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426767 上传时间:2024-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二 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2、了解幼儿入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3、掌握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4、具有在理论指导下认识教育实践中不正确幼小衔接工作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幼儿入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教学准备:幼小衔接的案例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谈话法、讲授法、自学法、操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 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案例分析】 1、案例陈述 大班的幼儿有强烈的成长欲望,他们已不满足于幼儿园三年的生活模式,他们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特别是当看到比自己大一点小伙伴系上红领巾,背着书包,自由愉快地去读书,他们又羡慕又好奇:这些哥哥姐姐到哪里去?他们的书包怎么那样大?脖子上系的是什么呢?……再加上每个家长都可能在这个阶段经常嘱咐:“你长大了,要当小学生了!”,这就更加强化了孩子们入学的意识,同时他们也更加迷惑: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小学的老师会喜欢我吗?小学好玩吗?……这些疑问困扰着孩子。为了让孩子能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幼儿园开展了“我要上小学了”这一主题。主题活动网络图如下: 2、学生自学 3、分析讨论:请分析以上主题活动中幼儿园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 3、归纳总结 总结要点: 通过参观、调查、游戏、讨论等自主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基本情况,从生活作息和心理适应方面做些适当准备,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消除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信心。 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培养主动性 培养独立性 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丰富感性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二、幼儿入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问题讨论】幼儿入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该如何帮助幼儿克服这些困难? 归纳总结: 儿童上小学后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主体适应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身体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的困难,而不是知识和智力方面。具体教育策略: (1)身体适应方面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社会适应方面 提高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提高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提高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学习适应方面 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与技能,使他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通过绘画和其他手工活动,提高幼儿用笔的灵活性,为其入学后的书写打好基础;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自制力及坚持性;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加强思维训练,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 1、案例陈述 在一项对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调查中显示,许多儿童认为写作业是帮家长和老师完成任务,检查作业、准备学习用品等事情都应该由家长来做。曾有一个孩子理直气壮地对妈妈说:“您为什么不帮我把铅笔削好,害得我今天上课没笔用,老师都批评我了”。还有一个孩子上课不会记作业,回家后不知道该写什么。妈妈打电话去问别的同学,一连问了八个同学,结果问出了八种不同的作业。原来,这八个孩子记的作业都是不一样的。 2、分析讨论:幼儿入学后为什么不适应?该如何帮助幼儿克服这些困难? 3、归纳总结 总结要点: ·由于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平时对幼儿的事情包办过多,不给幼儿独立完成某种任务的机会,导致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意识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差。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在教育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把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还给幼儿。 在幼儿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帮助每个幼儿不断地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从而使他们增强完成任务的自信心。 组织一些专门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与能力。 当幼儿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及时对其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三、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幼儿期 【观点辨析】 幼小衔接的过渡期是大班第二学期和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因此,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应由大班老师在大班第二学期进行。 分析:此观点是错误的。 大班第二学期的入学准备工作对幼儿顺利入小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应认真抓好大班第二学期的入学准备工作。但不等于说入学准备只是大班第二学期的工作。 儿童入小学所需要的生理、心理条件,都是需要经过长期系统的培养。如: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智力活动的能力,独立生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必须从小班开始培养才行。 幼儿能否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不仅与大班第二学期所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活动和教育有关,更与三年幼儿园教育甚至与入学前全部教育有关,因此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孩子在园学习生活三年的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入学准备教育,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幼儿期。 (二)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 【案例分析】 1、案例陈述 某幼儿园很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大班的活动都是为促进幼儿“智”的发展而开展,让大班小朋友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结果,在这个幼儿园毕业的幼儿进入小学后还是不能适应小学生活。 2、分析讨论:请分析在这个幼儿园毕业的幼儿为什么进入小学后还是不能适应小学生活? 3、归纳总结 总结要点: 此幼儿园偏重幼儿“智”的发展,而忽视体、德、美方面的发展。幼儿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学习习惯、智力和非智力品质等方面的发展。 事实上,幼小衔接工作应该是体、智、德、美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使幼儿在全面发展中顺利过渡。要避免那种重智育,轻体育、德育、美育等工作的倾向,更要避免把入学准备工作等同于教幼儿识字、学拼音、教计算的做法,不能搞“单项突破”或片面发展,应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 (三)纠正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 【观点辨析】 幼儿园大班以小学式的上课取代幼儿的游戏,提前教给幼儿小学的知识,这样就能减少“幼小”之间的差别,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分析:此观点是错误的。 白白的雪花 弯弯的月儿 弯弯的小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游戏,游戏是幼儿适宜的学习方式,幼儿园大班以小学式的上课取代幼儿的游戏,这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 个 一个个 一个个红红的苹果小学的教育内容有很多不是幼儿所熟悉人和事,幼儿在学习中不能或不甚理解,只能较多地采用机械记忆,幼儿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影响到幼儿今后的发展。 我的头发那么长,那么黑。 他的脸那么白那么胖。提前学过一年级课本的儿童,刚入小学,在学习上似乎比别人好一些。但由于老师讲的内容孩子在幼儿园学过了,孩子就会觉得上课没意思,小动作、说话等行为就会多起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坏习惯。由于孩子已经养成了上课不听讲的习惯,学习上后劲不足,这时再想纠正其不良习惯就很困难了。 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幼儿的入学适应性上,培养幼儿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 ( 三拼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 )(四)加强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会的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案例分析】 小鸡正忙着吃虫子呢!1、案例陈述 某班幼儿升上大班后,经常有家长不放心地向老师询问:老师,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怎么还不教孩子多写一些字?怎么不教孩子学拼音?怎么不教孩子做数学题,怎么不布置家庭作业?孩子整天在幼儿园玩,孩子上小学后能否适应?…… 2、分析讨论:假如你是大班的教师,你将怎样面对家长的迫切要求? 3、归纳总结 总结要点: (8)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教师不能盲目顺应,而是要召开家长座谈会。教师指导家长该如何面对孩子的升学,并细致地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幼小衔接工作。家长的顾虑消除了,并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帮助孩子从身体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等各方面做准备。 五、给词语加上形容词问题讨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相互配合? 可以在大班幼儿临近毕业时,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引导幼儿认识小学的环境:教室、操场、图书室、少先队活动室等;参观一年级小学生的一些活动:上课,少先队活动等;与小学生联欢,与幼儿园上届大班毕业生见面和谈话,以激发起幼儿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向往,使他们从思想上,情感上做好入学准备。同时,改变幼儿的作息制度以适应小学作息制度的变化;幼儿园活动室的布置逐步具有小学的某些特征,如设立黑板、桌椅成排摆放、减少游戏角等;召开幼儿升学庆祝会或幼儿毕业典礼;指导家长为幼儿购买书包、铅笔等幼儿入学时必需的文具用品等。 【操作练习】 门字框:问、间、闭1、要求:四人一组设计一份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2、仔细观察画面,弄懂图意。2、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活动方案,互相交流学习。 一扇门窗 一个故事 一个城市 一座城市 一片草地3、实习时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