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胸背部体格检查胸背部体格检查u肺u心脏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 检查顺序 前胸-侧胸-背部 检查方法 视、触、叩、听肺部视诊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肺部视诊呼吸运动类型 腹式呼吸 男性、儿童 膈肌运动为主 胸式呼吸 成年女性 肋间肌运动为主 病理情况 胸式呼吸 :肺炎、胸膜炎、胸壁疾病 腹式呼吸 :大量腹水、腹膜炎、腹腔巨大肿瘤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 上气道梗阻 三凹征 呼气性呼吸困难 下气道梗阻 支气管哮喘 COPD 混合性呼吸困难 大面积肺组织或胸膜病变 重症肺炎 呼吸节律间停呼吸(Biots 呼吸)特点:呼吸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呼吸比较有规则 机制: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 常见:脑膜炎、颅内压增
2、高、某些中毒、临终前呼吸节律抑制性呼吸 急性胸膜炎 胸膜恶性肿瘤 肋骨骨折叹气样呼吸 正常呼吸频率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 多为功能性改变 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郁 心前区:有无隆起 心尖搏动:强弱、部位、范围有无异常搏动 注意切线方向观察心尖搏动心脏视诊及内容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肺脏触诊胸廓扩张度一侧胸廓扩展度减弱: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语音震颤机制:声带震动产生声波-气管-支气管-肺泡-胸壁正常:成人、男性、消瘦者女性、肥胖者 前胸上部、右胸上部前胸下部、左胸上部语音震颤减弱:肺泡内含气过多 支气管阻塞 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 胸膜显著增厚粘连 胸壁皮下气肿语音震颤增强:肺实变 大叶性肺
3、炎 肺梗死 肺内潜在空洞 肺结核 肺脓肿自自上上而而下下由由内内到到外外胸膜摩擦感机制:急性胸膜炎时,纤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变得粗糙,呼吸时脏壁两层胸膜相互摩擦,犹如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特点:吸气相触及明显,胸廓下前侧触及更明显病因:胸膜炎(干性)心尖搏动:标志心室收缩的开始震颤 心包摩擦感心脏触诊内容心脏触诊内容心尖搏动:部位、强度、范围左第5肋间锁中线内0.5-1.0cm 搏动范围2.0-2.5cm 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指腹并拢触诊心尖搏动1、望触结合确定心尖搏动点2、心尖搏动触诊:“两步法”心脏触诊内容及要点心包摩擦感部位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明显收缩期和舒张期皆可触
4、及,收缩期更易触及坐位前倾或呼气末明显 叩诊方法方法:方法:板指:以左手中指第2 指节紧贴于被检部位,其他手指微抬起,勿接触体表 叩打指:取右手中指,自然弯曲,以指端叩击板指的第二指骨前端 叩击要点:叩击要点:一个部位每次连叩23下,叩击力度一致 叩击力度宜轻叩诊方向垂直,富有节奏与弹性,频率不宜过快,叩击后立即抬起 右手叩击动作以腕与掌指关节活动为主,避免肘部参与运动每次扳指移动距离小于0.5cm 叩诊方法 上下 内外影响叩诊音因素 胸壁厚薄 肺内含气量等叩诊音的分类 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实音肺脏叩诊正常叩诊音正常胸部叩诊音 清音 Traube鼓音区正常叩诊音肺界的叩诊肺上界:肺尖的宽
5、度检查方法:自斜方肌前缘中部先向外再向内叩诊,两个由清音变浊音之间的点的宽度,为肺尖的宽度,正常为4-6cm,称为Kroning峡。意义:缩小:肺结核 增宽:COPD肺前界 心脏的绝对浊音界 增大:心脏扩大、心肌肥厚、心包积液等 减小:慢阻肺肺下界 锁骨中线 第6肋间隙 腋中线 第8肋间隙 肩胛线 第10肋间隙 降低:慢阻肺、腹腔内脏下垂 升高:腹腔内压升高 膈肌麻痹正常叩诊音肺下界的移动范围正常:6-8cm减弱:肺组织弹性消失 肺组织萎陷 肺组织炎症和水肿叩不出:大量胸腔积液、积气 广泛的胸膜粘连增厚 胸部异常叩诊音正常肺脏的清音区范围内,如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时则为异常叩诊音。浊音
