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实施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3860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实施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实施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实施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7 卷第9 期2023年9 月教育与教学研究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Vo1.37 No.9Sep.2023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实施路径蒋平1 卢玲王箭飞(1.西南科技大学学四川绵阳6 2 1 0 0 0;2.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6 4 6 0 0 0)摘要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队伍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虽然有了新的思想基础和政策导向,但是对于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而言,仍然面临协同育人机制不畅、需求契合度不高和师范生教学能力不强等现实困境。为此,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需要四方聚力使

2、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协同育人机制畅通,四维融通拓宽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综合育人路径,三教改革统筹健全高质量幼小师资培养保障机制,四阶递进创新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实践育人体系,以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高质量幼小师资;师范专业;乡村教育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 6 7 4-6 1 2 0(2 0 2 30 9-0 0 5 9-0 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 1 1 6 S。特别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习近平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 。当前,随着社

3、会主要矛盾转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与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的焦点在于城乡教育差距过大、乡村教育质量堪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收稿日期:2 0 2 3-0 1-31;修回日期:2 0 2 3-0 5-1 3*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义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编号:PDTR2020-16);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项目“西部乡村卓越教师职前培养研究(编号:TER2018-006);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区域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管办评分离综

4、合改革研究”(编号:CJF19003);成渝地区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教育双减 政策与教育公平研究”(编号:CYJXF22024);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统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研究”(编号:SZQ2022009);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新时代教育公平视域下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运行研究(编号:2 2 SX7102)。作者简介:蒋平,男,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MPA教育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政策学,比较教育。卢玲,女,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学,教育政策学。王箭飞,男,泸州职业技术

5、学院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职业教育。引用格式:蒋平,卢玲,王箭飞.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实施路径 J.教育与教学研究,2 0 2 3(9):5 9-6 6.Citation format:JIANG Ping,LU Ling,WANG Jianfei.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Rural PreschoolTeachers for Teachers Training Major in Local Vocational CollegesJ.Educ

6、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2023(9):59-66.59第9 期2023年9 月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3。乡村小学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质量幼小师资的培养与供给。长期以来,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虽然为乡村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幼小师资,但是与新时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所提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此,本文以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为例,依据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思想基础,揭示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培养乡村高质量幼

7、小师资的改革思路和实施路径,以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指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1 8,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教师节来临前夕,习近平都会在百忙之中去看望、慰问教师,寄语、关心教师的成长与发展。2 0 1 3年教师节前夕,他勉励教师要“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2 。2 0 1 4 年教师节前夕,他前往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交流,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

8、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4 。2 0 1 5年教师节前夕,他在给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指出,“发展教育事:60No.9蒋平卢玲王箭飞: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实施路径Sep.2023业,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寄语教师“扎根西部、服务学生”“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5 。2 0 1 6 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慰问广大教师时,希望大家争做学生四个“引路人”6 。习近平不仅关心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而且对师资培养和优秀师资配置不均衡可能引发的社会公平、教育公平

9、等问题格外重视。他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提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强调“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6 。习近平心系教育、心系教师不仅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心,而且蕴含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性文件。2013年7 月2 9 日,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高等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结对帮扶和引导,支持、鼓励优秀毕业生到

10、贫困地区工作来加大教育帮扶力度。2 0 1 5 年6 月1 日,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 0 1 5 一2 0 2 0 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通过扩大特岗教师规模、定向培养“一专多能 乡村师资和激励毕业生支教乡村学校的方式,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师资队伍 7 。2 0 1 6 年7 月2日,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结合乡村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大对乡村支教活第9 期2023年9 月动的鼓励和引导,定向培养能承担多学科教学任务的乡村教师。2 0 1 8 年2 月1 1 日,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 0 1 8 一2 0 2 2 年重点强调要

11、从教育公平的高度出发,优化师资培养与区域优秀师资配置,扩大老少边穷地区乡村公费定向师范生的规模,不仅“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而且还要“有发展”,为乡村小学培养“全科教师”。2 0 2 0 年7 月31日,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为乡村教育振兴精准化培养本土高质量幼小师资。2 0 2 1 年7 月2 6 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明确提出,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每年采取定向方式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如上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教

