。想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回到“巴颜喀拉山”所体现的怪异中蕴含的意趣。相较于“疤眼”,“巴颜喀拉山”的意趣并不在于其所具有的书面语意义(“疤眼”的形象并不能和“巴颜喀拉山”的所指产生任何意象上的联系),而应然指向在口头语的表达上

31、所体现的音节的顿挫讲起来的“有一趣”。因而“巴颜喀拉山”的流传不是基于某种合乎道理的意象义,而是如其所示的表面音义再延伸的游戏。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语言游戏可以说是某种不可预测的事情。我的意思是:它并不根据什么理由。它不是合乎道理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1 0 在“浑名”的问题上,正是深刻地体现了异秉语言实践中所表征的新的近乎游戏的言语意识从外号作为一种文本内的言语游戏的征候,也恰恰为我们理解小说意指开辟了某种通路。77异秉的叙事流变与汪曾祺的文体意识食味”与“识人”的“世相”生成现当代文学研究胡晓敏王二的“异秉”“大小解分清”一同样是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但的确又是一种与众不同;不是合乎道理

32、,也不是没有道理。“异秉”的被接受,也同样是以非理性的游戏面貌所展开的,正如汪曾祺讲述自己的文学一一“没有什么深刻的东西”4 然而“没有什么深刻”,又恰恰是一种新的深刻。通过一种“随便”的文体,故事通向了“随便”的结局,而这种结局又是对虚构存在本身的戏与消解。异秉文体上的变化,汪曾祺的重写一一他的回忆之回忆并不试图在小说中诉诸于超验的“意义”来重构现实,反而期冀呈现出某种生活在记忆中的“白色”。在这一意义上,小说成了生活的“零度写作”,那也正是汪曾祺在文法上“苦心经营的随便”。“他的文字不仅是表现思想的工具,似乎也是一种目的。”汪曾祺在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的开篇,引述了闻一多评论庄子的这一句

33、话。他接着解释道:“语言不只是技巧,不只是形式。小说的语言不是纯粹外部的东西。语言和内容是同时存在的,不可剥离的。”1 1 对于1 9 8 0年代以后的汪曾祺而言,“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文体作为自为的存在,形成小说对生活“与众不同”的关注。这亦是汪曾祺文体意识下真正的先锋意义。以往对异秉的研究往往更多地重视与重写后的文本在内容上的继承与变化,然而实际上这种重写首先是由结构上的自我扬弃铺就的。很多学者在论及汪曾祺早期的文学创作时,往往偏于注重其在表现内容上的连续性与文本感受,而忽略了其在表意手法与方式上的区分。汪曾祺1 9 8 0 年代以后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语言与文体意识。这种意识不是简单的技巧

34、上的发展与成熟,而具有汪曾祺对小说本质的反思与演进。语言作为自为的目的,形成叙事意识对意义表达的反台。汪曾祺在1 9 8 0 年代的“惊艳”很大程度上也归因于他对小说理念的革新。他的“与众不同”不仅是叙事对象的情复归,亦是文体意识的内在突破。异秉重写中文体风格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汪曾祺由回忆感受所进行的文本重塑,由此指向了汪曾祺从写作实验到生命写作的历变过程。然而,汪曾祺作品的魅力或许亦在于无法完全理性化的认知。“生活,是很好玩的”一一一而你无法对一件好玩的事说的更多。注释汪曾祺异秉,文学杂志,1 9 4 8 年第2 卷第1 0 期。本文引文涉及此版本的若无特殊注明皆引自此,下略。需要指出的是,本

35、文无意对“三一律”理论对现代小说的架构起到了怎样的影响进行讨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西方古典戏剧结构理论确实地对现代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产生了启发作用。相关研究或可参看李清瑞叙事:时间与空间一一现代叙事中的“三一律叙述”现象研究,吉林大学2 0 1 8 年博士论文。与此同时,本文也无意追寻汪曾祺的早期创作是否确实地受到了“三一律”理论的直接影响,尽管他对西方现代小说(如伍尔夫、阿索林等人的作品)的了解是毋庸置疑的。缘此,本文期冀的是试图从文本的表征上来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而1 9 4 0 年代的异秉文本如述,在叙事形式上相当明显地显示出了时间、空间与人物情节上的整一。汪曾祺异秉,雨花1 9 8

36、 1 年第1 期。本文引文涉及此版本的若无特殊注明皆引自此,下略。汪曾祺在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中提及:“开始写作的时间倒是颇早的。第一篇作品大约是1 9 4 0 年发表的。那是沈从文先生所开各体文习作”课上的作业,经沈先生介绍出去的。”参见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北京出版社1 9 8 2 年版第1 页。78责任编辑:王雪炎参考文献2023年第2 期(总第2 0 5 期)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汪曾祺,林斤澜,整理.汪曾祺全集出版前言【C/汪曾祺全集小说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8:5-6.2汪曾祺.异秉J.雨花,1 9 8 1(1).3汪曾祺.灯下 J.国文月刊,1

37、9 4 1,1(1 0)。4 】汪曾祺.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J.北京文学,1 9 8 9(1),5 】解志熙.考文叙事录M.北京:中华书局,2 0 0 9:2 9 4.【6 布达哥夫.语言学概论M.吕同仑等,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 9 5 6:2 5 6.7格非.文体与意识形态 J.当代作家评论,2 0 0 1(5)。【8 汪曾祺.自报家门 J.作家,1 9 8 8(7.9张高领.“外号”与“取外号”-一论汪曾祺小说创作的流变J.文艺理论与批评,2 0 1 9(6).10陈嘉映,主编.维特根斯坦读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1 5:7 9.11】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J.文

38、艺研究,1 9 8 6(4),Creation of Worldly Images by Conversion and Integration of FolkFlavor Sensation with Rustic Social Situation:Narrative Evolution ofThe Special Gift and Wang Zengqis Stylistic AwarenessHU Xiao-min(Si-Mi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Humanitie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

39、ai China 200241)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是内蒙古开放大学主办的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秉承开放理念,适应发展需求,追踪学术前沿,鼓励创新研究,吸纳学界精华,彰显系统特色,扩大学术影响,争创精品期刊”为办刊指导原则。学报开设有法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报告文学研究写作学研究哲学政治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终身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等栏目,欢迎各方学者赐稿。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本刊欢迎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的学术论文。来稿要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图表清晰,每篇字数以8 0 0 0 字左右为宜。

40、2.对准备采用的稿件,本刊将根据版面情况,在不被违背作者本意的前提下,作适当压缩删改。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申明。3.来稿必须包括:题目、作者简介(姓名、性别、民族、职称、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中文摘要(2 0 0 字左右)、关键词(3 8 个)、正文、参考文献和英文的题目、英文作者工作单位、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4.参考文献只择最主要且公开发表的,文献要按文中出现的顺序附于文末,每条文献请按以下格式。专著著录格式: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期刊著录格式:序号著者文章名 J.期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论文集、会议录著录格式:序号著者论文集名称 C会议地点:出版者,出版年.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著者题目【D产生地:产生单位,产生年。电子文献著录格式:序号著者题目【OL.【公开日期引用网页.5.本刊属于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录期刊,“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维普期刊网络收录期刊,超星“域出版”全文收录期刊。凡向本刊投稿,将视为同意由上述媒体全文收录,所支付稿酬包括纸质媒体和网络、数据库及光盘等媒体发行后所应支付的稿酬,如不同意,请作者在来稿时声明。6.作者在两个月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可来电咨询,或自行处理。本刊收稿专用信箱:,编辑部电话:0 4 7 1-4 6 0 5 5 7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