6、或实音:肺炎、肺不张、肺肿瘤、胸腔积液等过清音:肺气肿鼓音:空洞性肺结核、肺囊肿、液化了的肺脓肿浊鼓音:肺不张、肺炎充血期或消散期、肺水肿 Damoiseau曲线 Garland三角 Grocco三角 正常浊音界 右(cm)肋间 左(cm)23 23 23 3.54.5 34 56 79 (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810cm)心脏叩诊先叩左界: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二肋间后叩右界:先叩出肝上界在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开始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至第二肋间 心界的组成心界的组成 心脏被肺遮盖部分叩诊为相对浊音 代表心脏的真实大小和形态患者体位:坐位或卧位听诊顺序:从肺尖开始,自
7、上而下 前胸侧胸背部 左右对比 上下对比听诊内容:正常呼吸音 异常呼吸音 啰音 语音共振 胸膜摩擦音 肺部听诊正常呼吸音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正常呼吸音气管呼吸音机制:空气进出气管发出的声音特点:粗糙、响亮、高调 吸气相=呼气相分布:胸外气管无临床意义正常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机制: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涡流所产生的声音特点:似抬舌后经口腔呼气时所发出“ha”的音响 吸气相呼气相(1:3)呼气音响,音调高分布: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正常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特点:吸气音和肺泡呼吸音相似,但音调高且较响。呼气音和支气管呼吸音相似,但强度较弱,
8、音调较低 吸气相=呼气相分布: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肺尖前后正常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机制: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的结果 肺泡弹性的变化和气流的振动是肺泡呼吸音形成的主要机制特点:叹息样或柔和吹风样的“fu-fu”声 吸气时较呼气时音响较强,音调较高,时相较长分布:大部分肺野特征特征气管呼吸音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吸音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强度极响亮响亮中等柔和音调极高高中等低吸:呼1:11:31:13:1性质粗糙管样沙沙声,但管样轻柔的沙沙声正常区域胸外气管胸骨柄主支气管大部分肺野异常呼吸音异常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
9、失a)胸廓活动受限b)呼吸肌疾病c)支气管阻塞d)压迫性膨胀不全e)腹部疾病 肺泡呼吸音增强 机体需氧增加 缺氧 酸中毒 呼气音延长 哮喘 COPD 断续性呼吸音 肺结核 肺炎 粗糙性呼吸音 支气管炎异常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腔压迫性肺不张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炎、肺结核等啰音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分类 湿罗音(水泡音)干啰音湿罗音机制:1)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2)小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湿罗音湿罗音的特点: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吸气时或吸气末较为明显部位较固定大小湿罗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减
10、轻或消失湿罗音湿罗音的分类n按啰音音响强度:响亮性 非响亮性n按呼吸道官腔大小和腔内分泌物多少:粗湿罗音-大水泡音中湿罗音-中水泡音细湿罗音-小水泡音捻发音捻发音产生的机制干啰音机制: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形成湍流产生的声音。干啰音特点:持续时间较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音调较高吸气呼气时均可闻及,但以呼气时明显部位不固定,易变性分类:高调干啰音哨笛音(较小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低调干啰音鼾音(气管或主支气管)临床意义:双侧性支气管哮喘、慢支、COPD、心源性哮喘局限性支气管结核、肿瘤语音共振机制 与语音震颤基本相似病理语音共振增强:肺实变 肺内有空洞语音共振减
