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学五年级下册备课.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63024 上传时间:2024-11-08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五年级下册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数学五年级下册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数学五年级下册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数学五年级下册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数学五年级下册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

3、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4、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使学生: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

6、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全册教学重点1较复杂平均数的求法。2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互化。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4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5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6约分和通分。7分数大小的比较。8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难点: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互化、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四、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二2.2124图形的变换4三2.283.4因数与倍数4四3.73.11因

7、数与倍数4五3.143.18长方体和正方体4六3.213.25长方体和正方体4七3.284.1长方体和正方体4八4.44.8(调休)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九4.114.15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十4.184.2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十一4.254.29期中复习、测试4十二5.25.6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十三5.95.1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十四5.165.20分数的加法和减法4十五5.235.27分数的加法和减法4十六 5.306.3统计4十七6.66.10数学广角4十八6.136.17总复习4十九6.206.24总复习4二十6.277.1考试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

8、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二、单元教学重点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三、单元教学难点1、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 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四、课时安排:4课时。课题一:轴对称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教学目标:1、进

9、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 3、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教学重点: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

10、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二、课内练习。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2三、教学画对称图形。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四、练习: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2、课外作业: 课题二:旋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

11、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2、通过旋转图形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 3、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教学重点: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教学过程: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小朋友推车、速滑。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

12、起来学习“旋转”。二、学习新课1、生活中的平移。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2、生活中的旋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3、学习例题3。(1)与学生共同

13、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4、学习例题4。(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四、练习1、课内练习:做一做2、课内练习:课堂作业本3、课外练习:练习第3、4题课题三:欣赏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欣赏美丽的

14、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二、学习新课(一)图案欣赏: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三、巩固练习

15、(一)反馈练习:完成第8页3题。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四、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五、布置作业:教材第9页第5题。 课题四:欣赏与设计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

16、,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1能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展览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二、学习新课(一)尝试创造:让学生做第8页第1、2题。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二

17、)设计图案:做第10页“实践活动”7题。1、提出三个步骤:(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3)动手绘制图案。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 1、制作“雪花”: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2作品展示。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

18、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二、单元教学重点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联系和区别。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三、单元教学难点:奇数和质数的区别。四、课时安排:6课时。课题一:因数和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教学目标: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并能熟练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以及倍数的方法。2、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探究意识。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2、你能

19、看懂吗?出示:因为26=12,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3、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个算式吗? 你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吗?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你的同桌? 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板书:因数和倍数)齐读p12的注意。二、新授(一)找因数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从12的因数可以看出,一个数的因数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来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学生尝试、汇报。(18的因数有: 1,2,3,6,9,18)说说你是怎么找的?(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

20、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你是怎么找的?举错例(1,2,3,4,6,6,9,12,18,36)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最大的一定是(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6、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

21、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1,2,3,4,6,9,18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二)找倍数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汇报:2、4、6、8、10、16、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2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 5的倍数有:5,10,15,20,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同样可以用集合来表示。如: 2的倍数2,4,6,8,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四、练习1、课内练习:课堂作业本2、课外练习:练习二1-4题课题二: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科书P17-18教学目标:1、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4、培养学

23、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是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 说出 5 个 8 的倍数。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二、 学习新课: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练习 2) 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 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 个位上是 0,2,4,6,8。) 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

24、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口答练习:(投影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 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 偶数 ”,“ 奇数 ”。 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

25、们为什么数? (单数、双数。) 3、练习:( 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说出 15 35 以内的偶数。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 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2、练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26、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 0 。 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三、巩固反馈: 1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 )个,5的倍数数有( )个。 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

27、3 、个位是( )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 、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课题三: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教学目标: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难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过程: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

28、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生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如l 3、l 6、19都不是3的倍数。生3:另外,像60、12、24、27、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特征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

29、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生2: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师

30、: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师: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他斜线呢?生1:我发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生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生3:我发现另外几列,除了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6、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

