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现实状况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国家现代化基本标志,也是一种国家综合国力集中体现。党“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紧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选择。银行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重要构成部分,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关键环节,一直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紧紧围绕改善金融服务,增进金融创新,增强银行关键竞争力指导方针,大力推进银行信息化建设,获得了明显成绩。目前,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已经跨越了初始、低水平发展阶段,进入了全面、综合应用信息技术来保障与增进业务发展创新新阶段,数据集中和围绕金融创新应用整合将成为我国银行信息化发展重要技术方向。这是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向高水平纵深
2、发展良好战略基础,也是我们面临重要历史机遇。(一)、数据大集中是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热点l、数据集中为银行集中管理奠定基础这几年,银行信息化领域最热门词汇非“大集中”莫属,直接动因在于要借助构建集中信息系统,将老式总分体制分散资源集中到总部。只有完毕数据集中,才能实现银行账务数据与营业机构分离,为银行管理集中和科学运行奠定基础,协助银行从以账务和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银行业组织架构都是总部一分部模式,业务信息系统几乎都是以银行分行为主体建立。由于银行业对信息高度依存,企业很大资源都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信息系统中,银行分支机构由于可以调用较多资源,因此拥有相对独立经营决策权。这
3、种状况使得银行业很难转向集约化管理模式,提高统一而原则化产品和服务,而这些都是现代银行企业基本生存条件。2、数据集中为银行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让银行业热衷于“集中”主线原因是近四五年来,银行业纷纷开始战略转型,向真正现代企业变革:银行要从简朴存贷款业务转向替客户管理资产,让客户资产增值,这些战略目离不开信息化支持。国内银行业几乎都开始“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和服务为关键”,展开了大规模集中信息系统建设,集中成为金融信息化不可逆转趋势。由于有了全行统一技术基础条件,使得商业银行可认为在全行范围内为客户提供先进、统一品牌电子银行产品和优质服务,为客户提供可靠迅速网络汇兑和清算服务,同步也为商业银行深入
4、发展各项全行性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银行业数据集中工作从1999年开始,截至去年各银行数据集中获得了重大进展,如今,全国四大商业银行基本都完毕了数据层面集中,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几乎完毕包括关键交易系统在内多种业务系统集中,集中浪潮甚至已经波及到都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3、数据集中从主线上处理了分散架构带来经营风险。在分散信息化架构下,银行内部分支行挪用、贪污巨额资金案件不时上演,风险隐患巨大。10月12日,中国银行终于将本来多达1040多处电脑中心集中到33个,然而就在这一天,电脑系统账目中显示出了4:38亿美元巨额亏空;于是,震惊海内外原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三任行长历时九年监守自盗惊天大
5、案浮出水面。在过去分散管理、分散经营体系中,一种小小支行居然可以用电脑做出假账上报,监守自盗、瞒天过海。而银行原有监管系统主线难以查出问题,阐明原有管理系统存在着巨大风险。广东开平支行大案浮出,就是银行大集中所带来在风险管理方面一种收获,而大集中不仅仅引起了开平案件,还同步揭出了一批类似案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集中到达了在风险管理方面亡羊补牢作用。它使银行管理者从本来盲人骑瞎马窘境中走出,迈入一种通过精确及时信息反馈做出科学决策时代。数据集中后,银行可以随时理解其遍及全球分支机构经营状况,甚至能随时理解其每日收支而不会出现盲点。银行运用高度集中数据构建多种管理系统,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可以对不一
