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掺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快速冻融特性.pdf

上传人:ai****e 文档编号:54652 上传时间:2021-06-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5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掺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快速冻融特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双掺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快速冻融特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 1 5年 第 9 期 ( 总 第 3 1 1期 ) Nu mb e r 9 i n 2 0 1 5 ( T o t a l No 3 l 1 1 混 凝 土 Co n c r e t e 理论研究 THEORFr I CAL RES EARCH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2 3 5 5 0 2 0 1 5 0 9 0 0 4 双掺高性 能混凝土 力学性 能及快速冻融特性 姚志雄 。 吴波 , ( 1 福建工程学院 土木学院, 福建 福州 3 5 0 1 0 8 ; 2 。 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 5 0 1 0 8 ) 摘要: 研究 了矿物质对水泥砂浆及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 并通过快速冻融试验探讨快速冻融 、 腐蚀介质双重因素 共同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劣化情况。 结果表明 , 掺矿物质混凝土前期强度低于素混凝土, 但龄期达到2 8 d 时其活性得到发挥, 到 6 0 d时甚至超过素混凝土 , 弥补前期强度不足的缺陷。 在快速冻融及盐水腐蚀双重因素共同作用下 , 掺矿物质混凝 土的强 度 及相对动弹性模量出现不同程度降低 , 质量出现轻微波动 , 但降低或波动幅度均明显小于素混凝土 , 表明掺矿物质对改善混凝 土 结构 , 提升耐久性有益 , 而双掺的效果更佳 , 并给出矿物质较优掺量。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力学特性 ; 快速冻融特性 ; 耐久性 ; 腐蚀介质 中图分类号: T U 5 2 8 0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3 5 5 0 ( 2 0 1 5 ) 0 9 0 0 1 2 0 5 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f a s t f r e e z i n gt h a w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d ou b l e a d mi x t u r e h i gh p e r f o r ma n c e c o n c r e t e YAO Zh i xi o n g | _ WU Bo , ( 1 De p a r t me n t o f Ci v i l E n g i n e e rin g , F u j i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F u z h o u 3 5 0 1 0 8, C h i n a ; 2 F u j i a n P r o v i n c i a l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Ad v a n c e d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I n f o r ma t i z a t i o n i n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 F u z h o u 3 5 0 1 0 8 , Ch i n a ) Abst r a c t: Ex p e r i me n t s we r e c a r rie d o u t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f e c t o f mi n e r a l o n t h e b a s i c me c ha n i c a l p e rfo r ma n c e o f c e me n t mo r t a r a n d c o n c r e t e The n t h e f a s t f r e e z i n g tha wi n g t e s t s we r e c a r r i e d o ut t O i n v e s ti g a t e the m e c h a n i c s p e r f o rm a n c e d e g r a da tio n of c o n c r e t e u n d e r t h e d o u bl e