12、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新时代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既提供了思想基础,又提供了政策支持。二、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现实困境实现教育强国之梦,薄弱环节、短板痛点在乡村教育。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乡村不占优势的地理环境,以及较之城市不完善的配套设施,导致乡村教师这一职业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即使有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多数毕业生还是去了西部相对优越的城市学校或县城学校,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仍然匮乏。乡村学校幼小师资供给渠道不畅、专业发展机会少、整体No.9教育与教学研究Sep.2023素质不高和流动性较大成为制约乡村教

13、育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8 。长期以来,培养乡村幼小学校师资的重任主要落在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而这些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已不适应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特别是在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过程中始终面临三大现实困境。一是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协同育人机制不畅,动力不足。受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的影响,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在培养幼小师资时主要还是“以我为主”,将自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甚至是唯一阵地,在制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缺少与地方政府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以下简称职教学会)等社会组织和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14、以下简称教指委)等学术组织的有效沟通。地方政府层面缺乏针对性的政策支持,职业教育行业领域的教育学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没能充分发挥对人才培养专业化、分类化的指导作用,地方乡村幼小学校与师资培养高校互动性不强,双主体育人机制不健全,“政校行地”协同育人机制和功能不完善。二是培养乡村幼小师资与地方的需求契合度不高,衔接不紧密。自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和“一村一幼”政策实施以来,乡村小规模学校、乡村教学点和乡村幼儿园对“全科型”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幼儿教师需求旺盛,乡村地区需要“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高质量幼小师资。过去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对教师的培养缺乏针对性,专业群对接岗位群的课程偏少,传统

15、课程结构较为61第9 期2023年9 月单一,对标培养乡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幼儿教师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岗课融通”“课赛融通”“课证融通”等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建设相对滞后,很少系统地研究和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为此,师范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很好地满足乡村地区对高质量幼小师资的要求。三是培养乡村幼小师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师教学能力不强。纵观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的实践育人体系,主要是借鉴或参考普通本科师范院校或师范专业的实践育人模式,有的甚至照抄照搬,背离了职业院校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与特色。在对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坚持“理实一体”“育训结合

16、”“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遵循不够,没能充分发挥好多方聚力共创共建共享共用实践教学基地、师范技能实训平台和教师教育一体化协同中心等联动机制的作用,实践教学各层级间缺少清晰的功能定位和能力达成评价,全实践育人体系不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度功能及激励机制不完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相互作用发挥不充分,有效激发师范生教学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外驱力支撑不足。三、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改革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有关部门发布实施的一系列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意见和方案成为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

17、质量幼小师资的政策导向。纵:62No.9蒋平卢玲王箭飞: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实施路径Sep.2023观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举措,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第一,总体要求上,提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遵循“区域协同”“定向发力”“精准施策”的工作思路,目标方向上要实现“数量充足”“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第二,培养主体上,将培养乡村幼小师资的主要任务委托给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和地方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第三,培养方式上,按照高校、政府和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实施“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乡村教师本土化精准培养;第四,培养特点上,以乡村教育需求为导向,重在养成乡村教育情

18、怀、进行乡土文化熏陶、开展师范教学基本功及技能训练;第五,培养机制上,构建高校、地方政府和当地学校三方协同育人机制。为此,依据思想基础、政策导向和现实困境,结合2 0 2 2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精神要旨,确定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改革思路。一是遵循“需求导向、开放协同、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新理念。需求导向源于乡村地区对高质量幼小师资的迫切需要,开放协同在于人才培养打破区域、院校和专业限制,跨界融合体现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教育的属性。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应面向乡村地区,以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师资需求为导向,遵循跨区域、跨院校和跨专业三大协同理念

19、,打破长期以来单一幼小师资培养模式的育人格局,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分层分类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标准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和乡村“一专多能 幼儿教师。第9 期2023年9 月二是形成四方聚力协同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新生态。美国学者伯顿R.克拉克提出了高校、政府与市场“三角协调”关系理论,认为学术权威、政府权力和市场力量既相互排斥,又相互牵制 9 。然而,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需要突破传统“三角关系”的束缚,以“互惠共赢”为价值诉求,在高职院校、地方政府和地方小学、幼儿园协同育人基础上引人职业教育行业领域的教育

20、学会等社会组织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对人才培养专业化、分类化进行指导,构建“政校行地四方聚力协同育人新机制,形成“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标准共研、人才共育、成果共产、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新生态。三是拓宽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培养综合改革新路径。根据乡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和乡村“一专多能 幼儿教师的岗位职业需求,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需要系统地谋划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培养综合改革顶层设计,创新岗位融人课程的新模式、证书融入课程的新方式、赛事融人课程的新途径,拓宽“岗课融通”“课赛融通”“课证融通”新路径,统筹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构建“以第一课堂强化核心技能、第二课堂厚植教育情怀、第三课堂形塑

