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在以学增智中着力提升“三种能力”专题学习党课讲稿与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回顾与总结【两篇范文】.docx

上传人:h****i 文档编号:533197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在以学增智中着力提升“三种能力”专题学习党课讲稿与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回顾与总结【两篇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年在以学增智中着力提升“三种能力”专题学习党课讲稿与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回顾与总结【两篇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3年在以学增智中着力提升“三种能力”专题学习党课讲稿与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回顾与总结【两篇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3年在以学增智中着力提升“三种能力”专题学习党课讲稿与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回顾与总结【两篇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3年在以学增智中着力提升“三种能力”专题学习党课讲稿与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回顾与总结【两篇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在以学增智中着力提升“三种能力”专题学习党课讲稿与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回顾与总结【两篇范文】2023年在以学增智中着力提升“三种能力”专题学习党课讲稿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XX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坚决按照党中央指明的政治方向、确定的前进路线开展工作,真抓实干落实好集团公司党委各项决策部署。一、坚持全面系统学,在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中提升政治能力政治能力是党员干部最重要的履职能力,提升政治能力最根本的在于提高理论素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系统、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整体,必

2、须坚持一篇一篇读、逐段逐句悟,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文章,从整体上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发展脉络、科学体系、丰富内涵。通过学习,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保持并巩固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立场、政治观念和政治定力。(一)坚定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政治方向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对每一名党员来说,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通过加强政治理论武装,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3、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思想深处真正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出发、从何地出发、将走向哪里,弄清楚我们坚持的是什么样的理论、为什么是先进的理论、先进性体现在哪里;通过理论武装认清方向、明辨是非、坚定立场,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坚持发展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每逢重大历史关头,都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每次党内集中教育也都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为全党团结统一奠定坚实思想基础。”先进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充满青

4、春活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科学理论。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创新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特别是立足新时代认清新格局树立新理念,引导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思维创新,用新理论研究新情况、破解新难题、实现新突破,推动创新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三)提升政治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政治能力,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我们必须通过理论武装,提升政治自觉,把践行“两个维护

5、”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原则,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全局观念、提升政治自觉,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省之要事”,以坚定不移的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担当作为的勇气,确保党中央和省委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二、坚持融会贯通悟,在悟透立场观点方法中提升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思维能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一)要深刻领悟立场观点方法的本质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

6、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从哲学高度和全新视野科学概括和精辟论述了“六个必须坚持”。我们要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本质内涵,领悟蕴含在创新理论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知与行的融合中培育科学的思想方法。(二)要深刻领悟“七个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提高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能力,以战略思维统揽全局,增强大局意识,善于审时度势、以长远眼光做战略谋划,善于抢抓机遇、赢得主动,善于集中精力谋大事。提高科学周密的辩证思维能力,坚持“两点论”,提高认识的全面性;坚持“重点论”,抓好重点带一般;坚持“转化论”,通过量变促质变;坚持发展的观点,正确对待发展中的问题。提高统筹协调的系统思维能力,以系统思维凝聚改革发展的合力

7、,妥善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提高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能力,努力打破惯性思维,搞好结合,善于借助“外脑”,勇于担当和坚持;提高鉴往知来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历史思维观古今,用历史眼光科学判断大势,从历史中汲取理政、修身的智慧。提高规范严谨的法治思维能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想问题、做决策,抓改革、促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提高防患未然的底线思维能力,善于未雨绸缪,以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守住廉洁底线。(三)要深刻领悟“千万工程”经验价值。“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实施20年来,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

8、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要领悟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压茬推进,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三、坚持知行合一用,在以学促干破解难题中提升实践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风格。33/59习这一重要思想,应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在工作实践中,全面把握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一)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叮嘱树牢正确

9、政绩观,“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要把这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都压下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我们要把着手的每一项具体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考量、摆进高质量发展全局中把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和作风把各项事业推动起来、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当下贡献,为子孙后代的发展担负我们这个时代应尽的责任。(二)树立唯实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思想作风,也是我们对待工作、处理事务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坚持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谋划工作唯实,切忌