a c t i o n s o f q u i c k f r e e z i n gtha wi n g a n d c o r r o s i o n me di u m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he e a r l y s t r e n g t h o f mi x e d mi n e r a l s c o n c r e t e i s l o w e r tha n t h e p l a i n c o n c r e te , b ut the a g e t o 28 d wh e n the a c t i ve wo r k s , t o 6 0d e v e n mo r e t ha n the p l a i n c o n c r e t e, a n d i t ma k e s u p the d e f e c t s o f t h e i n s u ffi c i e nt e a r l y s t r e n g th Un d e r the a c t i o n o f f a s t f r e e z i n gt h a wi n g a n d s a l t wa t e r c o r r os i o n, the c o n c r e te s e ng th , r e l a ti v e d y n a mi c e l a s t i c mo d u l us r e d uc e d i n a c e r t a i n d e g r e e, and c o n c r e t e ma s s flu c t ua t e s s l i g h t l y, b ut t he r e d uc tio n a nd f l u c tua t i o n a mp l i tud e i s s ign i fic a n t l y l e s s t ha n th e pl a i n c o n c r e te T h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ha t a d d i n g m i n e r a l s i s b e n e fi c i a l t o i mp r o v e the mi c r o s m J c t u r e a n d pr o m o t e the d u r a b i l i t y o f c o n c r e t e, a n d t h e d o u b l e mi x i n g e f f e c t i s be Ue r, a n d the o p t i ma l d o s a ge o f mi n e r a l i s g i v e n Key wor ds: h i g h p e r f o rm a n c e c o n c r e t e; 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e r t i e s ; f a s t f r e e z i n gtha wi n g c h ara c t e ris ti c s; d ur a b i l i t y; c o r r o s i o n me d i u m 0 引言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对各种超长 、 超高 、 超大混凝土构筑 物以及在严酷条件下 使用的混凝土构筑物 的需求越来越 多。 此类构筑物施工难度大 , 对耐久性要求高 , 普通混凝土 已不 足以满足其需要。 由于混凝土 的耐久性劣化或失败 , 世界各 国为此付出十分沉重的代价。 然而值 得庆幸 的是 , 混凝土过早劣化的问题得到了各 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 并在 2 O世纪 8 0年代 中期相继掀起 了一个 以改善混凝土材料耐 久性 为 主要 目标 的 “ 高 性 能 混 凝 土 ”开 发 研 究 的 高 潮 。 清华大 学较 早 开 展高 性 能混 凝 土研 究 , 同济大 学 、 郑州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J 、 中交一航局 等众 多学者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 徐变特性 、 耐久性 、 配 合比设计及掺合料对 高性 能混凝土工作性影 响等展开大 量研究 , 取得一定成果 。 高性能混凝土是在普 通混凝土 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但丽 者的生产理念完全不 同。 普通 昆 凝土是以“ 抗压强度” 作为其最基本 的特征 , 而高性能混凝 土则是在保证拌合物工作性 的前提下 以“ 耐久性 ” 作 为 首 要指标 , 同时兼顾强度 和体积稳定性 。 高性能混 凝土 的“ 高性能” 与多个 因素密切相关 , 且其 应用领 域广 , 所 以 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特性及耐久性 的研究在不断进行 中。 为较全面研究矿粉、 粉煤灰对高性能混凝土基本力学 性能的影 响规律 , 这里首先研究矿物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 的影响情况 , 接着配制 C 5 0等级的高性能混凝 土 , 研 究不 同矿物类型 、 不同掺量对其力学性能 的影响规律 , 并 通过 快速冻融法试验探讨冻融循环 、 腐 蚀介质 等因素共 同作用 下双掺混凝土耐久性能。 