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LT962-2005 高压介质损耗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36212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2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962-2005 高压介质损耗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LT962-2005 高压介质损耗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LT962-2005 高压介质损耗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LT962-2005 高压介质损耗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LT962-2005 高压介质损耗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 CS 1 7.2 2 0.2 0N 2 0备案号:1 5 3 6 6-2 0 0 5OL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DL I T 9 6 2 一 2 0 0 5高压介质损耗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Ge n e r a l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o f t h e h i g h v o l t a g e d i e l e t r i c l o s s d e t e c t o r2 0 0 5-0 2-1 4发布2 0 0 5-0 6-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DL/T

2、9 6 2一2 0 0 5目次一肋 舌价 ,1 范围 ,卜 ,-二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一3 术语和定义1 价 -4。价4 型号命名 卜 ,-卜,一5 技术要求 .,6 试 验方法 ,价 ,一7 检验规则 .价 ,一8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1 ,“,二9 包 装、运输、贮存 卜 卜,卜 卜 一二,4,.6一DL/T9 6 2一 2 0 0 5p U吕 本标准是 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 会 关于确认1 9 9 8 年度电 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的通知(国经贸电 力【1 9 9 9 4 0 号)下达的任务安排制定的。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 全国 高电 压试验技术标准化

3、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武汉高压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 华中电力集团 福建凯特发展总公司 上海思源电 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许灵洁、詹智民、蔡国清、张晓国。DL 1 T 9 6 2一 2 0 0 5高压介质损耗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采用数字测量技术自 动测量的高压介 质损 耗测试仪(以下简称介损仪)的定义、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介损仪的生产、检验、使用和维修,也适用于绝缘油损耗测试仪。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

4、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 本标准,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 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 1 9 1 包装储运图示 标志(E Q V I S O 7 8 0;1 9 9 7)G B/T 6 5 8 7.2 电 子测量仪器 温度试验 G B/P 6 5 8 7.3 电 子测量仪器 湿度试验 G B/T 6 5 8 7.4 电子测量仪器 振 动试验 G B/T 6 5 8 7.5 电子测量仪器 冲击试验 G B/T 6 5 8 7.6 电子测量仪器 运输试验

5、 G B/T 6 5 8 7.7 电子测量仪器 基本安全试验 G B/T 6 5 8 7.8 电子测量仪器电 源频率和电压试验 G B/T 6 5 9 2-1 9%电 工和电子测量设备性能表示 G B/T 6 5 9 3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 检验规则 G B/T 1 1 4 6 3-1 9 8 9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 B/I 1 4 4 3 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J J G 1 8 3-1 9 9 2 标准电容器 J J G 5 6 3-2 0 0 4 高压电容电桥3 术语和定义3.1 高压介质损耗测试仪 h i g h-v o l t a g e d i e l e c t r i

6、 c l o s s d e t e c t o r 简称介损仪,是指采用高压电容电桥的原理,应用数字测量技术,对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量进行 自动测量的一种新型仪器。3.2 正接线方式 m e a s u re m e n t o f u n g rou n d e d t e s t o 讨e c t s 一种用于测量不接地试品的方法,测量时 介损仪测量回路处于地电 位。3.3 反接线方式 m e a s u re m e n t o f g ro u n d e d t e s t o b j e c t s 一种用于测量接地试品的方法,测量时介损仪测量回路处于高电位。3.4 侧接线方式 m

7、 e a s u re m e n t o f g rou n d e d t e s t o b j e c t s w i t h s i d e c o n n e c ti o n 一种用于测量接地试品的方法,测量时从地电位端取信号。DL/T9 6 2一 2 0 0 53.5 内 施法 t e s t w i t h i n t e r n a l v o l t a g e 使用介损仪内附高压电源和标准电容器进行试验,直接得到测量结果的方法。3.6 外施法 t e s t w i t h e x t e r n a l v o l t a g e 使用外部高压试验电 源和标准电 容器