6、样业务风险进行科学而严格管理,防止其中出现漏洞。4、数据集中后,银行业金融创新加速发展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正快马加鞭,纷纷运用数据集中成果,着力进行新一轮由技术“主导”金融自主创新,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多数银行在实现数据集中同步,通过商业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对资产类、负债类、中间业务类、财务类、会计类等信息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集中开发,进行了有效业务创新,实现新效益增长点;通过法规遵从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再造、营销渠道整合、应用集成、客户关系管理、绩效管理、业务持续性管理、电子银行业务等系统建设,不停创新其内部组织管理系统,全面提供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业务创新和内部管理创新基础上,通过对
7、业务数据实时跟踪和监测,及时有效地化解和防备经营管理和业务创新过程中多种风险;通过业务处理原则化和规范化,大大缩短银行金融产品包新周期。(二)、信息化建设形成了银行业务处理电子化基本框架1、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已经靠近100,银行系统老式柜面业务基本实现计算机处理,并运用多种网络系统,实现了全国或都市范围内通存通兑。2、从起开通并投入运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与各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国库系统相连,日均清算上百万笔,金额达千亿元以上,有效地提高了我国银行业支付结算效率,使我国逐渐形成了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关键,以商业银行内部电子汇兑系统和同城票据
8、清算系统为基础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3、我国各商业银行还建立了以信贷管理系统、记录分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为代表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4、各大商业银行还建立了基于电子邮件办公自动化系统。如中国银行办公自动化系统涵盖了平常办公过程重要环节,由电子邮件、日程安排、待办事宜、会议管理、督办工作管理、简报汇总、考勤管理、签报、发文、档案、信函管理和信息共享园地等30多种功能模块构成,实现了海外30多家分支机构、国内400多家分行与总行及时联网办公。(三)、信息化建设拓宽了银行业服务渠道在加大信息系统集中力度同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各家银行不约而同开始重视电子渠道建设,努力拓宽银行
9、业服务渠道。各家银行纷纷将简朴支付和交易服务转移到互联网、电话等电子银行服务渠道上,而将储蓄所、营业部等物理渠道资源解放出来,转型提供深度金融服务。伴随国有电子银行发展,离柜业务占比有较大提高,离柜业务长处是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离柜业务业务量迅猛增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银行工作效率并减少了人工成本,并最终到达电子银行渠道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变。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在十五期间获得了“现金管理系统上线客户396家,合计交易金额超过45476亿元;网上银行合计交易金额突破9万亿元”辉煌成果;整年,中国工行电子银行(包括电话、互联网、POS、ATM)交易额甚至高达467万亿元。二、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
