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相似与差异说课稿.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431688 上传时间:2024-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4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似与差异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相似与差异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似与差异》说课稿 石家庄市红星小学 付志远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16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相似与差异》.(板书课题) 一、教材分析 五年级教材围绕“作用与平衡”统整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空间世界等教学内容。本单元学生将已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运用观察、比较相关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惜。也为下一单元“生物的进化”奠定感性的学习基础。 本课将引领学生从观察自身与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相似和差异入手,通过紧密联系的3个活动和1个拓展活动继续探究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分两课时完成,今天的说课内容为第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动植物繁殖方式的知识。对伴随生物繁殖过程中发生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了解多处在 “谁像谁”的初级阶段,而且多数学生对“变异"存在误解,认为只要是变异都是不好的。希望通过本课的教学能转变此观念。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开始向抽象思维迈进,正如皮亚杰在其“发生认识论”中指出:“10岁左右的儿童已基本具备了形象思维的能力 ,并成长着逻辑思维的绿荫。”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在本课的设计上我尽可能的创设情境,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理性问题感性化。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实例或自己的话说明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理解; 科学探究目标: 能设计一种可以快速分别找出全班同学中与自己一种、两种、三种、四种特征都一样的人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到在研究过程中一些事情只有在其他人配合之下才能完成;并能主动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大量事实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帮助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 难点:引领学生设计快速找出全班同学具有相同特征人数的方法并进行数据分析。 五、教法和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能达到本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在教法上,我以主体性和启发性的原则为指导,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养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六、教学材料 身体特征调查表、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3分钟) 各位老师都有同感,如果课程引入环节是关于老师本人的故事,学生的兴趣会异常高涨.因此,上课伊始,我就出示照片,“同学们认识这位帅哥吗?”学生大笑,然后,我说明游戏内容:下面还会有四幅照片,请同学仔细观察,我和哪张相片中的人关系最近,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学生由开始的简单猜测,慢慢到从眼睛、脸型等方面确定为第四幅图。这样就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判断过程中,对本课所要探究的遗传现象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29分钟)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我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两个探究活动。】 1、仔细观察找相似;(9分钟) 2、找“朋友”。(20分钟) 承接引入环节,我进行过渡。从小到大,虽然我的身体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仍然会听到有人说:“小付,你长得可真像你爸爸."同学们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历呢?得到学生认可后。“下面,咱们就通过这个调查表来探索一下,别人“何处此言"?由此进入本环节第一个活动: 1、仔细观察找相似. 这个调查表(出示),由于圈出内容课上不容易完成,因此我布置为课前调查。讲过本课的老师,相信已经注意到,展示的调查表和教材中提供的是有差别的。我这样处理主要是第一次上课用书中的调查表,发现学生对有无发尖和耳垂的区分标准难以把握。因此,及时调整把这两项分别改成大拇指能否向背面弯曲和眼睛是否是双眼皮。此时又遇到一些学生一只眼睛是单眼皮一只眼睛是双眼皮的情况,二次调整,最终确定为现在呈现的表格.这样处理,所选特征既便于学生操作也更具典型性。 此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先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然后随机选择两个小组进行了展示.读图找异同点对于五年级的难度较低,学生很容易得出自己和家人在身体特征上既有相似又有差异的结论. 这时,我进行追问:“老师有一个想了很久的问题,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一样的人呢?" 2、“找朋友” 学生猜测的同时,我提议:“明天咱们就踏上征程去对比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看有没有一样的,怎么样?”学生马上分成两拨,一拨认为好,另一波认为太不实际.最后通过辩论达成共识:可以先调查咱们红星小学或者咱们班?这时,我告诉学生,你们刚刚用到的方法在科学上叫做抽样调查法,用部分的情况反应整体的情况。现在咱们就看看你们在调查表中的四项特征里面是不是有完全相同的.” 这里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地方,同时也进入到本课的难点部分:设计快速找出相同特征人数的方案。 本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的。课上,学生主要想出的方法有。 (1)每个同学依次对比其他人。这是学生最先想到的方案,但学生马上能指出这种方法太耗时,被淘汰了。 (2)像做实验时分组一样,通过第一个特征将全班分成两组,然后通过第二个特征将全班分成四组,依次类推,最后分成16组,这样一次即可获得全班所需数据。 (3)一人先说一种特征,相同的同学起立,同时在黑板上记录人数,直到每个人将四个特征都区分完毕得到所需数据。 由于时间关系,每个班选用了后两种法案中的一种进行调查. 然后让学生把得出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展示)在此要提醒学生注意柱状图的严谨性.如长条形上方要标数值,第一列数据不能和竖轴相接。 对于四个特征都相似的同学,我会让学生继续从其他方面进行区分,比如是否卷发,牙齿是否整齐等等,直到区分出唯一的自己。 通过直观的柱状图和活动中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规律:特征的比较项目越多,相似的人数越少,班里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只要区分的特征足够多,世界上也不会有一模一样的人。 此时我和学生共同进行总结,自己与父母之间相似的特征在生物学上属于遗传,不同个体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板书)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环境中,在教师和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己的努力建构而获得.因此在授课中我始终坚持开放教学,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调查、质疑、分析、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诱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探究欲望,训练探究思维,从而充分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三、活学活用,巩固新知。(4分钟) 【在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还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环节我共设计两个练习】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两句话的理解.学生基本都能用遗传和变异的知识点说明。 2、用学生非常熟悉的五四班的双胞胎为例分析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深化本课所学,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延续质疑,思维拓展(4分钟) 在课的最后,我提出问题:“关于本课,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开阔的思维空间。 课上学生较好的提问有:为什么与父母相似才叫遗传,付老师和体育老师你们俩也很像,能不能称为遗传?动物和植物也能繁殖,它们是不是也像咱们人一样存在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呢?我的处理是引领学生相互补充回答一部分,其余的布置课下探究练习,下节课继续讨论并解答。 【科学探究是没有止境的,下课的铃声不是学习的结束。教师应该把学生学习兴趣由课堂“悄无声息"地迁移到课下,从而保证学生探究能力的持续提高。】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 5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