8、进行试 验,对介损仪的示值按一定的比 例关系 进行计算得到测量结果的方法。4型号命名设计 序号产 品型号或 代号5.1技术要求 使用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0 0C-4 0 0C;b)环境湿度:3 0%9 0%;c)海拔高度不超过 1 0 0 0 M.注:对使用在海拔高度I 0 0 0 m以上的介损仪,其绝缘水平应考虑大气条件的影响。5.2 交流电源 a)电源电 压:单相2 2 O X(1 11 0%)V;b)频率:5 0 H z 士0.5 1 1 z;C 波形:正弦波,波形失真度不大于 5%。5,3 主要技术参数5.3.1 测量范围 介损仪的 介质损耗因 数的 测量范围为0-0.1,在 I

9、O V Y 试验电 压下,电容量的内 施法测量范围 不小于4 0 0 0 0 p F。绝缘油损耗测试仪的电 容量测量范围为2 0 p F 2 0 0 p F o 注:对于电 容量大于4 0 0 0 0 p F的 被试品,例如直流浦波电 容器,可以使用介损仪的 外施法测量。5.3.2 介损仪的误差表示方法 a)介质损耗因数示值误差:0=士(a%D+刀。)(1)式中;e刀介质损耗因数示值绝对误差限值;介质损耗因数示值允许的相对误差:D 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示值;D o 介质损耗因数固定项误差。b)电容量示值误差:4 C=士(b%C 干 C O)(2)式中:A C 电容量示值绝对误差限 值;b电容量示值

10、允许的相对误差;DL/T 9 6 2一 2 0 0 5 c 电容量示值;c o 电容量固定项误差。c)介损仪的介质损耗因数示值允许的相对误差a 应从下列数值中选取:0.5,1,2,5,1 0;电 容量 示值允许的相对误差b 应从下列数值中 选取:0.2,0.5,1,2,5 0 d)介损仪损耗因数固 定项误差D o 的选取要求:在介质损耗因数0 0.1 的范围内,正接线方式 测量 时,介损仪的固定项误差应不大于 0.0 0 0 5;反接线方式测量时,介损仪的固定项误差应不大于 0.0 0 1;绝缘油损耗测试仪的介质损耗因数固定项误差应不大于0.0 0 0 2 0 e)介损仪电 容量固 定项误差c

11、 o 的选取要求:在电 容量O p F 2 0 0 p F 的范围内,其误差应不大于2 p F;在电容量为2 0 0 p F及以 上时,其固定项误差应不大于 5 p F;绝缘油损耗测试仪在电容量2 0 P F-2 0 0 p F的范围内,介损仪的固 定项误差 应不大于2 p F.5.3.3 示值误差 在测量范围内,任一校准点的示值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5.3.4 示值,复性 用实验标准差来考核介损仪示值重复性,每个量限内的实验标准差应不大于该量限允许误差的1/1 0.5.35.小分辨力 介损仪的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最小分辨力应不低于0.0 0 0 1。油介损仪的 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最小分辨力应不低

12、于0.0 0 0 0 2 05.3.6 内附高压电源技术参数 a)高 压电 源的额定输出电 压应不低于l O k V;b)输出电压示值误差应不低于士3%;c)输出电 压波形应为正弦波,其波形失真度不大于5%;d)输出电压的频率应采用5 0 H z,如果为了 抗干扰的目 的,输出电 压的 频率应在4 5 H z-6 5 H z 的范 围内选取;e)高压电源的容量应不小于 7 5 0 V Ao5.3.7 外接高压标准电容器 高压标准电 容器的介质损耗因数不得大于5 x 1 r,额定工作电 压不低于l O k V.5.4 介损仪应具备的功能 a)介损仪的 测量结果应有保持功能,且介质损耗因数显示值应

