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传统岭南园林空间平面布局类型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39816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岭南园林空间平面布局类型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统岭南园林空间平面布局类型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统岭南园林空间平面布局类型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71CultureHistory文化 历史 丨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2023)08-0171-05 收稿日期 2023-02-28摘 要 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岭南园林包含有诸多传统文化与建筑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信息,对其研究是展现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利用建筑类型学的图式提炼方法,通过分析传统岭南园林空间平面的拓扑关系,可归纳出其空间平面布局组合类型图式。空间平面布局类型体现着传统岭南园林空间的内构关系,并演绎其空间秩序内在的逻辑。对其进行梳理可为推导岭南园林新的空间形象,以及在新时代建筑空间中延续传统岭南园林文化内涵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2、关键词 岭南园林 空间平面 建筑类型 Abstract Traditional Lingnan gardens are important carriers of regional culture which embody bas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chitectural elements.Studying them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demonstrate cultural confidence.In this paper,schema abstraction in archit

3、ectural typolog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spaces of layout combinations in traditional Lingnan gardens.These schemata reflect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of spaces and help us understand the inherent logic of spatial orders.By proposing space layout types in traditional

4、 Lingnan gardens,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deducing new images of the gardens and carrying forward traditional Lingnan garden culture in new architectures.Keywords Traditional Lingnan garden,Space layout,Design mode传统岭南园林空间平面布局类型研究Analysis of Space Layout Types in Traditional Lin

5、gnan Gardens 1 研究背景体现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下建筑创作展现文化自信的思想主轴1,岭南园林是岭南地区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域文化是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及生产活动的集合体现,它在造园中的投射包含了两个部分:其一是建筑的实体形态,它会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而改变;其二是空间组织结构关系,较为稳固和恒定,体现了当地居民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因此提炼空间结构的组合成为了研究传统岭南园林重要内容2。但以往传统岭南园林的理论研究皆着重于概念化和体验性的分析,以言语描述和感性体验的谢 轩|Xie Xuan侯夏娜|Hou Xiana任亚鹏|Ren Yapeng赖文波|Lai Wenbo论

6、述概括园林空间的造园意向和审美体验特征,此类阐述性研究无法有效地把握传统岭南园林空间结构中的逻辑关系。传统岭南园林空间结构中的逻辑关系可以通过建筑类型学方法对其提炼。首先,从类型学的层面对园林空间进行分类,将空间整体拆分为单位元素,然后分析其平面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形成类型图示。空间平面布局类型的提取立足于空间本体及其拓扑关系,采用的分类标准是园林各功能区块之间的空间秩序。传统岭南园林的主要功能空间包括了庭院、园和起联系作用的廊。这些功能空间的联系方式和在园林中布局模式为园林建筑所呈现的空间秩序,属于类型提取的本质分析范畴。通过分析提炼而形成的图式,具有更强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在获得传统岭南

7、园林空间的平面布局类型后,将其转译应用于岭南园林营造,能构建当代岭南园林新的形象。并且,表达传统岭南园林空间文化意境的行为能摆脱建筑形式的桎梏而成为一种肯定性的设计活动3。因此,提炼的类型图式可为演绎当代岭南园林提供重要的参考素材和资料。2 空间平面布局类型提取夏昌世教授的著作园林述要指出,172HA 08/2023岭南园林是“庭”与“园”的结合4。其中,“庭”是庭院,在私家园林中,这部分的本体功能承托园主的家居生活,包括家居会客、修炼、学习、祭祀等室内活动功能,这些功能空间可以统称为“庭院链”,其中的“堂”或者“厅”是庭院链中的最重要的建筑。会客、祭祀会在当中进行。私家园林转译为现代公共园林

8、后,庭院链主要是承担展示的功能;“园”是指由植物、山石、水体、点缀性的建筑组成的具有景观价值的空间环境,即是平时所指的园林部分。其中的点缀性的建筑有亭、斋、轩等等,承担的是园主人休闲、娱乐、学习、修炼的功能。它包含有空间交换场所、风景点亭等,私家园林转译为现代公共园林后,“园”承担的主要是观赏和休憩的功能。交通空间是将庭院链和园中各种元素联系起来的纽带,有巷、廊、径、汇集场地等,它承载的正是园中的游历联系功能。它包含有柔性地面、缓步闭合路径、汇集场地等,当它们转译为公共园林后,这部分的功能还要提升,某些节点需满足人流汇集的要求。岭南园林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空间平面布局类型,类型的区别

