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囚绿记教学设计襄阳二中 李珊珊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散文的相关知识,包括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以及“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现手法。 2了解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 2设计问题,结合学生对“绿”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本文作者对“绿”的内心情感挣扎,及心灵的成长历程。 3结合作者的身世,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越过社会学的政治功利价值的思路,从微观的文本出发,理解“爱”的真谛。 2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尤其注意节奏和语气的运用。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
2、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 1理解“绿”的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对“绿”的内心挣扎历程。 2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教学方法:整体感知 读写赏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一组图片:1.轻轻雨水浓浓绿意2.信步满绿小路3.漫步绿野丛中4.徜徉清澈绿池5.倾听绿野清泉。绿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份生机,一份希望,一份诗意。绿给了我们无限的情怀:(引导学生回忆含“绿”的诗句并赏析)(1).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储光羲)(2).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3、(高骈)(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4).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张宁 ) 现代著名散文作家陆蠡又给了我们一份何种别样的绿意,请大家一起跟着陆蠡随绿漫步。(板书:囚绿记陆蠡)二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三 感知全文(品一品、悟一悟)1.结合题目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 明确:爱绿2.哪些语言直抒了他对绿的爱意呢?明确:第5-7段,分段朗读。注意以下语言的情感绿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把心等焦了,涸辙
4、的鱼盼等着雨水,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3.我们不仅能从正面的抒情中看到了作者喜爱绿,还能从侧面的描写中看到他对绿的执着?住宿条件:潮湿,简陋,暴晒时间长,炎热。选择:瞥见这绿影,毫不犹豫地决定,惊奇 情境设想:如果是你,看到这枝绿,会怎样?(引导学生讨论,可以有不同的结论)明确:“囚”,看到喜欢的东西就要拥有它。“放”,喜欢它所以放它自由。 4.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爱之深却换来一个“囚”字,你怎么认识作者的“囚”的行为?(组织学生讨论,可以有不同的结论)明确:A对绿的爱与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 B囚绿
5、虽是爱意,但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他的思图占有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和摧残。5. 作者囚住了绿可他得到“绿”了吗?他的“囚绿”如偿所愿,换得了与“绿”的亲近吗?明确: 9段的似乎“有”(“依旧”)和10段、11段的实际“无”和失去 在爱与魔念之间,作者选择了“释”6. 找出并理解作者“释绿”时的动作与心情 明确:珍重/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诚意的祝福/愿-是尊重,是礼赞 “释”仍缘于对绿的爱,并多了一份对生命的尊重,对固执不屈精神的礼赞7.文之旨 囚绿记,由爱到囚,由囚到释,作者写了一次生活中的经历,对这枝绿的爱和尊重是否就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和目的所在?象征意义: 什么是象征?(
6、如:明月相思;青松坚贞;落花流逝) 联系可知,“绿”在此文中象征了生命、希望,象征了向往光明、自由,象征了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知时论文 ,知人论文。联系13段的卢沟桥事件。(1).写于抗战爆发之后,写作者在上海“孤岛”时期,怀念在北京的一段生活。(2).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按:指汪伪政权)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明确:释
7、绿,证明作者最终还是善待生命的,同时也包涵着这种顽强抗争的性格和永向光明的执著必将会换来自身命运的解放。8. 总结思路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围绕绿来组织全文。【板书】爱绿囚绿释绿思绿四拓展延伸讨论:“爱”是什么?是占有还是放手?(联系学生身边的例子)明确:如因为爱,摘花,养宠物,头脑发热不计后果的恋爱,把孩子锁在家里以保证安全的父母爱,是自私的。对于可爱的东西,几乎人人都想拥之入怀并牢牢占据,这是人类的共性,但又是多么可笑而又愚蠢啊。一枝花好鲜美,折下来插入花瓶,可不多久,它就凋谢了;一片叶好绿油,摘下来夹进书页,可不多久,它就枯黄了;一汪泉好清澈,舀出来存放盆里,可不多久,它就浑浊了;一只鸟好
8、灵巧,捕捉来关入笼中,可不多久,它就退化了;这样的爱,其结果是害,爱得越真,害得越深。在这篇散文中陆蠡不就用自己的心里历程告诉我们这一点吗?我们热爱生命和一切事物,但是我们只有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创造出合适的环境,生命的漂亮和美好才能自然的展现出来,生命的力度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彰显,美好的事物才能发挥到极致。【教学后记】1.新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来说,我认为最重要一点是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教给学生品悟文章意旨的方法,指导学生怎么样地整体地把握文章的写作主旨,而不是把文章肢解,去一句句地分析,去一词一词地分析,搞得零零碎碎,文不成文,意不见旨,把文章的整体美破坏无形。到最后学生:听文不清,说文不畅,读文无情,写文无意,到如此地步,实在是教者的悲哀!2.囚绿记是陆蠢散文中的名作之一,它被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选入,那么关于这一文本主题的阐释便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越过社会学的政治功利价值的思路,从微观的文本出发,囚绿记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是陆蠡对心灵成长印痕的真实回忆,在教学时应考虑到学生对那个战争年代的陌生,及时予以背景的补充,同时又不要拘泥于背景,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贴近学生生活。作者简介:李珊珊,女,34岁,中教一级,语文备课组长,湖北省襄阳市二中,邮编441000,电话18671940576,邮箱WWW.lishsh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