10、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或者拍脑瓜子耍花架子;推动工作务实,切忌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官僚主义只部署不落实、或者“说了就算做了、做了就算做成了”。要以人民立场端正我们做事的态度,以取得的实效衡量我们干事的成绩,以落地的能力评价我们工作的水平,以解决问题的成效评判我们担当作为的作风,真正做到谋一件事就要落实一件事,干一件事就要干成一件事,干成一件事就要有造福人民群众的实际效果。(三)发扬担当精神和斗争精神。担当作为表现为主动作为、勇于负责的进取精神,敢于斗争表现为直面困难、较真碰硬的拼搏勇气。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担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坚定地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履行好我们这

11、一代人的历史职责,要积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积极进取、踔厉奋发,用我们的不懈努力和不停地奋斗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面对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负面后果和体制机制障碍,在和平崛起进程中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直面这些难题,激发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水平,敢于并善于以坚决的斗争姿态和灵活的斗争技能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动真碰硬整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清除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在“深、实、细、准、效”上下功夫,突出重点、直击要害,找准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把学

12、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工作实绩。(四)鼓起一抓到底的勇气。实践永无休止,落实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不达目标决不罢休。在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中,我们既要强化执行力、更要强调一抓到底的勇气,决不能半途而废、差不多就行,或者遇到困难就缴械投降。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各项工作必须激发始终的热情、树立专注的定力、培养持续的韧劲,坚定目标不动摇、持之以恒抓落实,有始有终促成效。当下,要聚焦集团公司“12345”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不懈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改进和规范选人用人工作,为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坚持建强基层党组织不放松,持续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严起,持续增强基层党

13、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毫不放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持之以恒推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促进理论武装头脑转化为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2023年党课讲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回顾与总结一、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引领推动了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宽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20

14、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我反复强调要办好自己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L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2021年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6828

15、5万吨),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特别是粮食耕地产出率提高,单产增加。2021年全国粮食单产达到387公斤/亩,比2012年增加了33.7公斤/亩,增长9.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也就是说,我们在保护耕地面积的同时,还强调耕地的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我国粮食稳产高产能力大幅提升。一方面,藏粮于地。按照国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战略部署,到2022年要建成10亿亩;到2025年要建成10.75亿亩,同时改造提升1.05亿亩

16、;到2030年要建成12亿亩,改造提升2.8亿亩。通过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耕地质量。例如,2021年秋冬种期间,我国北方地区遭遇罕见秋汛,全国冬小麦晚播面积有1.1亿亩,苗情复杂程度多年少有,但在各方努力下,2022年我国夏粮实现了在上年高基数上的增产,产量达到2947.8亿斤,比上年增产28.7亿斤,产量创历史新高。由此可见,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可以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以此保证粮食产能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另一方面,藏粮于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为加快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

17、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1年的61.5%,增长了7个百分点。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特别是小麦的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7%o农业创新科技已贯穿粮食生产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比如上图,某地数字农服信息中心的电子屏幕上,显示了包括天气、水土、肥料、病虫害等在内的有关粮食生产的种种信息,不仅可以时时把控粮食种植生产情况,还可以对农田实施更有针对性的精细化管理。在东北地区,一些种植大户已经用上了农用无人机来喷洒农药,整个过程操作方便、简单,几乎单人就可操作完成,大大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在很多地方,

18、农业大棚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管理,农户在手机上就可以时时掌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农作物生长情况。如果系统检测到农作物缺水、缺肥了,会自动追水、追肥,遇到病虫害或是温度、湿度超过正常范围,还会自动预警。基本上,农户仅凭一部手机就可以管理多个大棚。可以说,以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另外,谈到农业科技创新,还必须强调种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品种选育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主动适应社会转型升级、人民生活和生活方式转变、引领农业生产和发展方式变革、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国全面实施种业振兴,现代种业

19、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提升,农业用种得到有力保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目前,我国种业发展成效显著,水稻、小麦、大豆都是自主选育品种,水稻和小麦亩产均高于世界平均,主要粮食作物种子自给率较高、自主性较强,大田作物生产用种安全总体有保障。我国粮食生产不仅产量持续增长,而且质量还不断提升。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76.91,比2015年提高了2.29%;全国化肥施用量已连续五年保持负增长,2020年为5250.65万吨(折纯量),施肥结构不断优化,减氮控磷增钾效果明显;2020年全国农药使用量24.8万吨(

20、折百量),比2015年减少16.8%,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1.5%,比2015年提高18.4个百分点;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0%以上。这带动了农产品品质稳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单位总数23639家,获证产品总数50295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总面积超过1.7亿亩。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我们用不足全球9%的土地,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实现了从“谁来养活中国”到“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历史性变革