13、为5 0 H z 的 测量值;b)介损仪应具有高压击穿 保护、过流保护功能;c)除手动升压的介损仪外,在采样结束或显示测量值之后,介损仪应能自 动切断高压电 源;d)介损仪的外壳必须有接地端钮,并应有保证其可靠接地的 技术措施:e)介损仪在升压过程中应有明显提示方式。5.5 绝缘性能5.5.1 绝缘电 阻 a)介损仪电 源端子对机壳的绝缘电 阻不应小于2 M U;b)介损仪高压输出端子对机壳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5 0 Ma 05.5.2 介电强度 a)介损仪电源电 路与外壳之间的绝缘应能耐受5 0 H z,1.5 k V交流电压,历时l m i n。试验期间 不应 发生闪络和击穿;b)介损仪高

14、压输出端子与外壳之间 的绝缘应能耐受5 0 H z,1 5 k V交流电 压,历时I m i n,试验期间 不应发生闪络和击穿。5.6 外观及标记DL/T9 6 2一 2 0 0 5 产品及配套器件外观应完好,各转换开关和接线端钮的标记应齐全清晰,接插件接触良好,开关转动灵活,定位准确,外壳上应有明显可靠的接地端子。介损仪上应有型号、名称、试验接线图、允许误差以及使用的测量频率、测量范围,参考电流工作范围和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名等标记。5.7 电源频率与电压试验 介损仪应能 满足G B/T 6 5 8 7.8 的试验。5.8 温度试验 介损仪应能承受G B/T 6 5 8 7.2中组别为

15、1 1 的温度试验。5.9 湿度试验 介损仪应能承受G B/T 6 5 8 7.3中组别为1 1 的湿度试验。5.1 0 机械性能5.1 0.1 振动试验 介损仪应能承受G B/T 6 5 8 7.4中组别为1 1 的振动试验。5.1 0.2 冲击试验 介损仪应能承受G B/T 6 5 8 7.5中组别为1 1 的冲击试验。5.1 0.3 运输试验 介损仪应能承受G B/T 6 5 8 7.6中组别为1 1 的运输试验。5.1 1 可靠性 介福仪的平均夭故障时间(MT B F)应不小于 1 0 0 0 h.6 试 验方法6.1 示值误差校准6.1.1 校准时的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1 5 0

16、 C 25 0C;b)环境湿度:4 0%-6 5%;c)海拔高度不超过 1 0 0 0 m.6.1.2 校准时使用的电源 a)电压:单相 2 2 0 X(1 土5%)V;b)频率:5 0 H z 士0.2 H z;c)波形:正弦波,波形失真度不大于 3%06.1.3 校准时使用的标准器 a)标准器为串联损耗器:b)标准器的允许误差绝对值应小于介损仪允许误差绝对值的 1/4;c)标准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介损仪的额定输出电压;d)标准器的 年稳定 性误差应小于被校准介损 仪的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1 0;e)如果标准损耗器满足不了 6.1.3 b),d)的要求,可以用当场校准当场用的原则,即用准确度己

17、校 准的高压电容电桥标定损耗器的实际值,然后立即用被校准介损仪测量己校准的损耗器,用其 测量值与损耗器的实际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6.1.4 校准点的选取 a)选取定值电 容(如 1 0 0 p F)的标 准损耗器在介损仪损耗因 数全量限内 均匀选取2 0 个校准点进行 示值误差校准;b)选取若干定 值电容(如 2 5 p F,5 0 p F,1 0 0 0 p F,1 0 0 0 0 p F)的标准损耗器在介 损仪介质损耗因数 量限范围内选取上、中、下三个校准点进行示值误差校准。6.1.5 外施法的校准方法 外施法的校准方法采用J J G 5 6 3-2 0 0 4 附录A“等功率电桥法,.

