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不同运动方式对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对比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4232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运动方式对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对比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不同运动方式对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对比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不同运动方式对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对比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2023年(第13卷)第20期探索与争鸣不同运动方式对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对比研究韩富强1 覃朝玲2*熊黎1 袁满3(1.重庆市育英小学 重庆 400030;2.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3.重庆市树人小学 重庆 400030)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开放式、封闭式)对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改编的双选择oddball任务测量被试在标准、偏差刺激上的正确率和反应时评估其行为抑制能力。结果:(1)正确率指标:在标准刺激上篮球组、田径组都要优于对照组,在偏差刺激上篮球组田径组对照

2、组。(2)反应时指标:在标准刺激上篮球组田径组对照组,在偏差刺激上篮球组、田径组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从事开放式运动(篮球)和封闭式运动(田径)的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要好于不从事体育训练的学生,且开放式运动(篮球)比封闭式运动(田径)更有利于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提升。关键词:行为抑制 不同运动方式 小学高段学生 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3)20-0176-07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Exercise Modes on the Behavioral Inhibition Ability

3、of Uppe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HAN Fuqiang1 QIN Chaoling2*XIONG Li1 YUAN Man3(1.Chongqing Yuying Primary School,Chongqing,400030 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China;3.Chongqing Shuren Primary School,Chongqing,400030 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

4、e effects of different exercise modes(open and closed)on the behavioral inhibition ability of uppe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Methods:The modified dual choice oddball task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accuracy and reaction time of subjects on standard and bias stimulus to assess their behavioral inhibition

5、 ability.Results:(1)Accuracy indexes:The basketball group and the track and field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n standard stimulation,and the basketball groupthe track and field groupthe control group on bias stimulation.(2)Reaction time indicators:The basketball groupthe track and fiel

6、d groupthe control group on standard stimulus,and on stimulation,the basketball group and the track and field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behavioral inhibition ability of uppe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ho engage in long-term open sports(basketball)and closed sports(track

7、and field)is better than those who dont engage in physical training,and open sports(basketball)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behavioral inhibition ability of uppe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an closed sports(track and field).Key Words:Behavioral inhibition;Different sports modes;Upper p

8、rimary school students;Comparative studyDOI:10.16655/ki.2095-2813.2303-1579-5197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重大培育项目基金(SWU1909026);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2-3)。作者简介:韩富强(1994),男,硕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心理学、体育教学。熊黎(1992),男,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通信作者:覃朝玲(1962),女,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统计学、体育训练学,E-mail:。行为抑制是大脑执行功能的核心子成分1,是个体对自身不恰当的冲动行为模式的抑制控制,也

9、就是说行为抑制是人们控制自身行为和情绪的能力,对个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良好的行为抑制能力是个体作出正确行为决策的前提2-3。中小学阶段是个体大脑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个体行为抑制能力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现阶段研究证明,青少年行为抑制能力对自我调节、社会情感、学习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6。那么如何有效提升青少年行为抑制能力,帮助儿童青少年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大量研究指出,运动不仅与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相关,还与青少年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发展存在密切关系7,有效的体育锻炼对儿童青少年行为抑制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8。杨宁等人通过10周的定向运动练习干预,发现儿

10、童的抑制、刷新、转换等能力均有显著提升9。江大雷对一组46岁的儿童进行8周的足球干预后,发现儿童的抑制能力提升明显10。急性运动干预同样具有提升作用,Hillman等人对20名911岁的儿童进行20 min的短时跑台运动后对其进行执行功能的测试,发现被试的注意力和执行控制能力有所改善11。解超的一项Meta分析论证了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我国儿童执行能力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12。有效的体育锻炼对于特殊儿童的行为抑制能力同样具有积极作用,王琛等人发现,长期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超重儿童的行为抑制能力13。李焕玉等人认为,一次性不同时长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超重儿童的抑制能力提升明显14,有效的运动干预对

