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眼睑肿瘤一:良性上皮性肿瘤一:良性上皮性肿瘤鳞状细胞乳头瘤鳞状细胞乳头瘤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最常见良性病变。有蒂,颜色和临近的眼睑皮肤相同,多发,累及睑缘,表面有角化蛋白痂。病理特征:病理特征:指状突起构成,血管化结缔组织,外有增殖性上皮覆盖,表皮常棘化,足钉延长,有角化过度和灶性角化不全区域。眼睑肿瘤假性癌性增殖假性癌性增殖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又称假性上皮瘤性增殖,可发生于眼睑任何部位,表面隆起不规则,可溃疡或有痂,似鳞状或基底细胞癌,以慢性炎症过程为特征。病理特征病理特征:真皮内有不连接的鳞状细胞岛浸入。核深染或不典型有丝分裂。在鳞状增生间常有白细胞浸润。眼睑肿瘤角化棘皮瘤角化棘皮瘤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为假性癌性增殖的特殊型。多发于中老年人皮肤暴露区。2-6周内生长较快,以后停止生长。为孤立病变,表现为硬性结节,中央下凹充满角化物质,基底不向深部浸润,病损偶见数月至1年自愈。病理特征病理特征:1.低倍镜下:为穹形或杯状,中央有角化蛋白团;2.高倍镜下:有棘皮症,细胞极向正常。眼睑肿瘤皮脂溢性角化病皮脂溢性角化病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常见老年人,累及眼睑及面部,大小不一,境界清晰,棕色,表面呈分叶状或乳头状。病理特征:病理特征:有乳头瘤状外形,在皮肤表面如纽扣状,往往含有充满角化蛋白团的囊性包涵体。组织学上可分为:角化过度型、棘皮症型及腺样型。眼睑肿瘤反转性滤泡性角化病反转性滤泡性角化病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良性上皮性皮肤病损,中老年多见,典型表现为无症状的孤立结节状或疣状角化性肿块。病理特征病理特征:上皮显示分叶状棘皮症,基底样和鳞状成分二者均增生,杂以皮层松解区。细胞团中心可见角化灶,很象角化珠。良性上皮性肿瘤良性上皮性肿瘤一般可用手术切除治疗,也可用冷冻治疗,效果好。眼睑肿瘤二:恶性上皮性肿瘤二:恶性上皮性肿瘤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老年人常见,好发于下睑及内眦,其次上睑和外眦,病程长。组织学上分为:1.结节溃疡型;2.色素型;3.硬斑或硬化型;4.表浅型;5.纤维上皮瘤;6.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7.线状基底细胞痣;8.普通滤泡性基底细胞痣。最常见的结节性溃疡型表现为隆起的坚硬珍珠样结节。表面可见小的毛细血管扩张,结节逐渐长大,中央发生溃疡。眼睑肿瘤 病理特征病理特征:基底细胞癌起自表皮基底细胞层的多能性原发上皮生发细胞。可分为未分化型和分化型。治疗治疗:1.手术切除:手术切除:范围要足够大,最好用冰冻切片监察切除标本边缘,防止复发。2.放射疗法:放射疗法:对大多数基底细胞癌是有效的,但对硬化型效果差,并发症为眼球损伤,如角膜炎、白内障等。3.冷冻疗法:冷冻疗法:适应症:有凝血障碍的患者、患者不同意手术、基底细胞癌痣综合症、有全身病不能手术、着色性干皮症、肿瘤位于内眦部。眼睑肿瘤 优点优点:冷冻对病变组织和周围组织有一定区别。缺点缺点:治疗区皮肤有色素过度沉着和色素脱失现象,留有持久的白斑。4.光化学疗法光化学疗法:利用静脉光敏剂对瘤细胞特殊亲和力,在激光照射下发生氧化作用,使癌细胞坏死。并发症:过敏反应。可向眶内侵犯,可行眶内容剜除术。基底细胞癌罕有转移。最常转移至肺、骨、淋巴结、肝、脾和肾上腺。眼睑肿瘤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老年人多见,上睑及外眦部易受累及,文献报告眼睑鳞癌与基癌之比为1:39。表现为高起的浸润性斑或结节,常有溃疡,边缘不规则。病理特征病理特征:分化好的肿瘤中,细胞为多边形,有丰富的嗜伊红胞浆,可观察到角化不良细胞,有角化珠形成。核明显,深染色。治疗治疗:早期罕有转移,局部切除可治愈,有转移者预后不好,鳞癌对放射不敏感。眼睑肿瘤三:黑色素性肿瘤三:黑色素性肿瘤皮肤黑色素细胞性病变有3个起源:痣细胞、表皮的黑色素细胞和真皮的黑色素细胞。良性黑色素细胞性肿瘤(痣)良性黑色素细胞性肿瘤(痣)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先天性扁平或隆起的病变,境界清晰,可以在幼年或青年才有色素,由痣细胞构成。病理特征病理特征:组织学上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复合痣;蓝痣;先天性眼皮肤黑色素细胞增多症。