18、的介损档和比例档校准。6.2 示值重复性试验 在每个量限内,对同一 个测量点连续测量1 0 次,用贝塞尔公式 DL/T9 6 2一 2 0 0 5附录B“低压导纳法”进行介损仪 见 式(3)计算实验标准差S:、一 z(3)式中:x;每次测量的结果:x-n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n测量次数,等于1 0.6.3 最小分辨力试验 介损仪的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的最小分辨力可在 0-0.0 0 1 的范围内进行,测试方法是:先用介损仪测量0.0 0 0 5 标准值,取得读数D,;再测量0.0 0 0 6 标准值,取得读数场。比 较两个读数D,场,即可判定该介损仪的分辨力。6.4 内附高压电源试验6.4.1 输出

19、电 压示值误差的校准 a)输出电 压示值误差采用直接测量法校准,标准器采用高压分压器(或标准电 压互感器)测量系 统,其综合误差应不超过产品中输出电压示值误差的 1/3;b)对于固定输出电 压的高压电 源,其每一点输出电 压的 示值误差均应校准,每点 重复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际 值。对于输出电压连续可 调的高 压电源,按 1 k V递增选取 校准点,也可根 据需要增加校准点,按升压和降压方式分别测量两次,取其 平均值作为实际值。6.4.2 输出电压的波形失真度测里 将失真度测量仪 接于高压分压器(或标准电 压互感器)的二次端,在额定输出电压下 进行测量。失真 度测量仪的示值误差应不大于1

20、 0%.6.4.3 高压电源的容盘试验 a)按式(4)选择负载容抗X:X,U N让9 S N(4)式中:UN-S Nb)按图内部高压电源的额定输出电压;内部高压电源的额定输出容量。1 连接测量线路。t 一被试介损仪:2 一高压分压器测量系统;3 一负载容抗X:4 一交流毫安表图 1 测容量连接图DL/T9 6 2一 2 0 0 5 c)选择欲定电 压,开 启电 源,或者 逐渐升高输出电 压至额定 值,记下高压分 压器(或标准电 压互感器)测量系统的 读数和毫安 表的 读数,按式(5)计算输出 容量S o.测量结果 应符合产 二 品 标准的规定:S O=VXI (5)式中:V 高压分压器(或标准

21、电压互感器)测量系统的 测量值;I 交流毫安表读数。6.4.4 外接高压标准电 容器的校准 采用直接测量法或替代法校准,校准装置应符合J J G 1 8 3-1 9 9 2 中第4 章的 要求。6.5 介损仪应具备的功能试验 查阅介损仪的使用说明书,确定其是否具备 5.4的功能,验证试验可用 目测结合误差试验同时进行。6.6 绝缘性能试验6.6.,绝纷电阻 a)按G B/T 6 5 8 7.7 的试验程序进行。、介损仪处于非工作状态,开关置于接通位置,测量电 源端子对 机壳的绝缘电阻。电源端子对机壳的绝缘电阻使用 5 0 0 V的绝缘电阻表进行试验。b)介损仪高压输出端子对机壳的绝缘电阻使用2

22、 5 0 0 V的绝缘电阻表进行试验。6.6.2 介电强度试验 a)介损仪处于非工作状态,开关置于接通位置,测量电源端子机壳的绝缘电 阻,在电源端子与机 壳之间施加 1.5 k V的交流电压,历时l mi n;b)在介损仪高压输出端子与机壳之间 施加 1 5 k V的交流电压,历时l m i n o6.7 电源频率与电压试验 按G B/T 6 5 8 7.8 的 试验方法进行试验。6.8 温度试验 根据 5.7 的要求,按G B/T 6 5 8 7.2 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6.9 湿度试验 根据5.8 的要求,按G B/T 6 5 8 7.3 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6.1 0