9、体现在庭院链和园的关系上,其提取有单向式、并置式、排列式与围合式,其中的并置式又包括了单园并置和双园并置。2.1 单向式单向式是一种将庭院链、汇集场地,核心空间沿流线纵深排列的一种类型,因此它的平面比较适用于狭长的场地形状(图1)。从空间结构秩序层面分析,单向式的庭院链分布在一条明确的游览路线两旁,组成庭院链的建筑多数能够取得适宜的朝向,建筑物大都能面向夏季主导风向。作为园林交汇中心的核心建筑“堂”或者“厅”位置在这条路线的尾端,穿过“厅”“堂”之后,是位于流线尽端的汇集场地,汇集场地紧挨着着园中最大的水面,园林的亭也布置在汇集场地的四周。单向式模式中,庭院链里多数的建筑并不能和核心的园区有直

10、接的连接,只是重要的“堂”和“厅”这样的建筑才与核心园区有空间上的交流。从活动模式的层面来分析,在单向式中人群在巷道或者在庭院链中穿行,狭长的巷道具有较强的引导性,人群的流动方向于是显得比较有单一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不论是集中的公共通道还是庭院链,路线都导向尽端的汇集场地。从场所意义层面分析,单向式园林前面的空间铺垫时间比较长。人行流线从开始到尽端,空间的气氛有长时间的平抑,等待着在汇集场所得到释放。对于游历人群来说,在单向式园林中所获得的空间对比刺激感觉还是很强烈的。从空间组构的层面分析,步行的拓扑步数和视线的拓扑步数主要在庭院链内产生,而可行性和可视性空间整合度同样高的空间正好在汇集场所处

11、。同时,这个汇集场所的视线控制度较小,说明这里的园林景观点分布得比较多,空间吸引力值最高。因而,单向式类型的核心空间亦比较单一。当运用类型转译时,汇集场所的设置正好与园林功能相匹配。此类型的代表例子有顺德的清晖园、潮阳西园、潮州蒓园和普宁春桂园。2.2 并置式并置式顾名思义是一种有两种形态空间图1 单向式示意图图3 并置式(双园)示意图图4 排列式示意图 图2 并置式(单园)示意图173CultureHistory文化 历史 丨 布局并列的模式。当庭院链和一个园并列时,称为并列单园式。当有两个园并列时,称为并列双园式。(1)并置单园式从空间结构秩序层面分析,并列单园式是指一个核心园区和庭院链并

12、列布置,它比较常见于面积规模较小的用地(图2)。核心的建筑“堂”位于庭院链的尽端,以显示其地位。园中有点亭,或者一些小体量的“斋”那样的建筑。庭院链和园的连接可以是廊,也可以是过厅。因为核心园区在庭院链的一侧,庭院链内的多数建筑甚至于最重要的“堂”也不一定会和核心园区有直接的联系。从活动模式的层面来分析,人群的导向性还是明确的。人在庭院链穿行,最后才到达园,路线和单向式有一点类似,只是在前进的轴线上某个节点扭转。汇集场所主要设在庭院链的“堂”前或者园中的几何中心处。从场所意义层面分析,因为要经过庭院链,才能到达核心园区,所以空间效果的铺垫在庭院链中空间的转换节点就在庭院链和园的过渡处,核心园区

13、体现着园林的场所意义。从空间组构的层面分析,与单向式类似地步行拓扑步数和视线拓扑步数主要在庭院链内产生,可行性和可视性空间整合度同样高的空间在庭院链和园的转换处,但是这里并不一定是适宜人群汇集的场所。吸引力高的空间正是核心园区,作为景观视线焦点的点亭也在这里。只是在类型转移的时候,对可行性和可视性空间整合度同样高的空间节点应该要有相应的处理,以配合人数汇集驻留的功能需要。此类型的代表例子有的余荫山房、梅州人境庐、潮州猴洞和梦花梨处等。(2)并置双园式并列双园式从空间结构秩序层面分析是指两个和庭院链联系的核心园区并置(图3)。多数是一个园区是硬地坪,另外一个是水面,然后它们和庭院链并列布置的一种

14、模式。由于拥有两个核心园区,它的适用规模比单园式要大。从活动模式的层面来分析,人群从庭院链流向核心园区是多方向的,人可以从庭院链的多个连接点进入到园区,人群的汇集场地在其中一个园区。“堂”布置在庭院链上,正对着其中一个园区。并置式并置单园式一个核心园区和庭院链并列布置常见于面积规模较小的用地;导向性明确;汇集场地在园中的几何中心处;核心园区在庭院链的一侧;核心建筑的“堂”位于庭院链的尽端以显示其地位,但不一定会和核心园区有直接的联系;空间效果的铺垫在庭院链和园的过渡处发生变化。番禺余荫山房、梅州人境庐、潮州猴洞和梦花梨并置式并置双园式和庭院链联系的两个核心园区并列布置适用规模比单园式大;多方向