1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抑制能力同样具有改善作用15-16。但以往的研究中,研究焦点多集中于运动任务本身的定量特征,如运动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干预长度等,对于运动本身的定性特征(运动的类型)研究较为欠缺17。根据运动类型的特点,运动可分为连续性和间断性运动、大肌群和小肌群运动、器械与徒手运动、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18。在测试任务的选择上,以往研究多采用Go/Nogo任务19、Stop signal任务20和双选择oddball任务,三者都是经典的行为抑制范式之一,但相比于前者,双选择oddball任务更能诱发个体的自发抑制且能够记录被试的标准刺激反应时,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21。综上可知

12、,该研究根据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选取开放式运动(篮球)和封闭式运动(田径)作为运动本身的定性特征,采用双选择oddball任务作为实验范式,横向比较不同运动场景下小学高段(水平三)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差异,从而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并为中小学生今后体育运动选择和搭配提供理论依据。1 实验方法 1.1 被试选取根据实验需要并结合实际情况,将被试分为篮球组、田径组、对照组,每组40人,男20、女20,共计120人,并在重庆市沙坪坝区选取两所小学进行被试筛选,被试需满足以下条件:被试选取水平三小学高段学生;篮球和田径组成员需训练满一年及以上且不参与其他体育活动,对照组成员除每周体育课外不参与其他体育培训

13、;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色弱;智力水平正常;BMI 值在正常区间;均为右利手(人口学统计见表1)。1.2 实验设计实验为2(标准刺激、偏差刺激)2(男、女)3(篮球组、田径组、对照组)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为组间差异,因变量为偏差刺激、标准刺激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具体实验流程见图1)。1.3 实验程序本 实 验 选 取 双 选 择 oddball 任 务,并 通 过 E-prime3.0软件进行实验程序的编写。实验分为练习和正式测试两阶段,练习阶段共10次(trail),分8个标准刺激和2个偏差刺激。若被试练习正确率达90%以上,则正式进行测试,否则继续练习。正式测试阶段分为2组(block)

14、,每组包含60次标准刺激(standard stimuli)和15次偏差刺激(deviant stimuli),二者比例4 1。所有刺激均由两种动物图片构成,如图2和图3所示。练习测试阶段,刺激图片如图2所示。两只老虎毛色不同,背景颜色、大小保持一致。标准刺激:黄色老虎。偏差刺激:白色老虎。表1 被试的人口学特征(n=20)176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13卷)第20期行为抑制是大脑执行功能的核心子成分1,是个体对自身不恰当的冲动行为模式的抑制控制,也就是说行为抑制是人们控制自身行为和情绪的能力,对个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

15、义。有学者认为,良好的行为抑制能力是个体作出正确行为决策的前提2-3。中小学阶段是个体大脑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个体行为抑制能力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现阶段研究证明,青少年行为抑制能力对自我调节、社会情感、学习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6。那么如何有效提升青少年行为抑制能力,帮助儿童青少年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大量研究指出,运动不仅与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相关,还与青少年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发展存在密切关系7,有效的体育锻炼对儿童青少年行为抑制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8。杨宁等人通过10周的定向运动练习干预,发现儿童的抑制、刷新、转换等能力均有显著提升9。江大雷对一组46岁的儿童进

16、行8周的足球干预后,发现儿童的抑制能力提升明显10。急性运动干预同样具有提升作用,Hillman等人对20名911岁的儿童进行20 min的短时跑台运动后对其进行执行功能的测试,发现被试的注意力和执行控制能力有所改善11。解超的一项Meta分析论证了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我国儿童执行能力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12。有效的体育锻炼对于特殊儿童的行为抑制能力同样具有积极作用,王琛等人发现,长期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超重儿童的行为抑制能力13。李焕玉等人认为,一次性不同时长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超重儿童的抑制能力提升明显14,有效的运动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抑制能力同样具有改善作用15-16。但以往的研

17、究中,研究焦点多集中于运动任务本身的定量特征,如运动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干预长度等,对于运动本身的定性特征(运动的类型)研究较为欠缺17。根据运动类型的特点,运动可分为连续性和间断性运动、大肌群和小肌群运动、器械与徒手运动、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18。在测试任务的选择上,以往研究多采用Go/Nogo任务19、Stop signal任务20和双选择oddball任务,三者都是经典的行为抑制范式之一,但相比于前者,双选择oddball任务更能诱发个体的自发抑制且能够记录被试的标准刺激反应时,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21。综上可知,该研究根据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选取开放式运动(篮球)和封闭式运动(