31、之和等于3、6、9、12、15、18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师:实际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三、巩固练习:完成p19做一做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题四:质数和合数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2、。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教学过程: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1、(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2、用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3、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4、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

33、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5、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能拼出很多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举例说明。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

34、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7、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1、(出示73)让学生思考它是不是质数。要想马上知道73是不是质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这表从哪来呢? (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3、集体交流方法。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四、练习1、课内练习:课堂作业本2、课外练习:练习四第1、2题课

35、题五:“因数与倍数”复习课复习内容:因数与倍数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的概念,进一步熟练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进一步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深化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教学重点: 因数和倍数的相关概念,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教学难点: 2、5、3的倍数的相关特征教学准备: 老师 小黑板 习题选编挂图纸学生 白纸2张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 1 、请分别找出下列数的因数和倍数 8 12 15 25 6 10 2 、因数与倍数的区别(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 、有的学生肯定还存在遗忘的现象,请学生简略复习P12-16相关内容。二 、

36、教学实施A 、复习关于“因数和倍数”相关知识1 、完成练习 A 、一个数的因数和该数的倍数一样,是无限的。( ) B 、因数有最大的,所以,倍数也有最大的。 ( ) C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一个数的最大因数- D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一个数有最大倍数吗?2 、请写出各数的因数和倍数 10 17 28 32 484 7 10 12 153 、在下面的圈里填上适当的数 80 64 36 40 8 4 16 160 32 40的因数 16的因数4 、请找出1-50的每个数的因数 答案略B 、复习关于“2、5、3的倍数”的相关知识1 、看书P1722,并复习老师以前强调的内容。(相关数学笔记)

37、2 、回答问题: 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 2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 2与5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3 、这里有四张数字卡片,从中任意抽取三张,按要求组成三位数。卡片 4 3 0 5 奇数- 偶数- 2的倍数- 5的倍数- 3的倍数- 既是2又是5的倍数-4 、 拓展问题: 同时是2、3的倍数? 同时是3、5的倍数? 同时是2、5、3的倍数?练习题:按要求写出数 6150 2314 450 268 115 216 (1)2的倍数:6150 2314 450 268 216(2)3的倍数:6150 450 216(3)5的倍数:6150 450 115 (4)同时是2、3的倍数

38、:6150 450 216 (5)同时是3、5的倍数:6150 450(6)同时是2、5的倍数:6150 450 (7)同时是2、5、3的倍数:6150 450C 、复习关于“质数与合数”的相关知识1 、阅读教材P23-24,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2 、判断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27 37 41 58 61 73 83 95 11 14 33 47 57 62 87 99质数:合数:3 、判断: 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偶数都是合数,奇数都是质数。 1乘以质数,积仍然是质数。4 、选择题训练:课堂作业P1718 3、5 、填空题训练:课堂作业P1

39、8 4、 5、6 、完成教材P25:6、你知道它们各是多少吗?7 、回忆以前所学,P24面的质数表是什么?请根据回忆写出来。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补充:(1)一个数的倍数都比它的因数大。()(2)420.6=7,我们说4.2是0.6的倍数。()说明:“42是0.6的7倍”是对的,但几倍与倍数是有区别的。因数和倍数只在整数范围内研究。所以,我们不能说0.6是42的因数, 4.2是0.6的倍数。(3)246=4,我们说24是倍数,6是因数。()(4)是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40、()问:互质数与质数有什么不同?(5)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6)如果一个自然数是6的倍数,那么它一事实上是2的倍数。()小结: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3、复习2、3、5的倍数的特征。做教材138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4、复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完成第141页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小结: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总人倍数数是它们的乘积。当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时,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四 、课堂小节 通过这节课的复

41、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谈一谈。1、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合数?2、2、5、3倍数的特征分别是什么?还可以知道那些特别的倍数的特征?3、 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4、你知道100以内的质数表吗?课后反思: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 m3、1 dm3、1 cm3以及1 L、1 ml的实际意义。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二、单元教学重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三、单元教学难点:能熟练、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四、课时安排:12课时。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30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教案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