1 试验 方案 1 1 原材料 水泥 : 炼石牌水泥 P O 5 2 5级 , 比表面积3 5 0 i n k g ; 细集料 : 采用闽江河砂 , 细度模数 2 8 5 , 颗粒级西 己 I I 区 收稿 日期 : 2 0 1 4 一】 2 一O 3 基金 项 目 : 阁家 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5 1 3 0 8 1 2 0) ; 福建省 自然科 学基金资助项 目( 2 0 0 9 J 0 5 l 1 4 ) ; 校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 目( G YZ 1 4 0 6 9) l 2 2 2 1 抗压强度 分析试验结果 , 龄期小于 2 8 d时, 混凝 土抗 压强度随 矿粉 、 粉煤 灰掺 量 的增大 总体 呈下 降趋 势 , 当龄期 大 于 2 8 d 时 , 该趋势被打破 , 到 6 0 d龄期 时强度甚至超过 素混 凝土 , 表 明龄期足够长时 , 矿物 中的活性成 分得到较充 分 发挥 , 起到增强后期强度 的作用 , 这 和双掺 水泥砂浆得 到 的结果一致 。 进一步分 析强度增长情况 , 素混凝 土 7 d强 度达到 5 0 6 MP a , 但后期强度增长有 限 , l 4 、 2 8 、 6 0 d的强 度增长率为 2 5 7 、 4 4 3 、 3 1 4 。 单掺粉煤灰 的, 其 强度 在龄期 1 4 d后得 到较明显的提高 , 强度增长率达到 8 左 右 , 并且龄期 6 0 d时还有较大 的提高 , 强度增长率在4 5 左右 , 依此推算 , 随着龄期 的继续增大 , 其强度还有较 大的 发展空 问。 混凝土强度逐步增长有利于缓解水化热提升耐 久性 , 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正是顺应该 理念。 图 4给 出单 掺 矿粉和粉煤灰时强度随龄期变化趋势。 6 O 45 餐 墨 , o 1 5 6 0 塞 4 5 篓 鬟 3 o l 5 1 4 2 8 6 O 龄期, d ( a ) 粉煤灰 l 4 2 6 U 龄期 d f b ) 矿 粉 图 4 抗压强度随矿物掺量、 龄期变化情况 这里也对 双掺( 粉煤灰 1 0 , 矿粉 1 5 ) 高性能混凝土 的强度进行探讨 。 试验结果表 明, 与单掺粉煤灰 1 5 、 单掺 矿粉 2 0 情况相 比较 , 双掺的高性能混凝 土拌合物工作性 比单掺 的更优。 强度方 面, 龄期 7 d时强度 与单 掺的情况 基本相同 , 都较素混凝 土低 , 龄 期 2 8 d后 , 双掺的强度体 现了较好的增长趋势 , 在 2 8 、 6 0 d时强度都 比单掺 的情况 略高。 这是由于双掺具有较好 的粒形效应 , 且粉煤灰 、 矿粉 活性逐级发挥产生生成 物填充孔 隙, 形 成致密结 构。 图 5 给出单双掺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发展的比较情况。 2 2 2 劈裂抗拉强度 分析结果表 明,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随粉煤灰掺量 的 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当粉煤灰掺量小于 1 5 时劈裂强度逐 渐提高 , 掺量超过 1 5 强度 下降。 进一 步讨 论矿粉掺量对 劈裂强度的影响情况 , 矿粉掺量对混凝土劈裂强度的影响 规律同粉煤灰的一致 , 即混凝土劈裂强度随矿粉掺量的增 加先增 大后减 小 , 但 变化 幅度较 小。 当矿粉 掺量 为 5 1 4 1 5 时劈裂强度增长率递增 , 当矿粉掺量为 2 0 2 5 时劈 裂强度增长率减小。 拉压比均比素混凝土有小幅降低, 降 低 3 - 5 左右 。 如从劈裂强度受掺量 的影响情 况 , 建议粉 煤灰、 矿粉的单掺量在 1 5 左右 比较合适。 通过回归分析 , 发现强度和掺量之间存在较好 的二次 函数关系 。 见图 6 。 28 龄期, d 图5 单双掺高性能混凝土强度随龄期变化 粉煤灰 掺量, ( a ) 矿 粉 掺 量 (b) 图 6 矿物掺量对混凝土劈裂强度的影响情况 2 2 3 抗折强度 抗折强度为材料单位 面积承受弯矩 时的极限折 断 力 , 又称抗弯强度 , 它是道路路面或机场道 面用水泥 混凝 土 的主要强度指标 。 试验结果表明 , 粉煤灰和矿粉对混 凝 土抗折强度 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 , 即抗折强度随矿物掺量 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 对矿物掺量和 强度进 行 回归发 现 , 两者之间存在较好 的三次函数关 系, 具体详见图 7 。 2 3 盐水腐蚀 +冻融循 环双重 因素下混凝 土性 能 混凝土 的抗 冻性是 指混凝 土受 到干湿变化 、 温度 变 化 、 冻融变化等物理作用而能保持其性 能的能力 , 是 反映 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 它 与混凝土 的密实性及内 部结构有密切联系, 严重影响结构 的使用 寿命 。 通过快 速 冻融法探讨冻融循环 、 腐蚀介质等 因素对双掺高性能混凝 土耐久性 的影响情况 。 采用快速冻融法 , 每个冻融循 环在 3 5 h内完成 。 冻融前 后进行 强度 、 横 向基 频 , 重 量 等测 试 。 