18、田径)作为运动本身的定性特征,采用双选择oddball任务作为实验范式,横向比较不同运动场景下小学高段(水平三)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差异,从而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并为中小学生今后体育运动选择和搭配提供理论依据。1 实验方法 1.1 被试选取根据实验需要并结合实际情况,将被试分为篮球组、田径组、对照组,每组40人,男20、女20,共计120人,并在重庆市沙坪坝区选取两所小学进行被试筛选,被试需满足以下条件:被试选取水平三小学高段学生;篮球和田径组成员需训练满一年及以上且不参与其他体育活动,对照组成员除每周体育课外不参与其他体育培训;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色弱;智力水平正常;BMI 值在正常区间

19、;均为右利手(人口学统计见表1)。1.2 实验设计实验为2(标准刺激、偏差刺激)2(男、女)3(篮球组、田径组、对照组)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为组间差异,因变量为偏差刺激、标准刺激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具体实验流程见图1)。1.3 实验程序本 实 验 选 取 双 选 择 oddball 任 务,并 通 过 E-prime3.0软件进行实验程序的编写。实验分为练习和正式测试两阶段,练习阶段共10次(trail),分8个标准刺激和2个偏差刺激。若被试练习正确率达90%以上,则正式进行测试,否则继续练习。正式测试阶段分为2组(block),每组包含60次标准刺激(standard stimuli)和15次

20、偏差刺激(deviant stimuli),二者比例4 1。所有刺激均由两种动物图片构成,如图2和图3所示。练习测试阶段,刺激图片如图2所示。两只老虎毛色不同,背景颜色、大小保持一致。标准刺激:黄色老虎。偏差刺激:白色老虎。表1 被试的人口学特征(n=20)指标年龄/岁身高/m体重/kgBMI篮球组男生11.850.371.680.0352.736.9418.611.95女生11.600.511.670.3449.090.3317.571.30田径组男生11.800.411.640.4348.8111.1318.143.37女生11.550.691.620.5745.935.5717.551.

21、85对照组男生11.750.641.570.8149.6311.6719.733.24女生11.350.591.580.0647.48.2019.522.50177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2023年(第13卷)第20期探索与争鸣正式测试阶段,刺激图片如图3所示。两匹马颜色、方向不同,背景色、图片大小保持一致。标准刺激:黑马。偏差刺激:白马。如图4所示,实验开始前,要求被试坐在距离电脑屏幕约0.8 m的位置,水平和垂直视角约6,并告知被试尽可能准确且快速的做出相应按键反应。实验开始时,屏幕上,首先呈现500 ms的注视点“+”;随后出现3005

22、00 ms的随机空屏;之后再随机出现一幅1000 ms的刺激图片;当被试按键后,刺激图片随之消失。至此,结束一个完整的trail。接下来,重复以上流程操作,直至完成测试。1.4 统计方法首先运用E-prime 3.0软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行为学数据进行搜集,将被试的练习阶段数据剔除,平均单个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并将每一位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数据导出到Excel 2021当中,最后复制到SPSS 21.0中进行分析。分析的具体方法是对被试的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指标进行2(男、女)2(标准刺激、偏差刺激)3(篮球组、田径组、对照组)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对不满球形检验的统计量

23、采用 Greenhouse Geisser 法矫正自由度和P值,事后比较采用LSD法,将P0.05视为差异显著。(黑色马)(白色马)图3正式测试刺激图1 实验设计流程图(黄色老虎)(白色老虎)图2练习测试刺激178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13卷)第20期2 研究结果 2.1 正确率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正确率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F(1,114)=246.96,P0.001,2p=0.68,表明本任务很好地形成了优势反应;分组刺激类型交互效应显著,F(2,114)=5.56,P0.005,2p=0.09