15、的导向性;两个核心园区并列,面积对比关系约为31;其中的一个园区和庭院链中的重要建筑“堂”产生了轴线关系,它们的互为对比是园林空间效果产生的基本依托;人群的汇集场地在其中一个园区。佛山梁园、潮州辜厝巷王宅类型图示特征实例单向式庭院链、汇集场地、核心空间沿流线纵深排列适用于狭长的场地形状;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建筑物大都能面向夏季主导风向;汇集场地位于流线的尽端;庭院链里多数的建筑并不能和核心的园区有直接的连接,只是重要的“堂”或“厅”这样的建筑才与核心园区有空间上的交流;空间铺垫时间比较长,空间对比刺激感觉很强烈;核心空间比较单一。顺德清晖园朝阳西园潮州蒓园普宁春桂园表1 空间平面布局类型图式汇总

16、174HA 08/2023从场所意义层面分析,两个核心园区的面积对比关系约为3:15,其中的一个园区和庭院链中的重要建筑“堂”产生了轴线关系,它们的互为对比是园林空间效果产生的基本依托。从空间组构的层面分析,步行拓扑步数的增加在于围绕核心园区路径的曲折程度,而视线拓扑步数的增加在于庭院链的深度。两个核心园区的连接处是可行性和可视性空间整合度值最高的地方,但是与人群汇集的空间之处有错位,类型转译的时候也要对这部分空间进行相应的处理。此类型的代表例子有佛山梁园、潮州辜厝巷王宅等。2.3 排列式排列式是一种将多个园区排列在一起的一种模式(图4)。从空间结构层面来分析,它的庭院链附属在园区,庭院链的建

17、筑占据园区四周少于周长的1/2,因而庭院链并没有形成围合感。由路径分隔出多个园区,池水的园区与硬地面的园区布置在一起,增加了园区的层次感。从活动模式的层面来分析,人群从庭院链流向核心园区也是多方向的。人可以从庭院链的多个连接点进入到园区,这一点和并置双园式相似。重要的建筑“堂”和“厅”都排列式多个园区排列在一起面积规模较大;庭院链的建筑占据园区四周并少于周长的1/2,因而庭院链并没有形成围合感;多方向的导向性;“堂”和“厅”都布置在能面对水面和汇集场地的地方;核心园区的互为对比产生园林空间效果。广州小画舫围绕式庭院链围绕核心园区布置适用规模较大;多方向的导向性;庭院链的建筑占据园区四周大于周长

18、的2/3,形成了围合感;园中建筑的朝向并不拘泥于南北,而取决于所要面对的景观;“厅堂”面对园区。东莞可园、广州北园布置在能面对水面和汇集场所的地方。从场所意义层面分析,园林空间场所意义效果产生于多个排列着的核心园区的互为对比。“堂”或者“厅”这样的重要建筑可以贴着园区设置,使得这些园区有不同的场所意义。从空间组构的层面分析,园林步行拓扑步数的增加也是在于围绕核心园区路径的曲折程度,而视线拓扑步数的增加在于庭院链的深度。在园区中的各个位置,它们的视线整合度相差无几。步行整合度高是路径交汇的地方,因而这些节点应该有适当的设置,以形成一个吸引力大的空间,此类型的代表例子有广州小画坊等。2.4 围绕式

19、围绕式是一种在四围布置的庭院链,然后围合出核心园区的一种模式(图5)。从空间结构层面来分析,围绕式中组成庭院链的建筑密度会大一些,庭院链的建筑占据园区四周大于周长的2/3,因而庭院链组合形成了围合感。建筑的朝向并不拘泥于南北,而取决于所要面对的景观视点,围合的园区通过道路、绿化和水面等的分隔产生空间的层次感。从活动模式的层面来分析,围绕式和排列式相类似的。人群可以从多个接点进入核心园区,重要的建筑“厅堂”面对着园区中最大的汇集场所。从场所意义层面分析,由于庭院链的建筑密度比较大,它也能产生足够的空间铺垫效果。园区内不同部分的对比强化了园林空间场所意义的产生。“堂”或者“厅”这样的重要建筑可以贴

20、着园区设置,与园中的重要的景观形成轴线的联系,强化出某些区域的场所意义。从空间组构的层面分析,庭院链和园林步径的曲折程度都在增加步行拓扑步数,而视线拓扑步数也随着庭院链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者整合度值同样高的地方在“厅堂”连接核心园区的节点处,适当地布置造园的元素,就能形成空间吸引力值大的空间。此类型的代表例子有东莞可园、广州北园等。岭南园林的空间平面布局类型总结如表1。3 讨论与结论综上所述,本文梳理出传统岭南园林中庭院链的空间角色和组合类型,得到以下4种类型图式:单向式;并置式,包括了单园并置和双园并置;排列式;围绕式。传统岭南园林地处气候炎热地区,而且普遍面积规模较小,为了通风和采光,传