眼睑肿瘤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几乎所有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最初自表皮内黑色素细胞新生物性转变发生,最初黑色素细胞增生是向水平方向伸延,随之为侵犯期(垂直方向生长)。分型:分型:1.小痣恶性黑色素瘤 2.表浅扩散性黑色素瘤 3.结节性黑色素瘤 4.起自痣的黑色素瘤眼睑肿瘤治疗及预后:治疗及预后:彻底切除。肿瘤细胞侵犯水平不同有不同的预后。共有5类侵犯水平:1.肿瘤完全限于表皮内有完整的上皮基底膜;2.瘤细胞延伸超过上皮基底膜。以上两种预后好。3.肿瘤充满全乳头真皮,并达到乳头和网状真皮之间的界面。4.肿瘤穿透网状真皮。5.肿瘤侵犯皮下组织。另一个重要参数为肿瘤厚度和细胞组织型。眼睑肿瘤四:腺性和其他附件肿瘤四:腺性和其他附件肿瘤 皮脂腺癌皮脂腺癌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好发于中老年妇女,最常起源于睑板腺和睫毛的皮脂腺。上睑约占2/3病例。初期时为眼睑内坚韧的小结节,与霰粒肿相似,以后逐渐长大,睑板呈弥散性斑块增厚,睑结膜面相对处呈黄色隆起。如起自皮脂腺,在睑缘呈黄色小结节。如睑板腺,表面皮肤是正常的。眼睑肿瘤病理特征病理特征:分化好的肿瘤细胞呈皮脂性分化。分化不好的肿瘤显示退行发育,显示多形性核。冰冻切片用油红O作脂肪染色,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治疗:手术切除,查清切除边缘有无肿瘤残留,以免复发。如肿瘤超过眼睑的2/3,可同时行眼睑成型术或二期成型术。眼睑肿瘤毛囊肿瘤毛囊肿瘤1.毛发上皮瘤毛发上皮瘤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单独的或多发的,好发于面部,常染色体遗传,于青春期开始,结节为小的黄色或肉色,一般长大至数毫米。病理特征:病理特征:多数鳞状细胞囊肿,由基底细胞包围完全角化中心组成,代表不成熟的毛发结构。眼睑肿瘤2.钙化上皮瘤钙化上皮瘤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又称毛基质瘤,发生于任何年龄,常位于眉弓或上睑近眉弓深部,为孤立的肿瘤,表面皮肤正常,质地较硬。病理特征病理特征:肿瘤由嗜碱性细胞和影子细胞组成。治疗治疗:因与外围组织无粘连手术易于切除,因系良性,不复发。眼睑肿瘤五:血管性肿瘤五:血管性肿瘤 毛细血管瘤毛细血管瘤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出生时即出现,典型病变呈红紫色,隆起,质软,有小的表面凹。数年后发生退行,病变颜色至灰红色,表面皮肤发皱。病理特征:病理特征:有毛细血管小叶混杂疏松纤维性隔组成。治疗:治疗:可用冷冻、注射硬化剂和放疗,但很可能引起不能接受的结果,有人主张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避免手术。眼睑肿瘤六:黄斑瘤六:黄斑瘤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中老年多见,上睑内眦常为双侧,病变区皮肤呈软的扁平黄色斑,与正常皮肤境界清晰。病理特征:病理特征:皮肤浅层内有灶性含脂组织细胞聚集而成,主要围绕血管和乳头网状真皮附件结构,从不蔓延至皮下。治疗:治疗:为美容,可手术切除。眼睑缺损的修复复习完眼睑肿瘤的基础,同时要注意手术后眼睑缺损的修复。要考虑以下几种因素:1.病变性质病变性质:良性,切除范围可小一些。恶性,作广泛切除,如睑板腺癌:应包括周围5-6mm的正常组织。黑色素瘤时还要大,包括周围3cm的正常组织。还要根据冰冻切片报告。眼睑缺损的修复2.病变大小病变大小:眼睑全层缺损的宽度为5-7mm,有可能直接缝合,缺损超过眼睑长度的1/3应于重建。3.范围范围:如眼睑缺损处尚残留部分睑板上缘,可做睑板睑结膜的移行瓣予以修复。4.部位部位:内眦部复杂5.睑别:睑别:利用上睑修复下睑较方便。6.有无眼球有无眼球:无眼球的眼睑再造,可用中厚皮片衬里。有眼球的必须用粘膜衬里。7.患者年龄患者年龄:老年人皮肤松弛,皮下分离拉拢缝合。年轻人1/4眼睑缺损在拉拢缝合时要切断外眦韧带分支。眼睑缺损的修复8.发病时间:眼睑恶性肿瘤切除后的重建,一般5年后确实没有复发才予修复,但5年眼睑缺损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当前逐渐以冰冻切片为准,一旦报告切缘为正常组织,就予修复。手术方法:手术方法:Hughes下睑再造术、动脉岛皮瓣、异体巩膜移植术等。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