24、。其他交互效应不显著:性别刺激类型交互效应,F(1,114)=0.7,P=0.4,2p=0.01;分组性别刺激类型交互效应,F(2,114)=1.59,P=0.21,2p=0.03。详细指标见表2、表3。采用LSD进行事后检验发现,对照组相比于篮球组和田径组在标准刺激的正确率上较低(P0.001),而篮球组相比于田径组在标准刺激的正确率上无显著差异(P=0.060.05);对照组相比于篮球组和田径组在偏差刺激的正确率上较低(P0.001),而篮球组在偏差刺激的正确率上优于田径组(P0.05)。详细指标见表4,交互效应见图5。2.2 反应时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反应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刺激类型主

25、效应显著,F(1,114)=456.63,P0.001,2p=0.8,表明本任务很好地形成了优势反应;分组刺激类型交互效应显著,F(2,114)=3.2,P0.04,2p=0.05。其他交互效应不显著:性别刺激类型交互效应,F(1,114)=0.44,P=0.51,2p=0.01;分组性别刺激类型交互效应,F(2,114)=1.72,P=0.18,2p=0.03。详细指标见表5,交互效应详见表6。采用LSD进行事后检验发现,对照组相比于篮球组和田径组在标准刺激的反应时上较低(P0.001),而篮球组在标准刺激的反应时上优于田径组(P0.005);对照组相比于篮球组和田径组在偏差刺激的反应时上较

26、低(P0.001、P0.01),而篮球组相比于田径组在偏差刺激的反应时上无显著差异(P=0.08)。详细指标见表7,交互效应见图6。综上可知,不同运动方式对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影响在双选择oddball任务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上体现为组间差异显著,性别影响差异较小。在标准刺激的正确率上篮球组、田径组都要优于对照组;在偏差刺激的正确率上篮球组优于田径组优于对照组。在标准刺激的反应时上篮球组优于田径组、对照组;在偏差刺激的反应时上篮球组、田径组都优于对照组。3 讨论与分析 该研究的目的是横向比较不同运动方式(开放式、封闭式)对小学高段(水平三)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影响,并选取双选择oddball任

27、务作为行为抑制的诱发材料,记录各组被试在偏差刺激和标准刺激上的按键正图4 双选择oddball任务任务流程示意图表2 各组间任务的正确率表现(%)组别篮球组田径组对照组标准刺激男生98.81.7697.22.4094.84.23女生99.300.8898.801.4095.702.52偏差刺激男生93.303.9391.404.3984.105.53女生92.903.3889.906.9986.406.90表3 各正确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类型刺激类型分组刺激类型性别刺激类型分组性别刺激类型F246.965.650.701.59P0.0010.0050.400.212p0.680.090.01

28、0.03表4 各组正确率事后检验分析结果(%)组别 标准刺激 偏差刺激篮球组 99.001.40 93.103.62田径组 97.502.93 90.605.81对照组 95.303.46 85.206.28注:*为P0.05,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为P0.01,表示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为P0.001,表示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图5 各组正确率事后检验交互效应图179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2023年(第13卷)第20期探索与争鸣确率和反应时,以此评估被试现阶段行为抑制的能力水平。双选择oddball任务是由经典的oddball任务演变而来,将

29、大概率的刺激称为标准刺激,小概率的刺激称为偏差刺激,通常二者比例为4 1,以此诱发被试对优势反应的抑制22。本实验中,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偏差刺激正确率显著低于标准刺激正确率,此次实验任务很好的诱发了被试的抑制反应。以往研究证实,长期进行体育活动的个体行为抑制能力更强23,且参与结构较为复杂的运动所产生的效益量要好于结构单一的运动所产生的效应量24,现实环境和场景对个体抑制能力的影响十分显著,进行开放式运动的参与者环境变化迅速,需要个体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快速反应和处理。因此,需要更多认知资源的参与,封闭式运动环境变化相对较小,但也需要个体对现有场景的刺激作出反应,而相较于不参与运动或较少参与运动