10、中问题I(一)、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矛盾重重伴随我国WTO过渡期结束、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外部金融监管力度加强,金融全球一体化将逐渐成为现实,金融服务竞争逐渐加剧。推进整个银行业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增长方式和服务水平变革金融创新,正逐渐成为增进银行业务发展重要手段之一。面对剧烈竞争环境,必须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提高关键竞争力,增强经营决策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金融服务创新极度依赖信息技术来实现,业务经营迅速发展也对信息系统建设和迅速响应提出了迫切规定,因此,信息化建设在新时期将肩负着愈加艰巨历史使命。不过,在承认技术地位同步,技术在向银行每一种业务毛孔渗透过程,并不是一种水到渠成过程。伴随信息化超
11、越了提高效率、处理功用阶段,信息化与业务越来越紧密,在看似沉寂外表下,常常碰到技术与业务部门之间矛盾,信息化与业务之问怎样分工、配合成为诸多银行业科技负责人共同困惑。例如,有一次,业务部门为了应对火爆按揭业务,但愿技术部门可以开发一套业务系统。粗略业务需求到了科技部门后,他们觉得业务部门只看到了六个月市场需jj站这样系统开发出来会伴随市场变化,不停地“修修补补”。显然,这样做技术风险不可控,技术成本也太高。于是临时搁置了业务部门开发需求。其实,站在各自立场上,谁都没有错业务部门有着市场压力,技术部门要考虑技术风险。不过,如此这般,处在战略调整过程中银行非但难以整合内部资源,资源还也许被分化。对
12、于这样矛盾双方责任不清思索结论是要弄清晰谁才是业务发起方。在银行业务发展初期,在产品设计上,rr人员比较积极,以招商银行为例,凭借“一卡通”和“一网通”两个拳头产品,成为互联网时代技术领先型银行。正是这辉煌过程,将招行信息技术部门从技术维护部门变为招行业务发展“孵化器”。不过到了今天,形式发生了变化,业务人员比IT员工距离市场更近,更理解客户和客户需求,我们在依托IT部门作为技术发起方恐怕就不行了。不过历史赋予银行技术部门驱动业务职责,转换起来并非易事,由于数年来,信息化已经和银行业务纠葛在一起,很难通过部门问协调,理清各自该做什么事,该负什么责任。往往一边是技术部门仍延续这创新业务和产品使命
13、,一边是业务部门开始积极地从信息化中寻找资源,在双方交叉地带,矛盾时常上演。(二)、数据集中后,出现新管理问题不容忽视银行业数据集中是银行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成果,数据集中对于加紧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却存在着一种“矛”与“盾”针锋相对过程。1、数据集中激化了金融自主创新与创新安全之间矛盾虽然数据集中使得金融自主创新冲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了也许,不过数据集中也使得金融自主创新安全风险更为突出。由于数据中心既要承担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操作失误、系统软硬件故障等风险,还要面临诸如集中化风险、数据风险、生产运行风险、通信风险、交易量峰值冲击风险、维护和管理风险、遭受袭击与入侵风险,同步还要承担规划与设计
14、风险、工程建设风险、安全产品可信度风险、lT外包风险等系统性风险。而类似rr外包之类系统性风险则远远超过了金融范围,更关乎一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2、数据集中激化了金融自主创新与陈旧管理模式之间矛盾数据集中为金融自主创新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步对技术、业务和生产运行统一规范管理提出了更多规定,对软件开发和系统运行质量规定也大大提高,对数据安全和劫难备份保障规定更是刻不容缓。但陈旧管理模式却在相称程度上制约了银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数据集中后,系统运行愈加复杂,技术管理层次增多,反应速度也许变慢,信息沟通也困难了。假如业务部门不跟着调整,还按照集中前模式“按部就班”,将难以进行金融自主创新。此外,各级
15、管理层假如还是习惯于此前业务流程,而不能很好运用数据集中优势,“新瓶装老酒”将难以增进金融自主创新。3、数据集中激化了金融自主创新与技术设备及人力资源矛盾在数据集中和金融自主创新过程中,本来分散在各级数据中心大量技术设备被闲置,假如各分行业务上变化比较火,会使应用系统需求复杂,难于开发和维护,缩短应用系统寿命和灵活性,使得金融自主创新成本增长;数据集中使得数据中心与前置端、客户端物理距离拉长,不仅使故障应急反应能力减少,并且使现场服务成本大量增长,金融自主创新实际效果有也许大打折扣;数据上收减轻了省级数据中心对数据维护与管理压力,保障系统安全生产运行成了重要任务,数据集中也使得总行、数据中心人