为加速试验过程 , 这里采用浓度为 3 5 的盐水浸泡冻 0 5 O 5 越 骥 动弹性模量及相对动弹性模量可更直观的对混凝土性能的 劣化程度进行评价。 为加速混凝 土劣化过程 , 先采用清水对棱 柱体试件进行 1 O 0 h的冻融循环 , 再用浓度为3 。 5 d -3 N a C 1 溶 液进行冻融 3 6 8 h , 棱柱体试件尺寸为1 0 0 mm x 1 0 0 I n l Y l x 4 0 0 m m。 混凝土 的动弹性模量通过式( 1 ) 计算 : E :9 4 61 0- 4 K ( 1 ) 式 中: 混凝土动弹性模量 , MP a ; a 试件横截面边长 , m l r l ; L 试件长度 , m m; 试件 的质量 , k g ; -厂 试件横向基频 , H z ; K 试件尺寸修正系数 。 相对动弹性模量 尸按式( 2 ) 计算 : 尸 : 。 。 式 中: JP 经 n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 ; 。 经 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横 向基频 , H z ; 试验前试件的横 向基频 , H z 。 3 结 论 登 吲 掣 被 需 动弹性模量表示混凝土刚度大小 , 从初始动掸性模量 测试结果可看出 , 矿粉达到一定掺量混凝 土动弹性模世减 小 , 表明混凝土刚度有所 降低 , 而加入粉 煤灰混凝土 动弹 性模量有所增长 , 表 明混凝土刚度增大。 动弹性模量的降低揭示了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降低 。 从 结果可看 出, 采用清水经过 1 0 0 h冻融循环后 , 动弹性模 几乎不变 , 继续采用盐水冻融后各 系列混凝土动弹性模 越 都 出现了不 同程度 的下降, 可见盐水加速混凝土性能的劣 化 。 素混凝土下降最明显 , 矿粉掺量为 2 0 的下降最小 , 而 且随着冻融时间的延长 , 掺矿粉体现的优势更加 明显。 相对动弹性模量可直观表示混凝土的耐久性 能 , 盐水 冻融后素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 下降较 明显 , 从 1 0 0 F 降到 7 3 4 2 ; 掺矿物的除 了 K 1 0 、 F 2 5系列下降到8 4 3 9 和 8 6 3 9 , 其他 的基本都在 9 0 以上 , 可见掺入矿粉 、 粉 灰对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改善 比较 明显 。 同等条件下 , 掺 矿 粉 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速率及 下降幅度明显 比掺粉 煤 灰 的小 , 可见在改善混凝土抗冻融性 能方面 , 矿 粉效果更 优 。 见 图 1 1 所示 。 综合本试 验结果 , 兼 顾强度 和耐久性 , 建议矿粉掺量 2 0 , 粉煤灰掺量 1 5 。 采用福建当地材料 , 配制水泥砂浆和 C 5 0等级 的高性 能混凝 上, 研究 不同矿物类型 、 不 同掺 量对混凝土力 学性 能 的影响规律 , 并通过快速冻融试验 探讨冻融循环 、 腐 蚀 介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双掺混凝 土耐久性能 的变化情况 , 得到如下结论 : ( 1 ) 龄期相 同时 , 水泥砂浆抗压 、 抗折强度随矿粉掺量 的增大而降低 , 当龄期达到 2 8 d时强度接近素混凝 土。 龄 期越火, 压折比越大。 表 明此时矿粉活性发挥明显 , 逐渐弥 补前期强度不足的缺陷。 ( 2 ) 龄期大于 2 8 d时 , 矿粉或粉煤 灰活性逐步发 挥 , 掺矿物质 的混凝土抗 压强度逐 步接近素混 凝土 , 到 6 0 d 时甚至超过素混凝土。 双掺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 比单掺的 更优 , 且强度体现 了较好 的增长趋势 , 比单掺的略高 。 这是 山于双掺具有较好的粒形效应 , 且粉 煤灰 、 矿粉活性逐 级 发挥有利于强度的提升。 ( 3 )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 抗折强度随矿物 质掺 量的 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 即存在较优掺量 。 ( 4 ) 在快速冻融及盐水腐蚀双重 因素作用 下 , 掺矿物 1 6 质混凝土强度、 劈 裂抗拉 强度略有降低 , 质量 出现轻微 波 动 , 相对动弹性模量也 出现不同程度降低 但各 指标降低 或波动幅度均明显小于素混凝土 , 表 明掺矿物质 混凝 _卜 具 有较强 的抵抗外界侵蚀 的能力 , 耐久性较好。 参考文献 : 1 姚燕, 王玲 , 田培 高性能混凝工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 , 2 00 6 E 2 3冯乃谦 高性能混凝土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 J j 班 工技术 , 2 0 0 9 , 3 8 ( 4 ) : 1 6 E 3 3柳献, 袁勇 , 叶光 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微观结构演化研究 J 闻 济大学学报 , 2 0 0 8 , 3 6 ( 1 1 ) : 1 4 7 3 1 4 7 8 - 4 3耿耀明, 刘文燕 , 夏春红 高性能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 J 四 建筑科学研究 , 2 0 1 3 , 3 9 ( 1 ) : 1 6 91 7 3 I- 5 - 1李清富 , 薛延信 , 张海洋 不 同掺合料对禹性能混凝土 工作性 能影响的试验研究E J 混凝土 , 2 0 1 2 ( 1 ) : 5 8 6 1 E 6 杨医博 , 王恒昌, 杨磊, 等 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中阻锈剂长期 阻锈效果研究E J - 1 混凝土, 2 0 1 4 ( 9 ) : 6 1 6 5 C 7 黎敏, 张学政 , 李青 , 等。 