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2011天津卷)14题(3)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11分)【解析】本题考查系统优化方法这一具体知识点。考生除了要熟记教材上的4个理论要点(一个总述,三个分述)外,还要能结合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经济增长这一具体问题进行演绎分析。【答案】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1、发展的原因:2、发展的特点:普遍性3、发展的实质:4、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实质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发展的状态:发展的规律、内外因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第8课)课前复习发展发展观(第8课)重要原理及方法论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应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敢于接受挫折和考验。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或: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想要保持事物原有的性质不变,就要坚持适度原则;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我们还要学会优化事物的结构。发展观(第8课)重要原理及方法论补充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我们既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既要重视内因的决定作用,又不忽视外因的作用。6、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常考点1、发展的普遍性及其表现?2、发展的实质?如何理解?(与运动变化的区别)3、什么是新事物?判断的正确标准是什么?4、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或: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5、为什么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或:为什么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6、什么是量变和质变?二者关系?7、原理:(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4)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易混易错直到树木高入云霄,世人才承认,直到树木高入云霄,世人才承认,意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意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项项第二步:析选项做判断表明发展的实质,与表明发展的实质,与题意无关,干扰题意无关,干扰项项珍惜美好时光,用发展珍惜美好时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设问角度,设问角度,是什么是什么第一步:审题干找题眼智齿的最终消失是时智齿的最终消失是时间不断推移的结果间不断推移的结果智齿的最终消失是时间推移的结果表智齿的最终消失是时间推移的结果表明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确明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确项项第二步:析选项做判断题干体现的是变化、题干体现的是变化、发展,未涉及联系,干扰发展,未涉及联系,干扰项项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的唯一特性,错误项,错误项内部矛盾对事物的发内部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展起决定作用,错误项,错误项(2013上海单科)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对西方元素的追逐走向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并将之与现代元素相嫁接的过程。这表明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A.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C.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D.遵循从意识出发的认识路线A(2011高考江苏卷29)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质量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B.C.D.D13漫画等车蕴含的哲理是()A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典题精练典题精练】(2010(2010广东文综广东文综)材料: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材料: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咖啡”、“芭蕾芭蕾”、“沙发沙发”等一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OK拜拜拜拜”、“雷雷人人”、“粉丝粉丝”、“介素虾米东东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结合材料,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关键信息点:关键信息点:“成功吸纳成功吸纳”信息点信息点3:“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发展规律”信息点信息点2:“认识不一致认识不一致”信息点信息点4:“何为阐述?何为阐述?”【参考答案】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发展观有关主观题:1.用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材料。2.运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说明材料中的做法。3.运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材料。4.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来分析材料。3个原理个原理2(3)+3联系观有关主观题:1.用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分析材料。2.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3.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材料做法。4.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5.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原理分析应如何做。2+35个原理个原理(2013年江苏卷37)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略高于美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离歌”纷纷响起:成都和郑州取代深圳和东莞,成为富士康、联想等IT巨头的生产主基地;知名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关闭在中国的直属工厂;美国制造业巨头通用电器宣布将外包到中国的工作岗位迁回美国本土。据统计,近年来有数十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关闭在中国的工厂。离开中国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家转移;另一种是高端制造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纷纷回流本土。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纷纷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保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中国制造”这个见证了中国崛起、足以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字眼,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6分)答案:答案:1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整工业化发展战略。2 2、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持创新。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3 3、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