30、的个体来说,生活和环境变化更小,产生的认知负荷远低于前两者25。陈微选取了30名乒乓球、田径中长跑运动员和没有任何运动训练的对照组大学生进行横向对比,结果发现运动员组抑制习惯性优势反应的能力比普通大学生更好26。在一项Meta分析中,同样发现,长期进行体育活动对个体抑制能力的干预效果显著27。该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相较于对照组,长期进行开放式(篮球)和封闭式(田径)运动训练的小学高段学生,在处理偏差刺激时的正确率更高且反应时间更短,说明参与开放式运动和封闭式运动的小学高段学生在处理外部刺激的能力更强,对优势反应的控制能力更好,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十分吻合。本次实验还发现,相比于封闭式运动(田

31、径),开放式运动(篮球)对小学高段学生的行为抑制能力提升效果更好。进一步分析显示,篮球组学生在处理偏差刺激时的正确率更高,说明篮球组学生在抑制优势反应上更具有优势。这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如张劲松在一项探讨乒乓球和游泳项目对儿童抑制能力影响的研究中发现,乒乓球组相比于游泳组在偏差刺激上的正确率较高。Francesco等人对35名运动员和非运动员采用Go/Nogo实验范式检验抑制功能后发现,开放式运动员的抑制功能相比于其他两组更好,并认为开放式运动可以通过促进运动反应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来部分补偿执行控制障碍,而封闭式运动的转换成本更高28-30。本实验并未发现各组间存在性别差异,各组间男

32、女行为抑制能力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这与研究假设和以往研究不符。综上可知,该研究验证了长期参与体育训练有利于小学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的提升,而开放式运动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4 结语(1)长期从事开放式(篮球)和封闭式(田径)运动训练的小学高段学生比不从事运动训练的学生行为抑制能力更好,表现在处理偏差刺激的正确率更高、反应时更短,对于优势反应的抑制能力更强。(2)相比于封闭式(田径)运动,从事开放式(篮球)运动的小学生高段学生行为抑制能力更佳,表现在处理偏差刺激时的正确率更高,且处理优势反应速度表5 各组间任务的反应时表现(ms)组别篮球组田径组普通组标准刺激男生366.6743.27380.46

33、55.57422.1041.51女生355.4048.01388.0470.05437.3349.21偏差刺激男生434.8625.89435.3541.13476.0644.32女生422.4545.27461.2479.02485.3750.48表6 各组间反应时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类型刺激类型分组刺激类型性别刺激类型分组性别刺激类型F465.633.200.441.72P0.0010.040.510.182p0.800.050.010.03表7 各组正确率事后检验分析结果(ms)组别 标准刺激 偏差刺激篮球组 361.0445.01 428.6636.94田径组 384.2562.52

34、448.2953.55对照组 429.7145.59 480.6947.12注:*为P0.05,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为P0.01,表示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为P0.001,表示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图6 各组反应时事后检验交互效应图180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13卷)第20期更快。(3)在小学水平三阶段,性别因素对个体行为抑制能力的影响较小。参考文献1 Kipp K.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the measure-ment of cognitive deficits in atte

35、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J.Biological Psychiatry,2005,57(11):12561260.2 Li C S,Huang C,Constable R T,et al.Imaging response inhibition in a stop-signal task:neural correlates independent of signal monitoring and post-response processingJ.Journal of neuroscience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

36、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2006,26(1):186-192.3 Plutchik R,Praag H V.The measurement of suicidality,aggressivity and impulsivityJ.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1989,13(S):S23-S34.4 Anna B,Thomsen E M.The acute effects of short bouts of exercise on inhibitory control in adolescentsJ.Ment

37、al Health and Physical Activity,2018(6):17-21.5 Amodio D M,Master S L,Yee C M,et al.Neurocognitive Components of the Behavioral Inhibition and Activation Systems: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Self-RegulationJ.Psychophysiology,2008,45(1):11-19.6 Rhoades B L,Greenberg M T,Domitrovichce.The con-tributio

38、n of inhibitory control to preschoolers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J.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9,30(3):310-320.7 Liew J.Effortful Control,Executive Functions,and Education:Bringing Self-egulatory and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ies to the TableJ.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2012,6(2):105-