港珠澳大桥桥墩 1 2 0年寿命高性能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E J 混凝土 , 2 0 1 4 ( 5 ) : 1 0 0 1 0 3 下转第 2 3页 一 H 医 m 问 冻 况 隋 化 变 量 质 凝 混 8 1 图 m 问 冻 伤随应变的增长迅速加快; 当应变超过4 x 1 0 时, 损伤变 量 D 随应变的增长速率逐渐减小 , 处于破坏 阶段 。 在相 同 应变速率下 , 随着龄期 的增长 , 混凝土 的损伤变量值 明显 降低, 但损伤发展越来越迅速, 基本在同一应变值时趋于 缓慢 。 这是 因为混凝土强度 随养 护龄期 的增长 而增 大 , 较 长龄期的混凝土在较大 的变形 的情况下 , 还会发生损伤。 3 结 论 ( 1 ) 在相 同加载速 率下 , 混凝 土强度随着龄期 的增长 和增强 , 但在龄期超过 8 1 0 d后 , 强度的增 长不明显趋于稳 定 。 损伤变量随着龄期 的增长而降低 , 损伤发展越来越快。 ( 2 ) 建立 了 We i b u l l L o g n o r m a l 损伤模 型与龄期混凝 土 的试验结果 吻合很好 , 峰前形 状控制参数 m 随龄 期与 拟合计算式 ( 4 ) 十分吻合 , 在不 同加载速率下均表 现为先 增大后减小。 ( 3 ) 龄期混凝土的损伤可以分为 四个 阶段 : 初始 损伤 阶段 、 损伤稳定发展阶段 、 加速损伤 阶段 、 破坏 阶段。 参 考 文献 : 1 A B R AMS D A E f f e c t o f r a t e o f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l o a d o n t h e c o m 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h o f c o n c r e t e ( P a r t 2 ) J AS T M J , 1 9 1 7 , 1 7 : 3 6 43 7 7 2 A T C H L E Y B L , F U R R H L S t r e n g t h a n d e n e r g y a b s o r p t i o n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o f p l a i n c o n c r e t e u n d e r d y n a mi c a n d s t a t i c l o a d in g s J ACI J , 1 9 6 7, 6 4: 7 4 57 5 6 3 3 S P A R K P R, ME N Z I E S J B T h e e f f e c t o f r a t e o f l o a d i n g u p the s t a ti c a n d f a t i g u e s tr e n g t h s o f p l a i n c o n c r e t e i n c o mp r e s s i o n J 上接第 1 6页 8 姚志雄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解析及制备施工技术 J 福建交通 科技, 2 0 1 1 ( 5 ) : 4 6 9 吴中伟, 廉慧珍 高性能混凝土 M E 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 9 9 9 1 O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T 0 5 0 6 -2 0 0 5 ,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 混凝土试验规程 s 1 1 陈治伙, 姚志雄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关键技术探讨 J 福建交通科技 , 2 0 1 1 ( 5 ) : 1 3 上接第 1 9页 ( 2 ) 粉煤灰微颗粒的填充效应和二次水化特性能有效 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结 构 , 提高混凝土 的密实性 , 粉煤灰 的 添加对氯离子侵蚀起到了一定 的抑制作用 。 ( 3 ) 承载力 的试验结果表明海洋大气区氯盐侵蚀造成 的预应力筋锈蚀会导致预应 力混凝土构件 承载力 明显 的 降低 , 而粉煤灰的添加能减缓其下降速度 。 