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儿童暂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别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能够完成这些任务”的潜力。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当前,随着后工业社会时代影响的不断深入,大多数劳动力不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造成了农村
2、孩子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差异性的不断扩大,各自智商、情商、知识、阅历很不同,兴趣爱好各异,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更是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也就是说,在相同时期内每个农村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很不相同,他们都有着各自差距很大的最近发展区。这对于教师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难度,更要求农村教师寻求和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农村地理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对这些原理的运用。首先,调和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这要求教师对教材有较高的再创造能力,设计好分解的教学目标和分层次的教学内容。其次,教学内容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还需要教师能关
3、注学生生活、社会生活,找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我们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点,只有找好这个结合点,灵活地使用教材,使知识更有生活气息,更容易被理解和接纳。再次,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这需要教师能为学生巧妙地搭建好课与课之间、节与节之间知识的有机联系,要将散碎的知识点串起来,连成线,构建出合理的体系,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唤醒沉睡的记忆,以利在下一个最近发展区的学习和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能恰当地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然而,要正确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教学,须具体把握好三个方面。一、准确定位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由于班级授课制的限制,每个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既有其自身的特点,也
4、要受课程目标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定位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时,既要思考教学目标的共性,也要考虑学生的个性。调和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要求教师对教材有较高的再创造能力,设计好分解的教学目标和分层次的教学内容。为了达成某一教学目标,要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出符合学生差异的不同层次的分目标,来帮助每个学生准确界定最近发展区、顺利达成学习目标。二、努力唤醒学生的现有水平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参与学习活动的情感态度,决定了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由于遗忘的影响,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很容易被削减,需要通过回忆才能唤醒记忆。在教学中,我们通常运用以下办法,帮助学生唤醒对原有知识、技能的记
5、忆,同时激发其参与学习活动的深厚兴趣,以最佳状态进入最近发展区。地理学科具备挂图、模型等传统直观教具,又可以运用投影、幻灯、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带入到具体的地理场景中,还可以说段趣闻讲个故事,朗诵诗词、俗语或解释典故等扩展学生思路。若多种方法适度穿插、交替使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唤醒记忆、准备学习,能感受到学习的“易”“趣”“活”,使学科兴趣、学习动机转化为意志行动,逐步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顺利完成最近发展区中学习任务。1、课前预习复习,在讲述埃及的时候可以结合教材介绍木乃伊的制作和背景和复习北非的气候情况2、情景模拟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
6、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讲“印度”时,光靠文字表述,讲理论,让学生凭空想象,那样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不能主动地参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活动,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印度独特文化图片,视频播放印度舞,此时学生无不被优美的印度舞蹈所倾倒、所震撼,情绪十分高昂;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就会迅速被激发。3、直观展示教师要注重合理利用多媒体与互联网等辅助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让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使一些抽象、难懂、
7、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形象、具体,寓教于乐,大大缩短认知过程,使学生从“厌学”、“怕学”到“乐学”、“愿学”从而增强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如在讲到地球的运动一课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告知地球运动的方向和轨迹以及产生的影响,那么学生很难理解也很难明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导入时,通过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同学们观察到的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小时侯你们认为是太阳转还是地球在转?现在呢?然后再通过播放视频“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过程”,轻轻松松地就把地球的两种运动形式展示给了学生,此时地球的运动会很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既生动又明了。再如:在地球自转引起的时间差异时,我引入了今年夏
8、天伦敦奥运会时,北京和伦敦观众观看赛事的时间不同,而分析推理得出相关结果。三、设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活动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与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社会交往而获得的。“如果儿童在最近发展区接受新的学习,其发展会更有成果。在这个区内,如能得到成人帮助,儿童比较容易吸收单靠自己无法吸收的东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有类似的观点: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的获得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主动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主动建构的关键在于主体根据自己先前的知识和经验来衡量他人提供的各种知识并赋予意义。1、先读后讲,在每节课讲课之前,要求学生把要讲的内容朗读一遍,并记好自己感兴趣
9、和不理解的内容。如在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中,让学生先读教材了解中国地形的多样性和中国主要的山脉,在读的过程中通过文字描写初识我国的地表形态,知道中国地形的复杂多样和山区面积广大,主要就为后面学习中国的气候和经济的时候做好了铺垫。2、小组合作学习,读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通过生活中的见闻,本地的主要地形特征,思考讨论中国的这种地形特征对经济发展存在怎样的影响。教师可以提问引导,我们这里的地形主要是以什么为主?山坡上面一般种植什么作物,可以种水稻等粮食作物吗?和平原相比,我们有哪些优劣呢?暴雨天气的时候,住在山脚下的人们要注意些什么呢?3、利用地图学地理。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关键
10、,也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养成利用地图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地理的趣味性。如:在中国的地形这一课的学习中,通过文字的描述,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的记住中国地形的特点。此时结合中国地形分布图,增加了直观的印象,清晰的告知学生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分布。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不同的颜色,学生能直观的看出各地的高低起伏,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的山区面积广地形崎岖的特点。4、体验式教学体验作为一种和生命、生存密切相关的行为,总是和主体的自身的经历联系着。当我们说一个人对某种生活有了体验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是从外在的旁观的角度了解了或认知了此种生活,而是指他曾经亲身经历过这种生活,并且在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对人生、生命的深切理解和感受。没有经历过这种生活的人是无法体会到这种感受的。只有当一个人对某种事情、某种生活经历了,并且在经历的过程中有了某种感悟,他才能生出体验。在教学与本地相关或类似的地理知识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对本地的地理体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收获最佳的学习效果。如:我们下半年常见的雾霾,近年发生的概率越来越频繁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因为学生是自己经历过,所以对影响学生可以从出行、晨练等方面去讲述。此时教师讲解雾霾的形成原因,学生讲述生活中可见的会导致雾霾的原因,并思考我们能为减少雾霾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