21、统岭南园林的庭院链建筑需要紧凑地与园相结合,并且在逼仄的范围内产生丰富的空间变化。图式图示了庭院链的组合关系和空间秩序,将传统文化上人们对生活的追求、观念等一系列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和意象抽象化为图示的建筑型制,体现着院落空间的内在逻辑性。其贯穿传统园林建筑的文化逻辑是:“礼乐之制”6。“礼”就是传统中国社会的一种约束性的文化制度,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这种思想体现在建筑空间上,往往也会是方正、平直、阔大的空间追求。在传统岭南园林里,对于“居礼”的处理就比较灵活。正房的朝向会按照日照和景观的情况调整,不一定是朝正南北。但是“以礼进退”的空间平面模式还是一直保持。传统岭南园林中“礼”的庭院链部分,体

22、现在具有导向性的轴线排列上。如约占地3亩(2204m2)的东莞可园,其园林的庭院链分布在3个位置,分别是:南面以入口为续表1 空间平面布局类型图式汇总175CultureHistory文化 历史 丨 基金项目:2022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编号:2022GZYB53),2022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高水平培育专项(编号:2022JKY010022022-07)作者信息:谢 轩,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侯夏娜,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通讯作者)任亚鹏,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赖文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中心,为横向开间式的院落;东面以可堂为中

23、心的三合院+横屋院落;东北面以双清室,桂花厅为轴线的明字屋院落。同样,位于佛山的梁园,其庭院链包括:南面,东西导向的群星草堂院落;东面,以秋爽轩为中心的横向开间式的院落。可园的可堂和梁园的群星草堂,皆是典型的岭南地区递进合院样式,它们是园子里最主要的家居活动场所,其轴线对称式递进性的布体现了“居礼”的文化设定。与严格等级化制度相对照的就是“乐”,而“乐”则更多体现在人感情释放状态下的文化满足。它寄托的场所与轴线层层递进性的院落相对区别,是自由变化、婉转往复的园空间形态。在可园里,“乐”空间是竺台和拜月亭所在为被围合而成的的室外“园”空间。相类似的,笠亭和日盛书屋所对的室外空间是梁园的主人家追求

24、精神上“乐”的场所(图6)。可见,传统岭南园林的空间平面布局包含有两部分:无论是单向式、并置式还是围绕式类型,庭院链都有着导向清晰地空间序列,体现着一种“礼”制的秩序感,对应的是“遵制”的心理原型。而庭院链围合而成的园空间,则体现着“无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空间意象7,对应着精神“寻乐”的设定。传统岭南园林的空间结构是岭南“礼”“乐”相融生活文化理念的载体。以“类型”逻辑为设计方法的理性过程的目的是将建筑学知识系统化,以建立一套理性的建筑设计方法8。在迪朗看来,这是一种明确的,令建筑学形式化的意图,是模式图解和表意符号在内的图形手段以系统化建筑学知识的尝试。从整体和局部的普遍特征中提炼出建筑类型

25、,作为不可简化的“深层结构”,其分化而成的图示形式,相当于将建筑赋予“科学语言”9。图式的清晰性将通过形式传达意义,而使建筑成为了集体文化价值的承载者。譬如,当类型图示通过类型学转绎进化后,亦可以形成更为复杂的新空间。空间在实现多元化表现的同时,也可以在微观层面上保持在传统岭南园林空间原型内的逻辑关系,使地域人文内涵在新的空间载体中得以延续10。即传统岭南园林空间平面布局的类型学图式在岭南新园林或者其他建筑类型中采用时,岭南“礼”“乐”相融的生活文化理念也能体现于其中。这样新的建筑场景既能保持传统的美学内涵,又能容纳新的时代信息,从而使岭南园林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 扬。资料来源:图15,表1

26、:作者基于文章的分析自绘;图6:来自参考文献5的信息整理绘制。参考文献1 李畅.园亭流芳.中国古典园林海外传播的文化学概述J.中国园林,2020,36(10):133-138.2 毕雪婷,韩锋.文化景观价值的解读方式研究J.风景园林,2017(7):100-107.3 叶青.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层面与演进以类型学理论析中国园林发展史J.南方建筑,1996(4):63-65.4 夏昌世.园林述要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5 陆琦.岭南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 王建祥.中国古代人居理念和建筑原则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7 张家骥.中国造园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8 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2.9 阴慧玲.建筑语言与迪朗的类型学的差异J.南方建筑,2005(3):63-64.10 诺伯格 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图5 围绕式示意图图6 a 东莞可园平面(围绕式空间平面布局类型)b 佛山梁园平面(并置双园式空间平面布局类型)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