参 考文 献 : 1 金伟良, 袁迎曙, 卫军, 等 氯豁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理论 与设计方法1-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2 0 1 1 2 牛荻涛 , 户梅 , 王庆霖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计算方法研究 J 建筑结构 , 2 0 0 2 , 3 2 ( 1 o ) : 1 41 7 3 袁迎曙, 余索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性能退化 J 建筑结 构学报 , 1 9 9 7 , 1 8 ( 4 ) : 5 1 5 7 Ma g a z i n e o f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 1 9 7 3 , 2 5 ( 8 3 ) : 7 3 8 0 4 尚守平, 王湘军, 陈大川 砌体不同龄期的受压力学性能试验 J 建筑结构 , 2 0 0 3 , 3 3 ( 4 ) : 1 7 1 8 5 吕坚, 叶列平, 王宗纲 基于龄期度法对早龄期混凝土结构温 度应力的分析 J 工程力学, 2 0 0 6 , 2 3 ( S 1 ) : 1 4 01 4 4 6 D RA G O N A, MR O Z Z A C o n ti n u u m m o d e l f o r p l a s ti c b ri t t l e b e h a v i o u r of r o c k and c o n c r e t e J E n g i n e e ri n g S c i e n c e s , 1 9 7 9 , 1 7: 1 211 3 7 7 K R A J C I N O V I C D C r e e p of s t r u c t u r e s A c o n ti n o u s d a m a g e m e c h a n i c s a p p r o a c h J S t r u c t u r e Me c h a n i c s , 1 9 8 3 , 1 1 ( 1 ) : 1 1 1 8 3 K R A J C I NO V I C D, F O N S E K A G U 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 d a ma g e th e o r y o f b ri t t l e ma t e ri a l s , P a r t I 、 I I J A p p l i e d Me c h a n i c s T r a n s o f A S ME, 1 9 8 1 ( 4 8 ) : 8 0 9 8 2 4 9 李庆斌, 邓宗才, 张立翔 考虑初始弹模变化的混凝土动力损 伤本构模型 J 清华大学学报, 2 0 0 3 , 4 3 ( 8 ) : 1 0 8 8 1 0 9 1 1 o 余天庆, 饯济成 损伤理论及其应用 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 社 , 1 9 9 3 : 3 5 6 6 第 一作 者 : 联 系地 址 : 联系电话 : 通 讯作者 : 联系电话 : 黄仕超( 1 9 8 9一) , 男 , 研究生, 研究方向 : 建筑与土木 工程、 混凝土材料动力特性及结构抗震。 j 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 8号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 4 4 3 0 0 2 ) 1 3 0 9 8 4 0 7 2 06 彭刚( 1 9 6 3一 )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混凝 土材料动力特性及结构抗震。 1 3 9 7 2 6 0 4 43 3 第一作者: 联 系地址 : 联 系 电话 : 姚志雄 ( 1 9 7 8一) , 男 , 博士 , 高工, 主要从事岩土工程 宏细观力学、 建筑材料力学方面的研究。 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园路 3号( 3 5 0 1 1 8 ) 1 3 6 3 5 2 95 0 02 4 王立鹏 , 巩思峰 钢筋混凝土梁电化学锈蚀及受弯承载力试验 研究 J 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 2 0 0 9 , 3 9 ( 2 ) : 1 1 3 1 1 7 5 海洋干湿交替区 结构的人工气候模拟加速试 金 没计 J 混 凝土, 2 0 1 3 , 3 2 ( 1 0 ) : 1 4 1 7 1- 6 3 G B T 5 0 3 4 4 -2 0 1 0 ,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s 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7 易伟健 混凝土结构试验与理论研究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 01 2 】 第一作者 :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姜慧( 1 9 7 0一 ) , 女, 教授 , 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及工程管理研究。 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区富春路 徐州工程学院中心校区 土木工程学院( 2 2 1 0 1 8 ) 1 5 1 5 0 01 5 5 5 2 2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