21、,这既是中国人民自己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随着生活条件稳步提高,一方面,人民群众对食物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品质化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除粮食外,我国畜禽、水产品、油料、牛奶、蔬菜等其他重要农产品产量也稳定在较高水平,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种类丰富,肉蛋菜果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比如,从我国蔬菜产量变化情况来看,2011年,全国蔬菜产量为6.79亿吨,首次超过粮食成为我国第一大农产品;2020年产量达到7.49亿吨的新高。我国人均蔬菜占有量超500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于农

22、产品的消费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对于新鲜、反季、多样的蔬菜需求大幅增加。土豆、红薯、卷心菜等耐储蔬菜,曾是北方冬春季节最主要的食用品种,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产量持续下降。而黄瓜、西红柿、茄子、菠菜、蘑菇等季节性、新鲜性蔬菜需求则持续上升,5种蔬菜产量之和的占比也从2010年25.5%升至2020年的33.2%。二、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开局良好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

23、衔接。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一方面,脱贫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另一方面,脱贫地区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每个脱贫县都打造了2-3个特色鲜明、带动面广的主导产业。同时,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截至2020年底,全国贫困地区新改建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

24、里程3.5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o其中,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90%0全国范围内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可以说,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一

25、是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十年来,累计建成15.6万座初加工设施、5万多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了70.6%,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近25万亿元。二是乡村休闲旅游业稳步发展。十年来,建设了一批休闲农业精品景点,全国休闲农庄、观光农园、农家乐等达30多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三是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十年来,各类涉农电商超3万家,农村网络零售额2万多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200多亿元,打造了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品牌。四是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渐成趋势,也就是我们强调的,要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十年来,累计创建1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6、、1300多个农业产业强镇、3600多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打造了一批乡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质量效益较高的乡村产业发展高地。举几个例子。在全产业链延伸方面,X省瀑河市紧紧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让粮食做前端、餐桌做尾端,农业做前端、工业做尾端,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链条完备、紧密衔接、纵横配套的农业全产业链。2020年,全市食品产业营业收入2000亿元,带动农户25万个,户均增收3000多元。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面,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2020年,安吉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产值达46.6亿元,游客接待人次1056万、营收21.48亿元。在文

27、化特色释放文化红利方面,安塞腰鼓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和产业价值。依托这一特色,冯家营村建起了以腰鼓表演和民俗观光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村。仅2019年,冯家营村就接待游客46万余人次,户均增收约7000元。五是农村创新创业日渐活跃。十年来,全国建设2200多个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累计有1120万人返乡回乡创新创业,平均每个主体带动6-7人稳定就业、15-20人灵活就业。“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培育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等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10万人,辐射带动500万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发展壮大;返乡入乡创业人

28、员超过1500万人,其中农村创业带头人100万人。我们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以来,我国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平稳过渡,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33项过渡期衔接政策出台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全面建立,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继续倾斜支持,脱贫群众收入持续增长,发展能力持续提高,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增速均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聚焦重点区域,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质量持

29、续提升,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三方评估数据显示,脱贫地区群众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认可度达94.9%。这一过程中,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深化改革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第一,各项重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宅基地制度等重大改革,探索形成了一批成熟定型、管根本利长远的制度成果。第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21年农

30、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第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全面确认,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稳步推进。集体产权归属更明了、农民财产权利更多了。第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家庭农场达到390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第五,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制度进一步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调控制度进一步完善,适时调整稻

31、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和完善玉米临时收储制度和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建立“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新机制,实施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三、推动农业扩大开放,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一直以来,我国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主动分享我国的粮食市场资源。除对小麦、玉米和大米实施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外,大幅削减其他粮食品种进口关税,取消了其他相关农产品的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同时,持续扩大农业领域外商投资准入范围,取消农产品收购、批发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除中国稀有和特有的珍贵优良品种、转基因品种外,将外商投资种业的限制范围缩减至小麦和玉米需有中方持一定比

32、例股份。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规定,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的中方股比不低于34%、玉米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须由中方控股。由此可以说,我们主动分享了国内的粮食市场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粮食贸易,促进国际粮食贸易繁荣。202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达到3041.7亿美元,首次站上3000亿美元台阶,是2012年的1.75倍。其中,出口843.5亿美元,进口2198.2亿美元。我国稳居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和第一大进口国,是大豆、油菜籽、棉花、猪羊肉等大宗农产品的全球最大买家。特别是在近两年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多国限制农产品贸易的大环境下,我国坚定不