16、员职责发生了变化,总行科技部门与各分支行机构之间科技管理体制需要完善甚至进行变革。4、数据集中激化了金融自主创新与银行数据有效运用间矛盾目前,大部分银行数据集中完毕了分散数据物理集中,从而减少了服务器数量及种类,到达一定资源共享;同步数据集中到达了一定程度整合,通过关键系统提高集成式数据。不过数据集中真正价值和含义还远没有发挥出来,“繁冗无效”数据减弱了银行自主创新效能。数据集中后,银行数据空前丰富,但哪些数据有用?哪些数据无用?哪些数据是对定?哪些数据是错误需要银行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甄别、剔除。此外,区域差异性决定了金。融创新需求“差异化”,使得怎样用统一系统功能来满足不一样区域、不一样特性需
17、求成为银行自主创新难题。(三)、电子类银行设备使用率不高,制约着银行服务创新伴随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整个银行业多种业务处理电子化程度大幅提高,各家银行纷纷开辟了许多新型银行服务渠道,力争在当今社会电子商务、网络经济浪潮中占据制高点。不过我国银行目前电子银行设备使用率普遍不高,无论是ATM机,还是电话银行设备、自助银行设备均未能充足发挥作用,多数银行客户仍然习惯于接受人工服务。伴随银行代理业务增多,银行柜台前是人满为患,银行业务办理“排队难”成为突出问题。这种状况是两方面原因导致,首先是顾客方面,顾客存在一定惯性,一般来说是不会轻易放弃已经习惯使用办理银行业务措施而转向其他措施。诸多顾客不
18、想或不敢尝试新生事务,对新型金融工具有莫名抗拒感。另首先,是银行自身原因,我国银行在新产品营销上存在很大缺陷,很少从人性化服务角度出发考虑对新型电子金融设备投放,忽视了顾客自身状况和需求,缺乏应有针对顾客初期培训。以ATM机推广为例,在我国银行引进AIM机初期,银行只重视发卡量,在向顾客发卡时简朴照搬国外做法,仅向客户告知密码及几项注意事项,而不作任何怎样使用机具阐明, 完全忽视了我国顾客从未使用过删机这一事实导致客户不便甚至业务难以操作成功。同步在操作时间控制上,也未考虑我国顾客实际状况,导致某些顾客因操作不纯熟而被吞卡。这些都影响了顾客用卡积极性,加上机具自身性能和安全等问题,导致我国AT
19、M机使用率一直不高,许多顾客甚至对ATM产生了畏惧感。而类似状况在其他电子银行设备推广中也屡见不鲜,许多银行客户甚至对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是闻所未闻,更别说使用和操作了。放眼世界范围内银行业发展,以汇丰银行为例,汇丰银行每年处理业务交易量在200亿笔以上,其中需要员工和分支网点同客户当面进行只占到5左右,其他95业务均是由客户通过ATM、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多种电子渠道进行。国有银行在此方面要与外资银行进行竞争,尚有诸多问题需要改善和完善。(四)、银行业信息安全形势严峻我国金融信息化通过20数年发展已初具规模。首先,信息化已成为银行机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金融业务创新和提高管理水平重要
20、推进力;另首先,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也使得信息安全工作日渐成为金融机构命脉。毫无疑问,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银行信息化工作关键问题之一,各家银行机构都在信息安全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并获得了不俗成绩。据不完全记录,“九五”期间我国银行信息安全建设投资额为32亿元,占当期信息化建设投资总额71 6。然而,我国信息安全建设水平在醍人程度上仍滞后于信息化建设水平,面临着许多问题。为了满足业务深入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近几年来,我国各大银行纷纷从原有数据分布式处理模式,逐渐转向了数据大集中处理模式。伴随这一进程不停推进,数据集中为各金融机构带来收益是巨大,其优势不言而喻。同步,电子、通信
21、及软件技术发展,对以信息为主体银行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由于数据高度集中,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除了面临老式金融业务所具有风险外,多种风险也不停凸显出来。近年来这些风险已在各银行业务实践中不停得到了验证,轻者减少了银行业务服务水平,阻碍了业务正常发展;严重则导致了大范围、长时间停业,使银行面临着更大信用危机和恶劣社会影响。l、银行业信息化风险特点信息化服务产生风险与其他领域风险相比,具有其自身特点。对于银行业而言,信息化风险具有金融数据、客户数据高度集中,服务对象构成多样性及物理分布广泛,风险发生时影响较大;风险出既有不稳定性;对风险估计或防备手段局限性等特点。因此,其信息化服务一