11、弱:胸腔积液 肺气肿等分类 支气管语音、胸语音、羊鸣音、耳语音胸膜摩擦音机制:与胸膜摩擦感相同特点:听诊部位以前下侧胸壁最为清楚变化性大,时消时现,屏住呼吸时消失胸腔积液增多时,胸膜摩擦音消失常见病因:纤维素性胸膜炎、肺梗死、胸膜肿瘤、尿毒症 心脏瓣膜解剖部位及瓣膜听诊区心脏瓣膜解剖部位及瓣膜听诊区心脏听诊 心脏瓣膜听诊区:心脏瓣膜听诊区:二尖瓣区:心尖搏动最强点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区:胸骨下缘左右端(胸骨左缘第4、5肋间)二尖瓣区 肺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区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 听诊顺序听诊顺序 心率心律心音
12、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听诊内容 心率:正常成人 60100次/分 100次/分 窦性心动过速 60次/分 窦性心动过缓 儿童:心率偏快 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心律规整正常心音特点:特点:大部分正常人只能听到S1 S2 部分青少年可听到S3 S4多属病理性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第三心音(S3)第四心音(S4)S1的出现,标志着心室收缩期的开始,借此判断收缩期杂音 特点:心尖部最响,它的音调较第二心音为低,持续时间较第二心音长 S2的出现,标志着心室舒张期的开始,借此判断舒张期杂音 特点:(与S1比较)音调较高,强度较弱,持续时间较短,在心前区均可听到,但心底部最清楚 S2有两个主
13、要成分,即A2和P2 正常青年人 P2 A2 正常中年人 P2=A2 正常老年人 P2 A2S1S1和和S2S2的鉴别的鉴别鉴 别 点 S1 S2最响部位 心尖区 心底部声音强度 响 弱S1和S2间距离 较短 较长 与心尖搏动关系 一致 不一致在部分正常儿童和青少年可听到第三心音(S3),系心室舒张早期,血液快速充盈心室使心室壁振动所致 S4系心室舒张晚期心房收缩的振动所致 正常人第四心音很弱,仅能从心音图上识别,人耳听不到 心音改变:强度、性质改变、心音分裂 心音分裂:S1分裂S2分裂:S2分裂较常见 额外心音奔马律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包叩击音肿瘤扑落音喷射音喀喇音心脏杂音最响部位:时期:-收
14、缩期杂音 -舒张期杂音 -连续性杂音性质:吹风样、隆隆样、叹气样、机器样传导:分级:体位、呼吸对杂音的影响:周围血管检查桡动脉:脉率,节律,强弱,双侧是否对称脉压差增大所致血管体征: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征脉压差缩小、血流减少所致血管体征:交替脉、奇脉、脉搏消失(无脉症)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 动脉血压测定注意事项:测定前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排空膀胱 取仰卧或坐位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站立或坐位平第四肋(相当于乳头水平)卧位平腋中线上臂伸直并轻度外展,手掌向上 注意事项:袖带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缚于上臂血压计的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23袖带下缘应距肘弯横纹上2
15、3cm,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血压至少应测量2次,间隔1-2分钟收缩压或者舒张压2次相差5mmHg,再测1次,取3次平均值测量步骤:检查者先触知肘窝处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胸件与皮肤密接,不可压得太重不得与袖带接触,不可塞在袖带下 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一30 mm Hg后,开始缓慢放气放气速度为027千帕(2毫米汞柱)秒按按KorotkoffKorotkoff法分为法分为5 5期:期:第1期:听到第一次声响时的汞柱值为收缩压 第2期:随着汞柱下降,声音逐渐加强 第3期:继而出现吹风样杂音 第4期:然后声音突然变小而低沉 第5期:最终声音消失为舒张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下述种情况舒张压读数以柯氏音第时相(变音)为准:老年人(尤其是岁者)妊娠妇女、儿童(岁)严重贫血、主动脉关闭不全患者甲亢 2005 2005 中国高血压指南中国高血压指南注意:1、两上肢血压不对称:指两上肢血压相差大于10mmHg(1.3kpa)主要见 于多发性大动脉炎、先天性动脉畸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2、上下肢血压差异常:袖带法测量时,下肢血压应较上肢血压高2.65.3kPa(2040 mmHg)。如果上肢血压,则提示相应部位动脉狭窄或闭塞 视频链接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