21、使命担当”的“德技并修”全实践育人教学体系,通过“大一识岗、大二试岗、大三上期跟岗和大三下期顶岗”,增强师范生对乡村教育的岗位适应性。四、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实施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No.9教育与教学研究Sep.2023政策改革动向来看,为乡村地区供给幼小师资的渠道和方式呈现多样化,主要包括定向培养乡村公费师范生,实施“特岗计划”,鼓励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从事支教活动,引导师范生到乡村学校教育实践,激励高端人才、骨干教师、退休教师到乡村从教和支教,以及实施教师交流制度等 1 0 。然而,这些措施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地区对高质量幼小师资的需求问题。为此,地

22、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仍然要担负起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使命,依据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思想指引、政策导向和现实困境,结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办学特色,创新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实施路径,为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师资保障。(一)四方聚力使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协同育人机制畅通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构建高校、地方政府和当地学校三方协同育人培养机制。聚焦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协同机制不畅问题,由三方协同聚力拓展为四方协同聚力构建命运共同体,由地方政府统筹规划布局,出台本地乡村教师培养需求及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文件,高职院校制定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培养方案、课

23、程体系及教学标准等,职教学会和教指委等智库引领、分类指导,高职院校与乡村地区幼小学校密切联动、有效配合,四方聚力共建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技能竞赛和培养培训四大育人平台。由高职院校牵头,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职教学会和教指委等组织,乡村幼小学校积极参与,组建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专63第9 期2023年9 月业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学术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建乡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和乡村“一专多能”幼儿教师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共商共议共研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规划和职业大赛等系列标准,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与地方乡村幼小学校在

24、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实践平台和双导师制等方面“双主体”为主线的育人功能,构建以地方政府与职业教育学会和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第四方社会组织、学术组织在政策支持、经费保障、专业指导、标准研制等方面“两协同”为辅助的育人体系,实现跨区域、跨院校和跨专业联动,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理事会、董事会制度,统筹推进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培养工作,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二)四维融通拓宽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综合育人路径按照乡村教师培养政策文件指导精神,乡村幼小师资学历层面定位于专科和本科,培养任务主要委托给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和地方普通本科师范院校。依据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立足乡村教育需求,对照儿童成长周

25、期服务领域,按照专业群对接岗位群的组群逻辑,优化设计师范专业群结构布局,实施分层分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培养模式,拓宽“岗课赛证”的四维融通综合育人路径,满足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幼小师资数量、结构与质量的需求。一是优化学前教育类专业和小学教育类专业结构布局。将传统单一专业的课程结构转向跨专业的专业群课程设计,对标乡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 幼儿教师需求,遵循幼小衔:64No.9蒋平卢玲王箭飞: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实施路径Sep.2023接教育规律,实施专业群内基础课程“底层共享”、核心课程“中层分立”和方向课程“高层互选”,夯实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培养的理论知识基础

26、。二是依据乡村教师岗位群的职业标准、专业标准和技能标准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实现“课岗融通”。三是构建“院赛一校赛一省赛一国赛”四级技能竞赛体系,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和素质教育思想,分类组织技能类竞赛和素质类竞赛,将竞赛标准和竞赛内容融人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链接课后拓展,形成优质课程资源,实现“课赛融通”。四是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类专业和小学教育类专业教师资格证书、“1+X证书、技能培训证书和师范技能证书的培训、考级和认证考核等制度 1,将考证标准和考证内容独立形成课程或融人课程内容,实现“课证融通”。(三)三教改革统筹推进健全高质量幼小师资培养保障机制为乡村教育培养高质量幼小

27、师资,除了使协同育人机制畅通、拓宽综合育人路径,还需要统筹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为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提供保障机制。“三教改革 要解决的三大问题:谁来教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教什么一一教材规划建设问题,怎么教一-教法学法改革问题。首先,解决“谁来教”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培养乡村高质量的幼小师资,需要组建高水平、结构化、“双师”型的一流师资团队。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有了新思想、新标准和新要求,不仅在传统的知识、技能等方面要加强对师范生的传授,而且对师德师风、科研创新等方面更为重视。为此,地方高校与乡村幼小学校要密切合作,共同第9 期2023年9 月组建师德师风名师团队、教学创新