22、旦中断,单纯用企业经济损失来度量是远远不够:狭义看,服务质量下降;广义上,对社会、国家政治、经济安定均有直接影响。此外,根据IDC记录,企业中信息化有关服务中断有78以上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也就是说45以上服务中断是平常维护工作所导致,例如:应用软件由于增长新功能所作变更、硬件构造变化或升级;系统维护过程中不对判断或处理等。而这些负面后果,无一例外,都不是变更实行人所预期(恶意破坏除外)。伴随这几年金融业信息化大集中进展,国内各银行信息化服务大范围中断案例频繁发生,通过事后分析,生产数据缺乏备份机制、IT架构前期规划不合理等漏洞也是风险凸现一种重要原因。信息系统安全、平稳、可靠运行,是银行业系
23、统安全重要保障,软硬件故障、基于信息技术带来技术风险,不仅会带给银行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银行形象以及客户对其信任,引起一系列法律风险、信誉风险等。2、信息网络系统自身存在风险目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流动银行、在线支付等新业务已成为各个银行竞相开展新业务领域。不过随之而来运用手机短信和虚假网站等手段进行银行交易诈骗事件也频频发生,引起了人们对银行业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普遍关注。从信息网络系统自身来看,其存在风险重要原因有:(1)TCPIP协议自身有缺陷,并且网络上协议大部分都是TCPIP协议,有经验黑客就会运用TCPIP缺陷袭击银行业多种应用系统。网络经济条件下,银行进行网络金融交易必须依托计算
24、机,依托Internet,所有交易资料都存储在计算机上,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很轻易成为众多网络黑客袭击目。伴随银行业信息化发展,金融业务增多以及金融终端向社会延伸,黑客袭击和网络金融发生技术性风险也许性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2)银行业内部网上有些数据没有加密或只有简朴加密,既有不少软件工具对此只能进行拦截和监听。而计算机病毒入侵往往会导致网络主机系统瓦解,带来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计算机病毒普遍具有再生异化功能,可通过网络进行扩散、传播。如不能对病毒进行有效防备,将毁坏所有数据,给银行系统带来致命威胁。(3)信息系统规划考虑不周,没有长远打算,服务类型、范围、权限、可扩展性等设置都不合理。我
25、国目前银行信息化整体构造不够完善且相称凌乱:银行与有关领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仍然未能很好处理,信息孤岛现象产重;银行业信息系统备份体制不完善,系统可靠性服务保障欠缺业务持续性与应急措施不够,抗击灾害能力有待加强。(4)不一样厂商不一样产品集成时,安全问题会变得相称复杂,很轻易出现联接或配置错误,导致出现未授权非法访问。例如,在客户信息传播中,假如使用系统与客户终端软件互不兼容,就也许导致传播中断或速度减少。甚至于银行选择何种金融处理方案,都会面临潜在风险,一旦选择错误,也许导致巨大技术机会损失,商业机会损失,使银行竞争力处在劣势。3、银行业信息风险防备缺乏多层次、多角度考虑对于银行业而
26、言,适应大集中信息化架构势必非常庞大而复杂,从物理分布来看,波及多机构、多层次信息化设施;从技术方面考虑,综合了应用系统、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等多方面构成部分,而这些方面任何一项缺陷,都会影响到整体信息化架构,需要运作一种同样庞大而复杂组织机构,假如由于人员分派、管理制度、作业流程等方面发生差错,同样会给整个信息化系统带来很大风险。因此,假如要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防备,就技术而言,要对系统、网络、存储多方面提出安全防备方案并实行劫难备份方案;就整个企业而言,就要对所波及人力资源、规章制度、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妥善考虑,缺一不可。正如有名木桶效应所形容,各方面风险正如木桶每一种木条,虽然大部分风险防备都做得很完美,而一种极小局限性(即最短木条),将直接导致信息化架构整体安全性能下降(原意为桶容量)从银行业信息化起步第一天起,安全就成为一种永恒重要主题。当“0”和“l”成为货币重要体现形式,当计算机存储系统内保管虚拟财富超过了任何一家银行实体金库,当数以亿计资金以信息流形式跨越不一样地区、不一样国度甚至于不一样半球高速流转时,银行业信息安全实际上已经成为银行业安全关键部分,成为关系到银行业生死存亡关键性问题,同步也是整个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稳定运行重要保证,切实加强银行业信息安全管理已成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