23、 机械性能试验6.1 0.1 振动试验 根据5.1 0.1 的要求,按G B/T 6 5 8 7.4 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6.1 0.2 冲击试验 根据5.1 0.2 的要求,按G B/T 6 5 8 7.5 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6.1 0.3_ 运输试验 根据 5.1 0.3 的要求,按G B/T 6 5 8 7.6 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6.1 1 可靠性试验 按G B/T 1 1 4 6 3-1 9 8 9 中表1 定时定数截尾试验方案1-1 的规定进行。依据可靠性试验方案主要失效判据的规定,做出可靠性试验判决。7 检验规则 产品检验分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常规

24、检验,检验项目见表 t o 表 1 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常规检验I外观检查.DL/T9 6 2一 2 0 0 5表 1(续)序号检验项目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常规检验2示值误差.3重复性试验.4最小分辨力试验.O5内附高压电源试验.O6介损仪的应具备的功能试验.7绝缘电阻试验.S介电强度试验.9电源频率与电压试验.O1 0温度试验.OO1 1湿度试验.OO1 2振动试验.OO1 3冲击试验.OO1 4运输试验.OO1 7可靠性试验.OO注:.表示规定必须做的项目。7.,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的目的在于检验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在本技术条件下的适应性。7.1.1 应进行型式试验的 情况 a)新

25、产品定型鉴定前;b)正式投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 产品 性能时;c)产品停产1 年以 上又重新恢复生产时;d)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或受其委托的 技术检验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7.1.2 型式检验的抽样与判定 型式检验的抽样与判定按G B/1 6 5 9 3 的 要求进行。7.2 出厂检验 出 厂检验的目 的在于检验产品 制造过程中的缺陷和测量准确度。对每件产品均需进行出厂检验。7.3 常规检验 介损仪所测数据直接影响电 力系统安 全运行,使用中的 介损仪必须每年检验一次,以 保证介损仪测量准确可靠。8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8.,标志 每台介损仪必须在机箱的显著位置设

26、置持久明晰的标志或铭牌,标志下列内 容:a)介损仪的型号、代号及产品标准编号;b)产品名称的全 称;c)制造厂名全称及商标;DL/T 9 6 2一 2 0 0 5 d)技术指标;e)试验接线图;0 出厂年月及编号;9)安全注意事项。8.2 标签 a)介损仪的名称、产品标准编号、商标;b)生产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品原产地:c)种类、规格、型号、等级;d)许可证号。8.3 使用说明书 介损仪的使用说明书应给出如何安全和正确地使用本设备的全部信息。其信息应包括下列内容:a)工作原理框图;b)主要技术指标及主要功能;c)面板说明;d)试验接线图;e)操作规范或步骤:0 安全注意事项;8)产品成套性;

27、h)保修事项:i)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8.4 包装标志 包装箱上应以不易洗刷或脱落的涂料作如下标记:a)发货厂名、产品名称、型号;b)收 货单位名称、地址、到站;c)包装箱外形尺寸(长X宽X高)及毛重:d)包装箱外面书写“防潮”、“向 上”、“小心轻放”等字样。9 包装、运输、贮存 应在产品的标准中 规定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或引 用有关的包装、运输、贮存标准。9.1 包装9.1.1 包装前的检查 a)产品的 合格证(产品合格证的 编写应符合G B/1 1 4 4 3 6 的规定)和技术文件、附 件、备品、备件 齐全:b)装箱单和随机备附件清单齐全;c)产品外观无损伤:d)产品 表面无灰尘。9.1.2 包装的一般要求 产品应有内 包装和外包装,可动部分应锁紧扎牢,包装应有防尘、防雨、防水、防潮、防振等措施。9.2 运输 产品应适合于陆 运、空运、水运(海运),运输装卸按包装箱上的标志进行操作。9.3 贮存 DL/T 9 6 2一 2 0 0 5 包装完好的介损仪应满足 G B 1 9 1 规定的贮存运输要求,长期不用的介损仪应保留原包装,在相对湿度不大于 5%的库房内贮存,室内无酸、碱、盐及腐蚀性、爆炸性气体和灰尘以及雨、雪的侵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