28、名师团队、师范技能名师团队和科研创新名师团队,以名师团队为引领,积极参与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培养工作。其次,解决“教什么”的教材规划建设问题。教育部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及细则,地方高校、行业协会/组织与乡村幼小学校要根据教师职业岗位的要求,融人技能类竞赛、素质类竞赛的标准和内容及各级各类考证标准和考证内容,构建“校本教材一省级规划教材一国家规划教材”三级教材建设梯队体系,合作开发建设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和融媒体等新形态、多样化教材。最后,解决“怎么教”的教法学法改革问题。一方面,针对不同生源的特点,要注重因材施教,给予多样性差异化的教法学法指导;另一方面借助于信息化智

29、慧学习平台,贯彻质量保障整改理念,持续优化教法学法改革,实现“评价一改进”良性循环。(四)四阶递进创新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实践育人体系按照乡村教师本土化精准培养方式上采取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培养机制,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要重在乡土教育情怀、乡土文化养成,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娴熟的师范技能 1 。在创新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实践育人体系上,需要建立健全“理实一体”“育训结合”“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全过程创建内修外化的养成教育实践育人环境,遵循德技并修“四阶递进”实践育人理念,全学段促进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最终将师范生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有效转化为助

30、力乡村教育所需的乡村教师No.9教育与教学研究Sep.2023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借鉴德国双元双向人才培养理念及模式,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培养应充分发挥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与地方乡村幼小学校“双主体”育人功能,在“谁来教”的实践教学全过程中,建立健全“双导师”制度,按照德技并修“四阶递进”的实践育人模式,开展“四岗四习”实践教学工作。对乡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和乡村“一专多能”幼儿教师的培养:从大一开始安排联系校内校外导师,进入实习基地认知见习实习,增进对职业岗位、师德师风和基本技能的熟悉和了解;大二进入实习基地体验见习实习和开展实训中心技能实训,校内校外导师联合指导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基础知

31、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养;大三上学期进入实习基地岗位实习,掌握教学专业技能,协助校外导师日常教学工作;大三下学期进人定向或意向就业学校进行就业实习,形成教学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参考文献:1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 9.2习近平.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 J.人民教育,2 0 1 3(1 8):2.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2 2:1-7 1.4彭波.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

32、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N.人民日报,2 0 1 4-0 9-1 0(1).5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 0 1 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 N.人民日报,2 0 1 5 -0 9 -1 0(1).65第9 期2023年9 月6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N.人民日报,2 0 1 6-0 9-1 0(1).7李兴洲,潘嘉欣.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实施研究 J.教师发展研究,2 0 2 1(1):15-22.8赵明仁,谢爱磊.国际视野中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启示 J.中国教育学刊,2021(10):8-14

33、.9克拉克BR.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 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59-184.No.9蒋平卢玲王箭飞:地方高职院校师范专业培养乡村高质量幼小师资的实施路径Sep.202310刘善槐,朱秀红,赵垣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补充机制研究 J.中国电化教育,2 0 2 2(10):20-26.11王林发,曾怡.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历史经验与实践探索 J.教育与教学研究,2 0 2 2(9):6 7-8 3.12王艳玲,陈向明.回归乡土: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J.教育发展研究,2 0 1 9(20):29 36.(责任编辑:张蕾)Researc

34、h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RuralPreschool Teachers for Teachers Training Major in Local Vocational CollegesJIANG Ping LU LingWANG Jianfei?(1.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Sichuan,621000,China;2.L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uzhou,Sic

35、huan,646000,China)Abstract:The key 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lies i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quantity,quality,and structure of rural teacher teams.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re has been anew ideological foundation and policy guidance

36、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teacher teams.However,for teachers trainingmajor in local vocational colleges,they still fac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such as poor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s,lowdemand fit,and weak teaching abilities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Therefore,local vocational colleg

37、es teacher trainingmajors need to work together from all direction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rural preschool teachers through a collaborativeeducation mechanism,expand the comprehensive path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rural preschool teachers through four-di-mensional integration,promote and impro

38、ve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high-quality preschool teacher training throughthree education reforms,and innovate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rural preschool teachersthrough four step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Key words: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local vocational colleges;high quality ruralpreschool teachers;realistic dilemmas;implementation path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