33、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全球粮食贸易。我国主动分享粮食安全资源和经验,助力更多国家实现减贫惠农。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20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培训近10万名农户。在作物生产、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向多个国家进行1500多项技术推广和示范,带动项目区平均增产40%-70%,超过150万户农村家庭从中受益。我国积极推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设立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与10多个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已在50多个国家实施100余个发展合作项目,超过2000万人受益。同时,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农业服务贸易发展,鼓励国内农资、农机等优势产能和配套技术输出到“一带

34、一路”发展中国家,提高当地农业生产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全球食物不足发生率在连续五年基本稳定后,从2020年开始快速上升,2021年达到9.8%,全球饥饿人数达到7.68亿人,较2020年增加4600万人,比2019年增加L5亿人。也就是说,全球饥饿人数从2020年开始不降反升,说明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恶化。其中,亚洲和非洲的饥饿人口分别达到4.25亿人和2.78亿人,共占全球饥饿人口总数的9L5%。根据预测,即使全球经济实现复苏,预计到2030年仍将有

35、近6.7亿人面临饥饿,占世界人口的8%,与2015年启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时的水平相近。照此趋势,2030年全球消除饥饿、粮食不安全和一切形式营养不良这一目标或难实现。2000年以来,全球三大主粮产量呈总体上升态势,但区域不平衡问题越来越凸显。2020年,全球三大主粮产量达到26.8亿吨,比2000年增长了50.9%,远高于同期全球人口增长的26.7%,全球人均粮食产量也由2000年的289.9公斤上升至2020年的345.2公斤。从总量看,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有所改善,但是,不同区域间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差距却越来越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亚洲和非洲的人均粮食产量虽有所增长,但与美洲和欧洲的绝

36、对和相对差距均在持续扩大。2020年四季度以来,受多方面等因素影响,国际粮价持续震荡上行。从价格指数看,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食品价格指数,由2020年9月的97.9,上涨至2021年12月的133.7,2022年3月进一步达到159.3的历史新高,5月虽略降至157.4,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而全球谷物价格指数则仍处于长涨态势,从2021年1月的124.2飙升至2022年5月的173.40从期货市场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小麦、玉米等农产品期货价格,2022年高点价格较2020年同期的涨幅均在160%以上。由于具有交易规模大、消费弹性低、自然和市场风险高等特点,粮食很早就成为期

37、货交易的重要对象。近二三十年来,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迅猛发展,粮食的金融属性也越来越强。目前,全球每年的粮食期货交易规模远大于实物量,国际粮价不再是简单的由供求关系决定。21世纪以来,全球粮食产量总体呈波浪式增长态势,多数年份波动幅度不超过5%,而全球粮食价格则呈现出大幅涨跌交织的情况,多数年份波动幅度超过15%,个别年份甚至超过110%。但国内粮食市场总体稳定,价格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国际水平。由此,我国主动分享粮食安全资源和经验,帮助更多国家实现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作出的贡献愈发突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响应和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涉粮国际组织的倡议和活动。推动

38、增强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在涉粮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致力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为其他国家落实工作提供有益借鉴。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等国际规则制定,成功推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10多项农药残留国际标准、谷物国际运输标准、国际贸易粮食检疫措施标准等国际标准的制定,主导制修订小麦规格、玉米规格等多项粮食国际标准。牵头推动亚洲合作对话“粮食、水与能源安全相互关系”工作,积极参与东盟与中日韩10+3大米紧急储备机制,先后发起或主办亚太经合

39、组织农业和粮食安全部长会议、二十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中国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中国一太平洋岛国农业部长会议、世界农业展望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推动各国在粮食安全治理方面形成共识。此外,我们还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紧急粮食援助。应有关国家紧急粮食援助请求,无偿提供力所能及的多双边紧急粮食援助,对缓解有关国家人道主义危机、促进世界消除饥饿目标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的高度评价。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作出的贡献。综上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来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

40、、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坚持立足国内保证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这些重大举措和开创性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人民获得更多福祉奠定坚实根基。同时,我们将继续遵循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努力构建粮食对外开放新格局,与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不懈努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演讲/致辞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