39、111.8 Chang Y,Etnier J L.Effects of an acute bout of localized resistance exercise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mid-dle-aged adul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tudyJ.Psychol Sport Exerc,2009,10(1):19-24.9 杨宁,刘晨,刘阳,等.定向运动练习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6):850-852,857.10 江大雷,曾从周.8周中等强度足球运动游戏对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发

40、展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2):43-50.11 Hillman C H,Pontifex M B,Raine L B,et al.The effect of acute treadmill walking on cognitive contro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preadolescent childreJ.Neuroscience,2009,159(3):1044-1054.12 解超,金成吉,张自云.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我国学龄儿童执行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11):997-1001.13 王琛,冷

41、文武,王志鹏,等.12周有氧运动对超重儿童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2,28(6):684-689.14 李焕玉,李卫东,沈鹤军,等.一次性不同时长中等强度运动对超重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2,37(2):219-225.15 Memarmoghaddam M,Torbati H T,Sohrabi M,et al.Effects of aselected exercise programon executive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J.

42、J Med Life,2016,9(4):373-379.16 Chang Y K,Hung C L,Huang C J,et al.Effects of an aquatic ex-ercise program on inhibitory control in children with ADHD:apreliminary studyJ.Arch Clin Neuropsych,2014,29(3):217-223.17 赵敬国,孙倩云,何继霞,等.不同类型运动干预对大学生认知能力影响的ERP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6,35(3):188-192.18 陈薇.不同项目运动员执行功能的

43、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9 Smith J L,Johnstone S J,Barry R J.Effects of pre-stimulus processing on subsequent events in a warned Go/NoGo paradigm:Response preparation,execution and inhib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Psychophysiolog

44、y,2006,61(2):121-133.20 Band G P H,Molen M W V D,Logan G D.Horse-race model simulations of the stop-signal procedureJ.Acta Psychologica,2003,112(2):105-142.21 袁加锦,徐萌萌,杨洁敏,等.双选择Oddball范式在行为抑制控制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7,47(10):9.22 魏景汉,罗跃嘉.事件相关电位原理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3 Kida N,Oda S,Matsumura M.Intensive

45、 baseball practice improves the Go/Nogo reaction time,but not the simple reaction timeJ.Brain research.Cognitive brain research,2005(2):22.24 Pellis S M,Pellis V C.Rough-and-Tumble Pla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Brain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ence,2010,16(2):95-98.25 陶成,史慧,许昭.开放式

46、运动和封闭式运动大学生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特征研究-来自fNIRS的证据C/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181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2023年(第13卷)第20期探索与争鸣议摘要集(下),出版者不详,2021.26 陈薇.不同项目运动员执行功能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7 刘焕楠,陈乐琴.运动干预对青少年儿童抑制控制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8):33-41.28 季煜钦,高润,叶强.运动干预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生活认知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9):

47、47-55.29 Francesco D R,Alessandro B,Stefano B,et al.Benefits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for executive function in disabled athletesJ.Journal of neurotrauma,2010,27(12):2309-2319.30 张劲松,季星,颜崇淮,等.乒乓球与游泳训练儿童的执行功能比较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7):782-784,793.(上接第175页)并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短视频平台也要积极制定管理措施,严格审核,把控视频内容,促

48、进高校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 黄河,杨小涵,傅央旗.健身短视频对全民健身的显化与促进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的检验J.中国体育科技,2023,59(1):23-30.2 曹蕴琦.初中体育课分类教学“2+1”模式的实践探索C/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19-322.3 马德浩.具身德育: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理论视角J.体育学刊,2020,27(4):1-6.4 王东.“短视频”的价值传播功能及其实现方法研究J.传媒论坛,2022,5(23):73-75.5 鲁海涛.高校体育健康促进对大学生运动行为的导向性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5):102-107,114.6 于可红,卢依娟,吴一卓.大学生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体育学刊,2021,28(2):103-110.7 金雯,马琳.短视频美育的问题及教学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2023(3):88-90.8 李卓嘉,杨江华.健身短视频传播的实践范式与逻辑进路J.中国出版,2022(19):43-46.1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